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楼] shenshenshenshen
[注销用户]
14-4-22 23:49
|
[22 楼] muxu8988
[资深泡菜]
14-4-22 22:10
润普 发表于 2014-4-22 21:09  俺对徕卡M7以后的东西不甚了了,MM 据说是专门拍数码黑白的机器,也从来没见过有一本关于数码黑白的教科书,更没见过用这些机器的主儿使用滤镜,无论在这个版块还是旁轴版块。 俺落伍了
|
[21 楼] 润普
[资深泡菜]
14-4-22 21:09
muxu8988 发表于 2014-4-22 19:29  莱卡Mm是个啥? 俺对徕卡M7以后的东西不甚了了,MM 据说是专门拍数码黑白的机器,也从来没见过有一本关于数码黑白的教科书,更没见过用这些机器的主儿使用滤镜,无论在这个版块还是旁轴版块。
|
[20 楼] 雷达兵
[泡菜]
14-4-22 21:05
开贴只是建议,没什么别的意思,就是看贴时看到数码黑白片与银盐片混在一起讨论不合适。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
[19 楼] 雷达兵
[泡菜]
14-4-22 20:49
银盐黑白摄影技能不但包括暗房放大制作,还包括装裱。不懂別乱说,去玩你的数吗吧,没人反对。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
[18 楼] muxu8988
[资深泡菜]
14-4-22 19:29
|
[17 楼] 润普
[资深泡菜]
14-4-22 18:20
peteln28 发表于 2014-4-22 09:41  润普兄,你講的這些都只是暗室技法,而不是樓主所說的攝影技法呀。
至於攝影技法,zc5099 資深和你之前的帖已經說得很明白,個人也甚為贊同。當然,我會更具體地說要鍛鍊好對黑白畫面的觸覺--之前我便曾對一位新朋友的作品評過這樣一句:“材料是黑白的,暗房技術也到位,但一看就知道拍攝時腦海的畫面是彩色的。”
另外,正如我之前指出,就是同樣的全色銀鹽材料,不同產品之間的感色性也大有分別。如想模擬某款銀鹽材料的效果,不能調節色譜反應而且內定色譜反應與銀鹽大有分別的Mm顯然絕非首選--這很值得從暗房一路走來的你我對廠家的忽悠直斥其非!
言歸正傳,要分欄其實無不可,但與其打著“傳統黑白”這名不正言不順的名號(傳統的其實只有暗房技術本身),不如稱之為“傳統暗房俱樂部”之類,讓有傳統彩色暗房經驗的朋友也可暢所欲言,提升人氣之餘,又可杜絕大家看見“放大出一張較美好的……”這類標題,點進去卻只看見PS照片的機會。 28兄,俺就脚着俺比较纯粹黑白了,你比俺更黑白,主要是俺多拍摄北京胡同,基本上是灰调子,所以在俺眼里景物已经没有色彩方面的感觉了,就是色阶的不同明度反映,当然对于从数码进入黑白的影友,确实需要一个习惯和训练的过程, 在胶片阶段,俺们还无法感知色彩世界转换成灰阶图片时的状态,只有冲洗、印相后才能确定,而数码黑白是马上就呈现的,红和深蓝基本一个明度,呈灰调时很接近,当场也可以看到糊到一块儿的灰,而无法分辨物体的轮廓, 俺更感觉胶片的感色特性给黑白摄影带来的不同感受,对黑白摄影的影响,所以俺很强调拍黑白用滤镜,这在数码黑白摄影中是不会涉及到的,说一句糙话,徕卡 Mm 是为了迎合一群假人文纪实之名实为装X、钱多得没地方烧的主儿的口味,而非真的喜爱黑白摄影,体会单色抽象之美的人群。你如果去看了那个“放大。。。。”的帖子,你该知道俺的立场。 胶片数码混在一起,俺脚着更能刺激胶片黑白的拍摄与制作,让更多人有个比较的环境,但在网上看这些东西纯粹是扯,可在生活中好的黑白影展不是很多,一线城市经常有,到三线城市和县城就很难看到了。 以下内容由 润普 于 2014-4-22 18:47 补充 话都说到这个点儿上了,俺想再问仁兄一句,你对于黑白胶片扫描或电分,然后微喷出片是如何看待的,以前只有光学放大,限制了一些超大画幅的底片进一步的制作,现在使用20*24吋相机的影友起码达到30位了,出片肯定只有输出这一条途径。
|
[16 楼] 晓巴
[资深泡菜]
14-4-22 11:52
旁轴论坛有前车之鉴,如果无忌不自量不珍惜胶片论坛那就自便吧。
看看国外摄影网站,要么有强大的检索功能要么就胶数分开,这两条现在的无忌哪条做到了?
|
[15 楼] 晓巴
[资深泡菜]
14-4-22 11:46
说拍摄技法,本论坛有人用徕卡 MONO 加滤镜拍片的么?
