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楼] 溅浆了
[泡菜]
17-8-27 03:31
现在m43的小定焦系列焦段基本铺齐了,配合入门机身相比大法或者腹肌有明显的价格优势和选择多样性。 担忧奥巴走43老路的人,这么多各种焦段的小镜头不够你买吗,不妨说说你还缺哪个焦段的小定焦?
镜头来说小巧便携需求的人基本都可以满足了吧?入门机身可以继续刷,提升画质也好,加入新功能也好。
这一部分部署完了,接下来刷高端镜头,满足更高需求的用户,不应该是顺其自然的事情吗?
em1ii+pro镜的组合总会被入门全幅+廉价1.8或1.4嘲讽,花这么多钱买个小弟兰花指,还不如买xxx。 很多键摄认为摄影只看结果就可以了,根本不在乎什么过程。 也有人很注重摄影这个过程的体验,特别是能坚守43画幅的人,我相信都是很享受摄影这个过程, m43机身相比同价位的aps-c或者全幅,无论外观,做工,操控,人机交互,无一不是遥遥领先的,这正是m43吸引人的重要属性之一。 pro镜头也类似,做工,对焦,全开的锐度色散等光学指标,值钱的都在这些方面。 全画幅单反的廉价1.8,1.4等镜头,都是有多年的※※,研发成本都被摊完了,所以才有福利般的售价,而且虽然最佳光圈素质很强悍,但是全开有多难用你可想过? 再看大法的高素质全画幅镜头,价格有优势吗?个别几个廉价镜头,做工用料品控什么样?光学素质你看得上吗?
细数了一下我刷过的镜头, 狗变就不提了,
小定焦, 老蛙7.5/2超广,三阳7.5/3.5鱼眼,松下8/3.5鱼眼, 12/2,15/1.7,20/1.7,25/1.4,25/1.7,30/2.8微,42.5/1.8,45/1.8,60/2.8微,
大定焦,8/1.8鱼眼,42.5/1.2,75/1.8
大变焦,7-14/4,7-14/2.8,12-35/2.8,12-40/2.8,35-100/2.8,40-150/2.8
现在留在手里的,老蛙7.5/2,8/1.8鱼眼,30/2.8微,12-40/2.8,40-150/2.8,机身em1ii,gh4,(gh4即将换成gh5) 还留了一套轻便组合,松下15/1.7+gx7,这台gx7陪伴我快4年了,上过海岛进过沙漠,四万多快门依然坚挺。
反正小巧的镜头我基本都刷遍了,说起来还觉得我的观点应该可以给很多人参考性意见。
m43系统我还有几个没体验过的顶级镜头,12/1.4,25/1.2,300/4,还有即将发布的12,17,42三个pro 对这几个镜头个人非常期待它们的表现。
最近我又老在想如何组建一个或两个系统满足我的三个要求, 1,要满足我拍视频短片的工作需要, 2,能给我扩展一下拍照业务, 3,兼顾我平时出游随身携带的设备。
1,可能有人会说大法a7系列,a6xxx系列,这个不用谁推荐,我从nex-c3开始接触摄影,直到现在大法每发布一款新无反,除了a9我都有机会体验到了,和我一起拍视频的伙伴们a7sii,a7rii,经常会拿来给我用,对于我的拍摄题材和拍摄习惯来说,gh5就是no.1,这里不想多费口舌,但是可以在回复里详细讨论。
2.单反?索尼?富士?奥巴? 对于图片摄影,一定要整个系统的考虑,首先看你需要哪个焦段的镜头,再去搭配哪个机身综合来看,而不是某个机身画质牛逼就选它了,结果发现配镜的时候一个头两个大。 单反,长期使用m43旗舰的人,1万以内的单反机身真的是单从操控这一点真的是一个都看不上。一下子筛选到只剩5d4,d500,d750。5d4价格我现在负担不起。d500的操控,速度,着实喜欢,但是dx画幅真的好尴尬,最佳适配镜头居然是适马18-35,50-100这种全幅大三元级别的巨无霸,不过这两个镜头可以通过减焦环用在gh5上看起来似乎科学,d750搭配尼康1.8军团画质体积价格都相对平衡,但是是个完全独立的系统了。 索尼,对我来说画质即便满分,但是使用体验让我太失望了,近几年真的不想碰索尼了。 富士,xt2,16/1.4,35/2,56/1.2这一套用了半年,画质很满意,镜头素质和价格满意,操作体验也比较满意,因为一些品控的问题实在影响心情,灭门了。
3.以前用过9个月的gr,深深爱上等效28这个焦段,然而gr的对焦让我抓狂。 所以现在留下的15/1.7,近似的焦段。曾经用过12/2,焦段非常爱,但是素质差强人意,出了。 如果富士出个和23/2,35/2同系列的18/2wr,我非常想再入一次富士。
疑问, 如果继续留守m43, em1ii也好gh5也好,或者松下将来的gx9也好,搭配顶级的pro或者dg镜头,相比万元级别全画幅竞争对手比如a7ii,5d3,d750,画质到底有多大的差距?有没有人实际测试过?
