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识英伦(一)伦敦
102619
2169
[1757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17-9-9 13:04
大英博物馆古埃及—008 博物馆网站把这对狮子用西方发现者的名字命名“The Prudhoe Lions”(King Amenhotep Ⅲ as a lion)。 本帖最后由 hym1941 于 2017-9-9 13:05 编辑 ![]() |
[1756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17-9-9 13:02
大英博物馆古埃及—007 《索利卜神庙狮子》,编号B 2,红色花岗岩,18王朝。 阿蒙霍特普三世的红色花岗岩狮子雕像高117cm,长 216 cm,宽93 cm,镶嵌的眼睛已丢失,是原在努比亚(现苏丹)索利卜神庙(The temple of Soleb)的一对狮子。 狮身有几位法老的铭文,底座上图坦卡蒙法老的铭文确认这是阿蒙霍特普三世的纪念碑。 本帖最后由 hym1941 于 2017-9-9 13:05 编辑 ![]() |
[1755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17-9-8 21:26
大英博物馆古埃及—006
《内克塔内布一世玄武岩石板(Basalt slab of NectaneboⅠ)》,玄武岩,第30王朝内克塔内布一世时期(370 BC)。 这是神庙中五块石板中的一块,发掘于尼罗河三角洲的罗塞塔(El-Rashid)或亚历山大(Alexandria),高122.6cm,宽95.5cm。 石版画面是内克塔内布一世跪着向神灵祭献面包。 ![]() |
[1754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17-9-8 21:23
大英博物馆古埃及—005
![]() |
[1753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17-9-8 21:22
大英博物馆古埃及—004
![]() |
[1752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17-9-8 21:21
大英博物馆古埃及—003
![]() |
[1751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17-9-8 21:20
大英博物馆古埃及—002
来一次不容易,各个方向都来一张。 ![]() |
[1750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17-9-8 21:12
大英博物馆古埃及—001
古埃及(公元前2600年-公元200年) 大英博物馆古埃及丰富的展品,不管是数量、质量、重量、年代都不逊于埃及开罗博物馆,是整个大英博物馆的重头戏。英国人自己常说:“如果是为了看木乃伊而去埃及旅游,那就放弃吧,我们这里比埃及陈列的文物多得多。” 这里还可以拍照,不像开罗博物馆那么多的限制,这就是第一世界和第三世界的差别。 展馆有世界著名的埃及法老阿孟霍特普三世、拉美西斯二世头像和罗塞塔石碑,这都是镇馆之宝。 展厅最前面是一对埃及法老阿孟霍特普三世(公元前1390-1352)的石像,这些法老在我有关埃及的帖子有较详细的介绍,在此就不浪费诸君时间了。有兴趣请阅:*埃及行—探访尼罗河孕育的古老文明 - 行行色色 /thread-1453721-1-1-1.html。 本帖最后由 hym1941 于 2017-9-8 21:14 编辑 ![]() |
[1749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17-9-7 21:39
