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次从玉泉院步行登华山记录
10268 357
[209 楼] 一生好入名山游 [泡菜]
15-11-15 21:20
顶峰就在不远处。
[208 楼] 一生好入名山游 [泡菜]
15-11-15 21:15
虽然有新路,还是走了老路。
[207 楼] 一生好入名山游 [泡菜]
15-11-15 21:14
避诏岩在华山南峰天门西北。这里东西两岩相对而出,中间形成槽沟,东岩前倾悬空如覆,岩壁布满石窝状蜂巢。岩腹间凿一长方形石穴,面积约3平方米。洞口通西岩架独木为桥,抽去独木无法进入洞中,洞额镌刻“避诏岩”三字,相传是陈抟手书。

避诏崖在宋代前本无其名,史志记是古代隐遁之士藏匿珍贵典籍的地方。《华岳集》记述北周时道士焦道广曾在此隐居。自宋代著名隐士陈抟在此躲避朝廷征诏之后,岩方得名并成为华山的著名景观。

岩下道路是南天门通向南峰巅的必经之道。昔时狭窄陡峭,崖下每年积雪时间较长,路滑多险,今已叠石为阶,整修加固。

http://baike.baidu.com/link?url=OU_Ltw_ybNrSt9qDXFWlgBru4ZChOQAyNANcnEtV1S4zD3OYgH_u-2gyAAx5zBE75v4UbnLQsKka0mJGt2yXr_
[206 楼] 一生好入名山游 [泡菜]
15-11-15 21:11
从“长空栈道”所在的“南天门”出来去往南峰,路过“避诏崖”。
[205 楼] 一生好入名山游 [泡菜]
15-11-15 21:06
仲夏夜星光 发表于 2015-11-15 21:02
10月26日的,天气预报居然是阴转多云,结果山下大雨,心往下沉,坐西峰索道上到来居然下雪,实在太高兴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旅行之中能有这样的际遇确实不错。

请问还是坐索道下去的吗?
[204 楼] 仲夏夜星光 [泡菜]
15-11-15 21:02
一生好入名山游 发表于 2015-11-15 20:40
请问这是最近吗?

我打算下雪天上一次,请指点。

10月26日的,天气预报居然是阴转多云,结果山下大雨,心往下沉,坐西峰索道上到来居然下雪,实在太高兴
[203 楼] 一生好入名山游 [泡菜]
15-11-15 21:00
在“长空栈道”南望“三公山”

三公山在华山主峰西南,海拔2000米,与华山主峰隔壑相望。因山上三个峰头矗立一长方形巨石,统观其形态如三位面华山主峰而立的老人,故名。明代湖广巡抚魏光绪《华游记》中记述,南峰绝顶,背临绝壑,壑外有三座峰头,与南峰等高,名三公山。三公山两则,千峰林立,如一片片青莲花瓣,拥护围绕着华山主峰。  

三公山最西一座峰头的西北,有一块酷似金龟般的巨石紧紧贴伏在峰壁上,有时在风吹云动的映衬下,金龟的动感若朝拜之状,称金龟朝三公。   

三公山北麓,有隐约可见的一条峡谷,如一柄青锋宝剑直指峰脚,古时风水先生叫它金线葫芦,说它是华山之命脉。  

三公山山势险峻,危石林立,没有固定的攀登道路,很少有人到达。古时也只有少数修炼的道士隐居在此。今峰顶留有两个石洞,一个叫燕公石室,一个叫焦公石室。   燕公石室是汉明帝时道士燕济的修身处。燕济,字仲微,传说他受仙人裴君指点,精研《玉佩金铛经》、《石精金光符》及《太微黄书》等,隐栖山洞,绝粒避谷,只食苍术与黄精,还传说他的梳妆打扮也与众道不同,从不戴道士的混元巾,披头散发,不修边幅,只有农历的每月初一,才将散发束起来。  

