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云南轿子雪山行————献给92童鞋致青春的你们
496 41
[13 楼] zuoyslove [泡菜]
13-10-9 16:07
右边就是缆车,中间的开阔地好大,导游说,昨天这里面对面都看不到,后来下山时到这里体会到了导游说的话,很大的雾,趁现在赶快按几张吧。
[12 楼] zuoyslove [泡菜]
13-10-9 16:04
小亭子看起来不错,给它来个近照吧。
[11 楼] zuoyslove [泡菜]
13-10-9 16:03
不着急,看看四周的景色先。
[10 楼] zuoyslove [泡菜]
13-10-9 15:57
下了大巴,到了这个地方,下坪子,海拔3533米,该坐缆车上山了。
[9 楼] zuoyslove [泡菜]
13-10-9 15:54
导游说,你们运气真好,昨天还对面的车都看不清呢,今天虽然阴天,但云海也很壮观。
[8 楼] zuoyslove [泡菜]
13-10-9 15:52
大巴车在盘山公路上行驶着,弯很大,景色一下在左边一下跑右边,一车人看我们不停的左边一下、右边一下都乐了,当然自己也没闲着,都拿出相机、手机捕捉着这难得一见的云海。
[7 楼] zuoyslove [泡菜]
13-10-9 15:48
稍近距离一些的。
[6 楼] zuoyslove [泡菜]
13-10-9 15:46
到了停车场,要转乘景区的大巴摆渡,一开始不清楚为什么,上去后明白了,路很窄,2辆车会车时倒车镜基本是贴在一起的,有雪时司机们会车是用对讲机联系的。
我们应该是头一辆上山的车,路上刚拐过个弯,映入眼帘的是这个景色,一车人不淡定了,忙着拿出相机,一会左边,一会右边,按着快门。
[5 楼] zuoyslove [泡菜]
13-10-9 15:40
回头看一眼,来时的路是这样的,再往上基本能见度很低,目测不到10米吧。
[4 楼] zuoyslove [泡菜]
13-10-9 15:38
再一会,没了,有些与犹未尽的感觉。
[3 楼] zuoyslove [泡菜]
13-10-9 15:34
一会只有这么点了。
[2 楼] zuoyslove [泡菜]
13-10-9 15:32
昆明至轿子雪山走专线只需2个半小时,行程安排就比较松些了,头天中午出发,路上吃个饭,晚上找个农家乐住下,碰上一热情的大爷,给我们当了导游,更重要的是帮我们背吃的,还有脚架一大堆东西,只要我们一百元。
从昆明出发时天气就一直下雨,以至于大家都在怀疑此行是否合适,打了电话问景区,说是头天上午下雨,下午停了,明天应该会晴。到农家乐,老板也是这么说的。
第二天7点起来后看下着毛毛细雨,8点吃过早餐后出发,此时雨基本停了,看起来东边很亮,感觉有等会会晴开的感觉,导游也这么说,一行人还为此高兴了半天。
才开了几分钟,发现这个景,四周是云雾,中间一个小山尖,像是仙宫一样,只是持续了大约3分钟,然后就消失了,赶快停到路边,随便按了几张,想要换个镜头,抬头一看,山尖尖已快消失在云雾中。
[1 楼] zuoyslove [泡菜]
13-10-9 15:20
一峰天作柱,万仞雪为衣。
镇北神仙在,摩霄踪迹稀。
钟灵成物秀,挺异接空巍。
白玉完全体,云开见日晖。

这是清代著名学者檀萃所纂《农部琐录》中,收录张仕敬题为《雪山》的五言律诗一首,说的就是轿子雪山。

张仕敬(1687年~1760年),字严庵,觉夫,彝族,禄劝转龙镇桂泉人。最早登临轿子雪山,官至都司佥书并对其倾心歌咏的诗人墨客。

长居轿子雪山中的张仕敬在《雪山说》中称:“物高且厚莫如山,洁而白莫如雪。兹山以石为骨,故劲而立,成高厚之体;以雪为衣,故莹白而不污,擅洁白之姿。山,特巨物耳,犹能如是;人为物灵,非山能拟,志不高心不厚不可对此山,身不洁事不白不可对此雪。”其对轿子雪山的偏爱,竟至于将其人格化的地步,赋予了轿子雪山某种特定的文化含义。而今,游人如织,面对刀削斧劈、鬼使神工的轿子雪山,有几人能续张氏尾音?蓝天白云之下,抚骨扪心,有几人敢面对那万丈深渊?

