Olympus (kodak) CCD的单反老机: e1 e300 e500 +被遗忘的e10 e20N
46287 693
[575 楼] 旅行诗人 [泡菜]
16-7-20 11:37
drlyly75 发表于 2016-7-20 11:29
E10、20都找不到了。


猜想被回收了。E10/E20的内置变焦ED镜头很厉害,如果是可换下来的,可以当视屏镜卖,2000-3000美刀不止。
[574 楼] drlyly75 [老坛泡菜]
16-7-20 11:29
photomail 发表于 2016-7-15 21:13
再上一张E10的照片

E10、20都找不到了。
[573 楼] drlyly75 [老坛泡菜]
16-7-20 11:06
桑原 发表于 2016-7-20 10:06
请问楼主用过E5吗?E1和E5的直出发色倾向差别大不大?我最近进了14-35和35-100,感觉Em1用这两个镜头发色和E1差别很大,还是喜欢E1风格,于是想再进一个E系列单反,请你建议一个。
ccd和cmos肯定有差别,E5是cmos的,和em1一样,意义不大。
ccd的有E1、E300、E400、E500。
[572 楼] 桑原 [泡菜]
16-7-20 10:06
请问楼主用过E5吗?E1和E5的直出发色倾向差别大不大?我最近进了14-35和35-100,感觉Em1用这两个镜头发色和E1差别很大,还是喜欢E1风格,于是想再进一个E系列单反,请你建议一个。
[571 楼] lopezol [泡菜]
16-7-20 09:28
旅行诗人 发表于 2016-2-1 09:02
如今Olympus的CCD单反机都是白菜价,43单反时代的牛头,全新的现在都是便宜到当年价格的一半(SHG), 二手43镜头都是地板价。人民币几百元就能体验一把昔日的旗舰机。
推荐一下昔日的旗舰机组合吧,我去某宝淘一个。
[570 楼] 旅行诗人 [泡菜]
16-7-20 07:07
sunwh82 发表于 2016-7-20 05:07
再来献丑,e1的片子(大狗头的素质差了些,勉强看看)


43小底,用微距镜头是最省钱的选择。微距没有差的,锐度高又是平场镜。 过去的价格那是高大尚,现在是百姓屋檐下的小雀子。
[569 楼] sunwh82 [泡菜]
16-7-20 05:07
再来献丑,e1的片子(大狗头的素质差了些,勉强看看)
本帖最后由 sunwh82 于 2016-7-20 05:08 编辑

[568 楼] 旅行诗人 [泡菜]
16-7-20 01:13
photomail 发表于 2016-7-15 21:13
再上一张E10的照片


好的旗舰产品,一半是技术,一半是工业艺术。好东西有艺术的成分,许多年后还会有人怀念的。
[567 楼] 旅行诗人 [泡菜]
16-7-20 01:09
:-) 发表于 2016-7-18 09:57
一晃这么些年过去了


不必伤感,Olympus从E1的画质革命到M43轻便化, 用了7年。明年M43就又七年了,期待Olympus的下一个大作。
[566 楼] :-) [禁言中]
16-7-18 09:57
一晃这么些年过去了
[565 楼] 旅行诗人 [泡菜]
16-7-18 09:54
旅行诗人 发表于 2016-7-17 23:01
e1出片厚重,e500比较清新又不失CCD的画质特色。e300介乎其中。估计是与机身吸收震动的特性有关,与CCD芯前的滤镜有关。


Olympus的43(和M43)要出好片,对镜头的要求非常高: 1。要求平场,2。要求高解析力,不然就远远不如大底狗头配。
[564 楼] 旅行诗人 [泡菜]
16-7-17 23:01
旅行诗人 发表于 2016-7-15 10:02
e1外形尺寸是人见人爱(用过柯达DCS760/720单反的人都知道什么叫重),e300外形争议较大, 不象单反是反市场潮流的。而后面的e500则改为更像传统单反外形。


e1出片厚重,e500比较清新又不失CCD的画质特色。e300介乎其中。估计是与机身吸收震动的特性有关,与CCD芯前的滤镜有关。
[563 楼] 旅行诗人 [泡菜]
16-7-16 04:59
大太阳下晒美女 本帖最后由 旅行诗人 于 2016-7-16 05:02 编辑

[562 楼] photomail [泡菜]
16-7-15 21:13
再上一张E10的照片
[561 楼] 旅行诗人 [泡菜]
16-7-15 10:02
旅行诗人 发表于 2016-7-15 10:01
2003年推出的e1有5M(百万)像素, 2004年2月宣布的e300有8M, 但到了该年底才上市。  e500是2005年9月推出的。


e1外形尺寸是人见人爱(用过柯达DCS760/720单反的人都知道什么叫重),e300外形争议较大, 不象单反是反市场潮流的。而后面的e500则改为更像传统单反外形。
[560 楼] 旅行诗人 [泡菜]
16-7-15 10:01
旅行诗人 发表于 2016-7-15 03:53
Olympus单反机用的是柯达CCD, 是日本单反中继承柯达色彩最好的。所以本帖中的e1, e300, e500才有价值去玩。


