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侃-从骑士VH-R起步(四)
61265 2500
[1576 楼] 冷眼观世界 [资深泡菜]
17-2-8 20:03
BX50 发表于 2017-2-8 07:59
看图
非常感谢。
[1575 楼] 没镀膜 [陈年泡菜]
17-2-8 16:40
折叠机具有方便携带、打开快速的优势。但也不如不用打开快。俺是懒人,每回打开机器装上镜头忙乎完再逆操作收起来实在觉得麻烦。可拍可不拍的时候往往懒得架机器。然而总是在这个关口出现了令你刻骨铭心的画面8*10没办法,69机整体并没多大,找个合适的包“整吃整拉”还是方便的。
福莱佳应属于单轨机的路数,单轨机的各方面调整量都是折叠机不能比的。
要是找骑士机最好还是VH,不过2000以下恐怕难找。
俺的土炮在这里/thread-679704-1-1-1.html 本帖最后由 没镀膜 于 2017-2-8 16:42 编辑

[1574 楼] yanggest [泡菜]
17-2-8 13:44
没镀膜 发表于 2017-2-8 09:26
哈哈,诗词大会俺也在看。
骑士机要慢慢找,会碰上1500以内的。可以看看这个链接https://item.※※※※※※.com/item.htm?spm=a1z10.5-c.w4002-1960740748.46.oUIlmn&id=537989375917    机身贵但施耐德100镜头和后背便宜,3样合计3600,侃一侃也许也许还能再下来点,余1400预算够施耐德65/8了。
福莱佳W比SW行程长,可以用到望远结构的300头了。我推荐福莱佳的理由是其非折叠结构。俺一向主张“整吃整拉”,找一个合适的包直接收机器方便太多了。俺的骑士和林哈夫都有十年没用过了,就是因为自己的土炮“整吃整拉”从此再也懒得折机器了。福莱佳机器是用骑士背的,镜头板是自制的与骑士板外观一样但好像不通用。


您说的这个“整吃整拉”比较深奥,按我的理解,折叠机才具有方便携带、打开快速的优势,可您又因为非折叠结构而推荐福莱佳。给解释解释吧!顺便给讲讲您的“炮”。

请教点实在的东西:
按参数看,福莱佳69w这个机器前后组的移轴幅度似乎比骑士vh大?
这样的话,是不是在建筑和室内移轴方面的能力要强些?
前组镜头板似乎也比骑士大,这对镜头的兼容性也会更好吧?
按它的结构来讲,是不是也有不脱轨功能?

这个东西似乎没人用过一样,网上了无痕迹。2010年时不是也有一些人试用过么,为什么没人写点试用感受什么的呢?也可能我没找到。

骑士vh之前只是略扫了几眼,因为没有多少二手在售。且待我再去找找机缘!我估计ebay应该有更合算的,可我实在被贝宝打败了,说什么也用不了,连注册信用卡的页面我都没看到。有时间一定要好好弄明白它。

我还是莫名地关心您说的“整吃整拉”,哈哈!
[1573 楼] 没镀膜 [陈年泡菜]
17-2-8 11:14
DSC04486
[1572 楼] 没镀膜 [陈年泡菜]
17-2-8 09:26
yanggest 发表于 2017-2-7 22:27
刚刚看了诗词大会,深感心中无诗也无远方啊!

骑士没有那么便宜吧!ebay? 在淘宝我看到的机身大约都要翻倍了。
福莱佳这个机器我也看到了,但我没看明白69w和69sw的区别。它到底如何?从参数看似乎很轻,这是个优点。但它用什么镜头,什么后背?这些东西是否好配?

这两个其实都挺满意,您给讲讲它们有没有什么不足。另外,只从参数上说,谁的性能更好。

麻烦您帮忙的事,先言声谢。到那步再说。其实,现在您已经给了我很大的帮助了!

我决定就从这两个里面选了。

哈哈,诗词大会俺也在看。
骑士机要慢慢找,会碰上1500以内的。可以看看这个链接https://item.※※※※※※.com/item.htm?spm=a1z10.5-c.w4002-1960740748.46.oUIlmn&id=537989375917    机身贵但施耐德100镜头和后背便宜,3样合计3600,侃一侃也许也许还能再下来点,余1400预算够施耐德65/8了。
福莱佳W比SW行程长,可以用到望远结构的300头了。我推荐福莱佳的理由是其非折叠结构。俺一向主张“整吃整拉”,找一个合适的包直接收机器方便太多了。俺的骑士和林哈夫都有十年没用过了,就是因为自己的土炮“整吃整拉”从此再也懒得折机器了。福莱佳机器是用骑士背的,镜头板是自制的与骑士板外观一样但好像不通用。
[1571 楼] BX50 [陈年泡菜]
17-2-8 08:00
,,
[1570 楼] BX50 [陈年泡菜]
17-2-8 07:59
冷眼观世界 发表于 2017-2-8 00:41
请教各位老师个问题,后背的胶卷箭头要对准哪里?


