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国脉五千年【正上:陕西博物馆】
69138 2500
[1727 楼] 江月晓风 [泡菜]
17-9-25 09:10
景德镇窑青白釉印花菊瓣纹碗【南宋(1127-1279年),阳江海域“南海一号”出水。】
南海一号是一艘南宋时期福建泉州特征的木质古沉船,沉没于广东阳江市东平港以南约20海里处,是目前发现的最大的宋代船只。
[1726 楼] 江月晓风 [泡菜]
17-9-25 09:05
德化窑白釉印花瓜棱执壶【南宋(1127-1279年),阳江海域“南海一号”出水。】
“南海一号”是南宋初期一艘在海上丝绸之路向外运送瓷器时失事沉没的木质古沉船,沉没地点位于广东省海域,1987年在阳江海域发现,是国内发现的第一个沉船遗址,距今800多年,“南海一号”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海上沉船中年代最早、船体最大、保存最完整的远洋贸易商船。
[1725 楼] 江月晓风 [泡菜]
17-9-25 09:03
陶水田【东汉(公元25-220年),广州番禺出土。】
[1724 楼] 江月晓风 [泡菜]
17-9-24 19:41
达摩面壁图轴【明代,公元1368-1644年。宋旭】
此图所绘达摩形象古朴而虔诚,四周是野草蒙茸的岩洞,达摩身着红衣,端坐于蒲团之上,正在修行。署款“庚子新春写于云间超果精舍。押”“宋旭之印”、“石门山人”二印。
[1723 楼] 江月晓风 [泡菜]
17-9-24 19:36
象牙透雕纹章各式图纹扇【清代,公元1644-1911年】
广东牙雕富有装饰性,素以纤细精美、玲珑剔透而闻名。在制作上着重于雕工,讲究牙料的漂白与色彩的装饰,擅长镂空、编织、镶嵌、茜色的综合应用。
[1722 楼] 江月晓风 [泡菜]
17-9-24 19:28
铜鼓【汉代,公元前202—220年】
铜鼓是※※古代南方少数民族的一种具有特殊社会意义的铜器,原系打击乐器,后演化为权力和财富的象征。铜鼓制作自春秋起,一直延续到明清,其中又以汉代最为精美,式样最多。
[1721 楼] 江月晓风 [泡菜]
17-9-24 19:25
葛稚川移居图【元代,王蒙。故宫馆藏】
为元代王蒙呈现葛洪南下岭南修道问仙的※※题材画作。
[1720 楼] 江月晓风 [泡菜]
17-9-24 19:23
波斯鎏金器【南朝,公元420年-公元589年。遂溪县出土】
此鎏金铜器纹饰精细,线条流畅、造工精巧。鎏金较厚,不易脱落,该器物与一批波斯银币一起出土,从花纹看来多属※※※风格,是南朝时※※※※※交往的佐证。
[1719 楼] 江月晓风 [泡菜]
17-9-24 19:18
错金铭文虎符节【西汉,公元前202年—8年。广州南越王墓馆藏】
它用青铜铸成扁平板的老虎的形状,虎成蹲踞之势,虎口大张,尾部弯曲成“8”字形。虎眼、虎耳均由细金片勾勒出。
在虎节的正面有错金的铭文“王命命车途”,从铭文可知,它是一件调动车马的信符。南越王墓出土的这件虎节,从文字、纹饰等方面看,与楚文化有渊源关系。它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错金虎节。
[1718 楼] 江月晓风 [泡菜]
17-9-24 16:52
羽状云纹青铜缶【春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清远市马头岗出土】
清远处于珠江北江水系的主干部分,是中原文化南下的主要通道。马头岗遗址出土的羽状云纹青铜缶器身及足部饰双耳绳索纹,成三行二十四格,每格内均饰以二行四组浮突的羽状云纹,这是楚器最为盛行的纹饰之一。
[1717 楼] 江月晓风 [泡菜]
17-9-24 16:47
犁田耙田模型【西晋,公元266年—316年。连州市出土】
西晋是中国※※上短暂的大一统王朝之一。西晋为时仅51年,共5位皇帝。
[1716 楼] 江月晓风 [泡菜]
17-9-24 16:44
通草画各式船只【清代,公元1644-1911年】
通草茎中的髓颜色洁白,有丝绒的质感。所谓通草画就是指绘制在这种材质上的水彩画。19世纪兴起于广州,主要用于出口,题材以反映清末的社会生活场景和各种形色人物为主。
[1715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7-9-24 16:38
彩绘双耳陶罐【周代,公元前1046年—前256年。龙川县出土】
陶罐一直是中国古代饮食活动中最常用的盛贮器。
[1714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7-9-24 16:35
兽面纹青铜盉【西周,公元前1046年―前771年。信宜出土】
1974年出土于信宜县松香厂工地。盉身似鬲,颈饰夔纹,肩有斜角雷纹,每足由雷纹构成一组饕餮纹。鋬手由两个镂空的夔龙相合而成。构思巧妙,纹饰繁缛,堪称青铜艺术精品。
[1713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7-9-24 16:31
以下为广东馆的一些临时展览所展出来自各地的文物。
鄂君启节.舟节【战国,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安徽馆藏】
鄂君启节为战国时楚怀王颁发给封地在今湖北鄂城的鄂君启于水陆两路运输货物的免税通行证。铭文还严格规定了水陆运输的范围、船只的数量、载运牛马和有关折算办法,以及禁止运送铜与皮革等物资的具体条文。 本帖最后由 晓锋 于 2017-9-24 16:32 编辑

