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画幅人像摄影贴图及技艺交流区★★★
25692 220
[41 楼] 正好而已 [泡菜]
14-4-22 23:52
四川青联委员、书法家-冷柏青。2014.04.19,林选海利亚240/4.5,全开光圈,1/20,4x5伊尔福DELTA100.
[40 楼] 正好而已 [泡菜]
14-4-22 23:51
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书法家-胡抗美。2014.04.20,林选海利亚240/4.5,全开光圈,1/30s,4x5伊尔福DELTA100.
[39 楼] 正好而已 [泡菜]
14-4-22 23:50
书法家-王镛。2014.04.20,林选海利亚240/4.5,全开光圈,1/30s,4x5伊尔福DELTA100.
[38 楼] 正好而已 [泡菜]
14-4-22 23:49
书法家-石开。2014.04.20,林选海利亚240/4.5,全开光圈,1/30s,4x5伊尔福DELTA100.
[37 楼] 正好而已 [泡菜]
14-4-22 23:48
书法家-石开。2014.04.20,林选海利亚240/4.5,全开光圈,1/30s,4x5伊尔福DELTA100.
[36 楼] 正好而已 [泡菜]
14-4-22 23:47
书法家-石开。2014.04.20,林选海利亚240/4.5,全开光圈,1/30s,4x5伊尔福DELTA100.
[35 楼] 椒夫 [资深泡菜]
14-4-22 12:05
czbrutiron 发表于 2014-2-28 22:52
左图Emil Busch petzfal 170mm f5.6,
右图Schneider apo-symmar 180mm f5.6
曝光数据 胶片及冲洗数据均相同。
一个老头一个新头 请各位专家评判。


右图景深稍大些,稍暖调些,眼部的对焦更实些。其实两者影调差别很少,新头、老头,拍仔细了,结果相差不大。
[34 楼] 逸品堂 [泡菜]
14-4-22 00:13
810人像
[33 楼] 青萍 [泡菜]
14-4-20 16:48
czbrutiron 发表于 2014-2-28 22:52
左图Emil Busch petzfal 170mm f5.6,
右图Schneider apo-symmar 180mm f5.6
曝光数据 胶片及冲洗数据均相同。
一个老头一个新头 请各位专家评判。

还是老的耐看啊!焦外更柔些!淡淡的硒调更贴切了,拍的很牛!
[32 楼] czbrutiron [资深泡菜]
14-4-7 22:53
1930年代 的小朋友们
[31 楼] czbrutiron [资深泡菜]
14-3-23 10:43
Cooke Portraits lens IIb 13-inch f.4.5
[30 楼] czbrutiron [资深泡菜]
14-3-11 23:42
1930年代 4X5胶片  EPSON V750扫描
[29 楼] 亚瑟李 [资深泡菜]
14-3-7 00:50
沙漠雪 发表于 2014-3-6 20:32
施耐德 apo 360-


乖乖~ 原来是APO ,难怪效果不同凡响哈。
拍男人肖像建议反差稍大点,调子明快些,人物表现会更加生动。
[28 楼] 沙漠雪 [泡菜]
14-3-6 20:32
亚瑟李 发表于 2014-3-1 23:41
阴影下可见眼神光,亮部细腻描写,不错!,这张是什么头拍的?。
   施耐德 apo 360-  
[27 楼] czbrutiron [资深泡菜]
14-3-5 23:08
这是国外论坛上一个牛人拿数码相机,在闪光灯闪的瞬间记录的 大画幅相机 毛玻璃屏幕上的影像。或许给我们这种拍不起810彩色照片的人,一个剑走偏锋的思路。我想拍摄过程是这样的  用黑布把大画幅相机周围光线遮拦,大画幅镜头打开至全开光圈,T门 。数码相机在后面对准屏幕对焦锁定,机顶连闪光同步器,按下数码相机快门,拍摄完成。我想曝光补偿要多尝试几次了。原始图像旋转180度,人像正过来了。不过还确实很过瘾的说 本帖最后由 czbrutiron 于 2014-3-5 23:09 编辑

[26 楼] czbrutiron [资深泡菜]
14-3-5 22:44
30年代柯达 4X5底片  epson v750 扫描
[25 楼] 亚瑟李 [资深泡菜]
14-3-1 23:41
沙漠雪 发表于 2014-2-28 21:36
发片支持


阴影下可见眼神光,亮部细腻描写,不错!,这张是什么头拍的?。 本帖最后由 亚瑟李 于 2014-3-1 23:43 编辑

[24 楼] 黑猫影像 [资深泡菜]
14-3-1 23:34
在室内用钨比灯拍黑白人像,用什么滤镜效果较好?
[23 楼] czbrutiron [资深泡菜]
14-2-28 23:41
走个板,上张亚当斯大师的作品
[22 楼] shenshenshenshen [注销用户]
14-2-28 23:34
用户已注销,历史内容不予显示
[21 楼] czbrutiron [资深泡菜]
14-2-28 22:52
左图Emil Busch petzfal 170mm f5.6,
右图Schneider apo-symmar 180mm f5.6
曝光数据 胶片及冲洗数据均相同。
一个老头一个新头 请各位专家评判。 本帖最后由 czbrutiron 于 2014-2-28 22:52 编辑

[20 楼] 烙印 [资深泡菜]
14-2-28 22:15
发个机器支持
[19 楼] 沙漠雪 [泡菜]
14-2-28 21:36
发片支持
[18 楼] whs1957 [泡菜]
14-2-28 17:43
czbrutiron 发表于 2014-2-26 01:15
20世纪30年代旧  ansco45底片 V750 扫描

好片、欣赏!
[17 楼] czbrutiron [资深泡菜]
14-2-28 17:23
网络图片
[16 楼] 亚瑟李 [资深泡菜]
14-2-27 00:55
czbrutiron 发表于 2014-2-26 23:44
1952年 45底片V750扫描  原底片上老先生脸部顺着皱纹的方向有很多密密麻麻用铅笔画的细线,这也许就是过去所谓的神奇修版法么?老人家脸部皱纹立刻减少了很多,类似磨皮效果的说,呵呵


老底片扫有味道!,铅笔修版过去在照相馆听说过的。
[15 楼] czbrutiron [资深泡菜]
14-2-26 23:50
Voigtlander Heliar 300/f4.5 1/5S shanghai 8x10 film  Deardorff Nfs Camera
[14 楼] czbrutiron [资深泡菜]
14-2-26 23:48
1950年 agfa45底片,v750扫描
[13 楼] czbrutiron [资深泡菜]
14-2-26 23:44
1952年 45底片V750扫描  原底片上老先生脸部顺着皱纹的方向有很多密密麻麻用铅笔画的细线,这也许就是过去所谓的神奇修版法么?老人家脸部皱纹立刻减少了很多,类似磨皮效果的说,呵呵
[12 楼] cai5520 [陈年泡菜]
14-2-26 21:23
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