看图
[1569 楼] 冷眼观世界 [资深泡菜]
17-2-8 01:22
冷眼观世界 发表于 2017-02-07 16:41
请教各位老师个问题,后背的胶卷箭头要对准哪里?是不是从这个洞洞里看?如果是的话怎么看呢?谢谢了。
本帖由 无忌论坛V3.1.0 iPhone6 iOS10.2.1 客户端发布
[1568 楼] 冷眼观世界 [资深泡菜]
17-2-8 00:41
请教各位老师个问题,后背的胶卷箭头要对准哪里?
本帖由 无忌论坛V3.1.0 iPhone6 iOS10.2.1 客户端发布
[1567 楼] yanggest [泡菜]
17-2-7 23:49
没镀膜 发表于 2017-2-7 17:40
哈哈,老帕的意思估计是;进了骑士的门很容易出溜到8*10甚至更大画幅的大坑里去。所以进门之前要在心里画好“止损线”


看来我的理解力还是不够啊!呵呵。大画幅是为真正的创作者准备的,现在的我想入这个坑都没资格。

要是真有那么一天,真的有那个功力了。不用说,上大画幅!
[1566 楼] yanggest [泡菜]
17-2-7 23:33
BX50 发表于 2017-2-7 20:48
欢迎新朋友!我建议在您选择骑士69相机之前要慎重考虑,您需要了解它是否适合您的拍摄习惯,或者是是否忍受它的缺点:操作繁琐(和大画幅技术相机一样),因此不适合快拍,容易出错!任何一个环节出错就是不可挽回。
    从您的想法看,我觉得bronica是个不错的选择,理由是基本满足您的需求,价格便宜,容易上手,还有您惦记它很久了,说明您喜欢它。只是因为它不能拍宽幅135后背而否定它吗?我们买相机时总是想法太多,总想买一个万能的机器,即要可拍多种画幅(不同的后背),又要镜头群丰富并且成像还好,最好胶片与数码兼备,还要便宜,其实可能不现实,因为没有这样的机器。特别是兼容数码与胶片好的机器,目前都是使用数码后背,对我等人来说那是天价,因此不必考虑。您选择一款喜欢的120相机玩玩胶片就OK啦,数码的事情就交给数码机器拍吧,您看没兄此次希腊之行不是两套兵器轮番上阵吗。一点建议,供参考。


没想到我的小小难题居然牵动了这么多前辈的心,都热情地给予了真心实意的帮助。呵呵。十分感动,万分感谢!

不瞒您说,我在半个月前,已经把bronica从GS1、SQA系列以及ETRSI这几种机器的二手在售价格全部详列了一番,足足3页word文档。几经比较,甚至把各自的价值和价格进行了粗略计算,好是费了一番工夫。而其中真有非常超值的,令我心动得当时几乎就要下单。恰好赶上年前快递停运,所以才没有下得了手。过年期间,我又好好想了下,觉得自己玩胶片就应换一种玩法。bronica在功能上对我的需要满足的比较多,但在摄影理念上给我的改变相对比较少。而移轴技术,对我来说是一个新的领域。所以我决定先玩一下移轴系统,等以后有钱有闲,再把bronica列上日程吧。说起来,我和bronica只是暂时地有缘无分。

正如您所说,移轴机接数码这一块,还有点偏贵族化,实用性还有点问题。这个意见大家都在提,我真心接受。我最初设想的比较节省资金的玩法是:在用数码时,前组接全幅手动头,后组接半幅数码机身;用胶片时,前组接中大幅头,后组接胶片后背。但满足这个想法的成品设备不太多,没老师说的那个frica69可能是其中价格较低的,但它后组接数码相机的配件在说明中并没有看到,是否已经在产是个未知数。就算有转接板,价格我是否能接受也是个未知数。所以,我现在只要求满足中幅胶片移轴。数码移轴我的确在短时间可能还玩不到这一块,所以不急。我的意思只是先留个活口儿,到时万一想试试,这个能给个体验就行。

说到这儿,我补充一下我对于理想中数胶两用的移轴系统的设想:胶片部分同上述。数码部分:前组接数码化的中幅头或135放大头。这两者分辨率和像场都够用。后组接全幅数码无反,接板可移轴亦可多张拼接。这个就比较有实用性,也能够负担得起了。当然,也可能这种情况下就没胶片什么事了,毕竟全幅数码成像与中幅胶片成像只是互有短长而已。
[1565 楼] yanggest [泡菜]
17-2-7 22:27
没镀膜 发表于 2017-2-7 14:53
我来提2个具体方案;
一 从便宜出发。骑士机,估计1200以内。
二 考虑使用性能。国产福莱佳69W,估计2800以内。
骑士69背,1000以内。
施耐德65/8,施耐德或罗敦斯德100/5.6镜头,合计3000以内。
虽然上的是中画幅,但是玩儿法与大画幅一样了。只争朝夕,先玩儿起来。以后要转接数码,我帮你做个中用不中看的东西。


刚刚看了诗词大会,深感心中无诗也无远方啊!

骑士没有那么便宜吧!ebay? 在淘宝我看到的机身大约都要翻倍了。
福莱佳这个机器我也看到了,但我没看明白69w和69sw的区别。它到底如何?从参数看似乎很轻,这是个优点。但它用什么镜头,什么后背?这些东西是否好配?

这两个其实都挺满意,您给讲讲它们有没有什么不足。另外,只从参数上说,谁的性能更好。

麻烦您帮忙的事,先言声谢。到那步再说。其实,现在您已经给了我很大的帮助了!

