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云南轿子雪山行————献给92童鞋致青春的你们
496 41
[1 楼] zuoyslove [泡菜]
13-10-9 15:20
一峰天作柱,万仞雪为衣。
镇北神仙在,摩霄踪迹稀。
钟灵成物秀,挺异接空巍。
白玉完全体,云开见日晖。

这是清代著名学者檀萃所纂《农部琐录》中,收录张仕敬题为《雪山》的五言律诗一首,说的就是轿子雪山。

张仕敬(1687年~1760年),字严庵,觉夫,彝族,禄劝转龙镇桂泉人。最早登临轿子雪山,官至都司佥书并对其倾心歌咏的诗人墨客。

长居轿子雪山中的张仕敬在《雪山说》中称:“物高且厚莫如山,洁而白莫如雪。兹山以石为骨,故劲而立,成高厚之体;以雪为衣,故莹白而不污,擅洁白之姿。山,特巨物耳,犹能如是;人为物灵,非山能拟,志不高心不厚不可对此山,身不洁事不白不可对此雪。”其对轿子雪山的偏爱,竟至于将其人格化的地步,赋予了轿子雪山某种特定的文化含义。而今,游人如织,面对刀削斧劈、鬼使神工的轿子雪山,有几人能续张氏尾音?蓝天白云之下,抚骨扪心,有几人敢面对那万丈深渊?

张仕敬也许不是最早进入轿子雪山并用文笔描绘轿子雪山的人,但是,他是第一个把自己的真实感受和轿子雪山融为一体,并对轿子雪山倾注了推崇之意的文人。张仕敬的笔下,无论诗章或文句,轿子雪山都具有神秘诱人、美丽壮观、超凡脱俗的特点。而且,直至二十世纪末期,人们对轿子雪山的描述仍未走出张氏的视野。

轿子雪山位于云南省昆明市禄劝县境东北角乌蒙乡,属于乌蒙山系拱王山脉余脉,最高海拔4247米,峰山体型似轿子而得名,唐代大理南诏国王封此山为“乐尼白”。轿子雪山砥柱千仞,立体气候明显,地质地貌景观具有较高的观赏和科考价值,动植物资源丰富,冬季冰雪覆盖,是距离云南省省会昆明最近的一座极具开发潜力的雪山,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登山旅游爱好者,1993年被云南省人民※※审批为云南省级风景名胜区和省级自然保护区之一,作为“滇中第一山”的轿子雪山拥有众多珍稀动植物和奇特的冰蚀地貌,主景区是集万亩杜鹃花海,高山天池,七彩瀑布,轿子佛,为一体的绿色宝地。

以上为百度所得,稍作编辑,作为轿子雪山的一个简要介绍,若对轿子雪山※※感兴趣,可继续深入百度。

言归正传,话说九月份是同学聚会的高峰期,一开始没弄明白为什么,后来一想知道了,大多的学校不都是九月份开学嘛,有的甚至把9月1日定为每次聚会的日期,意味着开学了,同学们,来聚会吧。

连退休了的老爸老妈都经常时不时一小聚,时不时一大聚,我自然也没能免俗,小学同学聚会,高中同学聚会,大学同学聚会(有事没去成)。现在越来越普遍越来越多的同学聚会除了得益于每个聚会都会有一部分热心的同学,他(她)们不断地找同学,发起组织张罗布置安排,应该说他(她)确实是在聚会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除了人的因素外更重要的一个因素应该算是通讯工具的普及,尤其是微信的普及,如今应该算是一个全民皆微的时代,不管你微不微,反正微来了。所以我想恐怕很多聚会都是从微信开始的,而且一发而不可收拾。

我又一次的没能免俗,一不小心进了一个叫92童鞋致青春的微信群。

手机上已经有了小学,大学,还有其他几个群,也没在意多这个高中同学的群,一开始应该和大多数群一样,大家小心翼翼的互相问候,回忆,重新认识,逐渐熟悉起来,然后,然后这只是开始,大家熟悉起来后便海阔天空胡侃,不断想方设法爆料、爆笑,虽然有些料可能不存在,而且到后面大多数都不存在,但这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大家都经常笑疼了肚子,还有女同学※※眼角都笑起皱纹了,但仍乐此不彼。自然这群的人气后来居上,一发不可收拾,哪天没空看手机每天几百条信息得翻半天才看完。

在这么一个微信群的基础上,聚会自然就被提到了议题上,本以为是一般的吃个饭,唱个K的聚会也就差不多了,但最后定的是距离昆明几十公里之外的澄江,一个度假休闲的水边小城。这自然给了大家一个开车又可以喝酒,还有不回家的借口。聚会一如想象般的热闹,不仅来了40多个同学还有10位老师,虽然有的老师已退休多年,两鬓斑白,但大家仍然记得当年的影子,还有2位同学现在也是母校的老师,但今天他们不是老师们的同事,仍是老师们的学生。大家从当年的母校集合一起到了澄江,见面、回忆、再次认识把微信上经历过的再次重复一遍。接下来吃饭、喝酒、晚会,热闹的不行,第二天早上还打了沙滩排球,大家互相留影,微信,分享给没有能来参加的同学。

总之此次聚会取得了应有的效果,回顾了21年来92届同学们在校的种种存在的不存在的料,展望了未来,定下了今后五年一小聚,十年一大聚,临时随便聚的战略目标,希望来的同学今后发扬好的传统继续来,没能来的同学也要好好反省自己为什么没能来,争取下次一定要来,为92届同学致青春迈上新的台阶而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本来以为这应该结束了,但其实这只是开始... ...
(先上照片吧,晚些时候再写。)
[42 楼] zuoyslove [泡菜]
13-10-17 09:50
fbi4587 发表于 2013-10-15 15:08
你是几月份上山的?