2003年推出的e1有5M(百万)像素, 2004年2月宣布的e300有8M, 但到了该年底才上市。  e500是2005年9月推出的。

[559 楼] 旅行诗人 [泡菜]
16-7-15 03:53
guyan1956 发表于 2016-7-14 12:15
好像坊间有句话;玩柯达的才是最长久的。的确,看过柯达的色彩,再。。。


Olympus单反机用的是柯达CCD, 是日本单反中继承柯达色彩最好的。所以本帖中的e1, e300, e500才有价值去玩。
[558 楼] 旅行诗人 [泡菜]
16-7-14 21:20
guyan1956 发表于 2016-7-14 12:23
赠图一张《秋游大明湖》DX7440

泉城是个好地方。遥想当年秦琼在历城县当差,一定是常来大明湖扫街。
[557 楼] guyan1956 [资深泡菜]
16-7-14 12:23
赠图一张《秋游大明湖》DX7440
[556 楼] guyan1956 [资深泡菜]
16-7-14 12:17
旅行诗人 发表于 2016-7-13 21:57
是的,是的,小卡片数码机的确不容易出彩。看到你的精彩照片后,我也翻出了十几年前的kodak宝贝疙瘩们,不日也去试试1百万像素能出什么画面。我还有一台90年代买的1/2 M的Kodak 50万像素机(注意,不是5千万,是50万)如新在原盒里。估计快成数码古董了吧。
老机器噪点多,但却是原汁原味的柯达色彩。
[555 楼] guyan1956 [资深泡菜]
16-7-14 12:15
旅行诗人 发表于 2016-7-13 21:57
是的,是的,小卡片数码机的确不容易出彩。看到你的精彩照片后,我也翻出了十几年前的kodak宝贝疙瘩们,不日也去试试1百万像素能出什么画面。我还有一台90年代买的1/2 M的Kodak 50万像素机(注意,不是5千万,是50万)如新在原盒里。估计快成数码古董了吧。
好像坊间有句话;玩柯达的才是最长久的。的确,看过柯达的色彩,再。。。
[554 楼] 旅行诗人 [泡菜]
16-7-13 21:57
guyan1956 发表于 2016-7-5 08:28
感谢诗人指导。小卡片功能不全,这些都是自动模式拍的,后期没大作调正,如果调正太多,柯达的添彩特技,可能会大打折扣。


是的,是的,小卡片数码机的确不容易出彩。看到你的精彩照片后,我也翻出了十几年前的kodak宝贝疙瘩们,不日也去试试1百万像素能出什么画面。我还有一台90年代买的1/2 M的Kodak 50万像素机(注意,不是5千万,是50万)如新在原盒里。估计快成数码古董了吧。
[553 楼] 战神睡觉去了 [泡菜]
16-7-13 20:55
旅行诗人 发表于 2016-7-12 00:15
E1CCD机
这色彩唯有奥巴独家!
[552 楼] 旅行诗人 [泡菜]
16-7-13 05:41
夕阳
[551 楼] 旅行诗人 [泡菜]
16-7-12 00:15
E1CCD机
[550 楼] 旅行诗人 [泡菜]
16-7-10 23:14
战神睡觉去了 发表于 2016-7-10 17:30
色彩真心赞。


红绿灯前瞒拍
[549 楼] 战神睡觉去了 [泡菜]
16-7-10 17:30
旅行诗人 发表于 2016-7-10 10:24
继续
色彩真心赞。
[548 楼] 旅行诗人 [泡菜]
16-7-10 11:15
街头
[547 楼] 旅行诗人 [泡菜]
16-7-10 10:24
继续
[546 楼] 眯狐眼 [泡菜]
16-7-9 23:54
旅行诗人 发表于 2016-7-7 20:01
转一个2003年的技术性文章

数码相机影像传感器CCD技术创新者——李永瑞博士(伊士曼柯达公司高级应用专家)

简介:
  李博士出生于台湾,1974年在东吴大学获得物理学学士学位,1979年在沃切斯特理工学院获物理学硕士学位,1987年在普渡大学获物理学博士学位。1989年加入柯达后先在微电子技术部门参与CCD器件开发和设备描述工作,后来分别参与可刻录光盘介质、喷墨打印头的研发工作。在柯达的研发部,李博士致力于CCD和CMOS的技术创新和应用,

  他给年轻一代的建议是:辛勤的工作总会有收获,永远不要停止学习,思想要开放,不要局限自己的研究领域,设定目标并勇往直前。

PIN-AE:时下,摄影爱好者们极为关心CMOS与CCD之间的成像质量差异,请您对此作一下指导。
李博士:以专业角度看,目前CMOS的表现仍未达到可以挑战CCD的程度,CMOS有较高的暗电流现象,即图像讯噪较大,与CCD之间有很大差异。在用于要求高的专业机型上时,CCD仍然是目前最好的。我个人的看法是:CCD与CMOS 各有所长,日后将会两者并存,共同发展。其选用的关键点是要看用途而作出选择——CCD性能高,但成本高;CMOS性能较低,但成本低廉,容易制造出更大面积的感光器件。

PIN-AE:为什么CMOS的生产成本会较低 ...
这段话太老了 数码科技日新月异 摄影早已从贵族享受进入了大众娱乐时代 对绝大多数人而言玩是最主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