我决定就从这两个里面选了。
[1564 楼] BX50 [陈年泡菜]
17-2-7 20:48
yanggest 发表于 2017-2-7 10:41

1.基本需要:一座城市住了几十年,有点感情,想拍点记忆中的经典场景留个念想。可以粗算作城市风光吧。偶尔有点建筑,需要移轴的地方不太多。但碰到俯仰的场景,有比没有好。其实用数码拍也行,但我对胶片有怀旧情结,毕竟是从那个时代过来的。所以想用中幅胶片机作为主力拍摄。

2.延伸需要:理论上来讲,这里面的要求是能满足最好,实在不行也没办法。延伸需要按顺序依次说明:

(1)服役期最好长点。我算算还能拍个二三十年,胶片也不是一下子就会亡了的,所以希望它别太短寿了。这就要求它最好结构简单、电子器件少甚至无。在数码堆里转了十来年,让我重新正视一个道理:玩精一套器材,比会玩几十套器材重要得多。我不是个玩器材的人,更喜欢的是拍照这件事。

(2) ...


    欢迎新朋友!我建议在您选择骑士69相机之前要慎重考虑,您需要了解它是否适合您的拍摄习惯,或者是是否忍受它的缺点:操作繁琐(和大画幅技术相机一样),因此不适合快拍,容易出错!任何一个环节出错就是不可挽回。
    从您的想法看,我觉得bronica是个不错的选择,理由是基本满足您的需求,价格便宜,容易上手,还有您惦记它很久了,说明您喜欢它。只是因为它不能拍宽幅135后背而否定它吗?我们买相机时总是想法太多,总想买一个万能的机器,即要可拍多种画幅(不同的后背),又要镜头群丰富并且成像还好,最好胶片与数码兼备,还要便宜,其实可能不现实,因为没有这样的机器。特别是兼容数码与胶片好的机器,目前都是使用数码后背,对我等人来说那是天价,因此不必考虑。您选择一款喜欢的120相机玩玩胶片就OK啦,数码的事情就交给数码机器拍吧,您看没兄此次希腊之行不是两套兵器轮番上阵吗。一点建议,供参考。 本帖最后由 BX50 于 2017-2-7 21:00 编辑

[1563 楼] 没镀膜 [陈年泡菜]
17-2-7 17:40
yanggest 发表于 2017-2-7 12:06
是啊,楼主的凝聚力有目共睹。我那既是开玩笑,也是真佩服!

您这指点有点含蓄,呵呵。但我真心不太想在器材堆里转来转去,因为我有个不好的毛病,就是买了的东西,总舍不得再卖出去。好几台数码机还在手中闲置呢,可不敢再去“玩”胶片器材了。还是给指条明路吧!

哈哈,老帕的意思估计是;进了骑士的门很容易出溜到8*10甚至更大画幅的大坑里去。所以进门之前要在心里画好“止损线”
[1562 楼] 没镀膜 [陈年泡菜]
17-2-7 14:53
我来提2个具体方案;
一 从便宜出发。骑士机,估计1200以内。
二 考虑使用性能。国产福莱佳69W,估计2800以内。
骑士69背,1000以内。
施耐德65/8,施耐德或罗敦斯德100/5.6镜头,合计3000以内。
虽然上的是中画幅,但是玩儿法与大画幅一样了。只争朝夕,先玩儿起来。以后要转接数码,我帮你做个中用不中看的东西。
[1561 楼] yanggest [泡菜]
17-2-7 12:06
帕拉丁 发表于 2017-2-7 11:36
客气!

这里的多是喜欢胶片的,但不囿于其中,也跟时髦,不排其它,兼容并蓄,海纳百川,依喜好、习惯、个性、条件、玩法又有各种不同,但骑士是玩儿了多年了,楼主有人缘,谁多日不来便生出一丝想念,也是这个时代留下的印记。

依您的想法很现实,可以理解。如果是有时间,到摄影城去逛逛,现在老机器价格便宜,以玩儿为目的,不拘外表,会有很多选择。这也是一种消遣的方式。

本坛的随意山水与没镀膜都是动手能力超强的,他们对摄影的玩法也有自己的独到技巧,您说的对相机的功能需求,全在随意兄机器的技术指标之内。只是随意兄这几年海内外穿梭,档期很紧啊!

其实,您文中提到的数个机器完成大多数的拍摄题材和目的都没有问题,你的目标也很准确,只是不同类型的机器有点个性,在操作上也各不相同,这也是一种乐趣。骑士基本满足中大画幅的操作手法,所以从这里到大画幅的人在技术上零距离,拉都拉不住,也是其中的一个原因。

落基山国家公园的占地面积也是巨大,身在其中总觉的渺小,气场很大,非常好的地方,食宿方面也是价格合理、方便,只是交通距西海岸有些远,在丹佛附近。


是啊,楼主的凝聚力有目共睹。我那既是开玩笑,也是真佩服!

