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画幅的新春拜年图
2068 82
[54 楼] 老了的新兵 [泡菜]
17-2-13 12:47
人面梅花相映红
[53 楼] 老了的新兵 [泡菜]
17-2-13 12:45
元宵节去青浦梅园了。
[52 楼] 老了的新兵 [泡菜]
17-2-9 00:12
iliyi42 发表于 2017-2-8 22:44
震撼的鱼骨楼,这批照片翻拍出来有种印刷品的感觉,暗部不错啊
谢谢42喜欢
[51 楼] iliyi42 [泡菜]
17-2-8 22:44
老了的新兵 发表于 2017-2-8 20:25
这是同一批胶卷,只是没有 药水了,今天刚到,所以今天才冲洗。用的是八大张相机,GWS690,富士160负片,C4冲洗。珠海前海红树湾

震撼的鱼骨楼,这批照片翻拍出来有种印刷品的感觉,暗部不错啊
[50 楼] 老了的新兵 [泡菜]
17-2-8 21:07
senzhifeng 发表于 2017-2-8 20:47
为啥颗粒这么粗?
我感觉有两个原因。一是无忌上图的要求所限,760多K,说实话对图片的画质影响很大。二是,可能在冲洗胶卷的时候,搅拌有些多过造成的。谢谢关注!
[49 楼] 老了的新兵 [泡菜]
17-2-8 21:04
这是同一批胶卷,只是没有 药水了,今天刚到,所以今天才冲洗。用的是八大张相机,GWS690,富士160负片,C4冲洗。香港中环码头。
[48 楼] 老了的新兵 [泡菜]
17-2-8 20:59
这是同一批胶卷,只是没有 药水了,今天刚到,所以今天才冲洗。用的是八大张相机,GWS690,富士160负片,C4冲洗。香港中环码头。
[47 楼] 老了的新兵 [泡菜]
17-2-8 20:55
这是同一批胶卷,只是没有 药水了,今天刚到,所以今天才冲洗。用的是八大张相机,GWS690,富士160负片,C4冲洗。这是100%局部放大
[46 楼] senzhifeng [资深泡菜]
17-2-8 20:47
为啥颗粒这么粗?
[45 楼] 老了的新兵 [泡菜]
17-2-8 20:44
这是同一批胶卷,只是没有 药水了,今天刚到,所以今天才冲洗。用的是八大张相机,GWS690,富士160负片,C4冲洗。香港中环码头。 本帖最后由 老了的新兵 于 2017-2-8 21:00 编辑

[44 楼] 老了的新兵 [泡菜]
17-2-8 20:40
这是同一批胶卷,只是没有 药水了,今天刚到,所以今天才冲洗。用的是八大张相机,GWS690,富士160负片,C4冲洗。香港中环码头。
[43 楼] 老了的新兵 [泡菜]
17-2-8 20:30
这是同一批胶卷,只是没有 药水了,今天刚到,所以今天才冲洗。用的是八大张相机,GWS690,富士160负片,C4冲洗。珠海前海红树湾
[42 楼] 老了的新兵 [泡菜]
17-2-8 20:29
这是同一批胶卷,只是没有 药水了,今天刚到,所以今天才冲洗。用的是八大张相机,GWS690,富士160负片,C4冲洗。珠海前海红树湾
[41 楼] 老了的新兵 [泡菜]
17-2-8 20:25
这是同一批胶卷,只是没有 药水了,今天刚到,所以今天才冲洗。用的是八大张相机,GWS690,富士160负片,C4冲洗。珠海前海红树湾
[40 楼] 老了的新兵 [泡菜]
17-2-8 20:21
这是同一批胶卷,只是没有 药水了,今天刚到,所以今天才冲洗。用的是八大张相机,GWS690,富士160负片,C4冲洗。
[39 楼] 老了的新兵 [泡菜]
17-2-8 16:14
iliyi42 发表于 2017-2-8 10:31
呵呵cn200是负片,应该是禄来cr200反转?用过很黄,但宽容度挺高的,像负片一样的密度表现,大光比的场景拍会有意外惊喜。
你说的对,是我搞错了。
[38 楼] 老了的新兵 [泡菜]
17-2-8 16:10
安迪明 发表于 2017-2-8 01:40
LZ照片冲洗得很好,只可惜在数字化的过程中用翻拍没有将胶片最优化。胶片数字化扫描仪仍然是较好的选择,135胶片底扫是最基本的要求。120可以用平扫。

