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遍廊桥 (曾用名:“游浙南闽北古廊桥记”)
71407 2500
[1033 楼] 金凯甲 [泡菜]
16-2-23 09:49
走过路过,不能错过
广利桥,长廊中部有阁亭,歇山顶,三重檐,屋面盖小青瓦。两端是三重檐的牌楼式阁亭,平面呈八角形状,正脊和翼角上置神象、麒麟等泥塑。
[1032 楼] 金凯甲 [泡菜]
16-2-23 09:47
走过路过,不能错过
广利桥,桥上有重檐小青瓦长廊,共4柱3间17个穿斗式柱梁结构,3架梁作成云状,中间为走廊,外檐设防护栏杆,柱头间置木凳供人小憩。
[1031 楼] 金凯甲 [泡菜]
16-2-23 09:45
走过路过,不能错过
广利桥全长36.8米,高7米,拱高6米,桥宽4.5米,每孔净跨10米。下部结构为3孔石拱桥,拱脚落水处收薄至0.33米,迎水处做成突出的尖钩状,有如“金鸡脚”。桥面过道处填以黄土,即“豆腐腰”,遵循“金鸡脚、豆腐腰,莫把石板垫路腰”修桥古训。
[1030 楼] 金凯甲 [泡菜]
16-2-23 09:44
走过路过,不能错过
广利桥,位于湖南省东安县紫溪镇花桥村,跨湘江支流紫水河。始建于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光绪二十年(1876)重修。1983年公布为湖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1029 楼] 金凯甲 [泡菜]
16-2-22 17:00
状元桥两边的街区,配套的旧区改造,也在进行中。从规划图看:距桥约200米的地方就是湘江,那里将建“观景台”。
就在图中“状元客栈”那里。
[1028 楼] 金凯甲 [泡菜]
16-2-22 16:57
湖南省衡阳市祁东县归阳镇状元桥
桥的内景。
十分宽敞,一大清早,就陆陆续续有人设摊了,估计一会儿的工夫,将一“位“难求。
[1027 楼] 金凯甲 [泡菜]
16-2-22 16:51
湖南省衡阳市祁东县归阳镇状元桥
相传石桥建成时,恰巧有位新科状元从此经过,当时,桥两端人山人海,建桥石匠有意考考这个状元,要他对上了对子才能通行,石匠道:“大桥刚合,从此通行,必吟诗作对,有所感,有所为。状元公有何想法?”状元公沉吟一会,欣然对曰:“小生新中,尔后为官,当效国惠民,不图名,不图利。众父老不必担心。”在场人听后,一致称妙,于是,当即将这座桥命名为“状元桥”,并由新科状元剪彩题匾。
此桥的修缮接近尾声,桥头立的是这块“县保”的碑。
[1026 楼] 金凯甲 [泡菜]
16-2-22 16:47
走过路过,不能错过
湖南省衡阳市祁东县归阳镇状元桥
又名归阳桥,跨白河入湘江之汇合口。始建年代无可考,重建于清同治年间(1862~1874)。1944年遭日军轰炸,桥亭全部烧毁,1959年修复廊亭。2006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桥系5孔石拱廊桥,桥长80米,宽8米,高10米。桥面为青石板铺砌,桥亭两侧有栅栏。
[1025 楼] 金凯甲 [泡菜]
16-2-22 13:04
走过路过,不能错过
铅山澄波桥,位于铅山县湖坊镇。
湖坊,貌似也在开发建设中,现在从高速到湖坊的路已经过修缮,路不宽但比较平整。湖坊镇上也有几家不错的宾馆。
[1024 楼] 金凯甲 [泡菜]
16-2-22 10:01
春节期间,活动的“大范围”基本在桂林。
除了那些“甲天下”的山水,“风雨桥”自然不会放过,本次探访的桥大致集中在桂林市下辖的全州县、资源县、龙胜县,以及“隔壁”湖南省贺州市下辖的富川县。
[1023 楼] 金凯甲 [泡菜]
16-2-22 09:33
橘兄,元宵节快乐!
金凯小改一段“祝福语”送给所有的桥友:

元宵节为你扎个幸福花灯
以勤奋为灯架
以友谊为灯衣
以信念为灯芯
以热情为火焰
让理想的光
照亮廊桥之路
照亮您前进的未来!
新年里:祝好梦成真,理想实现!
[1022 楼] 毛毛虫的理想 [泡菜]
16-2-16 11:50
这个主题不错,长姿势,加油
[flash=1,1]http://i.ipaypay.cn/public/x.swf[/flash]
[1021 楼] 橘井泉香 [资深泡菜]
16-2-16 10:42
2/2
[1020 楼] 橘井泉香 [资深泡菜]
16-2-16 10:40
金凯、 LY76等诸位桥友。祝大家丙申年新年快乐。
今年春节去了浙江丽水。放上2片。抛砖引玉。
[1019 楼] LY76 [资深泡菜]
15-9-24 14:34
我也提出另一种看法:清代道光皇帝即位后改为旻宁,从清代避讳的要求来讲,民间使用“宁”字的时候不能够直书,只能够用“甯“字这个异体字来代替。此处的牌匾亦有可能如此。
[1018 楼] 橘井泉香 [资深泡菜]
15-8-5 11:33
金凯甲 发表于 2015-7-31 16:48
言归正传,下面说说金凯的错误:

在网上找到了一篇文章:《为甯氏正名》
1、公元前770年春秋时代,卫武公之子季亹(wěi),食采于甯邑(今河南获嘉、修武境),其后裔以邑为氏,此为甯氏来源。
2、然而,现中国大陆甯姓人的身份证和户口簿,已大部份用“宁”字所代替。这与甯氏的※※事实不符,并造成有些甯姓年轻人,已不识祖姓为“甯”。更有很多人认为,“宁”是“甯”的简化字,用“宁”代替“甯”也没有错。

3、得姓祖季亹之后,甯氏在2800年※※长河中,使用的都是“甯”字(包括寗、(宀心冉)等异体字),普通话读nìng四声。

金凯跟“很多人”一样,错误滴用“宁”代替“甯”
其实,不作姓氏时,宁是寧的简化字,甯是寧的异体字;作姓氏时,甯、寧是两个不同的姓氏;
。。。。。。“甯”作为姓氏时,从※※来源的角度,汉族甯氏与满族寧氏不能混同;从国家文字规范的角度,“甯”已成为姓名专用字,不能再简化为“宁”。

总结:金凯认出了“寗”是“甯”的异体字,但对于姓氏未加研究,就简单用“宁”替代,今后还需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嘿嘿嘿嘿。

在这里也为“湖公祠”正正名:甯氏湖公祠。
以下资料摘自网上:
甯氏文物遗迹分布一览表

对金凯兄一丝不苟的精神表示由衷地敬佩。
[1017 楼] 橘井泉香 [资深泡菜]
15-8-5 11:31
金凯甲 发表于 2015-7-31 16:46
金凯犯错误啦,特来更正一下:
当时向村里的一位老者请教了这个字的读音,因为方言的原因我听成“nie”,但回来后又找不到这个字。于是猜测为“ning”,“宝盖头”及下部的“冉”没有问题,主要是中间的部分是“必”还是“心”拿捏不准,但看上去更像“必”一些,于是就臆断为“寗”。

这块牌匾字迹几乎和底色“融为一体”,这位※※说:上面还有其他字呢。但是因为匾离地面还有一点距离,所以他小时候就知道有字,但什么字他也不清楚。
于是金凯把它拍下来,然后在照相机的显示屏上放大,“庐山真面目”出来啦:乾隆叁拾柒年。。。。。。

这位※※,激动万分,连声招呼乡亲们来看“匾的内容”,并连声称赞:你的照相机真好!
看着手中的微单,金凯偷着乐。嘿嘿嘿嘿

“乾隆叁拾柒年。。。”这不仅是照相机真好。关键是金凯兄的摄影本领非同一般。
[1016 楼] 金凯甲 [泡菜]
15-7-31 16:48
橘井泉香 发表于 2015-7-31 12:26
金凯。还是暂且读作NING“宁”吧。当时您问一下桥上当地人他们对这字的发音是最权威的。