您这指点有点含蓄,呵呵。但我真心不太想在器材堆里转来转去,因为我有个不好的毛病,就是买了的东西,总舍不得再卖出去。好几台数码机还在手中闲置呢,可不敢再去“玩”胶片器材了。还是给指条明路吧!
[1560 楼] 帕拉丁 [陈年泡菜]
17-2-7 11:36
yanggest 发表于 2017-2-7 10:41
都把楼主召来啦!感谢教诲!真是不胜荣幸之至。您从开帖就换门入大幅,10期后居然还是本帖楼主,在我心中已是传奇了

看来这条路前辈们都玩过了,也都觉得麻烦有点多。那就退回中幅胶片机的选择吧。反正就这么一滴小钱,要求似乎还不少,大伙儿帮忙给出个主意吧!到底买啥?

让人帮着参谋买东西,最重要的是说明白自己的定位,也就是想办啥事,想达到啥要求。如果不嫌我絮烦,老哥几个可以听我再细说说:

1.基本需要:一座城市住了几十年,有点感情,想拍点记忆中的经典场景留个念想。可以粗算作城市风光吧。偶尔有点建筑,需要移轴的地方不太多。但碰到俯仰的场景,有比没有好。其实用数码拍也行,但我对胶片有怀旧情结,毕竟是从那个时代过来的。所以想用中幅胶片机作为主力拍摄。

2.延伸需要:理论上来讲,这里面的要求是能满足最好,实在不行也没办法。延伸需要按顺序依次说明:

(1)服役期最好长点。我算算还能拍个二三十年,胶片也不是一下子就会亡了的,所以希望它别太短寿了。这就要求它最好结构简单、电子器件少甚至无。在数码堆里转了十来年,让我重新正视一个道理:玩精一套器材,比会玩几十套器材重要得多。我不是个玩器材的人,更喜欢的是拍照这件事。

(2) ...


客气!

这里的多是喜欢胶片的,但不囿于其中,也跟时髦,不排其它,兼容并蓄,海纳百川,依喜好、习惯、个性、条件、玩法又有各种不同,但骑士是玩儿了多年了,楼主有人缘,谁多日不来便生出一丝想念,也是这个时代留下的印记。

依您的想法很现实,可以理解。如果是有时间,到摄影城去逛逛,现在老机器价格便宜,以玩儿为目的,不拘外表,会有很多选择。这也是一种消遣的方式。

本坛的随意山水与没镀膜都是动手能力超强的,他们对摄影的玩法也有自己的独到技巧,您说的对相机的功能需求,全在随意兄机器的技术指标之内。只是随意兄这几年海内外穿梭,档期很紧啊!

其实,您文中提到的数个机器完成大多数的拍摄题材和目的都没有问题,你的目标也很准确,只是不同类型的机器有点个性,在操作上也各不相同,这也是一种乐趣。骑士基本满足中大画幅的操作手法,所以从这里到大画幅的人在技术上零距离,拉都拉不住,也是其中的一个原因。

落基山国家公园的占地面积也是巨大,身在其中总觉的渺小,气场很大,非常好的地方,食宿方面也是价格合理、方便,只是交通距西海岸有些远,在丹佛附近。
[1559 楼] yanggest [泡菜]
17-2-7 10:41
夏利2000 发表于 2017-2-7 00:14
新朋友莅临,欢迎!
断章取义说几点看法:
1、大画幅镜头与中画幅镜头区别:设计时的分辨率不同,大画幅镜头分辨率低,基准为10线对/毫米;中画幅镜头分辨率较高,基准为30线对/毫米;随着分辨率的升高,色彩贡献指数降低。也就是说镜头分辨率越低色彩还原越好。清晰像场的区别:大画幅镜头像场较大,因为要满足移轴等操作的需要......。
2、数码与胶片兼容问题:目前看数码相机兼容胶片的只有ROLLEI HY6机身兼容性良好,它是数码机身兼容胶片的设计思路。
3、数码移轴可能会出问题:数码相机的成像原理是在一个平面上获得的,如果成像光线以一定角度入射CCD平面,会形成反射,造成失光。为什么大画幅的数码镜头是根据数码后背的特性而重新设计的?如果用135机身转接玩移轴就更不方便了,大画幅镜头对135相机,除了中焦,就是长焦了?不过转接一下拍荷花很爽!数码玩移轴有点难!


都把楼主召来啦!感谢教诲!真是不胜荣幸之至。您从开帖就换门入大幅,10期后居然还是本帖楼主,在我心中已是传奇了

看来这条路前辈们都玩过了,也都觉得麻烦有点多。那就退回中幅胶片机的选择吧。反正就这么一滴小钱,要求似乎还不少,大伙儿帮忙给出个主意吧!到底买啥?