燕济在石室中修身打坐,也鼓瑟弹琴,吟咏诗文。传说他居住的地方,常有五色祥云在环周飘浮。据史料记述,燕济最初在三公山石室居住时,常有毒蛇猛兽侵扰,他只好下山住到华阴县城附近的一座茅庵里。一天,有三位道士登门拜访燕济,并把香的配方题写在洞的石壁上。燕济后来才知那位道长就是清灵真人裴元仁,所赐奇香名叫三神香,此香能开天门、启地户、通神灵,还能免除刀兵瘟疫灾祸等。燕济得到配方,后来果然修成神仙。  

焦公石室是晋时道士焦先的隐居处。焦先,字孝然,常煮石为食。传说他煮的白石如熟芋,还经常邀贫苦人一同分享。又传说焦先喜砍柴,每每将柴担下山分与农人,但却从不与人交谈,就连太守去看望他,他也一言不发。焦先在崖下自造茅屋,无论酷暑寒冬,他都只穿一套单衣住在里面。一次,茅庵被野火燃着,他端坐其中,纹丝不动,直到大火把茅庵烧成灰烬,他才坦然站起,那件单衣依然穿在身上。又传说一年冬天,大风大雪,村里人赶到山上看望他,见茅庵被埋在雪下,以为他早被冻死,急忙刨雪拆庵寻找,只见他熟睡雪中,通身上下热气蒸腾,如同醉酒。大家认为他肯定是仙人,纷纷来投师学道,可他却说:"我什么也不知,什么也不会。"传说他的容貌忽老忽少,后来离开华山,不知去向。 

古代描写三公山的诗文很多,王又旦有《三公山》诗: 三山如列豆,绝壁何嶙峋。 传闻金天帝,设此觞百神。 万松奏瑶瑟,高归乐无垠。 我欲献新词,座上娱仙宾。 一弹云气合,逸响迥秋旻。老翁垂绿发,携我游汉津。 此事颇茫昧,谁见罗八珍。 日夕隔大壑,远望还逡巡。

http://myxian.qq.com/t-249812-1.htm 本帖最后由 一生好入名山游 于 2015-11-15 21:02 编辑

[202 楼] 一生好入名山游 [泡菜]
15-11-15 20:55
我下到此处看看转头就往回走,说什么也不往前面去了。
[201 楼] Howl [泡菜]
15-11-15 20:50
老顽童 发表于 2015-11-15 19:41
我觉得这显示了中国人的幽默,危石底下支一根小棍,好像这个危石不倒是由于我的小棍支撑着!久而久之大家不断效仿最后演变成一种祈福祝福的意思了。

山里人用于监测地壳变动的土办法,以预防地质灾害,也被一些山里工作的林业和其他单位使用
[200 楼] 一生好入名山游 [泡菜]
15-11-15 20:46
仲夏夜星光 发表于 2015-11-15 20:38
对比黄山来说,华山的古代石刻偏少,特别是宋代以前的。而且更不解的是全部涂的绿色,不象黄山的红色那么好看
关键是名人题刻少。
[199 楼] 一生好入名山游 [泡菜]
15-11-15 20:40
仲夏夜星光 发表于 2015-11-15 20:34
雪终于停了,站在东峰上,雾气渐散,发现突然可以眺望到南天门了,那儿就是去长空栈道的地方了。可惜大雪,长空栈道、鹞子翻身都不开放
请问这是最近吗?