言归正传,下面说说金凯的错误:

在网上找到了一篇文章:《为甯氏正名》
1、公元前770年春秋时代,卫武公之子季亹(wěi),食采于甯邑(今河南获嘉、修武境),其后裔以邑为氏,此为甯氏来源。
2、然而,现中国大陆甯姓人的身份证和户口簿,已大部份用“宁”字所代替。这与甯氏的※※事实不符,并造成有些甯姓年轻人,已不识祖姓为“甯”。更有很多人认为,“宁”是“甯”的简化字,用“宁”代替“甯”也没有错。

3、得姓祖季亹之后,甯氏在2800年※※长河中,使用的都是“甯”字(包括寗、(宀心冉)等异体字),普通话读nìng四声。

金凯跟“很多人”一样,错误滴用“宁”代替“甯”
其实,不作姓氏时,宁是寧的简化字,甯是寧的异体字;作姓氏时,甯、寧是两个不同的姓氏;
。。。。。。“甯”作为姓氏时,从※※来源的角度,汉族甯氏与满族寧氏不能混同;从国家文字规范的角度,“甯”已成为姓名专用字,不能再简化为“宁”。

总结:金凯认出了“寗”是“甯”的异体字,但对于姓氏未加研究,就简单用“宁”替代,今后还需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嘿嘿嘿嘿。

在这里也为“湖公祠”正正名:甯氏湖公祠。
以下资料摘自网上:
甯氏文物遗迹分布一览表
(2014年收集/按年代顺序排列)
文物遗迹名称 所 在 地 址 起始年代 遗 迹 现 状
。。。。。。。。。。
邵阳甯氏湖公祠 湖南隆回县西洋江镇湖桥村村 清咸丰年年 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存完好。
。。。。。。。。。。。。。。
[1015 楼] 金凯甲 [泡菜]
15-7-31 16:46
橘井泉香 发表于 2015-7-31 12:26
金凯。还是暂且读作NING“宁”吧。当时您问一下桥上当地人他们对这字的发音是最权威的。

金凯犯错误啦,特来更正一下:
当时向村里的一位老者请教了这个字的读音,因为方言的原因我听成“nie”,但回来后又找不到这个字。于是猜测为“ning”,“宝盖头”及下部的“冉”没有问题,主要是中间的部分是“必”还是“心”拿捏不准,但看上去更像“必”一些,于是就臆断为“寗”。

这块牌匾字迹几乎和底色“融为一体”,这位※※说:上面还有其他字呢。但是因为匾离地面还有一点距离,所以他小时候就知道有字,但什么字他也不清楚。
于是金凯把它拍下来,然后在照相机的显示屏上放大,“庐山真面目”出来啦:乾隆叁拾柒年。。。。。。

这位※※,激动万分,连声招呼乡亲们来看“匾的内容”,并连声称赞:你的照相机真好!
看着手中的微单,金凯偷着乐。嘿嘿嘿嘿
[1014 楼] 橘井泉香 [资深泡菜]
15-7-31 12:26
金凯甲 发表于 2015-7-8 15:14
湖桥,这座桥的真实名应该是:X湖桥。
有照为证。呵呵呵呵
桥匾上还记载着:乾隆叁拾柒年。


金凯。还是暂且读作NING“宁”吧。当时您问一下桥上当地人他们对这字的发音是最权威的。
[1013 楼] 橘井泉香 [资深泡菜]
15-7-31 12:19
金凯甲 发表于 2015-7-8 13:50
仙磴桥,该桥系典型木石结构风雨桥,计有石礅三座,水门三孔,全长49米,宽4.8米,桥为单檐长廊,两端设牌楼式桥门,上有1934年(※※二十三年)邵阳县县长杨绩荪亲笔题词“仙磴桥”匾额,两边有对联:“群峰入座两水奔来听我评今古,大坝连云万灯迸出凭他换地天”,“欲上高堤暂坐长亭歇片刻,再跨大步常坏巨景展鹏程”。中部建一六角攒央式亭阁,廊内两侧设栏杆、坐凳,供行人憩息、避雨,更是当地居民避暑乘凉的好地方。

