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之魂——齐长城全景录
18224
1116
[399 楼] 山东山
[泡菜]
17-2-18 10:17
卷三
齐长城全景录淄水长峪道 青石关篇 ![]() |
[398 楼] 山东山
[泡菜]
17-2-18 10:08
卷三
齐长城全景录淄水长峪道 青石关篇 ![]() |
[397 楼] 山东山
[泡菜]
17-2-18 09:58
卷三
齐长城全景录淄水长峪道 青石关篇 ![]() |
[396 楼] 山东山
[泡菜]
17-2-18 09:57
卷三
齐长城全景录淄水长峪道 青石关篇 ![]() |
[395 楼] 山东山
[泡菜]
17-2-18 09:53
卷三
齐长城全景录淄水长峪道 青石关篇 全景录前头青石关文字已有很多,再次来到这里就不复陈述,只说它是齐长城一条复线,也是众多复线里面最重要最熠熠生辉的一条,现在遗存一个北门主体,南门荡然无存,只留“青石关”三字石匾悬在村学校屋山上,而那学校也荒颓很久了。 齐长城复线从望鲁山北梯子山下来,兜青石关攀炮台山南扎淄河流域。当年为防长毛捻军呼啸来去,满清着力加固过这道天险,现存北门确定为复制,梯子山下石发碹拱形桥生成年月待考。 淄河西源头在青石关西侧望鲁山间,出莱芜和庄入博山石马。石马一带为鲁中石城山寨最集中地区,星罗棋布,这是因为元明后期博山兴旺富庶,手工业发达,成为流寇悍匪理想扫掠之地,所以随地生成乡民自建和兵勇驻扎两种格式的石城,据传留有曾格林沁曾国藩足迹。也是古迹,也颇具独特性,估计蕴藏不少故事,只是在齐长城全线完成之前,腾不出手加以格外关注。 本篇由淄河五阳湖和望鲁山、青石关、和庄大小寨南坪石城两部分组成,罗列图片三十张。 本帖最后由 山东山 于 2017-2-18 09:55 编辑 ![]() |
[394 楼] 山东山
[泡菜]
17-2-16 10:38
卷三
齐长城全景录淄水长峪道篇 ——淄江烟雨入梦来 ![]() |
[393 楼] 山东山
[泡菜]
17-2-16 10:37
卷三
齐长城全景录淄水长峪道篇 ——千古风流龙王崮 ![]() |
[392 楼] 山东山
[泡菜]
17-2-16 10:35
卷三
齐长城全景录淄水长峪道篇 ——淄河流域奇异的天坑 ![]() |
[391 楼] 山东山
[泡菜]
17-2-16 09:57
古长峪道,一名弇中谷,也称莱芜峪,南北走向伸展百里,起自临淄城下,止于莱芜之北。史载齐师伐鲁路线有三,长清绕泰山一条,黄石关一条,走淄河长峪出博山南进鲁地一条;其中淄河长峪南插汶水一条为捷径。
郦道元《水经注》:淄水迳莱芜谷,又北迳马陵,俗称长峪道……夹路连山百数里,水隍多行石涧中,出药草,饶松柏,林藿绵蒙,崖壁相望,或倾岑阻径,或回严绝谷。清风鸣条,山壑俱响,凌高降深,兼惴慓之惧,危蹊绝径,过悬度之艰,未出谷十馀里,有别谷在孤山…… 淄河沿线几个主要山岭,都有模样差不多的水窖存留,除了岳阳山王家围周边两个破损严重外,其它一些基本完整,长方形的,大小有差异但深度大致相同,达到一米半左右,沿壁磨光精细,几乎不见堑凿痕迹,我们可以叫它制式储水窖。通常制式东西,军队才有,长期驻扎才有。谢家店东山小寨,虎口寨,轿顶山,鹿角山,涌泉劈山……最远可以找到青石关西的大顶寨。 面对两千多年的时光距离,我们可以做出种种假设,从中推理出最不容易被推翻的一条。