|
[52 楼] weilinghao77
[泡菜]
21-3-22 16:16
m43机身相比同价位的aps-c或者全幅,无论外观,做工,操控,人机交互,无一不是遥遥领先的,这正是m43吸引人的重要属性之一
现在留在手里的,老蛙7.5/2,8/1.8鱼眼,30/2.8微,12-40/2.8,40-150/2.8,机身em1ii,gh4,(gh4即将换成gh5) 还留了一套轻便组合,松下15/1.7+gx7,这台gx7陪伴我快4年了,上过海岛进过沙漠,四万多快门依然坚挺
————————————————————这两段话很赞~~ID名也很赞,浆.........
我现在手里松下g85,松下LX100,索尼nex7,都还在用,很多镜头进来又出去了,包括适马18 35,50 100,metabones 0.71转接环,16za,la ea2转接环,135za.......
现在松下g85配 适马56 1.4,索尼nex7 配适马30 1.4,lx100旅游时候跟着g85配合....
未来我打算50以上焦段都交给M43,50以下焦段都给全幅。购置计划包括松下dg 50 200、42.5 1.2(买的话就是第二次购入了),出掉nex7(或者留给小孩玩算了)买尼康z系列加14 24 2.8那枚超轻的全画幅超广.....
这样,就构成尼康z 14-24 2.8+松下g85 42.5 1.2+56 1.4+50 200的组合,重量在可接受范围。(佳能不喜欢,不考虑) 之前借过5D4加70 200+24 70,爬山爬了十公里路,到山顶准备想把5D4等全扔下山了,经历过的兄弟应该懂,哪儿还有什么心情拍照......
|
[51 楼] 玄瞳冷静
[泡菜]
17-8-29 19:26
本人目前有两台m43机器,之前出掉了一台,说一下对这个系统使用人群的看法:
1.对机器的可玩性要求大于画质要求。
2.此用户群手抖的概率大于别的系统用户。
3.用在摄影学习的时间远小于看评测和买入、卖出器材的时间。
至于m43走不走大43的老路,还是那句话,这个系统以它的用户群水平荣耀或衰落。
如果一个用户用m43拍的片,被他周围的朋友圈广泛赞赏,那么买的人自然会多,路自然越走越好。
反之亦然。
|
[50 楼] alfahuang
[泡菜]
17-8-29 11:23
patjs 发表于 2017-8-29 11:13  11年入的gf2,才4300元多点,双套头,小巧美观,触屏,易用,最佳入门机,超值了。我买后,身边朋友陆续买了10台左右。 缺点在于没有evf,除此没啥可抱怨的。现在的松下,颜值(主要是penf),像素,防抖和个别功能弱于奥巴。富士还是很好的,但是叫我换门太折腾了。其它的大机器实在无感,即使性能再强,上班时也无法塞到包里到处拍个小景啥的 第一次入松下买的GX8,用的DG15 DG25 42.5 1.7三个镜头,等效30 . 50 .85 ,一机3镜刚好一万,一个小包就全装下了。对于普通摄影爱好者而言,摄影还是轻松优雅的好玩,也大多是记录生活。极致的输出,极致的虚化,极致的高感表现,为了这些要付出的成本和重压非极致发烧毋需为之。
|
[49 楼] patjs
[泡菜]
17-8-29 11:13
alfahuang 发表于 2017-8-29 10:56  M43的cmos只要在高低感画质上以及像素上持续拓展,还会活的很好,不过奥巴这么刷产品,对松下压力很大。松下近年来在影像市场上最辉煌的时期是GF2。
做家电起家的有一点好,品控做的不错,几乎没什么质量问题。 11年入的gf2,才4300元多点,双套头,小巧美观,触屏,易用,最佳入门机,超值了。我买后,身边朋友陆续买了10台左右。 缺点在于没有evf,除此没啥可抱怨的。现在的松下,颜值(主要是penf),像素,防抖和个别功能弱于奥巴。富士还是很好的,但是叫我换门太折腾了。其它的大机器实在无感,即使性能再强,上班时也无法塞到包里到处拍个小景啥的 本帖最后由 patjs 于 2017-8-29 11:14 编辑
