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X100V+RX10IV 随身拍娃利器
57653
417
[148 楼] haoyj93
[资深泡菜]
16-3-3 11:45
收藏了
|
[147 楼] 肚肚肚
[泡菜]
16-3-2 20:24
strobist 发表于 2016-3-2 09:51 我研究一下 |
[146 楼] 博士色仑
[泡菜]
16-3-2 11:17
|
[145 楼] strobist
[资深泡菜]
16-3-2 09:51
肚肚肚 发表于 2016-3-2 06:56 可以看这三个视频: Dpreview对RX100 iv active steadyshot的测试(active steadyshot只能用在1080p,4k不行): https://youtu.be/QT_e8cXGT0o Dpreview对RX100 iv 的4k视频用Adobe Premiere做后期防抖处理: https://youtu.be/lEAALXXAQCI 一个外国网友做的软件后期防抖效果对比(Adobe Premiere VS Final Cut Pro X) https://youtu.be/MW3qU6pXBtA 可以说拍视频用数码防抖能达到比光学防抖好得多的效果。 按理说通过图像位移达成的防抖效果只能补偿小幅震动,毕竟传感器就那点面积。但参考第一个视频,神奇的是看似抖动幅度已经大于感光器的尺寸,画面依然稳定。 更重要的是防抖可以后期处理,这样就和机身镜头一点关系也没有了。参考第三个视频,原本剧烈抖动的画面也能还原成几乎像加了三轴稳定器般顺滑,而且貌似对分辨率的损失并不大。 明明有这项更优秀的技术,而且根本不需要增加成本,sony就是藏着掖着不肯普及,估计就是怕影响自己防抖机身和防抖镜头的销路。不过对于普通用户至少应该知道还有软件防抖这个选项。软件防抖的缺点就是处理起来比较耗时间。 本帖最后由 strobist 于 2016-3-2 09:55 编辑 |
[144 楼] 肚肚肚
[泡菜]
16-3-2 06:58
|
[143 楼] 肚肚肚
[泡菜]
16-3-2 06:56
strobist 发表于 2016-3-1 17:03 还真没注意这个功能 active steadyshot 应该指的 steadyshot 里面的智能增强: 获得最强的steadyshot 中文说明书 76页 有机会试试 |
[142 楼] strobist
[资深泡菜]
16-3-1 17:03
请问肚兄:
是否有试过RX100 iv的iactive steadyshot,看过一些※※※※※※※的demo,发现效果不错,即使边走边拍也能有比较稳定的画面。 active steadyshot 主要通过数码防抖(图像位移)实现,主要用在一些小DC和摄像机上,RX1R2上面也有,也许是唯一一个带此功能的全幅机,dpreview也对RX1R2的数码防抖效果感到惊讶,一个既没有机身防抖又没有镜头防抖的相机通过active steadyshot视频防抖效果比很多镜头防抖的效果都要好得多。sony自己网站上宣称active steadyshot比光学防抖在视频拍摄中效果好10倍。 sony的NEX-VG系列好像也有这个功能。 但这又带出另一个问题:数码防抖是可以后期实现的,不少视频编辑软件就可以后期数码防抖。不知道肚兄有没有试过。这样一来其实只管拍4k(分辨率够大)后期加数码防抖牺牲一些边角,那么什么机身防抖镜头防抖其实都无所谓了。 当然这些都比不上三轴稳定器,但三轴稳定器重量都是700克器,体积也很可观,不可能随时携带。 本帖最后由 strobist 于 2016-3-1 17:07 编辑 |
[141 楼] 博士色仑
[泡菜]
16-3-1 11:55
请问楼主,使用这种三轴稳定器时,怎么控制开始、停止以及变焦?
|
[140 楼] 博士色仑
[泡菜]
16-3-1 11:23
|
[139 楼] 肚肚肚
[泡菜]
16-2-29 19:31
|
[138 楼] day2000
[资深泡菜]
16-2-28 21:10
还不错,可以考虑使用!