附張用X5扫的负片作参考,是过期的柯达Portra 160NC。
请问,平扫和底扫的区别在哪儿?有什么不同的特点。
[37 楼] 老了的新兵 [泡菜]
17-2-8 16:07
iliyi42 发表于 2017-2-8 10:31
呵呵cn200是负片,应该是禄来cr200反转?用过很黄,但宽容度挺高的,像负片一样的密度表现,大光比的场景拍会有意外惊喜。
你说的对,是我搞错了。
[36 楼] 老了的新兵 [泡菜]
17-2-8 16:06
安迪明 发表于 2017-2-8 01:40
LZ照片冲洗得很好,只可惜在数字化的过程中用翻拍没有将胶片最优化。胶片数字化扫描仪仍然是较好的选择,135胶片底扫是最基本的要求。120可以用平扫。

附張用X5扫的负片作参考,是过期的柯达Portra 160NC。
哇,牛啊。
[35 楼] 老了的新兵 [泡菜]
17-2-8 16:03
iliyi42 发表于 2017-2-8 10:31
呵呵cn200是负片,应该是禄来cr200反转?用过很黄,但宽容度挺高的,像负片一样的密度表现,大光比的场景拍会有意外惊喜。
这不是负片。如冲负片要用ISO200,冲正片用ISO100我当反转冲。颗粒粗。但有一种殴洲蓝,这个是RDPIII没有的色调。
[34 楼] iliyi42 [泡菜]
17-2-8 10:31
老了的新兵 发表于 2017-2-8 00:08
这是RolleiCN200,比较差的反转。你不要用它。
呵呵cn200是负片,应该是禄来cr200反转?用过很黄,但宽容度挺高的,像负片一样的密度表现,大光比的场景拍会有意外惊喜。
[33 楼] 安迪明 [老坛泡菜]
17-2-8 01:40
老了的新兵 发表于 2017-2-3 22:31
春节,去了香港,广州,澳门,珠海。后年初一回到上海。用 富士GF670II 富士SW690 禄徕2.8玛米去451000S拍了些风土人情片。用 的胶卷是RDPIII EKTAR00 富士160等 。慢 冲洗出来,请大家拍砖。
LZ照片冲洗得很好,只可惜在数字化的过程中用翻拍没有将胶片最优化。胶片数字化扫描仪仍然是较好的选择,135胶片底扫是最基本的要求。120可以用平扫。

