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国脉五千年【正上:陕西博物馆】
69138
2500
[1877 楼] 江月晓风
[泡菜]
17-10-5 08:59
青白釉刻花乳钉纹四系兽纽盖罐【宋代,公元960年—1279年。阳江市南海一号沉船出水】
“南海一号”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海上沉船中年代最早、船体最大、保存最完整的远洋贸易商船,它将为复原海上丝绸之路的※※、陶瓷史提供极为难得的实物资料。此后试探发现,船上载有文物6万至8万件,且有不少是价值连城的国宝级文物。 ![]() |
[1876 楼] 江月晓风
[泡菜]
17-10-1 14:17
景德镇窑青白釉印花卉纹芒口碗【宋代,公元960年—1279年。阳江市南海一号沉船出水】
“南海一号”是一条满载货物的沉船,从※※的东南沿海港口装货后,在前往南亚、西亚地区进行贸易活动的途中沉没于海底。截至2016年1月5日,总共出土文物14000余件套、标本2575件、凝结物55吨,其中瓷器13000余件套、金器151件套、银器124件套、铜器170件,铜钱约17000枚以及大量动植物标本、船木等。 ![]() |
[1875 楼] 江月晓风
[泡菜]
17-10-1 14:14
龙泉窑青釉内出筋葵口碗【宋代,阳江市南海一号沉船出水】
2015年,经过7年的保护发掘,沉船表面的淤泥海沙贝壳等凝结物被逐层清理,船舱内超过6万件层层叠叠、密密麻麻的南宋瓷器得以重见天光,展现在世人面前。经过考古识别,这些南宋外销瓷主要由江西景德镇窑系、浙江龙泉窑系、福建德化窑系、福建闽清义窑系和福建磁灶窑系等五大民窑瓷器构成。 ![]() |
[1874 楼] 江月晓风
[泡菜]
17-10-1 14:10
德化窑青白釉刻划花卉纹菱口盆【宋代,公元960年—1279年。阳江市南海一号沉船出水】
“南海一号”是南宋初期一艘在海上丝绸之路向外运送瓷器时失事沉没的木质古沉船,1987年在阳江海域发现,是国内发现的第一个沉船遗址,距今800多年。 ![]() |
[1873 楼] 江月晓风
[泡菜]
17-10-1 14:06
广珐琅铜胎云龙纹八宝脸盆【清乾隆,公元1736——1795年】
![]() |
[1872 楼] 江月晓风
[泡菜]
17-10-1 12:13
象牙染色镂雕西洋花卉提篮【清代,公元1644-1911年】
![]() |
[1871 楼] 江月晓风
[泡菜]
17-10-1 12:09
铜胎蓝绿釉画珐琅镶金双环尊【清中期】
铜胎画珐琅是北京市著名的地方传统工艺品之一。以红铜制胎,后在胎土敷一层白釉,烧结后用釉色彩绘,经二三次填彩、修正后再烧结、镀金、磨光而成。 ![]() |
[1870 楼] 江月晓风
[泡菜]
17-10-1 12:07
银六棱瓜形茶壶【19世纪】
![]() |
[1869 楼] 江月晓风
[泡菜]
17-10-1 09:48
广绣圆形孔雀纹插屏【清代,公元1644-1911年】
广绣,作为一种著名的造型艺术,与江苏的苏绣、湖南的湘绣、四川的蜀绣并称为中国的四大名绣。 ![]() |
[1868 楼] 江月晓风
[泡菜]
17-10-1 09:45
青釉双系刻花小口罐【明代,公元1368-1644年。泰国皇家南海号沉船出水】
![]() |
[1867 楼] 江月晓风
[泡菜]
17-10-1 09:40
青花莲池鸳鸯纹克拉克盘【明代,公元1368-1644年。马来西亚万历号沉船出水】
2003年11月3日,史坦和他的水下考古小组在离西马来西亚海岸6英里的40米水下发现了“万历号”(因在万历年间活动,史坦把它命名为“万历号”)的残骸。根据现场勘测,史坦判定“这艘船曾经先爆炸过,大量的瓷器和压舱物先被泄漏至海底,然后船身沉入海底压在了这些东西上。” ![]() |
[1866 楼] 江月晓风
[泡菜]
17-10-1 09:35
青花丹凤朝阳图盘【明万历,公元1573年-1620年。汕头市南澳一号沉船出水】
![]() |
[1865 楼] 江月晓风
[泡菜]
17-10-1 09:24
丝缕玉衣【西汉,公元前202年—8年。广州象岗南越王墓出土】
西汉南越王墓位于广州解放北路的象岗山上,是西汉初年南越王国第二代王赵眜的陵墓。赵眜是赵佗的孙子,号称文帝,公元前137年至122年在位。 ![]() |
[1864 楼] 江月晓风
[泡菜]
17-10-1 09:19
云雷纹青铜铙【西周,公元前1046年―前771年。佛冈县大庙峡出土】
1983年,佛冈县农民在大庙峡的农田中挖地搭棚时发现西周青铜铙。铜铙形状呈合瓦形,两面口缘如娥眉月,短甬中空与铙体相通,饰云雷纹。器身厚重,造型古朴,经鉴定属国家一级文物。 ![]() |
[1863 楼] 江月晓风
[泡菜]