主题展览b-波拿巴王朝和英国(印刷与宣传)—040 《1815年结束时的政治状态(State of politicks at the close of the year 1815.)》 博物馆编号:1868,0808.12819 手工融刻板画,发表于1815年12月1日。 作者:乔治·克鲁克香克(George Cruikshank 1792-1878),英国画家、漫画家、插图画家。 画中间一座平台,肥胖又患有痛风的路易十八坐在王位上,旁边是教皇,后面挤满了憎侣,平台的柱子写着“波旁党”,但这个柱子太脆弱了,必须要英、俄、普、奥四国的支撑。平台四角前左红衣者是当时英国的摄政王,后来的乔治四世;前右绿衣者是俄国沙皇,裤兜露出的文件写着“波兰在俄罗斯的地图中”;后左是奥地利皇帝;后右是普鲁士国王弗雷德里克.威廉。 平台左面穿蓝色长大衣的是惠灵顿,佩戴学术制服和帽子的是普鲁士元帅布吕歇尔。 最左侧是高喊万岁的法兰西人,拿着匕首藏在身后,预示着血腥的复仇和谋杀。 画面最右侧是西班牙国王费迪南德七世(Ferdinand Ⅶ),这位生性多变,受到憎侣团和宗教法庭左右的国王,被描绘成被僧侣牵着鼻子走的瞎子。 画面背景,右侧小岛上是流放的拿破仑;左侧是冒烟的维苏威火山,和平能长久吗? ![]() |
[1748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17-9-7 21:35
主题展览b-波拿巴王朝和英国(印刷与宣传)—039 《幻灯片,1815年11月27日伦敦庆祝全面和平时鲁道夫.阿克曼展出(Transparency. Exhibited at R. Ackermanns in the Strand on the 27 Novr 1815 the day on which the general peace was celebrated in London.)》 博物馆编号:1868,0808.8288 手工融刻板画,发表于1815年11月27日。 作者:托马斯·罗兰森(Thomas Rowlandson 1756-1827),英国画家。 滑铁卢拿破仑战败后,路易十八在英普联军护送下,于7月8日回到巴黎,复辟波旁王朝。1815年11月20日,第七次反法联盟成员国(英、俄、普、奥)与法国签订了第二次《巴黎条约》。这项条约比第一次条约更为苛刻。它规定法国只能保留1790年的疆界,致使法国又丧失菲利普维尔、萨尔路易、萨尔布吕肯和兰道等许多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地区,法国要偿付7亿法郎的赔款,以发行公债的办法分15次在5年内还清;赔款还清以前,联盟各国派兵15万人驻扎在法国东北的要塞,※※费用由法国负担;法国归还拿破仑战争时期从战败国掠走的珍贵艺术品。此外,凡未被该约取消的1814年《巴黎条约》和维也纳《最后议定书》的所有条款,也都再次得到确认。 这是显示在伦敦斯特兰德大街(the Strand)鲁道夫.阿克曼的商店橱窗幻灯片的复制品。画面显示:普鲁士元帅布吕歇尔(Blücher)将拿破仑赶下了台阶,而威灵顿引领路易十八登上国王宝座。 鲁道夫·阿克曼(Rudolph Ackermann,1764—1834),德国出版商兼发明家,因平版印刷技术而闻名,1809年归化为英国公民。 ![]() |
[1747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17-9-7 21:30
主题展览b-波拿巴王朝和英国(印刷与宣传)—038
《Enfin Bonaparte met à l'éxécution son project de Descente en Angleterre》 博物馆编号:1866,0407.932 手工融刻板画,发表于1815年9月16日。 作者:Frédéric Dubois (1760-1815年以后),法国。 拿破仑在与英国的战争中,从未踏上过英国。可他最后的流放地却是英国所属的南大西洋火山岛圣赫勒拿岛(Saint Helena)。 画面是圣赫勒拿岛海岸边的一个场景,拔出战刀的惠灵顿,驱使拿破仑登上了这个小岛。画作美化了惠灵顿的形象,实际身高没有这么高。 本帖最后由 hym1941 于 2017-9-7 21:30 编辑 ![]() |
[1746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17-9-7 21:27
主题展览b-波拿巴王朝和英国(印刷与宣传)—037