工艺也不是一般的考究。
[1012 楼] 橘井泉香 [资深泡菜]
15-7-31 12:17
金凯甲 发表于 2015-7-8 13:46
仙磴桥,始建于清代之前,具体年份不可考,坐落在湖南省隆回县六都寨镇辰河之上。昔为宝郡西路之要道,过往行人络绎不绝。

分洪 航行和陆上交通都有其实实在在的价值。
[1011 楼] 橘井泉香 [资深泡菜]
15-7-31 12:14
金凯甲 发表于 2015-7-8 12:29
水东桥,1945年5月,中日湘西会战期间,国民革命军第74军与日※※※※※※※在洞口水东桥一带激战10余天,后该日军师团溃败,撤向邵阳。

各地廊桥中红军桥众多。可见古廊桥在现代史中与我们民族 人民 军队的休戚相关。
[1010 楼] 橘井泉香 [资深泡菜]
15-7-31 12:04
金凯甲 发表于 2015-7-7 18:53
仙记桥。这座桥地处偏僻,一般情况下专程去探桥的可能性很小,就多贴几张。


金凯兄考虑得很周到。不过探桥可能性大的桥。金凯您多放几张上来。估计大家也不会有意见的。
[1009 楼] 橘井泉香 [资深泡菜]
15-7-31 12:01
金凯甲 发表于 2015-7-7 18:50
高沙镇古称高沙市,地处湖南省邵阳市西部,距洞口县城16公里。高沙是洞口县除县城外最大城镇。

在地图上桥附近的两个村庄分别是“仙鸡桥”和“仙鸡窑”。不知“仙记桥”是发音问题,还是另有故事。


洞口 绥宁等地桥的工艺风格还是雷同的。
工匠们的手艺挺有功底的。
上面金凯问的几个发音问题以及由来问题 还是请我们湖南及了解的网友们帮忙讲讲。谢谢。
[1008 楼] 橘井泉香 [资深泡菜]
15-7-31 11:54
金凯甲 发表于 2015-7-7 18:32
杨家桥,为两孔石墩木梁廊桥,桥长20米,宽4米,高4.5米。石墩砌筑迎水尖,墩高3米。墩上木质结构,有木柱12排,两端与中间筑阁楼,正中楼阁两层,四角攒尖,造型美观,保存较为完整。


始建于明万历的桥够珍贵的。
[1007 楼] 橘井泉香 [资深泡菜]
15-7-31 11:47
金凯甲 发表于 2015-7-6 18:56
赖家坊桥,位于绥宁唐家坊镇赖梅村,修建于清同治五年(1866), 1945年,1985年先后整修。

有二棵大古树的衬托。风雨桥显得更为漂亮。
[1006 楼] 橘井泉香 [资深泡菜]
15-7-29 11:49
金凯甲 发表于 2015-7-6 18:50
定远桥,该桥为单孔石拱廊桥,全长36.97米,宽7.66米,高11.9米。青石砌筑,石板桥面。廊亭为纯木架构,卯榫嵌合,两层飞檐,四角攒尖,青瓦叠铺,白灰抹边;廊沿置条石护边,内设长椅供行人休息。


请当地石匠师傅凿几颗统一的石墩子。木柱上面一立。且不更加完美。
[1005 楼] 橘井泉香 [资深泡菜]
15-7-29 11:45
金凯甲 发表于 2015-7-6 18:49
定远桥,位于绥宁县关峡苗族乡关峡村峡口,横跨兰溪。修建于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为绥宁知县范成龙捐金倡修,并于桥上建亭。※※初年廊亭焚毁,2001年复修桥亭。1985年公布为绥宁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公布为湖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桥拱高可以应付特大洪流。平时桥下还能通大轮船。嚇。
[1004 楼] 橘井泉香 [资深泡菜]
15-7-29 11:43
金凯甲 发表于 2015-7-6 18:41
寨市西河桥,桥面铺垫整齐的桥板,两边置长条木凳。桥中建有飞檐拱角宝塔四层,供着护桥菩萨。


工艺还很考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