让人帮着参谋买东西,最重要的是说明白自己的定位,也就是想办啥事,想达到啥要求。如果不嫌我絮烦,老哥几个可以听我再细说说:

1.基本需要:一座城市住了几十年,有点感情,想拍点记忆中的经典场景留个念想。可以粗算作城市风光吧。偶尔有点建筑,需要移轴的地方不太多。但碰到俯仰的场景,有比没有好。其实用数码拍也行,但我对胶片有怀旧情结,毕竟是从那个时代过来的。所以想用中幅胶片机作为主力拍摄。

2.延伸需要:理论上来讲,这里面的要求是能满足最好,实在不行也没办法。延伸需要按顺序依次说明:

(1)服役期最好长点。我算算还能拍个二三十年,胶片也不是一下子就会亡了的,所以希望它别太短寿了。这就要求它最好结构简单、电子器件少甚至无。在数码堆里转了十来年,让我重新正视一个道理:玩精一套器材,比会玩几十套器材重要得多。我不是个玩器材的人,更喜欢的是拍照这件事。

(2)系统成像说得过去。我基本上不用长焦(数码机有合用的),也不用超广。按135全幅标准,在28mm-35mm-50mm焦段,该系统镜头成像与主流反转、黑白胶片能配合得不错,尤其是过渡自然、耐看,能体现胶片特色,就满足我这条需要。当然,越强越好。

(3)全套系统重量最好不要超过2.5公斤(多的后背另算),上架重量最好不要超过2公斤,这样在脚架云台上能少花费点。

(4)最好能换后背。而且最好能换不同片幅的后背。因为这个想法,我看了bronica好久。如果bronica GS-1也有135宽幅后背,我可能就不用犹豫了。因为我个人十分喜欢66和617两种画幅比例。

(5)拍摄的黑白底片能满足12寸的光学精放。既然要玩,就玩到底。我在上世纪末也曾自己放过照片,虽然当年的海鸥4A以及放大设备都已经扔掉了,但要是再拣起来也不会太难。当然,这些还只存在于脑海中,将来不见得一定可以实现。所以都放在延伸需要里。

(6)最好有点新鲜感。爱好不是干活,最好能让我接触些新的操作方法和理念,这样容易产生兴趣。

3.资金:全套设备在5000元左右为宜。上限8000元,不设下限,有人送我一套最好

说点闲话。我的基本要求,其实是个机器就能办到。所以延伸需要其实才是挑选机器的主驱动力。没办法,人就是这么一种动物,更愿意为自己想要什么买单,而往往把自己真正的需要抛诸脑后。所以我看到bronica的各种后背就兴奋,明知道宾得67的镜头实惠却提不起兴趣。但话说回来,没兴趣的话,不管机器多好,不管花多少钱,都是没有意义的。这也是我明知技术相机操作繁琐却仍跃跃欲试的原因。

好机器还是挺多的,但真不愿花太多钱去购置胶片设备,毕竟咱不是收藏家。玛米亚7是真好,哈苏503也是真经典,可惜买得起马配不起鞍,就像街上的美女,再漂亮也不敢娶回家去。

实在是喜欢这个帖子的气氛和这个帖中的老少爷们儿,热情而不失理智,始终如一地保持一个温度。本想另开个帖子询问,可又担心惹来器材大战,现在感觉就腻在这儿挺好。呵呵。可惜世纪初我也曾在北京工作多年,居然一直没机会认识大家,甚憾。

老几位,回帖不急,容我补个拜年:祝大家鸡年吃好喝好玩好!平安、健康、和谐! 本帖最后由 yanggest 于 2017-2-7 10:49 编辑

[1558 楼] 夏利2000 [陈年泡菜]
17-2-7 00:14
yanggest 发表于 2017-2-6 20:23
哈,真是望外之喜。感谢这么详细的说明。我现在还是没入门的小白呢,哪里能够看得出大家玩的不同,只知道各位玩的都很high

现在的我的确挺困惑,不懂的东西太多了。最初只想玩玩胶片,没想到这么复杂。

我觉得我想要的是这样一种器材:
首先要满足我的胶片之旅,拍拍小风光、老景物。主要以黑白片和反转片为主。以后有条件的时候,会考虑进行光学放大。出于平衡的考虑,我认为中画幅比较适合我。
其次是耐用并有使用延续性。因此我排除了大部分电子设备,同时希望它能对数码产品有兼容性。这样的产品就少很多了,纯机械的胶片系统除了哈苏,不知道还有什么?我估计就算有,年头也都不短了。
最后是资金限制。当然越少越好,谁也不知道胶卷能活到哪天。我给自己设的最高限额是一机两镜(广角、标头)不超过8000元。扪心自问,如果超过万元的话,我肯定更考虑入二手645D。这样我似乎又把哈苏排除掉了?

我对中画幅器材比较陌生,所以用了近一个月时间去看器材帖。从富士旁轴到玛米亚旁轴,从宾得单反到勃朗尼卡单反,各个主题帖的内容我都看了大部分。之后我又粗略了解了哈苏单反和禄来双反,但总是感觉这不是我想要的。鬼使神差地进了骑士VH的神帖后,结合linhof的帖子 ...

新朋友莅临,欢迎!
断章取义说几点看法:
1、大画幅镜头与中画幅镜头区别:设计时的分辨率不同,大画幅镜头分辨率低,基准为10线对/毫米;中画幅镜头分辨率较高,基准为30线对/毫米;随着分辨率的升高,色彩贡献指数降低。也就是说镜头分辨率越低色彩还原越好。清晰像场的区别:大画幅镜头像场较大,因为要满足移轴等操作的需要......。
2、数码与胶片兼容问题:目前看数码相机兼容胶片的只有ROLLEI HY6机身兼容性良好,它是数码机身兼容胶片的设计思路。
3、数码移轴可能会出问题:数码相机的成像原理是在一个平面上获得的,如果成像光线以一定角度入射CCD平面,会形成反射,造成失光。为什么大画幅的数码镜头是根据数码后背的特性而重新设计的?如果用135机身转接玩移轴就更不方便了,大画幅镜头对135相机,除了中焦,就是长焦了?不过转接一下拍荷花很爽!数码玩移轴有点难!
[1557 楼] yanggest [泡菜]
17-2-6 20:23
帕拉丁 发表于 2017-2-6 14:31
哈,来了新朋友,欢迎!