17-10-1 09:13
异兽形铜盉【战国前期】
盉是汉族古代盛酒器,是古人调和酒、水的器具,用水来调和酒味的浓淡。 ![]() |
[1862 楼] 江月晓风
[泡菜]
17-10-1 09:09
象牙镂雕山水人物纹八角四兽足针线盒【19世纪中叶,从香港征集】
牙雕与竹雕、木雕,并称雕刻工艺中的三大门类,是中国工艺美术史上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中象牙雕刻艺术品,以坚实细密, 色泽柔润光滑的质地,倍受鉴赏家珍爱。 ![]() |
[1861 楼] 江月晓风
[泡菜]
17-10-1 09:06
铜胎掐丝珐琅双耳花插【清晚期,东莞市馆藏】
![]() |
[1860 楼] 江月晓风
[泡菜]
17-10-1 09:04
“茶阳、义和老店”款锡海棠形暖食五子连盒【清末,购买】
![]() |
[1859 楼] 江月晓风
[泡菜]
17-9-30 17:24
象牙雕佛像头【清代,公元1644-1911年】
广州牙雕有着悠久的※※,秦汉时期已有了一定的发展,至晋代还出现了象牙编织的精湛工艺,明清时工艺与生产规模达到※※高峰。 ![]() |
[1858 楼] 江月晓风
[泡菜]
17-9-30 17:20
带俑陶屋【汉代,公元前202—220年。徐闻县出土】
![]() |
[1857 楼] 江月晓风
[泡菜]
17-9-30 17:15
青铜方盖豆【战国,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枣阳九连墩一号墓出土,湖北馆藏】
青铜豆盛行于两周,它既可以用来盛放干食如煮好的肉类,也可盛放调好的汤汁如羹类。在祭祀场合,豆是礼器之一,并是向神灵供献牺牲食品的最后一道器具,即将肉从鼎中捞出在俎案上切好再置于豆中才可敬奉。 ![]() |
[1856 楼] 江月晓风
[泡菜]
17-9-30 17:12
青铜斝【商早期,约公元前15世纪,黄陂盘龙城出土。湖北馆藏】
盘龙城遗址是一处古代城址,绝对年代大约为公元前十八世纪至公元前十四纪前期,时代为商代前期或称早商、汤商时期。经过考古发掘,盘龙城遗址出土了数百件青铜器、陶器、玉器、石器和骨器等遗物,制作精美,花纹别致。 ![]() |
[1855 楼] 江月晓风
[泡菜]
17-9-30 17:08
曾侯乙青铜建鼓座【战国早期,公元前433年前,曾侯乙墓出土。湖北馆藏】
曾侯乙墓※※出土各类随葬品约15404件:青铜器宛如刚放入地下,漆木器鲜妍如新,竹简墨迹清晰,尤其是配套完整的编钟、编磬等乐器更是世所罕见。 ![]() |
[1854 楼] 江月晓风
[泡菜]
17-9-30 13:42
青铜圆鉴【战国,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枣阳九连墩一号墓出土。湖北馆藏】
九连墩战国楚墓一、二号墓发掘文物1000多件套,包括从1号墓挖掘青铜器鼎、磬、镬、人擎灯和玉壁、石质编钟等价值极高的精美文物;并发掘出竹简1000多支;从2号墓头厢里发掘出一组木制礼器,有簋、缶、豆等;还发掘出两个大型车马坑,1号坑33乘车,2号坑7乘车,共80匹马。 ![]() |
[1853 楼] 江月晓风
[泡菜]
17-9-30 13:39
金弹簧器【战国早期,公元前433年前,曾侯乙墓出土。湖北馆藏】
金弹簧器出自曾侯乙墓东室,形似弹簧,用途不详。当时出土文物的人这么叙述:二尺多长的金弹簧,是用直径不足一毫米的金丝缠绕而成,拿在手上,弹性十足,熠熠生辉,使人难以想象,在当时的条件下,工匠们是如何锻造成型的。 ![]() |
[1852 楼] 江月晓风
[泡菜]
17-9-30 13:36
错红铜勾连云纹青铜壶【战国中期,江陵藤店一号墓出土。盛酒器。湖北馆藏】
青铜加工工艺中的嵌错红铜技术,早在商代后期即已出现,西周铜器尚未见有嵌赤铜的,而到了春秋战国铜器上的这种加工工艺相当发达。 ![]() |
[1851 楼] 江月晓风
[泡菜]
17-9-30 13:31
白玉童子骑牛【清代,公元1644-1911年】
![]() |
[1850 楼] 江月晓风
[泡菜]
17-9-30 09:36
陶马【明代,公元1368-1644年】
![]() |
[1849 楼] 江月晓风
[泡菜]
17-9-30 09:30
鸟尊【春秋,公元前770年-前476年。山西馆藏】
形如昂首挺立的鸷鸟,全身羽纹华丽清晰。细颈尖喙,上喙可自由启合,倾倒酒液时自动开启,复位时自动闭合,设计十分巧妙。全器比例适度,工艺精巧,纹饰范模拼接严丝合缝,不露半点瑕疵,实为晋国晚期青铜杰作。 ![]() |
[1848 楼] 江月晓风
[泡菜]
17-9-30 09:25
白玉雕蝴蝶【清晚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