|
[48 楼] alfahuang
[泡菜]
17-8-29 10:56
M43的cmos只要在高低感画质上以及像素上持续拓展,还会活的很好,不过奥巴这么刷产品,对松下压力很大。松下近年来在影像市场上最辉煌的时期是GF2。
做家电起家的有一点好,品控做的不错,几乎没什么质量问题。
|
[47 楼] Arias
[泡菜]
17-8-28 20:43
我觉得M43最有价值的可能是旗舰器材的防抖技术,就像EM12+12100PRO所得到的最大化的防抖。如果你手里有EM12机身,建议与12100PRO合体。
40150PRO画质相当好,但我希望它有如12100PRO那样的防抖。(如果给PRO变焦普及防抖,我们是不是可以暂时忽略牛变要不要升级到f/2的问题?)
欧林帕斯一直不肯出918的f/2.8PRO版本,我的意思当然是带防抖的。如果有,可以跟40150PRO的“妄度”版本形成不错的搭配。
好在现在出了12100PRO。
用牛变建立系统的好处是旅行时不用再去纠结该带啥镜头。
|
[46 楼] edmondxiang
[泡菜]
17-8-28 18:44
numpfish 发表于 2017-08-28 18:34没事,我也是出了1240入12100的,爽! 出几钱了?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
[45 楼] numpfish
[泡菜]
17-8-28 18:34
edmondxiang 发表于 2017-08-27 21:25我也笨了,当时既然要入25 1.2就应该买个机身配12100,这货太变态了。现在1240这么新又不舍得卖了 没事,我也是出了1240入12100的,爽!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
[44 楼] 锦瑟五十铉
[泡菜]
17-8-28 18:23
其实我觉得奥巴和松下就该开发些别人没有的东西,比如75f1.8,12-100f4,这样才有存活的理由和价值。老是按照全幅的框架来什么大三元,就是跟着别人走,是不行的。别人的大三元架构体系,以及24 35 50 85这类区分方式都是几十年积累下来的,和别人硬碰硬会被拖死。 就像以前※※阶段美苏军火竞赛,苏联知道底子和美国有差距,但是搞了套非对称竞争,也有模有样,能派上用场,现在还是有很多人跟随 本帖由 无忌论坛V3.1.0 iPhone6 iOS10.3.3 客户端发布
|
[43 楼] batsing
[泡菜]
17-8-28 17:30
xyghpxj 发表于 2017-8-27 10:16  如果自动镜头能够参考手动镜头的体积重量的话,奥林巴斯怎么也是参考自己的OM。中一算啥? OM是全画幅,M43是43画幅。技术规格不同,参考个屁
|
[42 楼] 陈蔚骁
[泡菜]
17-8-28 00:16
300 2.8胎死腹中咳咳。 与食俱进 发表于 2017-08-27 20:44M4/3的大三元相对来说的轻便是以电子修正畸变为代价的。你要是不嫌重,真的应该收一只这玩意,感受一下奥巴纯粹的光学素质,与现在这些电子修...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
[41 楼] 与食俱进
[老坛泡菜]
17-8-27 23:30
edmondxiang 发表于 2017-08-27 22:32我的是1635三代,714主要造工太高,艺术品一样。最近比较忙,相机买回来都没时间拍,都几乎全新的样子。恶魔兔其实一早想入的,一直都1300... 以全幅顶级器材为主力的器材党拿M4/3把玩抚摸,有点儿类似包养情人的需求了。哈哈。如果这样考虑的话,老蛙还是算了,7-14的质感还是很可以的。既然打算以pro变焦为主搭建M4/3系统,建议你em1mk再配个手柄,逼格更高,手感更好。你这个观点其实可以代表不少多修的壕器材党,相比较而言,M4/3玩到头了都是很便宜的。 本帖由IOS客户端发布