张仕敬也许不是最早进入轿子雪山并用文笔描绘轿子雪山的人,但是,他是第一个把自己的真实感受和轿子雪山融为一体,并对轿子雪山倾注了推崇之意的文人。张仕敬的笔下,无论诗章或文句,轿子雪山都具有神秘诱人、美丽壮观、超凡脱俗的特点。而且,直至二十世纪末期,人们对轿子雪山的描述仍未走出张氏的视野。

轿子雪山位于云南省昆明市禄劝县境东北角乌蒙乡,属于乌蒙山系拱王山脉余脉,最高海拔4247米,峰山体型似轿子而得名,唐代大理南诏国王封此山为“乐尼白”。轿子雪山砥柱千仞,立体气候明显,地质地貌景观具有较高的观赏和科考价值,动植物资源丰富,冬季冰雪覆盖,是距离云南省省会昆明最近的一座极具开发潜力的雪山,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登山旅游爱好者,1993年被云南省人民※※审批为云南省级风景名胜区和省级自然保护区之一,作为“滇中第一山”的轿子雪山拥有众多珍稀动植物和奇特的冰蚀地貌,主景区是集万亩杜鹃花海,高山天池,七彩瀑布,轿子佛,为一体的绿色宝地。

以上为百度所得,稍作编辑,作为轿子雪山的一个简要介绍,若对轿子雪山※※感兴趣,可继续深入百度。

言归正传,话说九月份是同学聚会的高峰期,一开始没弄明白为什么,后来一想知道了,大多的学校不都是九月份开学嘛,有的甚至把9月1日定为每次聚会的日期,意味着开学了,同学们,来聚会吧。

连退休了的老爸老妈都经常时不时一小聚,时不时一大聚,我自然也没能免俗,小学同学聚会,高中同学聚会,大学同学聚会(有事没去成)。现在越来越普遍越来越多的同学聚会除了得益于每个聚会都会有一部分热心的同学,他(她)们不断地找同学,发起组织张罗布置安排,应该说他(她)确实是在聚会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除了人的因素外更重要的一个因素应该算是通讯工具的普及,尤其是微信的普及,如今应该算是一个全民皆微的时代,不管你微不微,反正微来了。所以我想恐怕很多聚会都是从微信开始的,而且一发而不可收拾。

我又一次的没能免俗,一不小心进了一个叫92童鞋致青春的微信群。

手机上已经有了小学,大学,还有其他几个群,也没在意多这个高中同学的群,一开始应该和大多数群一样,大家小心翼翼的互相问候,回忆,重新认识,逐渐熟悉起来,然后,然后这只是开始,大家熟悉起来后便海阔天空胡侃,不断想方设法爆料、爆笑,虽然有些料可能不存在,而且到后面大多数都不存在,但这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大家都经常笑疼了肚子,还有女同学※※眼角都笑起皱纹了,但仍乐此不彼。自然这群的人气后来居上,一发不可收拾,哪天没空看手机每天几百条信息得翻半天才看完。

在这么一个微信群的基础上,聚会自然就被提到了议题上,本以为是一般的吃个饭,唱个K的聚会也就差不多了,但最后定的是距离昆明几十公里之外的澄江,一个度假休闲的水边小城。这自然给了大家一个开车又可以喝酒,还有不回家的借口。聚会一如想象般的热闹,不仅来了40多个同学还有10位老师,虽然有的老师已退休多年,两鬓斑白,但大家仍然记得当年的影子,还有2位同学现在也是母校的老师,但今天他们不是老师们的同事,仍是老师们的学生。大家从当年的母校集合一起到了澄江,见面、回忆、再次认识把微信上经历过的再次重复一遍。接下来吃饭、喝酒、晚会,热闹的不行,第二天早上还打了沙滩排球,大家互相留影,微信,分享给没有能来参加的同学。

总之此次聚会取得了应有的效果,回顾了21年来92届同学们在校的种种存在的不存在的料,展望了未来,定下了今后五年一小聚,十年一大聚,临时随便聚的战略目标,希望来的同学今后发扬好的传统继续来,没能来的同学也要好好反省自己为什么没能来,争取下次一定要来,为92届同学致青春迈上新的台阶而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本来以为这应该结束了,但其实这只是开始... ...
(先上照片吧,晚些时候再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