就这个国庆节期间,10月
[41 楼] fbi4587 [泡菜]
13-10-15 15:08
你是几月份上山的?
[40 楼] zuoyslove [泡菜]
13-10-9 17:32
平安下到山脚,照张小溪留念,上去用了很久,下来感觉个把小时就到了。

———全文完
[39 楼] zuoyslove [泡菜]
13-10-9 17:30
还真有一线天的感觉,就是下雪时不好走了
[38 楼] zuoyslove [泡菜]
13-10-9 17:23
下山走的是另一条路线,没走回头路。 本帖最后由 zuoyslove 于 2013-10-9 17:24 编辑

[37 楼] zuoyslove [泡菜]
13-10-9 17:20
由于拍片花费时间较多,导游认为我们时间不够爬上轿顶,下山大巴末班是5点半,最后只能留下遗憾,为下次再来留个借口。 本帖最后由 zuoyslove 于 2013-10-9 17:22 编辑

[36 楼] zuoyslove [泡菜]
13-10-9 17:16
再往上终于到天池了,此行的最高点4150米。
[35 楼] zuoyslove [泡菜]
13-10-9 17:14
旁边的石头是这个样子,有小草陪伴应该不会太孤单。
[34 楼] zuoyslove [泡菜]
13-10-9 17:12
近点再来张,小草上的露水还未褪去。
[33 楼] zuoyslove [泡菜]
13-10-9 17:11
翻过这片湖,前面到了一块平草地,发现了这个不知名的小花,但看起来不错的样子。
[32 楼] zuoyslove [泡菜]
13-10-9 17:10
换个角度看,发现远处石头上坐着2个人。
[31 楼] zuoyslove [泡菜]
13-10-9 17:09
看上去很静。
[30 楼] zuoyslove [泡菜]
13-10-9 16:57
爬上山来到一平坦开阔地看到了另一个湖。
[29 楼] zuoyslove [泡菜]
13-10-9 16:55
路边的小沟里也有斑驳的色彩。
[28 楼] zuoyslove [泡菜]
13-10-9 16:53
爬到高处,回头看眼刚走过的路。
[27 楼] zuoyslove [泡菜]
13-10-9 16:52
继续往前,路边的景色。
[26 楼] zuoyslove [泡菜]
13-10-9 16:50
抬头看上面就是传说中的轿顶了,雨点已洒到了镜头...
[25 楼] zuoyslove [泡菜]
13-10-9 16:47
这里海拔3950米,但这株小植物仍然生命力茂盛...
[24 楼] zuoyslove [泡菜]
13-10-9 16:44
等了半天,雾终于来了,只是被风略吹散了些,再多些可能会更有意境。雨又大了些。 本帖最后由 zuoyslove 于 2013-10-9 17:06 编辑

[23 楼] zuoyslove [泡菜]
13-10-9 16:41
很喜欢这颗小松树,远处飘来一阵雾,静静的等雾过来。这是没有雾的样子。 本帖最后由 zuoyslove 于 2013-10-9 17:07 编辑

[22 楼] zuoyslove [泡菜]
13-10-9 16:38
再往上,看到了一个塘子,名字很奇怪,但很美,很静.....
[21 楼] zuoyslove [泡菜]
13-10-9 16:33
雨有些不小了,但感觉天晴不晴已经不重要了。
[20 楼] zuoyslove [泡菜]
13-10-9 16:31
雨中小景看起来也不错。
[19 楼] zuoyslove [泡菜]
13-10-9 16:29
近4千米的海报,背着相机包,扛着脚架,下着雨,小景太多一转身都是,感觉已快拍不过来了。
[18 楼] zuoyslove [泡菜]
13-10-9 16:20
虽然没花,落叶、小溪还是有的。
[17 楼] zuoyslove [泡菜]
13-10-9 16:19
继续前行,到了海报3867米的花溪,可惜不是开会的季节,没花。
[16 楼] zuoyslove [泡菜]
13-10-9 16:16
地上的枯木老叶,仿佛都充满了生气。
[15 楼] zuoyslove [泡菜]
13-10-9 16:12
天山飘着小雨,已经顾不上了,到处是清新通透的感觉,连个小路都这么幽幽的。
[14 楼] zuoyslove [泡菜]
13-10-9 16:10
坐了差不多十分钟缆车下来,首先到了这条小溪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