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 楼] liuguanjun
[泡菜]
16-1-16 07:56
banyanleaf 发表于 2016-1-16 06:18  你是说把幻灯镜头变摄影镜头? 对,就是瞎折腾,本来就是玩吗! 难度主要几点 1. 没有光圈环, 只能全开拍, 要收光圈可以自制一个圆制片,当中挖个洞 2. 没有对焦环, 可以手自己调节. 3. 加个遮光罩 4. 接口可以用135的近摄环, 直径稍微大点. 反正这个不能干活, 纯粹是玩玩,作试验 本帖最后由 liuguanjun 于 2016-1-16 08:22 编辑
|
[111 楼] liuguanjun
[泡菜]
16-1-16 07:54
Maxxum 发表于 2016-1-16 06:46  Pentax 67 90mm我经常用,大概相当于40mm镜头的视角。在楼主手里变成长焦了,看着怪怪的。
90mm在6x7相机上应有的效果: 对啊,在半幅上成了135mm人像镜了。 胶卷嫌麻烦,数码中幅太贵,所以先用索尼数码将就,视角是和67差远了,好在索尼的电子对焦很给力,手动对焦精准无比。而且好的135上的80-90的都很贵,还不如转。 你这张是扫描的吗,色彩很好。 本帖最后由 liuguanjun 于 2016-1-16 08:00 编辑
|
[110 楼] Maxxum
[胶片单反相机版主]
16-1-16 06:46
Pentax 67 90mm我经常用,大概相当于40mm镜头的视角。在楼主手里变成长焦了,看着怪怪的。 90mm在6x7相机上应有的效果:
|
[109 楼] banyanleaf
[资深泡菜]
16-1-16 06:18
|
[108 楼] liuguanjun
[泡菜]
16-1-16 06:09
banyanleaf 发表于 2016-1-16 05:56  感谢回复。我对1的看法和楼主一样,但是网上的意见,甚至有专业摄影编辑也说的不同。
可惜我和楼主还有一段距离,否则有机会一起分享一下幻灯机和镜头。 关于焦距我自己都试过,中幅和135,完全一样的视角。 我手里的幻灯机镜头都是几年前淘来的,便宜货,都没用过,这几天心血来潮想试试,想看看到底如何,索尼无反真是个超级好玩具。
|
[107 楼] banyanleaf
[资深泡菜]
16-1-16 05:56
感谢回复。我对1的看法和楼主一样,但是网上的意见,甚至有专业摄影编辑也说的不同。 可惜我和楼主还有一段距离,否则有机会一起分享一下幻灯机和镜头。 liuguanjun 发表于 2016-1-16 02:40  谢谢关注
1。物理焦距永远不变,变化的只是视角。所以80mm在apsc上还是80mm, 视角等同135的80*1.5=120mm
2。玛米亚的我买来以后用的不多,所以首贴的评论还是空着,但是中幅无弱旅,至少我自己在家侧分辨率很高。
uld是 ULTRA LOW DISPERSION的缩写,低色散。 我有105-210/4.5 uld,用的很少,锐度不错,但是我发现全开还是有色散,一定要收一档到f8。
我觉得主要看用途,105-210/5.6我感觉是旅游拍风景为主的用的,210/4应该主要是拍人像用的,我前几天用布朗尼卡250/5.6拍孩子,我发现色彩锐度都很好,全开都看不到色散, 我建议到玛米亚帖子里问问那些大侠。
3。我手里的是宾得k10d, 本来想弄D200, 因为太贵,没弄。
在K10D上,用AV状态都能自动曝光,最大的缺点是光学对焦,全开景深浅,收了光圈对焦难。
用M 档的话,PK口镜头可以全开对焦,提高对较准确率。
我和你一样,最初搞个nex 3n纯粹玩玩,结果一玩发现电子对焦和手动头是绝配,手动镜头能100%发挥出真正的实力,把原来的宾得k30都卖了。
还有碰巧的事,这几天我想玩玩家里几只幻灯机镜头,今天早上网上一搜,查出的帖子很多都是你的,以后要多多向你请教请教
|
[106 楼] liuguanjun
[泡菜]
16-1-16 02:40
banyanleaf 发表于 2016-1-16 00:32  对这个帖子严重关注。我一直是用美能达的35毫米系统,但是同时也很喜欢玛米亚的M42镜头。几年前在胶片快绝迹之时,看便宜买了一套玛米亚M645,镜头是80/f1.9, 45/f2.8, 120/f4 macro。机身需要换遮光海绵封口边,一直没抽出空来换,所以一直没拍过。最近为了旅游方便,买了一套Nex 5。前几天偶然的情况下,弄了一个转接环。随便接上几个645镜头试拍了一下,表现让我吃惊地好。120/f4 可以说是太锐利了,颜色表现也是我喜欢的。
想向楼主请教的问题是:根据网上的讨论,645镜头在索尼数码芯片APS-C上的视觉角度要这么换算:80mm (645) = 50mm (35mm full frame), 所以645的80mm 镜头接在Nex上面的视角相当于35毫米全幅的 50 x 1.5 = 75毫米。想问楼主这样的理解正确吗?