几天没来,看到提出的问题,我可以回答一二,不全面,供参考。在本坛前几期的中我上过组合的机器和拍的片,主要是荷花等。

我用骑士+尼康D70玩过,当时的想法和你的考虑类似,一可以用骑士技术相机玩胶片;二带上数码机器可以无限拍;三可以用移轴、俯仰、扭曲等功能。

但后来没有继续,也是因为用到技术拍摄的场景并不多,且对胶片的热爱和信赖,拍过了胶片后再拍数码片,画蛇添足。骑士的镜头是定焦,到不如尼康变焦来的方便。我的艺术修养没有达到对画面精雕细琢的地步也是影响我继续玩的一个原因。用技术相机对建筑、花卉、静物等题材的拍摄是最显功力的,但对客观的要求也比较高,除了技术外,配套的条件(尤其是静物)也不可小视。

这也是老树新花的题目,有的玩儿,但需要结合你拍摄的对象、目的、追求去实现。所以摄影这个大题目下,可以驰骋自己的个性、为自己的梦想插上飞翔的翅膀。这也是这个坛子里各位玩儿的不亦乐乎的原因。但不知是否体会到,给位玩儿的手法有稍稍的不同呢?

落基山的岩石也是非常好的题材


哈,真是望外之喜。感谢这么详细的说明。我现在还是没入门的小白呢,哪里能够看得出大家玩的不同,只知道各位玩的都很high

现在的我的确挺困惑,不懂的东西太多了。最初只想玩玩胶片,没想到这么复杂。

我觉得我想要的是这样一种器材:
首先要满足我的胶片之旅,拍拍小风光、老景物。主要以黑白片和反转片为主。以后有条件的时候,会考虑进行光学放大。出于平衡的考虑,我认为中画幅比较适合我。
其次是耐用并有使用延续性。因此我排除了大部分电子设备,同时希望它能对数码产品有兼容性。这样的产品就少很多了,纯机械的胶片系统除了哈苏,不知道还有什么?我估计就算有,年头也都不短了。
最后是资金限制。当然越少越好,谁也不知道胶卷能活到哪天。我给自己设的最高限额是一机两镜(广角、标头)不超过8000元。扪心自问,如果超过万元的话,我肯定更考虑入二手645D。这样我似乎又把哈苏排除掉了?

我对中画幅器材比较陌生,所以用了近一个月时间去看器材帖。从富士旁轴到玛米亚旁轴,从宾得单反到勃朗尼卡单反,各个主题帖的内容我都看了大部分。之后我又粗略了解了哈苏单反和禄来双反,但总是感觉这不是我想要的。鬼使神差地进了骑士VH的神帖后,结合linhof的帖子又进行了一些资料的查阅,最终觉得67或69技术相机大道至简,体积重量也基本可以接受,只要有胶片,就可以长久使用,同时,转接数码相机的难度也不是很大,应该是比较好的选择。当然,正如您所说,可能暂时我能用上移轴技术的地方不太多,更多的是学习如何使用。但移轴还是值得学习的,能学会熟练地使用移轴已经很好了。

可惜学无止境,最近我又发现了以金宝actus为代表的以数码移轴为主打功能的一系列国内外产品,arca,horseman,果汁,swebo,frica,一堆。有的能兼顾胶片,有的似乎不能。实话说,国外的虽然功能完善但的确太贵,下不去手。我也并不想要一款以数码移轴为主打功能的产品。

可能,我心中理想的产品是这样的吧:前组可接中大幅镜头;后组不但可接数码相机,还可接对焦屏及通用胶片后背。包括转接板(环)不超过5000元。自己买标头加后背在万元左右,总重在2公斤左右,这样就比较完美了。fricaII能达到我的要求吗?我不知道。

基于您和没镀膜老师都觉得这类机器玩数码没意思,很有可能我的这个设想是不切实际的。那么,我是否该退而求其次,买二手69技术相机呢?买哪家哪款呢?

我最近开始看《广告摄影技术教程》,挺感兴趣。移轴是可以玩很久且能够使用终生的技术啊!

请教。感谢!

又及:有个事问一下,骑士技术相机能用的镜头跟一般中幅相机用的镜头相比,情况是怎样的?举个例子:骑士topcor的头和宾得super takuma比,各自的优劣之处在哪里?也不一定非要跟宾得67的镜头比,跟谁比都行,我只想知道个大概齐。 本帖最后由 yanggest 于 2017-2-6 20:34 编辑

[1556 楼] 帕拉丁 [陈年泡菜]
17-2-6 14:31
yanggest 发表于 2017-2-5 18:32
我以为我的想法很简单就能实现。看起来,这个问题涉及到很多的实践经验,并不是想当然的事。我需要更深入地研究一下,否则我接下来的问题可能会比较初级。同时,只赖上您一个人,一直占用您的时间我也不太好意思,我先好好想想,然后开个帖子询问一下吧!如您有空,也※※冗指点一下。

再次感谢您及时地让我的幻想刹住了车!