仅仅彩色转黑白那叫黑白片么?如果你坚持认为是黑白片你必须有本事把拍黑白胶片使用各种滤色镜的效果在 PS 里量化,没这本事就自己掂量掂量吧
|
[14 楼] peteln28
[陈年泡菜]
14-4-22 09:41
润普兄,你講的這些都只是暗室技法,而不是樓主所說的攝影技法呀。  至於攝影技法,zc5099 資深和你之前的帖已經說得很明白,個人也甚為贊同。當然,我會更具體地說要鍛鍊好對黑白畫面的觸覺--之前我便曾對一位新朋友的作品評過這樣一句:“材料是黑白的,暗房技術也到位,但一看就知道拍攝時腦海的畫面是彩色的。” 另外,正如我之前指出,就是同樣的全色銀鹽材料,不同產品之間的感色性也大有分別。如想模擬某款銀鹽材料的效果,不能調節色譜反應而且內定色譜反應與銀鹽大有分別的Mm顯然絕非首選--這很值得從暗房一路走來的你我對廠家的忽悠直斥其非! 言歸正傳,要分欄其實無不可,但與其打著“傳統黑白”這名不正言不順的名號(傳統的其實只有暗房技術本身),不如稱之為“傳統暗房俱樂部”之類,讓有傳統彩色暗房經驗的朋友也可暢所欲言,提升人氣之餘,又可杜絕大家看見“放大出一張較美好的……”這類標題,點進去卻只看見PS照片的機會。 本帖最后由 peteln28 于 2014-4-22 09:43 编辑
|
[13 楼] 润普
[资深泡菜]
14-4-22 08:46
peteln28 发表于 2014-4-22 00:38  容我說句不中聽的話︰把黑白攝影與對黑白的預觀能力(visualization)一刀兩斷,反而畫地為牢,將之等同於暗房操作,然後弄出“银盐黑白与数码黑白是二个完全不同的摄影技法”這種莫名其妙的說法來,實在是扭曲了單色這種視覺表達形式,對交流砥礪也絕無好處。 如果你用徕卡Mm,俺佩服你,如果你拍片时用黑白滤镜,那就更佩服你,如果你只是在PS里,把彩色数码“去色”转成黑白,那俺就佩服得五体投地了, 当然是2种不同技法啦,你能把放大纸放到打印机里做片子吗,你能把墨汁转换成金属银吗,技法就是不同,但拍摄内容之表达没有不同, 人常说,三分拍,七分做,做就是暗房阶段, 晓巴 发表于 2014-4-21 20:18  中国特色——胶数混搭。
离第二个旁轴论坛的结果不远了。 是啊,现在旁轴坛子80%都是数码片了,再过五年,中幅也是了,大画幅也只是钱的问题,出个一百万元的感应器,恐怕也有人心动。
|
[12 楼] peteln28
[陈年泡菜]
14-4-22 00:38
容我說句不中聽的話︰把黑白攝影與對黑白的預觀能力(visualization)一刀兩斷,反而畫地為牢,將之等同於暗房操作,然後弄出“银盐黑白与数码黑白是二个完全不同的摄影技法”這種莫名其妙的說法來,實在是扭曲了單色這種視覺表達形式,對交流砥礪也絕無好處。
|
[11 楼] 晓巴
[资深泡菜]
14-4-21 20:18
中国特色——胶数混搭。
离第二个旁轴论坛的结果不远了。 本帖最后由 晓巴 于 2014-4-21 20:19 编辑
|
[10 楼] 形而上
[资深泡菜]
14-4-21 19:42
事实上,无忌如果有个主题分类功能就可以很好解决这个问题。
|
[9 楼] tkmm5
[泡菜]
14-4-21 19:28
雷达兵 发表于 2014-4-20 17:07  银盐黑白与数码黑白是二个完全不同的摄影技法,建议象从前一样有区分,以便各类需求人能在自已爱好的园地学习讨论。 不能因为少数人的嗜好拉低无忌的档次。
|
[8 楼] shenshenshenshen
[注销用户]
14-4-21 19:25
|
[7 楼] 润普
[资深泡菜]
14-4-21 18:30
没必要,都是玩儿,互相串着界,还有个交流,
如果没有胶片黑白的基础,玩儿数码黑白也玩儿不出啥花样,坚持不了多久的,毕竟胶片给了你许多的约束,而数码也就是把彩色转换成黑白,不定性的东西没有限制就无法坚持,
另外,玩儿数码黑白的在胶片黑白人眼里还是有点被歧视的,玩儿得不纯粹,入不了群,不被承认。
|
[6 楼] 甪
[泡菜]
14-4-21 17:06
|
[5 楼] zc5099
[资深泡菜]
14-4-21 16:57
若是有胶片黑白基础的,数码黑白也能调得十有※※,若一上来就数码黑白,影调的差别就很明显了。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
[4 楼] wormonet
[泡菜]
14-4-21 15:42
|
[3 楼] 风一样大大
[注销用户]
14-4-20 18:14
|
[2 楼] fotobug
[陈年泡菜]
14-4-20 18:07
差不多吧,虽然实现的手法有些不同,精髓是一样的。。。
|
[1 楼] 雷达兵
[泡菜]
14-4-20 17:07
银盐黑白与数码黑白是二个完全不同的摄影技法,建议象从前一样有区分,以便各类需求人能在自已爱好的园地学习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