玛米亚645的210/f4 没有ULD标识,105-210/f4.5有ULD标识,如果价格差不大,你建议买哪支?
还有一个问题,看到楼主提到尼康D200,手动镜头转接上D200可以实现自动曝光么?
Nex 的放大对焦很有帮助,把手动摄影的方便和乐趣提高了一个档次。 谢谢关注 1。物理焦距永远不变,变化的只是视角。所以80mm在apsc上还是80mm, 视角等同135的80*1.5=120mm 2。玛米亚的我买来以后用的不多,所以首贴的评论还是空着,但是中幅无弱旅,至少我自己在家侧分辨率很高。 uld是 ULTRA LOW DISPERSION的缩写,低色散。 我有105-210/4.5 uld,用的很少,锐度不错,但是我发现全开还是有色散,一定要收一档到f8。 我觉得主要看用途,105-210/5.6我感觉是旅游拍风景为主的用的,210/4应该主要是拍人像用的,我前几天用布朗尼卡250/5.6拍孩子,我发现色彩锐度都很好,全开都看不到色散, 我建议到玛米亚帖子里问问那些大侠。 3。我手里的是宾得k10d, 本来想弄D200, 因为太贵,没弄。 在K10D上,用AV状态都能自动曝光,最大的缺点是光学对焦,全开景深浅,收了光圈对焦难。 用M 档的话,PK口镜头可以全开对焦,提高对较准确率。 我和你一样,最初搞个nex 3n纯粹玩玩,结果一玩发现电子对焦和手动头是绝配,手动镜头能100%发挥出真正的实力,把原来的宾得k30都卖了。 还有碰巧的事,这几天我想玩玩家里几只幻灯机镜头,今天早上网上一搜,查出的帖子很多都是你的,以后要多多向你请教请教 本帖最后由 liuguanjun 于 2016-1-16 02:45 编辑
|
[105 楼] banyanleaf
[资深泡菜]
16-1-16 00:32
对这个帖子严重关注。我一直是用美能达的35毫米系统,但是同时也很喜欢玛米亚的M42镜头。几年前在胶片快绝迹之时,看便宜买了一套玛米亚M645,镜头是80/f1.9, 45/f2.8, 120/f4 macro。机身需要换遮光海绵封口边,一直没抽出空来换,所以一直没拍过。最近为了旅游方便,买了一套Nex 5。前几天偶然的情况下,弄了一个转接环。随便接上几个645镜头试拍了一下,表现让我吃惊地好。120/f4 可以说是太锐利了,颜色表现也是我喜欢的。
想向楼主请教的问题是:根据网上的讨论,645镜头在索尼数码芯片APS-C上的视觉角度要这么换算:80mm (645) = 50mm (35mm full frame), 所以645的80mm 镜头接在Nex上面的视角相当于35毫米全幅的 50 x 1.5 = 75毫米。想问楼主这样的理解正确吗?
玛米亚645的210/f4 没有ULD标识,105-210/f4.5有ULD标识,如果价格差不大,你建议买哪支?
还有一个问题,看到楼主提到尼康D200,手动镜头转接上D200可以实现自动曝光么?