比如淄河防御从谢家店一带开始。河道向西南延伸不远即是艾陵之战古战场常庄,常庄以北是九十九顶摩云山,沿山西行,陆续可见一些模样完整的石寨,逶迤北去二十里,与齐长城青石关复线对接。石寨样子可疑,比较难确定生成年代,但石寨南端,出现建筑风格与石寨迥异的城墙遗迹,与前寨呈峙态,城墙背后,是一马平川的艾陵古战场。这个防御面很叫人头大,得察看吴鲁联军常庄全胜之后的面目。 那么最低限度,齐国应该警戒到南博山的谢家店东山小寨,因为再退便到泉河,我们今天看到的泉河和青龙山轿顶山三条线,形状都是面向淄河鲁山河道防御。 齐长城主线由霹雳尖下风门道关入淄博境,经秀才岭穿博山峨岭过岳阳山,从城子跨越淄水走鹿角山油篓寨进入沂源璞丘岭,而后经马头崮龙王崮结束淄博全程。璞丘岭下,博山池上地界两度发现战国古墓,就是说这一带前推两千年决然不是荒蛮凄冷之所。如果有一天你站到聂家峪古堡上观察淄河东源河道,会发现所在位置之优,战时效能可比一挺被盟军惊呼为“撕布机”的MG42卡在了“自古一条道”的华山山口。 2013年秋第一次走上轿顶山,回望城子,豁然开朗从涌泉劈山延伸厚庄石人山,都在城子一个国门体系里,轿顶山石城作为预警体系存在,顺理成章。接下来的几年足迹遍布摩云山璞丘岭,看到了更深一些触角,慢慢加强了这样一个理念。 “齐,南有泰山,东有琅琊,西有清河,北有渤海,此所谓四塞之国也。”——《史记•苏秦列传》苏秦对齐宣王如是说。四塞之国提出“忘战必危”,足见在※※长河里的某些段落,打仗是齐国面临的头等大事。齐长城东出淄博后,以穆陵关为中心点,西侧扩展临朐聚粮崮东到安丘城顶山,百里正面建筑城墙数条,须知由穆陵关进逼齐国都城,远远不止一天两天路程,而从城子到临淄,半日可望,石人山金鸡山之北,基本就是坦途了,距齐都不足三十公里,名副其实的一箭之地。 恰恰,淄河上游两次大战(长勺之战艾陵之战),在齐国折损兵将十万前提下,获胜方鲁吴,都未呈席卷之势扩大战果剑指临淄城下,其中原因可罗列百条,我独看中长峪道中段的城子体系完备,战线一旦收缩,它应该像门闩。查艾陵之战史料,获胜吴鲁联军打到南博山一带便停止前进步伐,“获齐军革车八百乘”,止。为什么止,而不是“宜将剩勇追穷寇”?他们大老远跑来只是与齐国角力掰手腕,点到为止分出输赢即可?史书在这里跳行了,避开讲述吴鲁联军不能策马疾进,是遭遇到了怎样一种阻力,好在九十九顶摩云山西侧那些零星的向北防御建筑,让人觉得吴鲁若先稳在常庄一线,定计徐图,明显的要比掰腕之后各回各家各找各妈有积极意义。 及至战国中后期,这条可供车马纵横的河床的另一端,是一个从南方一路打来(扩张成当时世界头号大国)的楚国,齐国就是能够和它称兄道弟,睡觉也不敢不睁一只眼,更兼后来,楚怀王一时脑洞大开灌了浆糊,听信秦使张仪蛊惑单方撕毁与齐盟约,我能感受得到齐国当时所感受的来自四面八方的阵阵寒意。那时不见筑城记录,整条长峪,在局面险恶动荡的百年里未出现大战恶斗,不能不归功于国门基础坚实方方面面不出纰漏。 这样也就基本解释出淄河两岸大面积军垦的一些地方——如马鞍山涌泉——的存在意义,它们是城子体系的派生,说明兵丁有可能一代一代不换岗,被结实摁入先驱管仲“利出一孔”坑内,从事耕战,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 卷三 齐长城全景录淄水长峪道篇 ——夜幕淄江 ![]() |
[390 楼] 山东山