[1712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7-9-24 16:21
珍珠
中国的天然淡水珍珠主要产于海南诸岛。珍珠有白色系、红色系、黄色系、深色系和杂色系五种,多数不透明。
[1711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7-9-24 16:18
东北软玉雕《渔获》
[1710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7-9-24 16:15
孔雀石
孔雀石由于颜色酷似孔雀羽毛上斑点的绿色而获得如此美丽的名字。中国古代称孔雀石为“绿青”、“石绿”或“青琅玕”。孔雀石是一种古老的玉料。孔雀石是含铜的碳酸盐矿物。
[1709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7-9-23 19:21
掐丝珐琅花卉纹手炉【清代,公元1644-1911年】
珐琅器是将经过粉碎研磨的珐琅釉料,涂施于经过金属加工工艺制作后的金属制品的表面,经干燥、烧成等制作工序后,所得到的复合性工艺制品。
[1708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7-9-23 19:19
画珐琅花卉福寿八宝纹双层盒【清代,公元1644-1911年】
广州珐琅器工艺品种齐全、技艺精妙,是清代珐琅器工艺的重要基地及最大产地。
[1707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7-9-23 19:17
铜胎画珐琅花卉纹碗【清代,公元1644-1911年】
清代铜胎画珐琅花卉纹碗,底足用红彩手书“广东省城濠畔西约义和祥造”双框款。濠畔即指“濠畔街”,是清代广州著名的手工业中心。
[1706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7-9-23 13:14
贝雕动物纹摆件【清代,公元1644-1911年】
[1705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7-9-23 13:12
银鎏金烧蓝花卉镂空折扇【1870年】
广州外销扇的扇骨无论是材质的选择还是在制作工艺上都是极尽奢华繁复、精工奇巧之能事。外销扇的扇面或绣或绘,注重运用西方技法再现东方风情,它们色彩绚丽,装饰华美,中西艺术风格融合的特征尤为明显。
[1704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7-9-23 13:08
彩绘柄庭园人物故事折扇【清代,公元1644-1911年】
中国传统折扇出现于宋代,流行于明清,因其开合自如,携带方便,集诗书画艺于一身,有“怀袖雅物”之称。
[1703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7-9-23 13:05
象牙骨杏色绸地广绣花鸟纹折扇【1885年】
米色缎扇面,双面五彩丝线广绣花鸟纹,以各种针法绣花枝,绣飞禽,绣画中的花卉设色淡雅,珍禽羽翼用色艳丽,画面清静中又多几分活泼。
[1702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7-9-23 13:02
广彩镂空徽章纹花口挂盘【清代,公元1644-1911年】
[1701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7-9-23 12:56
铜镀金珐琅葫芦式三星献寿花钟【清代,公元1644-1911年】
广州钟表业出现于18世纪初,在英国机械动力计时器技术的影响下逐步形成,开中国钟表制造业之先河。广钟多为亭、台、楼、阁等建筑造型,采用铜镀金、广珐琅等多种装饰工艺,构思奇巧,制作精密。

[1700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7-9-23 12:55
外销画【清代,公元1644-1911年】
外销画是18、19世纪中国画师采用西洋技法绘制的外销艺术品,题材以广东自然风物、市井风情为主。
[1699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7-9-23 12:51
禅宗六祖慧能【清代,公元1644-1911年】
禅宗六祖慧能住持南华寺,弘法讲经37年,创立了禅宗南派,完成了佛教的中国化。南华寺成为最著名的禅宗祖庭,有粤东第一宝刹之誉。

[1698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7-9-23 12:12
宜兴刻花茶壶【清乾隆,公元1736——179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