《(Origine de l'étouffoir impérial)》 博物馆编号:1868,0808.8256 手工融刻板画,发表于1815年8月。 作者: Lacroix 活跃于1809-1837,法国。 滑铁卢战役英国和普鲁士彻底打败了拿破仑。 这是法国巴黎出版的画作,左侧是普鲁士元帅布吕歇尔,右侧是惠灵顿,关在垃圾桶里的是拿破仑。 ![]() |
[1745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17-9-7 21:24
主题展览b-波拿巴王朝和英国(印刷与宣传)—036
《实现一个论点的一种新方式! ! ! ! !(A new way to enforce an argument!!!!!)》 博物馆编号:1859,0316.98 手工融刻板画,发表于1815年5月3日。 作者:乔治·克鲁克香克(George Cruikshank 1792-1878),英国画家、漫画家、插图画家。 不容置疑英国议会的多数支持反对拿破仑,但以塞缪尔·惠特布莱德(Samuel Whitbread)为首的反对声音也非常强烈,1815年4月28日惠特布莱德反对与拿破仑战争的议案以72对273票被否决,在接下来的几个月中,拿破仑被打败了,更由于个人财务问题,使他感到绝望,于7月6日他自杀了。 画面中心惠特布莱德拿着啤酒杯,在议会以过激行为表达自己的观点。 ![]() |
[1744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17-9-7 21:18
主题展览b-波拿巴王朝和英国(印刷与宣传)—035
《科西嘉人和他的“猎犬”在杜伊勒里宫窗口看着巴黎(The Corsican and his blood hounds at the window of the Thuilleries looking over Paris)》 博物馆编号:1868,0808.8210 手工融刻板画,发表于1815年4月16日。 作者:托马斯·罗兰森(Thomas Rowlandson 1756-1827),英国画家。 画家持续的进行反对拿破仑的活动,这幅画让英国人回忆法国※※※时期那些最糟糕的日子。拿破仑由死神、魔鬼和戴着法兰西帽徽的将军陪同,在杜伊勒里宫窗口审视巴黎。充满街上的※※,长矛上挂着割下的人头。 ![]() |
[1743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17-9-7 13:40
主题展览b-波拿巴王朝和英国(印刷与宣传)—034
《拿破仑.波拿巴》 博物馆编号:1850,0211.105 网线铜板印刷,发表于1815年4月6日。 作者:威廉.狄金森(William Dickinson 1746-1823),铜板雕刻家,出生在伦敦,后来辗转到了巴黎。 拿破仑返回巴黎两周多以后,威廉·迪金森发表了这幅肖像。这表明在法国和英国有拿破仑的支持者。 本帖最后由 hym1941 于 2017-9-7 13:41 编辑 ![]() |
[1742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17-9-7 13:37
主题展览b-波拿巴王朝和英国(印刷与宣传)—033
《博尼从厄尔巴岛返回( Boney's return from Hell-bay [Elba])》 博物馆编号:1868,0808.8184 手工融刻板画,发表于1815年3月。 作者:刘易斯.马科斯(J Lewis Marks 1796-1855),版画家。 1815年2月26日拿破仑率1000人逃离厄尔巴岛,当年19岁的画家的这幅画描绘成拿破仑射落了和平鸽,而战争的魔鬼却登上了法兰西。岸上高兴的士兵在迎接拿破仑,肥胖患有痛风的路易斯国王在侍从协助下仓皇逃走。 作者对1815年事件至少创作了十几幅作品,继而成为一个多产的讽刺作家。 ![]() |
[1741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17-9-7 13:34
主题展览b-波拿巴王朝和英国(印刷与宣传)—032
