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游荡荡-追光逐影(第十版)
86702 2500
[2177 楼] 闲云居士 [陈年泡菜]
15-1-26 23:10
///
[2176 楼] 闲云居士 [陈年泡菜]
15-1-26 19:22
依然方片
[2175 楼] 闲云居士 [陈年泡菜]
15-1-26 12:37
由淡而浓,由浓而无色
[2174 楼] 闲云居士 [陈年泡菜]
15-1-25 23:16
阴霾漫天,不宜出门,蜗居阳台拍花

海棠
[2173 楼] 闲云居士 [陈年泡菜]
15-1-25 20:48
阴霾漫天,不宜出门,蜗居阳台拍草
[2172 楼] 闲云居士 [陈年泡菜]
15-1-25 20:45
阴霾漫天,不宜出门,蜗居一隅。

[2171 楼] 闲云居士 [陈年泡菜]
15-1-25 19:21
无题=无聊???

寻找质感 本帖最后由 闲云居士 于 2015-1-25 19:23 编辑

[2170 楼] 闲云居士 [陈年泡菜]
15-1-25 19:17
无题=无聊???

台灯
[2169 楼] 闲云居士 [陈年泡菜]
15-1-25 17:23
龙腾老杜 发表于 2015-1-25 00:40
~~




够晒娇嫩



PP,一石激起千层浪。你选镜,不光骚扰了太平洋,还惊动了大西洋。

虽然打吾开网站,师傅的意思很明确,心领神会!

///////////////////////////////////////////////////////////////////////////////////////

纯粹玩光影——三叶草
[2168 楼] Polarlight [资深泡菜]
15-1-25 04:27
闲云居士 发表于 2015-1-22 13:45
倾向我的说法:指杜GG会申请帮你背镜头吗?

树老根多人老话多,再啰嗦几句有些人不爱听的。

总觉得作为业余玩摄影的,其实现在能找到的很多性价比不错的镜头,都已经足够用了。毕竟,几十年前,什么“元”什么纳米镀膜什么超级镜片什么自动对焦都没有最大光圈f3.5的年代,世界上那么多的大师还不是一样拍出那么多经典的传世大作。



D90扫街十年扫出Magnum大奖

http://petapixel.com/2015/01/23/filipino-domestic-worker-earns-prestigious-magnum-fellowship-photography/

http://lens.blogs.nytimes.com/2014/06/18/taking-care-of-people-and-pictures-in-hong-kong/?_r=0
[2167 楼] 龙腾老杜 [泡菜]
15-1-25 00:40
闲云居士 发表于 2015-1-24 14:58
凄凉的玫瑰


~~
[2166 楼] 闲云居士 [陈年泡菜]
15-1-24 22:28
酸味草
[2165 楼] 闲云居士 [陈年泡菜]
15-1-24 14:59
含苞欲放的海棠
[2164 楼] 闲云居士 [陈年泡菜]
15-1-24 14:58
凄凉的玫瑰
[2163 楼] 闲云居士 [陈年泡菜]
15-1-24 01:10
茉莉——叶子
[2162 楼] 闲云居士 [陈年泡菜]
15-1-23 20:26
阳台花盆里的三叶草
[2161 楼] 闲云居士 [陈年泡菜]
15-1-23 20:24
阳台花盆里的三叶草
[2160 楼] 闲云居士 [陈年泡菜]
15-1-23 20:24
阳台花盆里的三叶草
[2159 楼] 闲云居士 [陈年泡菜]
15-1-23 20:23
阳台花盆里的三叶草
[2158 楼] 闲云居士 [陈年泡菜]
15-1-23 13:27
阳台花盆里的三叶草
[2157 楼] 闲云居士 [陈年泡菜]
15-1-23 00:43
叠罗汉 发表于 2015-1-22 19:56
老兄不要总是这样想,谁都有年纪大的一天,我们还好,有个雅趣,生活安排规律些,到处走走拍拍照,乐观面对会好许多---


哈哈哈哈!兄台可不要把那些话当真啊。我是个天跌下来当被子盖的人,不是演悲剧的料。更何况,现在都推行公制多年了,神马公斤、公尺、公里......所以,论起“公岁”,我们都很年轻啊。

龙腾老杜 发表于 2015-1-22 22:33
读了先生您的文章后,我本人愿意为PP 背一辈子摄影器材! ! !(甘愿做阿四).


