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53 楼] 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陈年泡菜]
17-2-7 13:58
大圣大胜大 发表于 2017-2-6 15:23  翻老照片,也是去年4月12日在凯里古镇拍的《古镇生意人》4 啊!这位奶奶目瞪口呆了!!!
|
[2352 楼] 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陈年泡菜]
17-2-7 13:57
大圣大胜大 发表于 2017-2-6 14:50  翻老照片,也是去年4月12日在凯里古镇拍的《古镇生意人》2 我怀疑这条汉子是从从江来的,但是没有穿传统服装。
|
[2351 楼] 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陈年泡菜]
17-2-7 13:54
大圣大胜大 发表于 2017-2-6 14:48  翻老照片,也是去年4月12日在凯里古镇拍的《古镇生意人》 大圣大胜大 发表于 2017-2-6 15:22  翻老照片,也是去年4月12日在凯里古镇拍的《古镇生意人》3 这街景是不是与凤凰古镇有点相似?
|
[2350 楼] 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陈年泡菜]
17-2-7 13:52
大圣大胜大 发表于 2017-2-6 14:42  翻老照片,去年4月12日在凯里古镇拍的。一张原色,一张改为黑白。现在取个名《卖乐器的小女孩》 大圣大胜大 发表于 2017-2-6 14:43  翻老照片,去年4月12日在凯里古镇拍的。一张原色,一张改为黑白。现在取个名《卖乐器的小女孩》 得!类似于《卖火柴的小姑娘》!
|
[2349 楼] 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陈年泡菜]
17-2-7 13:51
大圣大胜大 发表于 2017-2-6 14:35  看到白发苍苍的老同学,才知道我的头发也白了哦。大栈房的故事有些还在眼前呀。nanshanweng 兄正在做的事情才是百年大事哦。 啊?这里面也有您的故事?!
|
[2348 楼] nanshanweng
[陈年泡菜]
17-2-7 12:03
|
[2347 楼] 西木无限
[资深泡菜]
17-2-7 10:52
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发表于 2017-2-6 14:23  花城广场 手机也可拍大片,赞!
|
[2346 楼] 西木无限
[资深泡菜]
17-2-7 10:35
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发表于 2017-2-6 14:20  古城里的西班牙式建筑,挺新颖的!
现代手法建的什么“塔”咱不管它,迎春花开了是当真的,而且,您站的这个高度非常好! 谢谢苍山兄。此塔名为长安塔。
|
[2345 楼] 西域的雪
[陈年泡菜]
17-2-6 21:49
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发表于 2017-2-6 14:08  “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感觉用在这儿也挺合适。 ......槛外长江空自流!
|
[2344 楼] 大圣大胜大
[资深泡菜]
17-2-6 15:23
翻老照片,也是去年4月12日在凯里古镇拍的《古镇生意人》4
|
[2343 楼] 大圣大胜大
[资深泡菜]
17-2-6 15:22
翻老照片,也是去年4月12日在凯里古镇拍的《古镇生意人》3
|
[2342 楼] 大圣大胜大
[资深泡菜]
17-2-6 14:50
翻老照片,也是去年4月12日在凯里古镇拍的《古镇生意人》2
|
[2341 楼] 大圣大胜大
[资深泡菜]
17-2-6 14:48
翻老照片,也是去年4月12日在凯里古镇拍的《古镇生意人》
|
[2340 楼] 大圣大胜大
[资深泡菜]
17-2-6 14:43
翻老照片,去年4月12日在凯里古镇拍的。一张原色,一张改为黑白。现在取个名《卖乐器的小女孩》 本帖最后由 大圣大胜大 于 2017-2-6 14:45 编辑
|
[2339 楼] 大圣大胜大
[资深泡菜]
17-2-6 14:42
翻老照片,去年4月12日在凯里古镇拍的。一张原色,一张改为黑白。现在取个名《卖乐器的小女孩》 本帖最后由 大圣大胜大 于 2017-2-6 14:44 编辑
|
[2338 楼] 大圣大胜大
[资深泡菜]
17-2-6 14:35
nanshanweng 发表于 2017-2-5 21:28  照片正月初五拍摄于古镇恩阳下正街,大圣兄知道这里,但不知道大栈房里的故事。这是咱母亲二姑的老宅,随着政权的更迭他不姓雷而姓G了。建筑原样恢复,除了大栈房和旁边这几块木板外是原滋原味的,其他就是做旧的了。如果各位有机会去这里,听听导游的解说,就知道大栈房这里面的故事了(解说很客观) 看到白发苍苍的老同学,才知道我的头发也白了哦。大栈房的故事有些还在眼前呀。nanshanweng 兄正在做的事情才是百年大事哦。
|
[2337 楼] 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陈年泡菜]
17-2-6 14:31
|
[2336 楼] 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陈年泡菜]
17-2-6 14:29
|
[2335 楼] 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陈年泡菜]
17-2-6 14:28
|
[2334 楼] 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陈年泡菜]
17-2-6 14:27
|
[2333 楼] 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陈年泡菜]
17-2-6 14:23
|
[2332 楼] 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陈年泡菜]
17-2-6 14:20
西木无限 发表于 2017-2-6 10:27  西安世博园内修建的西班牙式建筑。 西木无限 发表于 2017-2-6 10:36  有故事。山翁兄母系在当时也算富庶人家了,想必您也一定是名门望族之后了,讲究个门当户对吗。 《春到长安》 古城里的西班牙式建筑,挺新颖的! 现代手法建的什么“塔”咱不管它,迎春花开了是当真的,而且,您站的这个高度非常好!