[泡菜]
17-2-16 09:49
卷三
齐长城全景录淄水长峪道篇 ——淄河东源头鲁山池上桃花溪 ![]() |
[389 楼] 山东山
[泡菜]
17-2-16 09:45
卷三
齐长城全景录淄水长峪道篇 ——枯水期的淄河 ![]() |
[388 楼] 山东山
[泡菜]
17-2-16 09:43
卷三
齐长城全景录淄水长峪道篇 ——丰水期的淄河 ![]() |
[387 楼] 山东山
[泡菜]
17-2-16 09:41
卷三
齐长城全景录淄水长峪道篇 夕阳下的城子,淄河系所有与春秋战国关联的故事,可能都得从这里展开。 ![]() |
[386 楼] 山东山
[泡菜]
17-2-15 14:32
卷二
齐长城全景录霹雳尖篇——风门道关 秀才岭遗迹还算丰富,只是难找,灌木密集交错纵横,如果夏秋季节,即使钻进去也很难发现那些零碎城垣;拍摄了,画面毫无美感,只能作为资料保存。 秀才岭下有一奇妙小村名唤“和尚房”,据传与佛剃毫无关联,出名也不因了古刹,是满山遍野的黄栌柴,秋到九月万山红遍令人流连。 从秀才岭下来,齐长城扎向博山原山,攀峨岭走秋谷与淄川碰面。峨岭已经找不到长城痕迹,而原山遗存已被一条新修的石城替代,因为是收费的,从没上去过;多次走城南青石关,路过原山,拍到了孝妇河源头孝妇颜文姜。 也是从青石关下来,意外收获一张峨岭彩虹。 至此,始于黄石关西大寨的“霹雳尖”一卷结束,我们进入淄河流域——也就是古淄水长峪道。 ![]() |
[385 楼] 山东山
[泡菜]
17-2-15 14:32
卷二
齐长城全景录霹雳尖篇——风门道关 秀才岭遗迹还算丰富,只是难找,灌木密集交错纵横,如果夏秋季节,即使钻进去也很难发现那些零碎城垣;拍摄了,画面毫无美感,只能作为资料保存。 秀才岭下有一奇妙小村名唤“和尚房”,据传与佛剃毫无关联,出名也不因了古刹,是满山遍野的黄栌柴,秋到九月万山红遍令人流连。 从秀才岭下来,齐长城扎向博山原山,攀峨岭走秋谷与淄川碰面。峨岭已经找不到长城痕迹,而原山遗存已被一条新修的石城替代,因为是收费的,从没上去过;多次走城南青石关,路过原山,拍到了孝妇河源头孝妇颜文姜。 也是从青石关下来,意外收获一张峨岭彩虹。 至此,始于黄石关西大寨的“霹雳尖”一卷结束,我们进入淄河流域——也就是古淄水长峪道。 ![]() |
[384 楼] 山东山
[泡菜]
17-2-15 14:31
卷二
齐长城全景录霹雳尖篇——风门道关 秀才岭遗迹还算丰富,只是难找,灌木密集交错纵横,如果夏秋季节,即使钻进去也很难发现那些零碎城垣;拍摄了,画面毫无美感,只能作为资料保存。 秀才岭下有一奇妙小村名唤“和尚房”,据传与佛剃毫无关联,出名也不因了古刹,是满山遍野的黄栌柴,秋到九月万山红遍令人流连。 从秀才岭下来,齐长城扎向博山原山,攀峨岭走秋谷与淄川碰面。峨岭已经找不到长城痕迹,而原山遗存已被一条新修的石城替代,因为是收费的,从没上去过;多次走城南青石关,路过原山,拍到了孝妇河源头孝妇颜文姜。 也是从青石关下来,意外收获一张峨岭彩虹。 至此,始于黄石关西大寨的“霹雳尖”一卷结束,我们进入淄河流域——也就是古淄水长峪道。 ![]() |
[383 楼] 山东山
[泡菜]
17-2-15 14:30
卷二