天啊!这么快就指天笃地发愿誓了,还甘愿越过小三直接当阿四,不知当事人怎样看,我这个旁观者都被感动得泪飞顿作倾缸雨了。

////////////////////////////////////////////////////////////////////////////////////////////////////////////////////////////

曾经一个三岁的小朋友看见给他拍的黑白肖像照片后问我:为什么相片是黑蒙蒙的——在孩童的眼里,世界应该就是五彩缤纷的。偏偏大人们啊,非要弄个无色的世界出来。 本帖最后由 闲云居士 于 2015-1-23 00:44 编辑

[2156 楼] 龙腾老杜 [泡菜]
15-1-22 22:33
闲云居士 发表于 2015-1-22 13:45
倾向我的说法:指杜GG会申请帮你背镜头吗?

树老根多人老话多,再啰嗦几句有些人不爱听的。

总觉得作为业余玩摄影的,其实现在能找到的很多性价比不错的镜头,都已经足够用了。毕竟,几十年前,什么“元”什么纳米镀膜什么超级镜片什么自动对焦都没有最大光圈f3.5的年代,世界上那么多的大师还不是一样拍出那么多经典的传世大作。

那些什么“元”,作为厂家的本意,应该是设计给最挑剔的职业摄影者用的,作为职业影者,他们需要的器材第一是具有能追求到的最好的素质,因为他们需要靠它拍出作品来谋生,面对的可能是最挑剔的客户,所以他们愿意以加倍的价格去购买那怕3-5%的素质提升(这“素质”当然包括光圈大那么一档半档),于是乎为了使镜头提高那么1%的素质,厂家把制作工艺要求更高的大口径镜片,昂贵的特殊光学玻璃用上了,为了达到设计目标,还不惜增加更多的镜片.......这一切,无不推高着镜头的成本;第二是职业摄影者需要器材全天候的可靠性,于是乎全金属的镜筒,防潮防尘全封闭的镜头结构,加上上述第一点为了大光圈而采用的大玻璃,无不增加着镜头的体积和重量。而对于职业影者(除了旅行摄影家—他们的职业 ...
读了先生您的文章后,我本人愿意为PP 背一辈子摄影器材! ! !(甘愿做阿四).
[2155 楼] 叠罗汉 [资深泡菜]
15-1-22 20:02
闲云居士 发表于 2015-1-22 19:34
仙人柱旁的酸味草(也叫三叶草?)

夹缝中求生


旁的不说,每每在这里看到朋友们的照片,哪怕只有些许启发,都会看做是赐予,很高兴在这里和你们交流,这就是生活---
[2154 楼] 叠罗汉 [资深泡菜]
15-1-22 19:56
闲云居士 发表于 2015-1-22 19:20
大气充满雾霾;头发胡子指甲长得飞快、工资(退休金)却是没点长进;本来钱就不多,老婆还嫌自己把钱都买器材了;很多应该在青壮年时候就该醒悟的事情,偏偏要到老的时候才大彻大悟......唉~!日子难过,只剩下穷开心属于自己的了。

//////////////////////////////////////////////////////////////////////////////////////////////////

生活总在对立中,矛与盾、阴与阳、黑与白、刚与柔.....

仙人柱旁的酸味草(也叫三叶草?)


老兄不要总是这样想,谁都有年纪大的一天,我们还好,有个雅趣,生活安排规律些,到处走走拍拍照,乐观面对会好许多---
[2153 楼] 闲云居士 [陈年泡菜]
15-1-22 19:34
仙人柱旁的酸味草(也叫三叶草?)

夹缝中求生
[2152 楼] 闲云居士 [陈年泡菜]
15-1-22 19:20
叠罗汉 发表于 2015-1-22 17:41
和闲老兄聊天很开心!---


大气充满雾霾;头发胡子指甲长得飞快、工资(退休金)却是没点长进;本来钱就不多,老婆还嫌自己把钱都买器材了;很多应该在青壮年时候就该醒悟的事情,偏偏要到老的时候才大彻大悟......唉~!日子难过,只剩下穷开心属于自己的了。

//////////////////////////////////////////////////////////////////////////////////////////////////

生活总在对立中,矛与盾、阴与阳、黑与白、刚与柔.....