《小博尼一落千丈(Little Boney gone to pot.)》 博物馆编号:1868,0808.12780 手工融刻板画,发表于1814年5月12日。 作者:乔治·克鲁克香克(George Cruikshank 1792-1878),英国画家、漫画家、插图画家。 流放到厄尔巴(Elba)岛上的拿破仑保留了“皇帝”的称号,可是他的领土只局限在厄尔巴岛上。 ![]() |
[1740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17-9-7 13:32
主题展览b-波拿巴王朝和英国(印刷与宣传)—031
4.失败、流放:厄尔巴岛,滑铁卢,圣赫勒拿岛 1814 - 1815(4.Defeat,exile,transformation:Elba,Waterloo,St Helna 1814-1815) 《一个重要的策略!或,无赖向厄尔巴岛行进(A grand manoeuvre! or, the rogues march to the island of Elba)》 博物馆编号:1859,0316.72 手工融刻板画,英文版发表于1814年4月13日。 作者:乔治·克鲁克香克(George Cruikshank 1792-1878),英国画家、漫画家、插图画家。 1814年3月31日,巴黎被占领,同盟军要求法国无条件投降,同时拿破仑必须退位。拿破仑希望让他的儿子罗马王以拿破仑二世的名义继承皇位,但是遭到了反法同盟的拒绝。4月11日,拿破仑宣布无条件投降,并于4月13日在巴黎枫丹白露宫签署退位诏书,法兰西第一帝国灭亡了。拿破仑本人在退位后被流放到地中海上的一个小岛厄尔巴岛。 ![]() |
[1739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17-9-6 21:16
主题展览b-波拿巴王朝和英国(印刷与宣传)—030 《伟大国家首领的古怪处境(The Head of the Great Nation in a Queer Situation)》 博物馆编号:1868,0808.12763 手工融刻板画,英文版发表于1813年12月。 这是根据英文版复制的法文版,英文版作者:乔治·克鲁克香克(George Cruikshank 1792-1878),英国画家、漫画家、插图画家。 画面显示拿破仑处在反法同盟的包围中,由左至右是:惠灵顿(Wellington);奥地利国王弗朗西斯一世(FrancisⅠ of Austria);原拿破仑的元帅,现在瑞典王储贝尔纳多特(Jeun-Baptise Bernadotte);沙皇亚历山大一世(AlexanderⅠ);最右侧着橙色衣服的胖子代表起义的荷兰人。空中的一个巨大的熄烛器正要扑灭拿破仑。 ![]() |
[1738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17-9-6 21:12
主题展览b-波拿巴王朝和英国(印刷与宣传)—029
《俄罗斯人教博尼跳舞(Russians teaching Boney to Dance.)》 博物馆编号:1868,0808.12716 手工融刻板画,发表于1813年5月18日。 作者:乔治·克鲁克香克(George Cruikshank 1792-1878),英国画家、漫画家、插图画家。 拿破仑在俄国战场惨败后,亚历山大一世决定马上彻底打败法国,再一次组建反法同盟。 1813年英国、俄国、普鲁士、瑞典组成了第六次反法同盟,双方在莱茵地区多次激战。 这是画家根据俄罗斯的宣传印刷品复制的,并将文字译成英文,画中将拿破仑描绘成一个自负的花式舞者,在俄罗斯农民的鞭子面前非常恐惧。 画上部的的文字是:如果你侵犯我们的土地,就必须随着我们的音乐跳舞! 本帖最后由 hym1941 于 2017-9-6 21:12 编辑 ![]() |
[1737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17-9-6 21:09