附張用X5扫的负片作参考,是过期的柯达Portra 160NC。

本帖最后由 安迪明 于 2017-2-8 01:42 编辑

[32 楼] 老了的新兵 [泡菜]
17-2-8 00:09
iliyi42 发表于 2017-2-7 20:47
哈苏要好几万,继承了易迈康的虚拟滚筒技术,磁性弯曲片夹可以做到扫描时胶片成焦平面的平整,省去了电分机胶片浸油的有损过程。而且哈苏可以输出raw,比电分机tiff文件的后期更友好。退一万步,就算电分如何顶级,体量之大都难以放家里玩。
感谢你冼炼而又专业的解答。我有点动心了。
[31 楼] 老了的新兵 [泡菜]
17-2-8 00:08
iliyi42 发表于 2017-2-7 21:35
谢谢上图,胶片是RXP还是RDP?感觉和85dx的效果类似,翻拍是拍不出哈苏底扫那种结实的银盐颗粒效果。
这是RolleiCN200,比较差的反转。你不要用它。
[30 楼] 老了的新兵 [泡菜]
17-2-8 00:06
iliyi42 发表于 2017-2-7 20:47
哈苏要好几万,继承了易迈康的虚拟滚筒技术,磁性弯曲片夹可以做到扫描时胶片成焦平面的平整,省去了电分机胶片浸油的有损过程。而且哈苏可以输出raw,比电分机tiff文件的后期更友好。退一万步,就算电分如何顶级,体量之大都难以放家里玩。
感谢你冼炼而又专业的解答。我有点动心了。
[29 楼] 安迪明 [老坛泡菜]
17-2-7 23:31
iliyi42 发表于 2017-2-7 20:47
哈苏要好几万,继承了易迈康的虚拟滚筒技术,磁性弯曲片夹可以做到扫描时胶片成焦平面的平整,省去了电分机胶片浸油的有损过程。而且哈苏可以输出raw,比电分机tiff文件的后期更友好。退一万步,就算电分如何顶级,体量之大都难以放家里玩。
[28 楼] iliyi42 [泡菜]
17-2-7 21:35
老了的新兵 发表于 2017-2-7 16:44
散的问题可能是片本身的颗粒感造成的。其实这正是胶片的魅力所在。好的胶卷一定不会有这个问题。按你的要求上一张D800的翻拍原片和100%放大的片试看一下。这个试验我以前也没有做过。为了保证真实,没有做PS处理。直接翻了就上片。这张是100%局部放大

谢谢上图,胶片是RXP还是RDP?感觉和85dx的效果类似,翻拍是拍不出哈苏底扫那种结实的银盐颗粒效果。
[27 楼] iliyi42 [泡菜]
17-2-7 20:47
老了的新兵 发表于 2017-2-7 15:54
哈 苏X5有什么 特点?是什么 价位?为什么 不用电分了,不是说电分是最好的扫描技术吗?
哈苏要好几万,继承了易迈康的虚拟滚筒技术,磁性弯曲片夹可以做到扫描时胶片成焦平面的平整,省去了电分机胶片浸油的有损过程。而且哈苏可以输出raw,比电分机tiff文件的后期更友好。退一万步,就算电分如何顶级,体量之大都难以放家里玩。
[26 楼] 老了的新兵 [泡菜]
17-2-7 16:44
iliyi42 发表于 2017-2-7 00:22
好像坛子里还没见着这样的豪华组合翻拍的,不过我认为那些老CCD的动态还是比不上D800的。老兵可以放一两张D800+105VR翻拍的135胶片100%局部看看吗?我用尼康85dx微距翻拍,感觉有点像散,尤其是高光处起毛,比不上哈苏x5扫的结实。翻拍的已经是用raw,后期lightroom锐化了,但感觉85微还是不行,是否105微不存在这个发毛的问题?
散的问题可能是片本身的颗粒感造成的。其实这正是胶片的魅力所在。好的胶卷一定不会有这个问题。按你的要求上一张D800的翻拍原片和100%放大的片试看一下。这个试验我以前也没有做过。为了保证真实,没有做PS处理。直接翻了就上片。这张是100%局部放大
[25 楼] 老了的新兵 [泡菜]
17-2-7 16:39
iliyi42 发表于 2017-2-7 00:22
好像坛子里还没见着这样的豪华组合翻拍的,不过我认为那些老CCD的动态还是比不上D800的。老兵可以放一两张D800+105VR翻拍的135胶片100%局部看看吗?我用尼康85dx微距翻拍,感觉有点像散,尤其是高光处起毛,比不上哈苏x5扫的结实。翻拍的已经是用raw,后期lightroom锐化了,但感觉85微还是不行,是否105微不存在这个发毛的问题?
散的问题可能是片本身的颗粒感造成的。其实这正是胶片的魅力所在。好的胶卷一定不会有这个问题。按你的要求上一张D800的翻拍原片和100%放大的片试看一下。这个试验我以前也没有做过。为了保证真实,没有做PS处理。直接翻了就上片。 本帖最后由 老了的新兵 于 2017-2-7 16:42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