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名川大山间(雨行云南;哀牢、阿瓦、大凉山见闻;怒江到雅鲁藏布;云南边疆行)
155383 2500
[2144 楼] linz [资深泡菜]
15-5-23 17:03
新宫建筑富丽堂皇,十分幽雅,是避暑的好地方。
[2143 楼] linz [资深泡菜]
15-5-23 17:02
位于扎布伦寺以南,是十世班禅在1954年建造的夏宫
[2142 楼] linz [资深泡菜]
15-5-23 10:08
热情,爽朗,给人一种向上的感觉
[2141 楼] linz [资深泡菜]
15-5-23 10:06
往来的人没几个
[2140 楼] linz [资深泡菜]
15-5-23 10:05
这里比较清静
[2139 楼] linz [资深泡菜]
15-5-23 10:03
离开帕拉庄园,前往班禅新宫
[2138 楼] linz [资深泡菜]
15-5-22 22:32
始终没闹懂“年薪只有十六克,,,,,,十二克,,,,,,二十四克粮食”里的克是不是我们现在的计量单位?
[2137 楼] linz [资深泡菜]
15-5-22 22:24
,,,,,,
[2136 楼] linz [资深泡菜]
15-5-22 22:23
,,,,,,
[2135 楼] linz [资深泡菜]
15-5-22 22:23
农奴的住房,拥挤,低矮、阴暗,形同牢笼。
[2134 楼] linz [资深泡菜]
15-5-22 22:21
与贵族的豪华住宅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庄园对面的奴隶院,,,,,, 本帖最后由 linz 于 2015-5-22 22:22 编辑

[2133 楼] linz [资深泡菜]
15-5-22 17:12
......
[2132 楼] linz [资深泡菜]
15-5-22 15:59
......
[2131 楼] linz [资深泡菜]
15-5-22 15:57
庄园现存房屋57间,主体楼高三层,建筑配套完整,装修考究,设有经堂、会客厅、卧室,还有玩麻将的专用大厅。房内雕梁画栋,富丽堂皇。经堂陈设考究,经书、佛龛保存完好;卧室中,金银玉器琳琅满目;还有帕拉贵族当年遗留下来的名贵食品、餐具、进口酒、进口白醋、珍贵裘皮服饰,极尽奢华之能事,生动再现帕拉家族当年的豪华生活场景。
[2130 楼] linz [资深泡菜]
15-5-22 15:52
进得门来,第一眼看到的就是这只“淡定猫”,它肆意地在庄园里享受午后阳光,全然不理睬我们这些来客
[2129 楼] linz [资深泡菜]
15-5-22 15:46
庄园的门开了。。。。。。
帕拉原是不丹一个部落的酋长,因不丹内乱迁到※※,并取得※※地方※※官衔。随着帕拉家族权势的增大,帕拉庄园的规模日益扩展。1904年,英侵略军焚毁了原在江孜附近江嘎村的帕拉庄园。抗英战争结束后,帕拉庄园迁到班久伦布村,历经数十年其家族势力不断扩大。

帕拉庄园主旺久当过林布寺小喇嘛,还俗后主持庄园的日常事务。他整顿庄园经济,扩充庄园规模,加强对农奴的统治,到※※※※改革前,帕拉拥有小庄园22个,占有土地8600多克(面积丈量单位)、牧场6个、总牲畜14250余头(只),占有朗生(农奴)2440余人。1959年,帕拉旺久参与叛乱并外逃,其庄园理应全部没收,当时的江孜分工委考虑到帕拉庄园系※※十二大庄园之一,具有特殊意义,对其进行了妥善的保护。随后,县委、县府对其进行了多次维修。帕拉庄园是如今唯一保存完好的旧※※贵族庄园。
(摘自网络) 本帖最后由 linz 于 2015-5-22 15:49 编辑

[2128 楼] linz [资深泡菜]
15-5-22 15:41
土林小李 发表于 2015-5-21 19:16
到帕拉庄园了!可惜那天我没有进去!感恩大家!没有大家差点魂归※※。。。。。。哈。。。。。。


小李老师好!我们要感谢你,是你牺牲了很多的机会,为我们安全出行提供了保障!!!
没那么恐怖,有我这个“随团赤脚医生”不会有事的,晕菜的,发烧的,肠炎的不都治好了吗