我打算下雪天上一次,请指点。
[198 楼] 一生好入名山游 [泡菜]
15-11-15 20:39
maper 发表于 2015-11-15 20:15
这是地方风俗,石头地下压树枝,取其谐音压子,就是要压个儿子出来,所以,老天保佑,如今儿子太多了反而难娶上媳妇。
原来是这样,多谢。
[197 楼] 一生好入名山游 [泡菜]
15-11-15 20:38
老顽童 发表于 2015-11-15 19:59
楼下说的正确,这条路是从金锁关过来的,位于东峰与中峰之间。中峰很小,在几个峰中微不足道。这条路可以路过弄玉与萧史结婚的山洞(据说“洞房”一说就来源于此)。有些人胆小不敢上云梯,可以从这条路中间的一个岔路上东峰。同时,东峰上的人也可以从这里下来去南天门、南峰和西峰。其实照片右边东峰南边大石块上开凿的路原来并不好走,多数人从这里去南天门。
谢谢玩版。
[196 楼] 仲夏夜星光 [泡菜]
15-11-15 20:38
对比黄山来说,华山的古代石刻偏少,特别是宋代以前的。而且更不解的是全部涂的绿色,不象黄山的红色那么好看
[195 楼] 仲夏夜星光 [泡菜]
15-11-15 20:34
雪终于停了,站在东峰上,雾气渐散,发现突然可以眺望到南天门了,那儿就是去长空栈道的地方了。可惜大雪,长空栈道、鹞子翻身都不开放
[194 楼] 仲夏夜星光 [泡菜]
15-11-15 20:31
东峰回望爬上来的路。第一次登华山是下雨,雾茫茫看不清;这次是雪茫茫,却是充满乐趣
[193 楼] 仲夏夜星光 [泡菜]
15-11-15 20:26
意外地遇上华山第一场雪!从西峰索道,一直走到东峰,大雪渐止,美景初现
[192 楼] 仲夏夜星光 [泡菜]
15-11-15 20:23
maper 发表于 2015-11-15 20:15
这是地方风俗,石头地下压树枝,取其谐音压子,就是要压个儿子出来,所以,老天保佑,如今儿子太多了反而难娶上媳妇。

经过两位的回复,真是长知识了!
[191 楼] maper [泡菜]
15-11-15 20:15
老顽童 发表于 2015-11-15 19:41
我觉得这显示了中国人的幽默,危石底下支一根小棍,好像这个危石不倒是由于我的小棍支撑着!久而久之大家不断效仿最后演变成一种祈福祝福的意思了。


这是地方风俗,石头地下压树枝,取其谐音压子,就是要压个儿子出来,所以,老天保佑,如今儿子太多了反而难娶上媳妇。
[190 楼] 老顽童 [陈年泡菜]
15-11-15 19:59
一生好入名山游 发表于 2015-11-15 19:21
次日去往南峰的路上拍摄的东峰。

图片左边还有一条路,不知道去往何处?请走过的朋友说一说。
楼下说的正确,这条路是从金锁关过来的,位于东峰与中峰之间。中峰很小,在几个峰中微不足道。这条路可以路过弄玉与萧史结婚的山洞(据说“洞房”一说就来源于此)。有些人胆小不敢上云梯,可以从这条路中间的一个岔路上东峰。同时,东峰上的人也可以从这里下来去南天门、南峰和西峰。其实照片右边东峰南边大石块上开凿的路原来并不好走,多数人从这里去南天门。
[189 楼] 一生好入名山游 [泡菜]
15-11-15 19:43
一个人旅行2 发表于 2015-11-15 19:29
这条路上去得原路返回 建筑后面有个交汇点 但是被封掉了 那个交汇点就是在金锁关上来之后 往左东峰 往右去西峰的那个交汇点  不知道对不对 哈
我没有走过,谢谢你。
[188 楼] 一生好入名山游 [泡菜]
15-11-15 19:42
老顽童 发表于 2015-11-15 19:41
我觉得这显示了中国人的幽默,危石底下支一根小棍,好像这个危石不倒是由于我的小棍支撑着!久而久之大家不断效仿最后演变成一种祈福祝福的意思了。
谢谢玩版
[187 楼] 一生好入名山游 [泡菜]
15-11-15 19:42
长空栈道位于华山南峰东侧山腰,是华山派第一代宗师元代高道贺志真为远离尘世静修成仙,在万仞绝壁上镶嵌石钉搭木椽而筑。

栈道上下皆是悬崖绝壁,铁索横悬,由条石搭成尺许路面,下由石柱固定,游人至此,面壁贴腹,屏气挪步,被誉为“华山第一天险”。

长空栈道,位于华山极顶南峰东侧南天门外的山腰间,经燕子叼表、朝元洞,踩崖隙凌空悬梯下10余米,沿附悬崖而搭宽不盈尺的方木栈道至全真岩下,道路全长约百余米。

长空栈道上下皆是悬崖绝壁,铁索横悬,由条石搭成尺许路面,下由石柱固定。

长空栈道有700余年的※※,是华山派第一代宗师元代高道贺志真为远离尘世静修成仙,在万仞绝壁上镶嵌石钉搭木椽而筑。长空栈道是华山险道的险中之险。古往今来,历险探胜者络绎不绝,其中不乏文士名流,多有记述传世。