|
[2331 楼] 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陈年泡菜]
17-2-6 14:14
nanshanweng 发表于 2017-2-5 21:28  照片正月初五拍摄于古镇恩阳下正街,大圣兄知道这里,但不知道大栈房里的故事。这是咱母亲二姑的老宅,随着政权的更迭他不姓雷而姓G了。建筑原样恢复,除了大栈房和旁边这几块木板外是原滋原味的,其他就是做旧的了。如果各位有机会去这里,听听导游的解说,就知道大栈房这里面的故事了(解说很客观) nanshanweng 发表于 2017-2-6 05:33  勘误,建筑不是原样恢复,发掘打造古镇旅游是现实通用的做法,前面说了除了门楣上大栈房那五块木板,其余均是翻新的玩意。来一张几年前的照片。画面远处巴州区那幅横幅左边就是“大栈房”。近段时间回老家为出一本影集,收集相关资料,这是其中的一段。随着岁月的流失往事也就无所知晓,还好,咱母系家长辈还有几位在世,些许往事还能回忆起,还来得及。我外曾祖父育有三男三女,这座宅子是大姑婆雷家的。(前面弄错了,二姑婆家也有故事,一个家族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兴衰,古往经来均如此)。 人气还是满旺的! 山翁兄在作深度发掘了,万里 ※※迈开了第一步!根据简要的介绍,我也推测仁兄外祖父那一辈当是本地望族。
|
[2330 楼] 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陈年泡菜]
17-2-6 14:08
西域的雪 发表于 2017-2-5 20:12  年三十路过鄱阳湖,年初二到西安。。。。 滕王阁下赣江情 “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感觉用在这儿也挺合适。
|
[2329 楼] 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陈年泡菜]
17-2-6 14:04
taiyilu 发表于 2017-2-5 17:22  2016南疆行之喀什 下午2点多到了喀什。据说维族占了喀什人口的90%以上。 酒店休息片刻,前往喀什噶尔老城。
喀什,高台民居 taiyilu 发表于 2017-2-5 22:55  喀什噶尔老城的东部是古老的高台民居。这些民房大多是平顶、土墙,很适合这里少雨的气候。 事先没有做功课,也无计划路线,就在城内错综复杂的巷道里信步由缰地转悠。街道不宽,似乎容不下汽车通行。 taiyilu 发表于 2017-2-5 22:59  在街道里穿行,有一种从未有过的感觉。 taiyilu 发表于 2017-2-5 23:15  2016南疆行之喀什 高台民居这里还有住有一些居民,有的开设小铺子做些游客的生意。 缝制皮帽子皮围巾销售给游客的库尔班大叔。 这里面容易迷路的! 十多年了,老城区看来没多大改变,居民还是那么闲适,那么安逸。 也曾经在老城区穿梭、流连,也曾经功课没做好,未曾拜 ※※居、未曾造访手工陶器制作,实乃憾事!
|
[2328 楼] 西木无限
[资深泡菜]
17-2-6 10:36
nanshanweng 发表于 2017-2-5 21:28  照片正月初五拍摄于古镇恩阳下正街,大圣兄知道这里,但不知道大栈房里的故事。这是咱母亲二姑的老宅,随着政权的更迭他不姓雷而姓G了。建筑原样恢复,除了大栈房和旁边这几块木板外是原滋原味的,其他就是做旧的了。如果各位有机会去这里,听听导游的解说,就知道大栈房这里面的故事了(解说很客观) 有故事。山翁兄母系在当时也算富庶人家了,想必您也一定是名门望族之后了,讲究个门当户对吗。 《春到长安》
|
[2327 楼] 西木无限
[资深泡菜]
17-2-6 10:27
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发表于 2017-2-5 15:43  韵味!
疑似银河落九天!
“洋节日”多是商家的手段,掀起一浪一浪的促销热潮,本土的才是根深蒂固的,广大的农村好像就跟洋节日不太沾边。 西安世博园内修建的西班牙式建筑。
|
[2326 楼] nanshanweng
[陈年泡菜]
17-2-6 05:33
taiyilu 发表于 2017-2-5 22:17  有多少故事啊都随着岁月流逝而慢慢地淡忘了 抢救性的挖掘保护应该抓紧了  勘误,建筑不是原样恢复,发掘打造古镇旅游是现实通用的做法,前面说了除了门楣上大栈房那五块木板,其余均是翻新的玩意。来一张几年前的照片。画面远处巴州区那幅横幅左边就是“大栈房”。近段时间回老家为出一本影集,收集相关资料,这是其中的一段。随着岁月的流失往事也就无所知晓,还好,咱母系家长辈还有几位在世,些许往事还能回忆起,还来得及。我外曾祖父育有三男三女,这座宅子是大姑婆雷家的。(前面弄错了,二姑婆家也有故事,一个家族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兴衰,古往经来均如此)。
|
[2325 楼] taiyilu
[资深泡菜]
17-2-5 23:15
2016南疆行之喀什 高台民居这里还有住有一些居民,有的开设小铺子做些游客的生意。 缝制皮帽子皮围巾销售给游客的库尔班大叔。
|
[2324 楼] taiyilu
[资深泡菜]
17-2-5 22:5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