仙人柱旁的酸味草(也叫三叶草?)

本帖最后由 闲云居士 于 2015-1-22 19:32 编辑

[2151 楼] 叠罗汉 [资深泡菜]
15-1-22 17:41
闲云居士 发表于 2015-1-22 17:22
PP,荣GG这才是经验之谈,肺腑之言!

罗汉兄见笑了,你可不会厕身于我前边所说的那一号。其实,前边只说了问题的一个侧面。对于因为有摄影追求,总想着给自己的作品锦上添花而又有经济能力、强壮身体作后盾的用顶级镜头拍摄,能拍出更好的作品,何乐而不为!那是无可厚非的——兄台就是属于被我“羡慕嫉妒恨”(最后这一恨是恨自己荷包干涩年老体衰没赶上好时光)的这一类。

荣GG,今天形成的器材观念,就是受了你的言传身教感染和PL师傅的教诲才大彻大悟的。你老人家功不可没。

英头?大划符的头已经够用——焦段齐了,现有镜头的素质就我这水准能用好也不错了,划句号,不再添了。

现在玩数码黑白也上瘾了,英头有啥好介绍?三片镜结构?长脚的不要,手动对焦太辛苦;有抵食夹大够的找个35MM焦段的玩玩。


和闲老兄聊天很开心!---
[2150 楼] 闲云居士 [陈年泡菜]
15-1-22 17:22
小荣 发表于 2015-1-21 22:07
当你备齐这大三元,或许又要迈向定焦大光圈,例如:35/1. 2  85/1. 4  300/2. 8  再来支百微加上失落的米帝,那有个完啊!你能背得动吗?




PP,荣GG这才是经验之谈,肺腑之言!

叠罗汉 发表于 2015-1-22 14:30
感觉老兄说的就是俺们这号

没啥不爱听,听进去了省出的钱可以多去些地方拍片有多好!



罗汉兄见笑了,你可不会厕身于我前边所说的那一号。其实,前边只说了问题的一个侧面。对于因为对摄影有更高的追求,总想着给自己的作品锦上添花而又有经济能力、强壮身体作后盾的摄影爱好者用顶级镜头拍摄,能拍出赏心悦目的更好作品,何乐而不为!那是无可厚非的——兄台就是属于被我“羡慕嫉妒恨”(最后这一恨是恨自己荷包干涩年老体衰没赶上好时光)的这一类。

小荣 发表于 2015-1-22 15:30
大GG美、英、法、德就差英毒了,这毒那味、难道也要我哋远离?哈哈!


荣GG,你床底下五毒百味俱全,叫你远离都难。你的玩法是体验味道,我说的那些是借盲目的崇拜来炫耀自己,有本质不同。我今天形成的实用主义的器材观念,就是受了你的言传身教感染和PL师傅的教诲才大彻大悟形成的。你老人家功不可没。

英头?大划符的头已经够用——焦段齐了,现有镜头的素质就我这水准能用好也不错了,划句号,不再添了。

现在玩数码黑白也上瘾了,英头有啥好介绍?三片镜结构?135机用的似乎只有电影头——可是全幅机用的贵到连阿妈姓乜都吾知道了——不符合我的价值观念;焦段上长脚的不要,手动对焦太辛苦;有抵食夹大够的倒是可以找个35MM焦段的玩玩,——我就缺这个焦段的头。最早期买的ZF35早就被我送给家里的鬼佬了(现在有点后悔莫及了)——但广角头泥坑机转接改口都太难,有好推荐吗?或者只能等过几年单反扛不动换微单时再玩了。

其实,换一种思考,玩老头玩产地不如玩镜头结构。莱卡有一支Cooke三片镜结构的90MM老M头据说非常经典,素质很高。还可以接泥坑机,但就一个字:贵!

