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伦掠影]
10971
619
[591 楼] 入影随行之
[资深泡菜]
14-12-28 17:04
洗车站
![]() |
[590 楼] 入影随行之
[资深泡菜]
14-12-28 17:00
离开贝尔法斯特,前往都柏林,途径邓多克(Dundalk),
在高速公路服务站短暂停留,看了那蓝天白云,真是心旷神怡,没有污染的天空多美啊。 ![]() |
[589 楼] 入影随行之
[资深泡菜]
14-12-27 22:39
纪念馆外的雕塑,很强烈地感受到生的渴望和无助。
当初泰坦尼克号是载着1324乘客和892名甲板工作人员驶向纽约的。。。 ![]() |
[588 楼] 入影随行之
[资深泡菜]
14-12-27 22:31
船尾可见三个螺旋桨(还有一个在另一侧),其中主桨较大
![]() |
[587 楼] 入影随行之
[资深泡菜]
14-12-27 22:27
展示厅里的船体模型。当年采用的是铆接工艺。
有关泰坦尼克号采用的铆钉,在其残骸于1985年9月1日被美国海洋学家罗伯·巴拉德发现之后的1998年, 冶金专家提姆·费克将取得的船身样本进行检验后,表示钢铁品质在当时并没有问题,即使在低温下亦没有异常脆弱。 最致命的关键,就是那些用作接合船身的铆钉。 由于船头部分空间狭小,不像其他场合可以用重型机器来安装钢铁造铆钉,所以需要以人手来安装锻铁造铆钉, 但其坚固程度不及钢铁造铆钉,所以就加入矿渣来强化,可是过量的矿渣使铆钉变得脆弱。 有几根铆钉从其残骸中取出,经检验后发现有高含量的矿渣, 后来委托一家铸铁厂制成一批矿渣含量相近的铆钉,经试验后证实它们于不足10,000磅(4.54吨)的压力下断裂, 而经推算,泰坦尼克号撞向冰山时每根铆钉至少承受14000磅(6.35吨)的压力, 换句话说矿渣含量超标的铆钉不能承受强大的撞击力,它们于遭受破坏之后,船身接合位就出现裂缝,使海水涌入船舱。 ![]() |
[586 楼] 入影随行之
[资深泡菜]
14-12-27 22:15
泰坦尼克号当年所在的船台
![]() |
[585 楼] 入影随行之
[资深泡菜]
14-12-27 21:55
泰坦尼克号(RMS Titanic)
由白星航运公司(White Star Liners)委托位于贝尔法斯特的哈兰·沃尔夫(the Harland and Wolff shipyard)船厂兴建,于1909年3月31日开工,1911年5月31日下水,全部工程于1912年3月31日完成,是当时最大的客运轮船。 该船总共可搭载3,547名乘客和船员,由于它也运送邮件,船名加上了“皇家邮轮”(Royal Mail Steamer,RMS)的前缀。 该船全长269.06米,宽28.19米,标准排水量为46,328吨,吃水线到甲板的高度为18.3米,动力50,000匹马力(37MW),航速每小时23~24浬。 全船分为16个水密舱,连接各舱的水密门可通过电开关统一关闭,它具有良好的防水措施,在任何4个水密舱进水的情况下都不会沉没。 1912年4月10日执行其处女航,从英国南安普敦(Southampton)出发,途经法国瑟堡-奥克特维尔(Cherbourg)以及爱尔兰昆士敦(Queenstown),计划中的目的地为美国纽约(New York),最终返回英格兰的普利茅斯(Plymouth)。 因为人为错误,于1912年4月14日船上时间夜里11点40分,撞上冰山;2小时40分钟后,即4月15日凌晨2点20分,船裂成两半后沉入大西洋。号海难为和平时期死伤人数最惨重的海难之一,同时也是最广为人知的海上事故之一。 借用维基上的一张行程示意图: ![]() |
[584 楼] 入影随行之
[资深泡菜]
14-12-27 16:03
两江客 发表于 2014-12-23 11:06 可惜,在贝尔法斯特,我们除了参观了市政厅、和平墙、泰坦尼克纪念馆,街市倒真没有近距离接触。。 泰坦尼克纪念馆 ![]() |
[583 楼] 入影随行之
[资深泡菜]
14-12-27 15:55
两江客 发表于 2014-12-23 11:04 人品好或气场足,一定是,一定是 ![]() |
[582 楼] 两江客
[泡菜]
14-12-23 11:06
还是
![]() |
[581 楼] 两江客
[泡菜]
14-12-23 11:04
入影随行之 发表于 2014-12-21 21:33 此次旅行运气不错,按时髦的说法:“估计是同团中有人人品好或气场足。”不少景点去的路上还天阴下雨但到了景点即云开日出。 在贝尔法斯特吃饭时拍的街景 本帖最后由 两江客 于 2014-12-23 11:04 编辑 ![]() |
