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雪飘时,寻找遗落在巴山蜀水的画卷(丹巴、党岭、色达、新龙、亚丁、牛背山等)
5942 109
[21 楼] adem [资深泡菜]
14-2-25 15:22
黨嶺天堂谷
[20 楼] adem [资深泡菜]
14-2-25 15:20
黨嶺天堂谷
[19 楼] adem [资深泡菜]
14-2-25 15:19
黨嶺天堂谷
[18 楼] adem [资深泡菜]
14-2-25 15:18
黨齡天堂谷
[17 楼] adem [资深泡菜]
14-2-25 15:17
一、丹巴。被遗忘的寂寞(3)
   吃完早餐,便开始寻找秋的踪迹了,昨天一路的颠簸,今晨一片的绿色,多少让人不少人失望。去党岭的路上,山谷里一点点红色、黄色,便忍不住要停车不停的按动快门,但我知道,真正的行程只是刚刚开始。果然,走过一段极简便的小木桥,走上比昨天更加颠簸的土路时,好像一扇大门被打开,不经意间,一下闯进了秋的殿堂,山谷中河水欢腾,山两岸五彩缤纷,秋色以猝不及防的方式,一下让我们眼花缭乱了。红的鲜艳、黄的耀眼,就像一个被画家搅乱的调色盘,没有章法,却美不胜收。阳光突然变得慷慨起来,随意的这里撒一片,哪里照一块。于是这幅绚烂的秋色图,也顿时变得如活动的画卷,瞬息万变起来。又经过一块田园诗话般的平坦河谷时,遇到一个挡住去路,前来收环保费的山民。过了这一道关,很快就到了一个气派的院子,原来是这里的※※家。
[16 楼] adem [资深泡菜]
14-2-19 15:45
丹巴秋色
[15 楼] adem [资深泡菜]
14-2-19 15:44
丹巴
[14 楼] adem [资深泡菜]
14-2-19 15:38
丹巴
[13 楼] adem [资深泡菜]
14-2-19 15:37
丹巴
[12 楼] adem [资深泡菜]
14-2-19 15:36
丹巴
[11 楼] adem [资深泡菜]
13-12-26 17:45
zjuer 发表于 2013-12-26 12:40
无意中看到这个帖子,照片都拍得很精彩,学习
多謝支持。
[10 楼] zjuer [泡菜]
13-12-26 12:40
无意中看到这个帖子,照片都拍得很精彩,学习
[9 楼] adem [资深泡菜]
13-12-26 11:37
丹巴 本帖最后由 adem 于 2013-12-26 11:38 编辑

[8 楼] adem [资深泡菜]
13-12-22 15:23
藏寨
[7 楼] adem [资深泡菜]
13-12-22 11:32
清晨
[6 楼] adem [资深泡菜]
13-12-18 21:31
丹巴藏寨
[5 楼] adem [资深泡菜]
13-12-17 21:26
一、丹巴。被遗忘的寂寞(2)
   同屋的一群人,天还没亮,就叮当作响、披星带月的出行了。虽然少了顾及他人的礼貌,但回忆起来,也成了调味品。感受生活百味杂陈的乐趣。天渐渐的亮了,各自三三两两的走出去,山村就坐落在朝阳的一面,虽然已是晚秋,山坡上的为数不多的庄稼早已收割,树木却只是微微泛黄,色彩艳丽的※※居像是服饰上点缀的饰品,在大片绿色微黄的山野中,显得极其醒目。阳光照下来,树木烁烁闪光。民居屋顶一片片黄灿灿的格外耀眼。细一看,确实收割后晾晒的玉米。山脚下一条蜿蜒的河水,显得如涓涓细流,岸边有一片白色的民居,坐落在绿色田地中,仿佛世外桃源。道路上远远来了一群欢快的孩子们,一问才知是上学的儿童。一小时的山路,对他们而言,显得轻描淡写。比起他们的父辈翻山越岭在羊肠山路,整日为生计劳作而言,在这修好的平坦、画着优美曲线的马路上去上学,无疑是轻松的事。
[4 楼] adem [资深泡菜]
13-12-17 17:30
土司的碉楼
[3 楼] adem [资深泡菜]
13-12-16 22:12
四姑娘山
[2 楼] adem [资深泡菜]
13-12-16 16:21
一、丹巴。被遗忘的寂寞(1)
去丹巴的路,记忆中并不难走,出了城,一路坦途。没多久,地震却让这里变得坎坷艰难。随处可见的塌方,修路,恢复了蜀道原本的面貌,一路上泥石流、洪水的、山体滑坡的痕迹比比皆是。巨大的石块,巨兽般的横在路上,一辆白色的越野车几周前被山洪吞没,里面的人无一生还。此刻的大自然脱去了文静美丽的面容,露出了另一面。行走的峡谷间,不禁感叹人的微弱与坚韧,微弱到不堪大自然轻轻一个抖动,坚韧到无论如何险峻,依然使自己成为这星球上最能适应,最具生存能力的物种。生生不息,以至于把其他物种逼迫到无法生存的境地,反过来又把自己逼向的绝境。幸好人类的智慧足以让自身反省、修正。很多时候,只当我们走投无路的时候,反省起来,才发现,如果开始就学会留给别人足够的空间,也恰恰是给我们自身留下希望。
[1 楼] adem [资深泡菜]
13-12-16 16:09
   蜀道难,不亲历过的人,是无法理解这难究竟有多难。也跑过很多次川藏了,但这次却深深体会了蜀道的艰难。想想古人是怎样千里跋涉,千年前还无路可走的时候进出蜀道。不能不能感叹古人把行万里路与读万卷书放在同等的地位的道理:在那个悠远的,仅靠脚步与马匹出行的年代,人们被困于一个一个风水相宜的地方,繁衍生息,外面是怎样的世界?多数人一辈子不得而知,仅靠书籍的传播,来了解世界,而世界恰恰是那些走出去,又能活回来的人讲述的。历尽千险回来的人,早已被路途的艰难磨砺的足以笑容世间凡事了。他们变成了智者,来传播知识与文化。
  现在科技改变了许多,让许多天堑便成了通途,让信息充斥了空间,世界变得很小。但依然有我们触不摸到地方,这世界依然太大。旅行依然是我们改变自己生活方式与视野的方式。在旅途中,我们发现未知的世界,了解不同的文化,看到不同的风景,体验了不同的生活方式,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发现了自己与他人,学会的与他人从陌生到朋友的改变,这改变不仅仅需要兴趣相投,更需要包容。
  于是我真正理解了古人说的: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不仅仅指的是交通工具与道路、设施的难。更是要改变自己熟悉的环境、在旅途中改变自己早已成型的性格、习惯的生活方式、改变自以为正确的与人交往的方式。这些沉积于心的改变,比坎途更难。

【出行时间】2013年10月12号-10月27号
【出行线路】:成都-丹巴-党岭-丹巴-道孚-色达-新龙-稻城-亚丁-稻城-新都桥-摩西古镇-牛背山-上里古镇-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