主题展览b-波拿巴王朝和英国(印刷与宣传)—028 《缪拉审视伟大军团!!!(Murat reviewing the Grand army!!!!!)》 博物馆编号:J,4.203 手工融刻板画,发表于1813年1月。 作者:乔治·克鲁克香克(George Cruikshank 1792-1878),英国画家、漫画家、插图画家,以画政治讽刺连环漫画开始绘画生涯,后为时事书刊和儿童读物作插图,曾为狄更斯的著作绘插图,被认为是英国十九世纪最出色的插画画家。他是漫画家艾萨克.克鲁克香克的儿子。 在俄罗斯的冰雪中,拿破仑连连失利,把残余军队交给缪拉(Murat)指挥,自己则乘车奔赴巴黎。 画面左侧骑在瘦马上的缪拉查看这些衣衫褴褛、饥饿瘦弱、充满惊恐的残兵。 若阿尚·缪拉(Joachim Murat 1767-1815),1800年与拿破仑的妹妹卡罗琳娜·波拿巴结婚,1804年被拿破仑晋升为元帅,曾任贝尔格和克莱沃公爵(1806年起),后成为那不勒斯国王(1808年~1815年在位)。 拿破仑在俄罗斯战败返回巴黎,他率残※※战东普鲁士,而后辞去他的指挥权,返回那不勒斯王国。为了保住那不勒斯王位,缪拉背叛了拿破仑,并于1814年与奥地利签订了和约。1815年若阿尚·缪拉在获得拿破仑逃离厄尔巴岛的消息后,又立即与奥地利开战。百日王朝时期他是为拿破仑作战的老帅之一。在拿破仑最终失败之后,缪拉逃亡到科西嘉岛,从那里集结了一支主要由其支持者组成的不大的军队。他率领这※※伍在卡拉布里亚(Calabria)登陆,宣称自己是那不勒斯真正合法的国王。但是他很快被击败并俘获,在受到一个奥地利军事法庭的审判之后,于1815年10月13日在皮佐(Pizzo)被枪决。 ![]() |
[1736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17-9-6 20:54
主题展览b-波拿巴王朝和英国(印刷与宣传)—027
《严寒侵袭着小博尼》 博物馆编号:1935,0522.11.16 手工融刻板画,发表于1812年12月1日。 作者:威廉.埃尔姆斯(William Elmes fl.1797-1814) 博尼应是英国对拿破仑的蔑称,意为瘦小枯干的人。 1812年5月,西班牙的战争还没结束,拿破仑就率领使用12种语言的57万大军远征俄罗斯。拿破仑根本没有预见到会在俄国打一场冬季战役。他指望尽早与俄军主力在维尔纳附近的开阔地带交锋,并一举将其击败,然后迫使沙皇接受他的条件,这样他就可以一跃而成为欧洲至高无上的独裁者。而俄军却避而不战,继续东撤。俄军司令库图佐夫、巴克莱等人力排众议,放弃首都,与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带着剩余的俄国高级将领和大部分居民撤出,逐步深入俄罗斯腹地,采取坚壁清野战术,拯救剩余的俄军的有生力量。9月16日,拿破仑进入莫斯科。拿破仑本以为亚历山大一世将会妥协,未料到迎接他的却是莫斯科全城的大火。10月13日,开始下雪, 10月19日,拿破仑的大军团即开始撤离莫斯科。俄罗斯的寒冬,成为了拿破仑的最大阻力,由于法军物资补给不足、兵力分散,俄军迎来重大转机,库图佐夫以逸待劳并趁机不断袭扰法军,在几个星期的灾难对战中,本处以优势的法军不是战死就是冻死,最后回到法国的只有不到3万人。 画家把俄罗斯严寒的天气形容成一个赤裸上身长着熊腿的怪物,站在拿破仑身后,两只脚踩着冰雪中的法国士兵,一个鼻孔喷出的北风吹在拿破仑的头上,另一鼻孔是雪和雨夹雪,口中喊道:“竟敢侵略我的国家,我将在冰雪中冻死和埋葬你,你这个小猴子!” 拿破仑在俄国战败的消息11月27日传到英国,这幅漫画12月1日就发表了。 本帖最后由 hym1941 于 2017-9-6 21:04 编辑 ![]() |
[1735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17-9-6 15:47
主题展览b-波拿巴王朝和英国(印刷与宣传)—026 《拿破仑.波拿巴像,圣经启示录13章的七头怪兽(The beast as described in the revelations, Chap. 13. Resembling Napolean Bounaparte)》 博物馆编号:1868,0808.7657 手工融刻板画,发表于1808年7月22日。 作者:托马斯·罗兰森(Thomas Rowlandson 1756-1827),英国漫画家。 “千禧年”的信念认为,与拿破仑的战争就是千禧年和世界末日到来之前与撒旦的交战。 在这里拿破仑和他的盟友被描绘成像“启示录”中的七头怪兽。当时正值拿破仑在西班牙遭到激烈的反抗,所以画面与拿破仑搏斗的是西班牙英雄,刀刃上写着“真正的西班牙托莱多”;盾牌上写着“加泰罗尼亚”;手臂的题词是“西班牙※※主义”; 他戴的主教法冠上写着“圣彼得斯罗马”……。 ![]() |