[580 楼] 入影随行之
[资深泡菜]
14-12-21 21:41
两江客 发表于 2014-12-21 09:10 在大巴上俺也曾看到过这幅画 ![]() |
[579 楼] 入影随行之
[资深泡菜]
14-12-21 21:33
两江客 发表于 2014-12-21 09:00 树叶上的光线和塑像上的金色看上去很舒服,俺们那天到的时候天色有些阴沉 |
[578 楼] 入影随行之
[资深泡菜]
14-12-21 21:30
两江客 发表于 2014-12-21 08:58 幸会~ |
[577 楼] 两江客
[泡菜]
14-12-21 09:10
和平墙
![]() |
[576 楼] 两江客
[泡菜]
14-12-21 09:09
和平墙
![]() |
[575 楼] 两江客
[泡菜]
14-12-21 09:02
市政厅旁的闲人
![]() |
[574 楼] 两江客
[泡菜]
14-12-21 09:00
贝尔法斯特市政厅前的雕塑
![]() |
[573 楼] 两江客
[泡菜]
14-12-21 08:58
入影随行之 发表于 2014-12-20 20:00 我们就是住在这个【Stormont Hotel 】 |
[572 楼] 两江客
[泡菜]
14-12-21 08:56
入影随行之 发表于 2014-12-20 19:50 带了1个小三角架 |
[571 楼] 入影随行之
[资深泡菜]
14-12-20 21:25
Changing Faces ...
![]() |
[570 楼] 入影随行之
[资深泡菜]
14-12-20 21:23
。。。
![]() |
[569 楼] 入影随行之
[资深泡菜]
14-12-20 21:22
。。
![]() |
[568 楼] 入影随行之
[资深泡菜]
14-12-20 21:21
色彩很艳丽,内容倒是真不了解~
![]() |
[567 楼] 入影随行之
[资深泡菜]
14-12-20 21:18
位于市区的规模很大的一处涂鸦墙
![]() |
[566 楼] 入影随行之
[资深泡菜]
14-12-20 21:16
粗略了解了下北爱问题——
英国起先是把爱尔兰看做殖民地,引起爱尔兰人的深恶痛绝,从要求自治,到要求独立。 1912年英国议会批准自治法,而北爱尔兰(即厄尔斯特,ULSTER)由于害怕天主※※占多数从而遭到迫害,所以反对自治。 1921年爱尔兰南部成为“爱尔兰自由邦”;北爱尔兰则留在“联合王国”,英国改名为“大不列颠和北爱尔兰联合王国”。 1949年爱尔兰南部改名为“爱尔兰※※※”,成为一个完全独立的国家。 爱尔兰新芬党是政治翼,进行合法斗争;爱尔兰共和军是军事组织,从事暴力活动。 两者的目标都是统一爱尔兰,结束南北分裂的局面。 北爱尔兰问题的复杂性在于: 新※※在北爱尔兰占人口多数,天主※※则在整个爱尔兰占人口多数。 若英国不丢掉北爱尔兰,天主※※反对;若丢掉,新※※又不愿意。 找不到两全之策,英国只得极力撮合双方谈判。 1998年4月,终于达成和平协议,为最终解决爱尔兰问题提供了可能性。。 ![]() |
[565 楼] 入影随行之
[资深泡菜]
14-12-20 20:31
大巴在贝城开行,沿途可以见到这项的绘画,色彩都很鲜艳,很引人瞩目。
题材都是跟北爱问题有关的,导游说这个城市的发展至少停顿了二十年。 ![]() |
[564 楼] 入影随行之
[资深泡菜]
14-12-20 20:22
。。
![]() |
[563 楼] 入影随行之
[资深泡菜]
14-12-20 20:18
紧邻市政厅,有一个很小的泰坦尼克纪念花园。
1912年4月15日沉没在大西洋,1512人在那个悲剧的夜晚失去了自己的生命,这个石碑上刻着他们的名字。 这艘船是在贝尔法斯特建造的,1912年4月10日从英格兰的南安普顿启程开往美国纽约。 在北爱尔兰有一个专门的泰坦尼克纪念馆,在市政厅有一个纪念花园,作为泰坦尼克的娘家,北爱尔兰着实让人感动。 ![]() |
[562 楼] 入影随行之
[资深泡菜]
14-12-20 20:00
两江客 发表于 2014-12-20 16:49 漂亮的彩虹,这个印象深刻了~ 对的,记得当天白天天气很好,但晚上风也很大,甚至有雨点飘落了。 这地方咋有些眼熟,是不是离北爱尔兰议会大厦那里很近的那个 Stormont Hotel ,停车场那里有些坡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