|
[137 楼] 肚肚肚
[泡菜]
16-2-28 21:01
|
[136 楼] tom1566
[泡菜]
16-2-28 20:54
肚肚肚 发表于 2016-02-28 11:48 谢谢你,我大概明白了。今天问了淘宝卖家,说三月中旬会有升级版的evo,我等升级版的了。 本帖由 iPhone7,2 客户端发布 |
[135 楼] 肚肚肚
[泡菜]
16-2-28 20:13
|
[134 楼] E菽
[泡菜]
16-2-28 20:03
|
[133 楼] 肚肚肚
[泡菜]
16-2-28 19:59
来一个娱乐的,昨天帮朋友拍的 其中天黑追焦就是用 ms1+rx100m4 跟拍的,这种光线环境,我觉得效果还行。 本打算用 evo+7r2+18-105跟拍的,结果上午 evo要返厂。 等6300入手,看看追焦是不是更完美 [flash]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MTQ4NDgzNDcwOA==/v.swf[/flash] 4K下载:链接: http://pan.baidu.com/s/1o7bFU2m 密码: 2fjf |
[132 楼] 肚肚肚
[泡菜]
16-2-28 19:48
tom1566 发表于 2016-2-28 12:32 evo和ds1 应该数据都一样 我用 evo +7r2+18-105,机器+镜头大概1100g多点,感觉还行。 定焦头你是说手动对焦的头吗,我没有手动的,只有一个35,自动的。35这个角度我觉得很适合呀, 用24有时候靠太近或者边沿怕变形 一般我用24-70 都是用35左右拍娃 厂家是说最大承受1700g,锁死是1500g,就是说建议最大不超过1500g 另外这种稳定器我觉得最好还是不要用长焦端 |
[131 楼] 肚肚肚
[泡菜]
16-2-28 19:42
从价格:evo 比 DS 1 便宜。evo 价格不带双手支架 2k6多,ds1 好像3k9 从做工:我没有ds1,只有ms1,应该和ds1类似。我感觉 evo 和 ds1 差不多。 从功能:都是32位俄罗斯板,evo卖家说水平轴比ds1加强了水平轴扭力。evo带蓝牙模块,可以和安卓手机上的app联机,自己设置参数。ds1好像没有。ms1 机身有个封闭的usb接口是用来连接电脑调参数软件的,ds1应该也带。 从质量看:ms1 好像没坏。evo这几天突然平衡不了,不知道是不是我用调参软件不知道哪里设置了几下的原因,反正要返厂去检查。具体质量待观察。 总的来说,我是选择evo的,因为它便宜太多了 我觉得今年应该是 三轴稳定器井喷年,evo属于第一个低价试水,估计后面国内厂家都会跟进 |
[130 楼] tom1566
[泡菜]
16-2-28 13:07
大概我想从SMG EVO 和DS1中选一个
前面打错 |
[129 楼] tom1566
[泡菜]
16-2-28 12:32
@肚肚肚
看了你的文章,大概我想从SMG EVO 选一个DS1,你有说到DS1是32位的,那SMG EVO是多少,不知道有没有数据。看视频SMG EVO能承受1600的重量,不知道真正适用的极限是多少。我目前使用的相机是6D,挂机头是24 105,刚才称了一下,觉得这个组合,重量严重超标了,然后改成6D 镜头35 2,这个组合刚好接近1000G,不知道你有没有用定焦头拍摄的情况,有需要考虑对焦问题吗?35的焦段适合视频跟拍吗? 除了用6D,大概会在今年入A6300 18 105,能给个建议,我选哪个稳定器更合适吗? 另,你在前面提到“具体使用感受以及和MS1对比也是单开文章了。” 文章发了吗? 谢谢 |
[128 楼] tom1566
[泡菜]
16-2-27 23:01
学习,做个记号,正要买
本帖由 iPhone7,2 客户端发布 |
[127 楼] 肚肚肚
[泡菜]
16-2-25 20:22
3、虽然前面说的 roxor臭大街了,但是这里不能不提 影能的星云 4200
一般的三轴稳定器是不能消除上下抖动的,所以行进间要注意保持水平高度不变。 影能4200 加了一套机械减震来缓解上下抖动,如图,还是很有新意的。 不过这个结构我认为很简单,完全可以用前面说的双手支架DIY一个,可以用老外的加模型车避震来设置。 除了弹簧,还有避震腔内的不同浓度的避震油来一起起到阻尼的作用。这也是我下一步的目标。 蓝色觉得好cheap呀 [flash]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MTQxMDMyMzk0MA==/v.swf[/flash] ![]() |