明代“后七子”之一的李攀龙《太华山记》记述:“出南天门向西就是栈道,栈虽有铜柱铁索拦护,然阔不盈尺。行二十余丈方至尽头。下折为井,高约三丈,旁出复为栈……”

《说铃》也有记述说:“长空栈在半壁,广八寸,长十丈余,背空虚行。”

吴同春《太华双游记》把栈道的体态记述得更为形象:“垂双索下坠,行则面壁,臂缘索,足横移,踵常落板外……”

由于栈道险峻,故当地人有“小心九厘三分,要寻尸首,洛南商州”之说。这里只是探险之道,并非登山必由之路,胆小人就在升表台看看也就行了。所以石刻上不少警告之语:“悬崖勒马”等。

解放后,华阴市人民※※多次整修加固,尽换木石桩为铁桩,换木椽为方木并定时更新,以保游人安全。华山景区要求过往长空栈道的游人必须租用30元的保险带,只要操作得当可以确保安全。

长空栈道在华山南峰西岩下面,筑在光溜溜的千仞绝壁上,真正接近90度,上望崖壁好几十米,下望至少二、三百米不见谷底,栈道宽仅三十多公分,一边空悬并无栏杆,一边崖上钉有铁索可供抓手。

栈道路栈分三段,出南天门石坊至朝元洞西,路依崖凿出,长20米,宽二尺许,是为上段;折而下,崖隙横贯铁棍,形如凌空悬梯,游人须挽索逐级而下,称之“鸡下架”,是为中段;西折为下段,筑路者在峭壁上凿出石孔,楔进石桩,石桩之间架木椽三根,游人至此,面壁贴腹,脚踏木椽横向移动前行。

勇者如履长空,心旷神怡,怯者胆战心惊,屏气挪步。由于长空栈道贴崖悬空,对探险猎奇者极具诱惑性和挑战性,且栈道尽头有道教神龛贺老石室、华山十大字谜之首“全真岩”及华山卧龙松等胜景,古往今来,历险探胜者络绎不绝。

http://baike.baidu.com/link?url=9MA41f616BNYwqdMdIRxlyeH1frPWTz2RKuRLy06fXd9uNrR11emDdnh7dNupAOsn0cALCdHOHN1QED_l-3rA54nPRriXbXcv6Nc95WLCkmDrnoGexcC_dF8U18hzgLKlKtVdxIxGj607tFr5E2a1nUy2dLCbHrPTqhq6UtCIECalg1RCom9-b1XnsSWcnRP
[186 楼] 老顽童 [陈年泡菜]
15-11-15 19:41
一生好入名山游 发表于 2015-11-10 20:49
一块大石头下面放满木棍,这是什么风俗?
我觉得这显示了中国人的幽默,危石底下支一根小棍,好像这个危石不倒是由于我的小棍支撑着!久而久之大家不断效仿最后演变成一种祈福祝福的意思了。
[185 楼] 一生好入名山游 [泡菜]
15-11-15 19:40
石刻
[184 楼] 一生好入名山游 [泡菜]
15-11-15 19:36
右侧石刻。
[183 楼] 一生好入名山游 [泡菜]
15-11-15 19:32
警告
[182 楼] 一生好入名山游 [泡菜]
15-11-15 19:30
“长空栈道”入口。
[181 楼] 一个人旅行2 [泡菜]
15-11-15 19:29
一生好入名山游 发表于 2015-11-15 19:21
次日去往南峰的路上拍摄的东峰。

图片左边还有一条路,不知道去往何处?请走过的朋友说一说。


这条路上去得原路返回 建筑后面有个交汇点 但是被封掉了 那个交汇点就是在金锁关上来之后 往左东峰 往右去西峰的那个交汇点  不知道对不对 哈
[180 楼] 一生好入名山游 [泡菜]
15-11-15 19:29
“长空栈道”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