齐长城全景录霹雳尖篇——风门道关 秀才岭遗迹还算丰富,只是难找,灌木密集交错纵横,如果夏秋季节,即使钻进去也很难发现那些零碎城垣;拍摄了,画面毫无美感,只能作为资料保存。 秀才岭下有一奇妙小村名唤“和尚房”,据传与佛剃毫无关联,出名也不因了古刹,是满山遍野的黄栌柴,秋到九月万山红遍令人流连。 从秀才岭下来,齐长城扎向博山原山,攀峨岭走秋谷与淄川碰面。峨岭已经找不到长城痕迹,而原山遗存已被一条新修的石城替代,因为是收费的,从没上去过;多次走城南青石关,路过原山,拍到了孝妇河源头孝妇颜文姜。 也是从青石关下来,意外收获一张峨岭彩虹。 至此,始于黄石关西大寨的“霹雳尖”一卷结束,我们进入淄河流域——也就是古淄水长峪道。 ![]() |
[382 楼] 山东山
[泡菜]
17-2-15 14:29
卷二
齐长城全景录霹雳尖篇——风门道关 秀才岭遗迹还算丰富,只是难找,灌木密集交错纵横,如果夏秋季节,即使钻进去也很难发现那些零碎城垣;拍摄了,画面毫无美感,只能作为资料保存。 秀才岭下有一奇妙小村名唤“和尚房”,据传与佛剃毫无关联,出名也不因了古刹,是满山遍野的黄栌柴,秋到九月万山红遍令人流连。 从秀才岭下来,齐长城扎向博山原山,攀峨岭走秋谷与淄川碰面。峨岭已经找不到长城痕迹,而原山遗存已被一条新修的石城替代,因为是收费的,从没上去过;多次走城南青石关,路过原山,拍到了孝妇河源头孝妇颜文姜。 也是从青石关下来,意外收获一张峨岭彩虹。 至此,始于黄石关西大寨的“霹雳尖”一卷结束,我们进入淄河流域——也就是古淄水长峪道。 ![]() |
[381 楼] 山东山
[泡菜]
17-2-15 13:24
卷二
齐长城全景录霹雳尖篇之 风门道关晚霞夕照 ![]() |
[380 楼] 山东山
[泡菜]
17-2-15 13:21
卷二
齐长城全景录霹雳尖篇之 风门道关雨后黄昏 ![]() |
[379 楼] 山东山
[泡菜]
17-2-15 13:20
卷二
齐长城全景录霹雳尖篇之 风门道关逯家岭那些形状可疑的建筑 ![]() |
[378 楼] 山东山
[泡菜]
17-2-15 13:16
卷二
齐长城全景录霹雳尖篇之 风门道关西流泉寨 ![]() |
[377 楼] 山东山
[泡菜]
17-2-15 13:15
卷二
齐长城全景录霹雳尖篇之 风门道关黄崖寨 ![]() |
[376 楼] 山东山
[泡菜]
17-2-15 13:12
卷二
齐长城全景录霹雳尖篇之 风门道关双堆山全景 ![]() |
[375 楼] 山东山
[泡菜]
17-2-15 13:09
卷二
齐长城全景录霹雳尖篇之 风门道关由双堆山南扎逯家岭长崖遗存。齐长城与后来淄博南部山区纵横交错的防捻墙遮断线之区别,在于工程细致,很大程度表现在用料的精致上 ![]() |
[374 楼] 山东山
[泡菜]
17-2-15 13:05
卷二
齐长城全景录霹雳尖篇之 风门道关由双堆山南扎逯家岭长崖遗存 ![]() |
[373 楼] 山东山
[泡菜]
17-2-15 12:51
卷二
齐长城全景录霹雳尖篇之 风门道关 ![]() |
[372 楼] 山东山
[泡菜]
17-2-15 12:50
卷二
齐长城全景录霹雳尖篇之 风门道关 ![]() |
[371 楼] UU424
[泡菜]
17-2-14 22:44
|
[370 楼] 山东山
[泡菜]
17-2-14 17:26
卷二
齐长城全景录风门道关篇 ——关内乡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