Nex 的放大对焦很有帮助,把手动摄影的方便和乐趣提高了一个档次。
本帖最后由 banyanleaf 于 2016-1-16 00:36 编辑
|
[104 楼] liuguanjun
[泡菜]
16-1-15 11:40
阳光下的黄色, 郊外一般,67的90毕竟只是标准镜头,散景和长焦差太多了。 90/2.8 @5.6 本帖最后由 liuguanjun 于 2016-1-15 11:50 编辑
|
[103 楼] liuguanjun
[泡菜]
16-1-15 11:33
冒着被警察罚款的危险,驾车在路口红灯时拍了一张,没有构图,只有裁剪。 雪景 90/2.8 @11 本帖最后由 liuguanjun 于 2016-1-15 11:48 编辑
|
[102 楼] liuguanjun
[泡菜]
16-1-15 11:18
|
[101 楼] liuguanjun
[泡菜]
16-1-15 11:17
冬天太冷了, 椅子都空了, 跑步的人很少 67 90/2.8
|
[100 楼] liuguanjun
[泡菜]
16-1-15 11:15
|
[99 楼] liuguanjun
[泡菜]
16-1-15 11:13
今天多伦多气温回升, 太阳也出来了. 好好试了一下宾德67 90/2.8, smc在阳光下的确厉害 老树皮 67 90/2.8
|
[98 楼] liuguanjun
[泡菜]
16-1-14 09:34
|
[97 楼] liuguanjun
[泡菜]
16-1-11 10:56
继续又测了一下宾得67的长焦
Smc takumar 67 135/4 - 这个镜头已经超过40年,当初的macro也就1:3, 分辨率一般,全开才勉强70, 光圈收到11才接近80. 最早的smc镀膜和后期的比也要差一些,显色有点偏,浅色皮肤会有点发深,对传统中国“一白遮百丑”的观念不讨喜欢,但是拍半身的黑人肤色还原很好,质感很强。
宾得67smc 200/4 - 虽然这个镜头的反差不大,不吸眼球,但是分辨率很高,全开超80,f11时超过3n的分辨率。以前用在半幅上拍人很难,只能拍拍近摄,感觉色彩很平和,过度很好,即使在大太阳下照样很从容,多亏了smc镀膜,以后有机会多拍拍人。
本帖最后由 liuguanjun 于 2016-1-11 11:04 编辑
|
[96 楼] liuguanjun
[泡菜]
16-1-10 02:25
在家没事, 测测长焦分辨率,倍率1:25, 因为用的是nex-3n, 所以基本就是中心部分.
bronica sq 110/4 ps- 说是微距, 其实最大1:4, 光圈全开已经超过80lp/mm, 十分锐利.
bronica sq 250/5.6 s - 全开在75lp/mm左右, 拍人像足够.
bronica的测试和我实际拍摄的感觉十分吻合, 肤色在阴天也很不错,考虑到收来的价格, 十分超值.
mamiya 150/4 sekor c - 全开接近80, 锐度很高, 哪天实际拍拍,看看颜色如何.
|
[95 楼] liuguanjun
[泡菜]
16-1-7 09:34
湖边的公园, 今年多伦多不冷, 初冬的小鸟们还膘肥体壮, 根本不用到处寻找食物,. 小鸭子 250/5.6 本帖最后由 liuguanjun 于 2016-1-7 09:34 编辑
|
[94 楼] liuguanjun
[泡菜]
16-1-7 09:31
|
[93 楼] liuguanjun
[泡菜]
16-1-7 09:29
对上班族来说, 平时上下班的时候是光线最佳的时候, 当你在车里, 望着车外火红的太阳冉冉升起, 真想停下车来拍几个剪影,但是理智会告诉你, 要工作,要挣钱,要养家,这样才有权利干自己想干的事. 儿子学校旁边的足球场的探照灯 SQ 250/5.6 本帖最后由 liuguanjun 于 2016-1-7 09:30 编辑
|
[92 楼] liuguanjun
[泡菜]
16-1-5 05:44