[126 楼] 肚肚肚
[泡菜]
16-2-25 15:26
2、我上周买的 SMG EVO,买它的原因还是因为是最便宜的
![]() 功能很全,比DS1还多了蓝牙连接安卓手机APP。 虽然出厂都设置好了,但是以防万一,还是能自己设置安心。 具体使用感受以及和MS1对比也是单开文章了。 [flash]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MTQxNzQyNTY2MA==/v.swf[/flash] ![]() |
[125 楼] 肚肚肚
[泡菜]
16-2-25 15:12
第三种:负重在1800g以内的可以单手操作的三轴稳定器。 1、MS1 的大哥 DS1,承重加大到1800g,不过我估计这个是最大承重,锁死应该1500g左右。 和MS1相比,升级为32位,抗外力更强。 外形和MS1类似,只不过三轴调节使用免工具锁紧设计,是个优点。 这是老外配重DS1视频,供参考 [flash]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MTM0ODUxMjM2MA==/v.swf[/flash] ![]() |
[124 楼] AtianZ
[泡菜]
16-2-25 14:23
|
[123 楼] 肚肚肚
[泡菜]
16-2-25 14:11
接 119楼
接着介绍就是 我买的 beholder MS1,也是属于微单稳定器级别,载重1000g左右。虽然一般都标注最大1200g,但是实际使用锁死负重1000g。 我为啥买这款,因为在2015年11月,这个是最便宜的非gopro级别的云台,2900块,现在看价格好像没降。 MS1和前面飞宇MG一样,我个人认为属于第二代外观设计,就是所有走线都藏在支臂和外壳里面,不像第一代那些,例如星云4000那样,外表还能看见线缆。 同样,把手带方向控制杆,不需要另外再通过其它方式,例如遥控杆之类控制方向,是比较适合单手操作的。 具体使用感受我会单独起一篇文章介绍。 MS1是 用的俄罗斯 8位控板,现在一般大的稳定器都是32位了,从名字就可以看出 32位肯定比8位更好 ![]() 加一个官方视频说明 [flash]http://vodcdn.video.※※※※※※.com/player/ugc/tb_ugc_pieces_core_player_loader.swf?version=1.0.20150330&vid=26387228&uid=422620999&p=1&t=1&rid=&random=6666[/flash] 来张图片,看看大小 本帖最后由 肚肚肚 于 2016-2-25 14:13 编辑 ![]() |
[122 楼] 肚肚肚
[泡菜]
16-2-25 13:33
|
[121 楼] AtianZ
[泡菜]
16-2-25 13:31
同黑卡四用户,不知道楼主是否设置过2K下的100P 100M模式,不限制拍摄时长,还保证了相对高清和升格
|
[120 楼] 肚肚肚
[泡菜]
16-2-25 13:15
接 115楼 首先出场的是 飞宇 MG,个人觉得它是这个类别做工最精致,功能最很齐全,同时也是价格最贵的,4800价格几乎是其它竞品的两倍。 前面提到,飞宇做航拍三轴云台的,所以由天空改到地面,完全没有难度。做工继续保持一贯品质。 功能包括: 1、单双手切换 2、3轴都能360度旋转 (虽然我觉得没必要) 3、无线遥控 4、手柄上带控制摇杆 不过我发现没有app可以自行设置参数 厂家也没泄露它的控板是用的哪种,8位还是32位。 MG这款产品就是太。太。太。贵了,另外最大1070g承重在如今微单越变越大,都叫无反的情况下很尴尬。 一起 7r、7s都是400多g,配上 24-70 f4 差不多900多g。 结果7r2、7s2 加上电池 一下变成600多g,20-70 f4 400多g,已经超出承重范围了。 如果看现在新出的 6300+18-105,900多g,虽然承重没问题,但是用于这种微单云台的支臂都比较短,相机都快贴住后面支臂了。 ![]() |
[119 楼] 肚肚肚
[泡菜]
16-2-23 10:25
还没写完,新家伙又到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