[1734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17-9-6 15:43
主题展览b-波拿巴王朝和英国(印刷与宣传)—025 《西班牙斗牛或科西嘉斗牛士的危险(The Spanish Bull Fight or The Corsican Matador in Danger)》 博物馆编号:1868,0808.7650 手工融刻板画,发表于1808年7月11日。 作者:※※※·吉尔雷(James Gillray 1756-1815),英国讽刺漫画家和版画家。 1808年,西班牙国王卡洛斯四世遭受到军民反对,被迫于同年3月19日宣布让位给其子费迪南七世。1808年3月,以保护西班牙领土和解决王室矛盾为名,法军※※进入西班牙并占领首都马德里。拿破仑迫使费迪南七世退位并让其长兄约瑟夫·波拿巴成为西班牙国王,西班牙爆发大规模暴乱。法国在西班牙投入了大量兵力,但遭到了西班牙军民的强烈反抗,加上兵力分散、不断的游击战和袭扰使法军苦不堪言,拿破仑不得不挥师西班牙,※※马德里起义。英国于1808年介入了西班牙争端,并于英军8月8日登陆蒙得戈湾,8月30日占领了整个葡萄牙。随后威灵顿公爵在当地民族主义者的支持下,逐步将法军赶出了伊比利亚半岛。 这幅画发表于约瑟夫·波拿巴刚刚成为西班牙国王之后。 ![]() |
[1733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17-9-6 15:38
主题展览b-波拿巴王朝和英国(印刷与宣传)—024
《封锁对封锁(Blockade against blockade or John Bull a match for Boney)》 博物馆编号:1868,0808.7603 手工融刻板画,发表于1807年11月 作者:查尔斯.威廉斯(Charles Williams 活跃于1797-1830年),英国漫画家、融刻板画和插画家。 1806年和1807年英法双方的经济战争。拿破仑的“大陆系统”关闭了欧洲与英国贸易;英国封锁法国港口并宣称有搜查运输法国商品的中立国船只的权利。英国担心丹麦加入法国,袭击哥本哈根和俘获了丹麦舰队;而拿破仑入侵葡萄牙引发了半岛战争。封锁最终造成的困难,英国比大陆系统轻。漫画也表现约翰牛这边有大块的牛肉、满杯的啤酒,幸灾乐祸地窥视坐在空空桌边满面愁容的拿破仑。 ![]() |
[1732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17-9-6 15:32
主题展览b-波拿巴王朝和英国(印刷与宣传)—023
3胜利和灾难:特拉法尔加,奥斯特里茨,西班牙和俄罗斯1805 - 1813 (Triumph and disaster:Trafalgar,Austerlitz,Spain and Russia 1805-1813) 《Tiddy-doll, 法国姜饼大师(the great French-gingerbread-baker)》 博物馆编号:1868,0808.7410 手工融刻板画,发表于1806年1月23日。 作者:※※※·吉尔雷(James Gillray 1756-1815),英国讽刺漫画家和版画家。 1805年12月2日,法国皇帝拿破仑一世在奥斯特里茨战役中击败了俄罗斯、英国和奥地利的联军。彻底战败的奥地利同年12月26日在普莱斯堡(Pressburg,现在的布拉迪斯拉发)与法国签署和约。该条约的签订也标志着第三次反法同盟的瓦解。 普莱斯堡条约在南德意志制造了一连串的法国卫星国:巴伐利亚(Bavalia)和符腾堡(Wurtemberg)已经变成了两个王国。巴登(Baden)和黑森-达门斯泰特总督也被拿破仑封为大公。这些莱茵河及其西部地区的德意志小国,组成了一个依附于拿破仑的莱茵邦联,拿破仑的妹夫,缪拉元帅也被封为贝格和克累弗大公,这样他就控制了莱茵河在韦瑟尔的重要桥头堡。 拿破仑被描绘成“Tiddy Doll”—伦敦著名卖姜饼的人。他站在烤炉前,精神旺盛地用大铲子从烤箱的拱形口取出了巴伐利亚和符腾堡的新国王,巴登的大公……。 ![]() |