又仔细对比了bronica的250/5.6s和110/4 ps的照片,发现总体色彩取向十分相似,阴天的肤色表达很好,唯一的不同是250/5.6在有些角度下容易吃光,有点灰蒙蒙,而110/4 ps的片子感觉更加清晰,没有一张是吃光的,看样子新的ps镀膜功不可没。
|
[91 楼] liuguanjun
[泡菜]
16-1-3 12:40
dmy0407 发表于 2016-1-3 11:53  谈点感受: 1.不同的光学材料,其光谱特性(光谱透过性)不一样,做成镜头以后就形成了不同的偏色,不同国家、不同厂家使用不同的光学材料,因此也就形成各自的“偏色”,说得好听一点就叫做“味道”。 2.镜头色散校正的好坏,决定了镜头的明锐度的高低,明锐度高的镜头即使在阴天或弱光下拍摄,依然能表现出良好的结像力和色彩,而明锐度低的镜头往往只能在良好的光照条件下使用,影楼婚纱照靠的是良好的光照来达到的。 谢谢达老的经验之谈。 你说的很对,大部分镜头在弱光下色彩还原不行,会偏色。有少数镜头,由于设计的好,即使在阴天照样能很好还原色彩,很不容易。还有像你手里那几个镜头,用了特殊的光学材料,在极弱光都能有很好的色彩还原,那个室内的葡萄尤其明显,感觉在发光,太神了。 还有在光线充足的情况下,尤其是大太阳,我觉得那时候镀膜起到很大的作用。我手里的宾得67头在这种情况下表现特别好,感觉像加了个偏振片一样,各种基本色都能不会爆掉,SMC功不可没。而相比之下布洛尼卡的镀膜在这种情况下就要差点,高光容易过爆,所以每家的擅长都不一样,比较比较很好玩。 我现在的镜头是“宁烂勿缺”,每家都玩玩,有点感性的认识,等哪天像你那样“博览众头”后,再专攻精品,哈哈。
|
[90 楼] dmy0407
[泡菜]
16-1-3 11:53
liuguanjun 发表于 2016-1-3 10:32 [url=forum.php? ...... 1. 宾的smc 90/2.8 - 阴天不是smc的长处, 整体有点发暗, 反差比较小, 肤色一般, 偏浓.
2. 玛米亚 80/2.8 - 玛米亚的标头, 拍板分辨率很高, 在阴天拍娃反差大, 但是肤色很差, 整个脸感觉是一个颜色,没有过渡, 想不通当年婚纱照楼都用得是玛米亚.
3. 基辅60 80/2.8 -- 因为镀膜不及日本人, 整个颜色有点灰, 给人老照片的感觉, 但是整体色彩和明暗的过渡很均匀, 比玛米亚看上去舒服很多, 肤色特别好看. ※※子的东西都是抄袭德国鬼子, 所以有"德味", 怪不得这么多人追捧盘太康, 果然有道理.
4. 布洛尼卡 110/4 和 250/5.6 -- 由于布朗的镜头本身不能收光圈, 所以都是用得最大光圈拍. 这2个镜头虽然是不同时期的,110是ps,250是s, 据说ps镀膜改进, 但是整体色彩十分相似,我是看不出区别. 这2个镜头在几家里,阴天拍人是最好的, 分辨率足够高, 色彩还原好, 肤色也十分舒服, 几乎没有缺点,怪不得当年敢和哈苏斗 ... 谈点感受: 1.不同的光学材料,其光谱特性(光谱透过性)不一样,做成镜头以后就形成了不同的偏色,不同国家、不同厂家使用不同的光学材料,因此也就形成各自的“偏色”,说得好听一点就叫做“味道”。 2.镜头色散校正的好坏,决定了镜头的明锐度的高低,明锐度高的镜头即使在阴天或弱光下拍摄,依然能表现出良好的结像力和色彩,而明锐度低的镜头往往只能在良好的光照条件下使用,影楼婚纱照靠的是良好的光照来达到的。
|
[89 楼] liuguanjun
[泡菜]
16-1-3 10:32
多伦多的冬天很长,从11月到第二年4月,基本半年. 随着温度的下降,拍照也没有的了动力. 即使今年的12月是创纪录的高温, 圣诞节那天居然超过了10度,但是天气还是很阴,基本看不到太阳. 这几天放假在家, 给孩子们拍了不少,成为正式的"拍娃党", 手里的中长焦逐一试过, 基本有了点直观感觉. 1. 宾的smc 90/2.8 - 阴天不是smc的长处, 整体有点发暗, 反差比较小, 肤色一般, 偏浓. 2. 玛米亚 80/2.8 - 玛米亚的标头, 拍板分辨率很高, 在阴天拍娃反差大, 但是肤色很差, 整个脸感觉是一个颜色,没有过渡, 想不通当年婚纱照楼都用得是玛米亚. 