哈,来了新朋友,欢迎!

几天没来,看到提出的问题,我可以回答一二,不全面,供参考。在本坛前几期的中我上过组合的机器和拍的片,主要是荷花等。

我用骑士+尼康D70玩过,当时的想法和你的考虑类似,一可以用骑士技术相机玩胶片;二带上数码机器可以无限拍;三可以用移轴、俯仰、扭曲等功能。

但后来没有继续,也是因为用到技术拍摄的场景并不多,且对胶片的热爱和信赖,拍过了胶片后再拍数码片,画蛇添足。骑士的镜头是定焦,到不如尼康变焦来的方便。我的艺术修养没有达到对画面精雕细琢的地步也是影响我继续玩的一个原因。用技术相机对建筑、花卉、静物等题材的拍摄是最显功力的,但对客观的要求也比较高,除了技术外,配套的条件(尤其是静物)也不可小视。

这也是老树新花的题目,有的玩儿,但需要结合你拍摄的对象、目的、追求去实现。所以摄影这个大题目下,可以驰骋自己的个性、为自己的梦想插上飞翔的翅膀。这也是这个坛子里各位玩儿的不亦乐乎的原因。但不知是否体会到,给位玩儿的手法有稍稍的不同呢?

落基山的岩石也是非常好的题材
[1555 楼] 没镀膜 [陈年泡菜]
17-2-6 09:35
DSC04116
[1554 楼] yanggest [泡菜]
17-2-5 19:30
没镀膜 发表于 2017-2-5 16:50
有人用数码在座机上玩移动接片,我觉得那是在玩儿自己。因为无法使数码与座机的毛玻璃重合,所以不能取景构图后装上数码分块拍摄。只能估算构图,这样肯定不如用全景云台直接数码本机镜头的操作性及拍摄效果好。目前所有的微单轨都是前组管俯仰摇摆,后组管移轴。这是一个误区,这样对镜头的像场要求就高多了。不论怎么做都不可能实现不脱轨功能。而且,一旦进行俯仰操作就需调整相机角度。总之,座机玩儿数码大大降低了座机的操作性。座机镜头在数码上也不能发挥其像场优势。唯一一个座机头与数码背结合的比较好的就是阿尔帕或国产果汁,但镜头胜任数码背的也都是专门的数字镜头。我的观点是座机和数码只能是各玩儿各的。哈哈


十分感谢。看来我需要重新定位一下。
之前回的说什么要审核,没发出来,莫名其妙
[1553 楼] yanggest [泡菜]
17-2-5 18:32
没镀膜 发表于 2017-2-5 16:50
有人用数码在座机上玩移动接片,我觉得那是在玩儿自己。因为无法使数码与座机的毛玻璃重合,所以不能取景构图后装上数码分块拍摄。只能估算构图,这样肯定不如用全景云台直接数码本机镜头的操作性及拍摄效果好。目前所有的微单轨都是前组管俯仰摇摆,后组管移轴。这是一个误区,这样对镜头的像场要求就高多了。不论怎么做都不可能实现不脱轨功能。而且,一旦进行俯仰操作就需调整相机角度。总之,座机玩儿数码大大降低了座机的操作性。座机镜头在数码上也不能发挥其像场优势。唯一一个座机头与数码背结合的比较好的就是阿尔帕或国产果汁,但镜头胜任数码背的也都是专门的数字镜头。我的观点是座机和数码只能是各玩儿各的。哈哈


我以为我的想法很简单就能实现。看起来,这个问题涉及到很多的实践经验,并不是想当然的事。我需要更深入地研究一下,否则我接下来的问题可能会比较初级。同时,只赖上您一个人,一直占用您的时间我也不太好意思,我先好好想想,然后开个帖子询问一下吧!如您有空,也※※冗指点一下。

再次感谢您及时地让我的幻想刹住了车!
[1552 楼] 没镀膜 [陈年泡菜]
17-2-5 16:50
yanggest 发表于 2017-2-4 13:54
好。听人劝吃饱饭。在下敬待下文。

有人用数码在座机上玩移动接片,我觉得那是在玩儿自己。因为无法使数码与座机的毛玻璃重合,所以不能取景构图后装上数码分块拍摄。只能估算构图,这样肯定不如用全景云台直接数码本机镜头的操作性及拍摄效果好。目前所有的微单轨都是前组管俯仰摇摆,后组管移轴。这是一个误区,这样对镜头的像场要求就高多了。不论怎么做都不可能实现不脱轨功能。而且,一旦进行俯仰操作就需调整相机角度。总之,座机玩儿数码大大降低了座机的操作性。座机镜头在数码上也不能发挥其像场优势。唯一一个座机头与数码背结合的比较好的就是阿尔帕或国产果汁,但镜头胜任数码背的也都是专门的数字镜头。我的观点是座机和数码只能是各玩儿各的。哈哈
[1551 楼] yanggest [泡菜]
17-2-4 13:54
没镀膜 发表于 2017-2-4 12:56
想来想去这事没意思。数码机装上座机其实是很容易的事,但实际意义不大。本来座机的广角在数码上就已经变标头或中焦了,而且由于数码机手柄的阻挡焦平面后移还导致大都不能用。我把数码机接到座机上只干一件事,就是测试镜头。数码微单这个东西我多少年前就想过,做起来很方便。没做是因为不实用只适于玩儿。先写到这,有空了再接着给你码字。
DSC04096