。。。。。。

[2127 楼] 土林小李 [资深泡菜]
15-5-21 19:16
linz 发表于 2015-5-21 17:18
打阿嘎是一种藏族传统的屋顶或是屋内地面的修筑方法,利用当地特有的被称之为“阿嘎土”的泥土和碎石加上水混合后铺于地面或屋顶,再以人工反复夯打使之地面、屋顶坚实、平滑、不渗漏水。
打阿嘎土时,年轻的藏族男女通常是十几个人排成两队,每个人手中拿着一根木制的工具,他们唱着歌、按着一定的节奏前后左右移动步伐,同时用手中的工具敲打着脚下的碎石和泥土。
藏族人民在长期的劳动中养成了一种伴随劳动唱歌的习惯。在“阿嘎”打制过程中,极需要劳动集体的协调与配合,歌声能使繁重而机械的体力劳动变得轻松、活泼,既提高劳动效率,又能使劳动者本身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减轻体力的消耗。所以打“阿嘎”时所进行的伴唱伴舞形式便成为特有的人文景观。
打阿嘎的劳动场面像是一种歌舞表演。早在唐代就有记载,源于古老的劳动号子,后来增加了简单的上肢动作,原地旋转和队形变换,成为一种男女交替,载歌载舞的劳动歌舞形势。打“阿嘎”时的歌曲大多取材当地民歌,类似于内地的劳动号子。(摘自网络)
到帕拉庄园了!可惜那天我没有进去!感恩大家!没有大家差点魂归※※。。。。。。哈。。。。。。 本帖最后由 土林小李 于 2015-5-21 19:17 编辑

[2126 楼] linz [资深泡菜]
15-5-21 17:18
打阿嘎是一种藏族传统的屋顶或是屋内地面的修筑方法,利用当地特有的被称之为“阿嘎土”的泥土和碎石加上水混合后铺于地面或屋顶,再以人工反复夯打使之地面、屋顶坚实、平滑、不渗漏水。
打阿嘎土时,年轻的藏族男女通常是十几个人排成两队,每个人手中拿着一根木制的工具,他们唱着歌、按着一定的节奏前后左右移动步伐,同时用手中的工具敲打着脚下的碎石和泥土。
藏族人民在长期的劳动中养成了一种伴随劳动唱歌的习惯。在“阿嘎”打制过程中,极需要劳动集体的协调与配合,歌声能使繁重而机械的体力劳动变得轻松、活泼,既提高劳动效率,又能使劳动者本身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减轻体力的消耗。所以打“阿嘎”时所进行的伴唱伴舞形式便成为特有的人文景观。
打阿嘎的劳动场面像是一种歌舞表演。早在唐代就有记载,源于古老的劳动号子,后来增加了简单的上肢动作,原地旋转和队形变换,成为一种男女交替,载歌载舞的劳动歌舞形势。打“阿嘎”时的歌曲大多取材当地民歌,类似于内地的劳动号子。(摘自网络)

[2125 楼] linz [资深泡菜]
15-5-21 17:11
歌声是从新房楼上传来的,经同意,我们从旁边搭的木梯爬到了二楼,这里正在“打阿嘎”
[2124 楼] linz [资深泡菜]
15-5-21 17:07
新房前的塔炉,※※告诉我们这是祈福用的
[2123 楼] linz [资深泡菜]
15-5-21 11:24
问了旁边的人,找到了庄园的管理人员,正在午餐中,让我们等会再来。正不知去哪儿打发时间时,空中飘来一阵阵歌声,是那种纯天然的天籁之音。循声我们来到一处建新房的地方,,,,,, 本帖最后由 linz 于 2015-5-21 11:25 编辑

[2122 楼] linz [资深泡菜]
15-5-21 11:18
这次是奔帕拉庄园来的,到庄园时正值中午时分,大门紧闭,空无一人,看来这里的来人不多,但这里可是有些故事的,,,,,,
[2121 楼] linz [资深泡菜]
15-5-21 08:08
一年之计在于春
[2120 楼] linz [资深泡菜]
15-5-20 16:39
巾帼不让须眉
[2119 楼] linz [资深泡菜]
15-5-20 12:18
足以见※※对开春这第一犁是何等重视
[2118 楼] linz [资深泡菜]
15-5-20 12:15
这马打扮的和新郎官似的
[2117 楼] linz [资深泡菜]
15-5-20 12:12
又见开犁
[2116 楼] linz [资深泡菜]
15-5-20 12:02
往帕拉庄园的路上
[2115 楼] linz [资深泡菜]
15-5-19 17:17
希望不要有枪口对着它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