3. 基辅60 80/2.8 -- 因为镀膜不及日本人, 整个颜色有点灰, 给人老照片的感觉, 但是整体色彩和明暗的过渡很均匀, 比玛米亚看上去舒服很多, 肤色特别好看. ※※子的东西都是抄袭德国鬼子, 所以有"德味", 怪不得这么多人追捧盘太康, 果然有道理. 4. 布洛尼卡 110/4 和 250/5.6 -- 由于布朗的镜头本身不能收光圈, 所以都是用得最大光圈拍. 这2个镜头虽然是不同时期的,110是ps,250是s, 据说ps镀膜改进, 但是整体色彩十分相似,我是看不出区别. 这2个镜头在几家里,阴天拍人是最好的, 分辨率足够高, 色彩还原好, 肤色也十分舒服, 几乎没有缺点,怪不得当年敢和哈苏斗,果然实力不凡.唯一的缺点就是在阳光下, 色彩还原好像有点差, 到底不及宾的smc. 河边的结冰 bronica 250/5.6
|
[88 楼] liuguanjun
[泡菜]
15-12-19 20:38
sting168 发表于 2015-12-19 16:00照片很漂亮,持续关注 谢谢关注,我的水平还很次,拍的时间也少,主要自娱自乐,在中幅发贴子主要图个清净,这里一般都还是比较有素质的。
|
[87 楼] sting168
[泡菜]
15-12-19 16:00
|
[86 楼] liuguanjun
[泡菜]
15-12-19 00:42
|
[85 楼] liuguanjun
[泡菜]
15-12-19 00:41
|
[84 楼] liuguanjun
[泡菜]
15-12-19 00:41
135论坛有很多神话,首当其冲的是X3,适马的专利。十几年前的dp1已经很好了,可惜适马的研发太差,这么多年了,除了像素多了一点,张劲不大。高感还是差,最关键是白平衡一点没谱,当然优点明显,阳光下色彩好,像素清晰度高。 还有一个就是CCD神话,尼康的d80,d200,宾得的 k10d, 据说也是低感无敌,画面通透,色彩逼真。 在加拿大的好处是老外不相信神话,功能最重要,能拍片。在本地的二手交易网站淘了一个x3,适马SD14, 一个CCD,宾得K10D,成色都很好,价钱极低,不超过$100. 先来几张x3配宾得67 75/4.5的,模特是我很喜欢的天津泥人张。 泥人张1 75/4.5
|
[83 楼] liuguanjun
[泡菜]
15-12-11 22:18
终于不能免俗,进了个A7,用了一周,谈谈和乃昔的区别。
虽然价格差好几倍,一个全副,一个截幅里的最低,但是还是有可比之处。
首先是A7的优点
- 当然芯片大了,我所有的中幅镜头的视角一下子变大了很多,成像质量比3N好了点。
- LCD比3N大了不少,亮了不少,清晰度也好了,即使大太阳也不成问题。
- 功能键多了不少,+-EV专门独立,比3N所有的滚轮操作稍微方便了一点。
- ISO和快门速度多了不少,但是对我来说iso200和1/4000秒已经足够了。
其次是3N的优点,
-体积和重量,3N十分轻巧,对于转接中幅大镜头十分有用。 虽然A7在整个系列中算最轻最小的,但是明显偏重,所以我估计也不会升级2或r了。
- 因为我习惯于LCD, 所以EVF都是关掉的,A7那个军舰顶对于LCD 取景反而成为了障碍,以后要是出来五反中幅,最好把EVF 去掉。
- 低ISO的成像,无论是DXOMARK的评分还是直接观感,十分接近。
- 价格,同样新机器差3-4倍的价格,二手更是差了10倍以上,索尼的机器更新太快,所有二手半幅的性价比太高了。
-电池, 同样的使用,LCD+JPEG,A7明显掉电快了很多,估计差200-300张。
其实用了之后,那些A7所谓的缺点对我来说反而不算啥,手柄太小,快门键位置不佳,但是那些都是针对用以前的DSLR用户的,换言之眼平取景,对腰平的话,新的A72反而手感不佳。估计最早索尼发布A7的时候想大家多数用LCD,但是结果出人意料的成功,都是单反转过来的用户,习惯难改,A72又该了回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