好。听人劝吃饱饭。在下敬待下文。
[1550 楼] 没镀膜 [陈年泡菜]
17-2-4 12:56
yanggest 发表于 2017-2-3 16:01
不急,您慢慢琢磨着。

主要是我没动手能力,所以只能从市场上现有的东西里去找。起先是想趁胶卷还能买着,赶紧玩几年。当年只拍135了,没过过玩大底的瘾。看了几款67、69机器都不太满意,一没留神就踅摸着进了骑士69的帖子,发现中幅居然也能系统移轴,而且饭盒机重量尚可且便于携带。帖子看了一大半,又人心不足,希望这套玩意别回头成了废品,最好能让数码相机也利用上。毕竟数码已经是趋势。而且数码机玩移轴有优势,尤其是所见即所得和CMOS对焦技术的成熟,让移轴技术如虎添翼。所以就生出个“既想玩大底片,又想玩数码移轴”的奢望来。进这个新玩具,主要是用来正式记录一些有感情的老建筑老场景,同时短途的风光也会带着。虽说正式记录,说来说去也还是个玩儿,舍不得花大钱,几千的还能接受,上万就心疼了。

就我这个情况,您请慢思量着。

想来想去这事没意思。数码机装上座机其实是很容易的事,但实际意义不大。本来座机的广角在数码上就已经变标头或中焦了,而且由于数码机手柄的阻挡焦平面后移还导致大都不能用。我把数码机接到座机上只干一件事,就是测试镜头。数码微单这个东西我多少年前就想过,做起来很方便。没做是因为不实用只适于玩儿。先写到这,有空了再接着给你码字。
DSC04096
[1549 楼] yanggest [泡菜]
17-2-3 16:01
没镀膜 发表于 2017-2-3 08:08
容我想想
DSC04053


不急,您慢慢琢磨着。

主要是我没动手能力,所以只能从市场上现有的东西里去找。起先是想趁胶卷还能买着,赶紧玩几年。当年只拍135了,没过过玩大底的瘾。看了几款67、69机器都不太满意,一没留神就踅摸着进了骑士69的帖子,发现中幅居然也能系统移轴,而且饭盒机重量尚可且便于携带。帖子看了一大半,又人心不足,希望这套玩意别回头成了废品,最好能让数码相机也利用上。毕竟数码已经是趋势。而且数码机玩移轴有优势,尤其是所见即所得和CMOS对焦技术的成熟,让移轴技术如虎添翼。所以就生出个“既想玩大底片,又想玩数码移轴”的奢望来。进这个新玩具,主要是用来正式记录一些有感情的老建筑老场景,同时短途的风光也会带着。虽说正式记录,说来说去也还是个玩儿,舍不得花大钱,几千的还能接受,上万就心疼了。

就我这个情况,您请慢思量着。
[1548 楼] 没镀膜 [陈年泡菜]
17-2-3 08:08
yanggest 发表于 2017-2-2 18:23
感谢王老师这么快就给我回复,那我就赖上您了。我的本意是想买一套设备,能玩玩中幅胶片,同时也能让数码相机玩玩移轴。一套设备,数胶两用。您在这方面浸淫多年,请给指条明路,省得折腾。
我的要求就两个:1.上胶片后背的功能一定要有,但不想上大画幅。2.后背方面不考虑数码背,只考虑数码相机接口。比如索尼E这样的。
我接触的少,似乎现在荷兰金宝的微单轨以及国内几种模仿机型比较合适。但各家大画幅品牌在胶片时代的23(69)技术相机我也很喜欢(双轨机够我用了),如果有合适的机型可以改装一下,用一块板就能转接各家的数码相机,那也是很好的选择,而且还便宜。

请您给说道说道。

容我想想
DSC04053
[1547 楼] yanggest [泡菜]
17-2-2 18:23
没镀膜 发表于 2017-2-2 17:24
叉叉熊好像做过类似的东西,但数码后背可能就没人转过了。东西不难做,要我说没什么意思。骑士的那几只头伺候不好数码相机。


感谢王老师这么快就给我回复,那我就赖上您了。我的本意是想买一套设备,能玩玩中幅胶片,同时也能让数码相机玩玩移轴。一套设备,数胶两用。您在这方面浸淫多年,请给指条明路,省得折腾。
我的要求就两个:1.上胶片后背的功能一定要有,但不想上大画幅。2.后背方面不考虑数码背,只考虑数码相机接口。比如索尼E这样的。
我接触的少,似乎现在荷兰金宝的微单轨以及国内几种模仿机型比较合适。但各家大画幅品牌在胶片时代的23(69)技术相机我也很喜欢(双轨机够我用了),如果有合适的机型可以改装一下,用一块板就能转接各家的数码相机,那也是很好的选择,而且还便宜。

请您给说道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