[1731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17-9-5 19:24
主题展览b-波拿巴王朝和英国(印刷与宣传)—022 《高卢人的偶像(A Gallic idol.)》 博物馆编号:1897,0615.15 手工融刻板画,发表于1803年8月20日。 作者:J.S.巴斯( J.S.Barth 活跃于1797-1808) 约翰.博恩(John Boyne 1755-1810) 拿破仑半身像,打扮成一个罗马皇帝。他戴着一个奇妙的头盔,头盔上坐着魔鬼和骷髅,缠绕着蛇和滴血的月桂。一付色厉内荏的表情,从他和蛇的口中吐出“掠夺”、“欲望”、“谋杀”、“入侵”。肋骨上被媒体戳穿流血的心脏。 1802年8月,拿破仑修改共和八年宪法为拿破仑宪法,改为终身执政。5月,英法合约撕毁,英国对法宣战。 1804年11月6日,公民投票通过了共和十二年宪法,法兰西※※※改为法兰西帝国。拿破仑加冕称帝,从教皇庇护七世手上拿过皇冠亲自戴在了自己与妻子约瑟芬的头上,寓意“自己奋斗出的皇位”,从此成为“法国人的皇帝”。一年后,他又在意大利由教皇加冕为意大利国王并兼并热那亚,让自己的继子欧仁·德·博阿尔内成为意大利副王,代管意大利。 ![]() |
[1730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17-9-5 19:20
主题展览b-波拿巴王朝和英国(印刷与宣传)—021 《波拿巴,登陆48小时以后(Buonaparte, 48 Hours after Landing.)》 博物馆编号:1851,0901.1121 手工融刻板画,发表于1803年7月26日。 作者:※※※·吉尔雷(James Gillray 1756-1815),英国讽刺漫画家和版画家。 作者的本意,可能是表达如果拿破仑登陆英国,将是这个下场。不过画面有些太血腥了。 ![]() |
[1729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17-9-5 14:15
主题展览b-波拿巴王朝和英国(印刷与宣传)—020
《疯子的胡话(Maniac Ravings)》 博物馆编号:1868,0808.7120 手工融刻板画,发表于1803年5月24日。 作者:※※※·吉尔雷(James Gillray 1756-1815),英国讽刺漫画家和版画家。 作者根据政治内幕信息,做了这幅画。主题源于1803年3月13日的外交官听证会,拿破仑质问英国大使为什么英国军队没有撤离那不勒斯,并愤怒地发出战争威胁。画面表现拿破仑发疯的形态,摔掉了帽子,打翻了周围的一切。 ![]() |
[1728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17-9-5 14:12
主题展览b-波拿巴王朝和英国(印刷与宣传)—019
《在巴黎引荐“公民的主人”和他的随从(Introduction of Citizen Volpone & his Suite at Paris.)》 博物馆编号:1851,0901.1098 手工融刻板画,发表于1802年11月15日。 作者:※※※·吉尔雷(James Gillray 1756-1815),英国讽刺漫画家和版画家。 在亚眠和约期间富有的英国人涌向巴黎,其中包括查尔斯.※※※.福克斯(Charles James Fox)—“公民的主人(Citizen Volpone)”—和他的妻子伊丽莎白(Elizabeth)。 画面中显示他们和荷兰的贵族与夫人,以及激进的律师托马斯·厄斯金(Thomas Erskine)。法国将军阿瑟·奥康纳(Arthur O’Connor),曾是1798爱尔兰起义的领军人物,把他们介绍给拿破仑。。 画中心的肥胖女人是伊丽莎白,她的右侧是阿瑟·奥康纳将军,左侧是福克斯,福克斯身旁左手拿着口袋的是托马斯·厄斯金律师,拿破仑坐在宝座上。 福克斯是英国国会的反对派,乔治三世对他印象很差,所以经常受到当权者宣传的讽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