我现在开车出门的摄影包里经常放着使用的就三只头加一只1.4X增距镜:
1)泥坑AIS20/3.5(高素质小巧玲珑的老家伙,经常放在F8,不用对焦。超广一只够用了);
2)DF版AF-S50/1.8(泥坑的良心头,我唯一的大光圈头,轻便,尽管被人看不起,素质绝对不差);
3)泥坑AF70-180 MICRO(除了光圈小一点,近可微距—全程1:1.2放大倍率,远摄一样分辨率惊人,轻巧的多功能镜头);
这样的配置,摄影包加一支可当拐棍的独脚架,可以控制在5kg以下,停车500M方圆拍摄,暂时还背得动。如果不开车出门,绝对一机一镜,泥坑24-120/4加1.4增距镜,至于其他镜头,更多的是阳台把玩,出门偶尔一用而已。 本帖最后由 闲云居士 于 2015-1-22 18:09 编辑

[2149 楼] 小荣 [资深泡菜]
15-1-22 15:30
闲云居士 发表于 2015-1-22 13:45
倾向我的说法:指杜GG会申请帮你背镜头吗?
树老根多人老话多,再啰嗦几句有些人不爱听的。
总觉得作为业余玩摄影的,其实现在能找到的很多性价比不错的镜头,都已经足够用了。毕竟,几十年前,什么“元”什么纳米镀膜什么超级镜片什么自动对焦都没有最大光圈f3.5的年代,世界上那么多的大师还不是一样拍出那么多经典的传世大作。
那些什么“元”,作为厂家的本意,应该是设计给最挑剔的职业摄影者用的,作为职业影者,他们需要的器材第一是具有能追求到的最好的素质,因为他们需要靠它拍出作品来谋生,面对的可能是最挑剔的客户,所以他们愿意以加倍的价格去购买那怕3-5%的素质提升(这“素质”当然包括光圈大那么一档半档),于是乎为了使镜头提高那么1%的素质,厂家把制作工艺要求更高的大口径镜片,昂贵的特殊光学玻璃用上了,为了达到设计目标,还不惜增加更多的镜片.......这一切,无不推高着镜头的成本;第二是职业摄影者需要器材全天候的可靠性,于是乎全金属的镜筒,防潮防尘全封闭的镜头结构,加上上述第一点为了大光圈而采用的大玻璃,无不增加着镜头的体积和重量。而对于职业影者(除了旅行摄影家—他们的职业 ...


大GG美、英、法、德就差英毒了,这毒那味、难道也要我哋远离?哈哈!
[2148 楼] 叠罗汉 [资深泡菜]
15-1-22 14:30
闲云居士 发表于 2015-1-22 13:45
倾向我的说法:指杜GG会申请帮你背镜头吗?

树老根多人老话多,再啰嗦几句有些人不爱听的。

总觉得作为业余玩摄影的,其实现在能找到的很多性价比不错的镜头,都已经足够用了。毕竟,几十年前,什么“元”什么纳米镀膜什么超级镜片什么自动对焦都没有最大光圈f3.5的年代,世界上那么多的大师还不是一样拍出那么多经典的传世大作。

那些什么“元”,作为厂家的本意,应该是设计给最挑剔的职业摄影者用的,作为职业影者,他们需要的器材第一是具有能追求到的最好的素质,因为他们需要靠它拍出作品来谋生,面对的可能是最挑剔的客户,所以他们愿意以加倍的价格去购买那怕3-5%的素质提升(这“素质”当然包括光圈大那么一档半档),于是乎为了使镜头提高那么1%的素质,厂家把制作工艺要求更高的大口径镜片,昂贵的特殊光学玻璃用上了,为了达到设计目标,还不惜增加更多的镜片.......这一切,无不推高着镜头的成本;第二是职业摄影者需要器材全天候的可靠性,于是乎全金属的镜筒,防潮防尘全封闭的镜头结构,加上上述第一点为了大光圈而采用的大玻璃,无不增加着镜头的体积和重量。而对于职业影者(除了旅行摄影家—他们的职业 ...


感觉老兄说的就是俺们这号

没啥不爱听,听进去了省出的钱可以多去些地方拍片有多好!

铁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