|
[40 楼] kawasaki1280
[资深泡菜]
17-8-27 22:59
个人感觉M43相比全幅最大的弱点还是暗噪控制,特别是夜景长爆等,即使低感也不够干净。高感么肯定是不如全幅或者D500这样的顶级半幅。但这代的高感基本不输给中端半幅了。其他的缺点比如立体感之类的见仁见智了,其实很多时候立体感只不过是由于浅景深而已。关键是楼主如果用惯了小机器,大机器是否合适。
我之前也em12和D500考虑很久,最后还是觉得前者太贵。如果两套系统的话,M43+全幅倒是不错。EM12可以当速度机,配12100也够用了。全幅拓展业务,加个720也够了。觉得国内的视频业务,对浅景深还是向往的,早先5D2种种不便,但也用来当婚礼视频机了。视频追焦的话肯定佳能和大法好,但是佳能半幅的CMOS和M43也差不太多,左右两边裁掉一点而已,大法楼主也不喜欢。D500倒是有视频防抖,虽然追焦很慢,但手动也不麻烦还不会录入对焦的声音。手持还是比较方便的。不过如果是要靠摄影吃饭的,全幅肯定唬人。
感觉按楼主的要求,就EM12 D500 D750之间选了~
|
[39 楼] edmondxiang
[泡菜]
17-8-27 22:32
与食俱进 发表于 2017-08-27 22:22我看你这人心里长草迟早要拔,晚拔不如早拔,趁着12-40成色好还能出个好价。拍星空奥巴的2.8不行,始终差一口气,高感3200效果一般般... 我的是1635三代,714主要造工太高,艺术品一样。最近比较忙,相机买回来都没时间拍,都几乎全新的样子。恶魔兔其实一早想入的,一直都13000多机身后来降价了不少套机才15500还送个36g 256m的内存卡就入了,一直缺少2470这样的焦段,单反上这焦段太碍眼,对比过2470gm 富士的1650 2.8都因为尺寸问题出局了,自然恶魔兔套机最适合了。平时买红圈可能动扎过万,43的显得便宜,怕自己忍不住乱买多问大家意见。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
[38 楼] 与食俱进
[老坛泡菜]
17-8-27 22:22
edmondxiang 发表于 2017-08-27 22:101240太新了,出了可惜。25 1.2不提虚化,画质特别干净值得玩的。我见你拍星空用714不错,但我每次因为这灯泡设计买不下手 我看你这人心里长草迟早要拔,晚拔不如早拔,趁着12-40成色好还能出个好价。拍星空奥巴的2.8不行,始终差一口气,高感3200效果一般般。灯泡头倒不是什么问题,我所有镜头都是裸奔,风里来雨里去的丛来也没事,东西买来就是用的,何必当长辈似的供着。灯泡上滤镜比较麻烦是真的问题,广角风光不用滤镜等于打了个大折,尤其是M4/3的小底,后期调整余地不足。不过对于我一个直出党来说问题不大,瞎玩呗,咱又不搞艺术创作。 你如果打算玩玩星空摄影,在不上赤道仪的前提下,老蛙这只头还是可以的,还有奥巴那只8/1.8鱼眼,都比7-14强得多。 话说回来,你不是有无敌4吗?配上16-35LII怎么会看上M4/3的星野拍摄?M4/3拍这个题材真的差不少。 本帖由IOS客户端发布
|
[37 楼] edmondxiang
[泡菜]
17-8-27 22:10
与食俱进 发表于 2017-08-27 21:5512-100和25/1.2这两只镜头一起发布的,很明显这就是奥巴的大招,这两个搭配em1mk2绝对是顶级的出片率。12-40建议尽快出掉... 1240太新了,出了可惜。25 1.2不提虚化,画质特别干净值得玩的。我见你拍星空用714不错,但我每次因为这灯泡设计买不下手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
[36 楼] 与食俱进
[老坛泡菜]
17-8-27 21:55
edmondxiang 发表于 2017-08-27 21:25我也笨了,当时既然要入25 1.2就应该买个机身配12100,这货太变态了。现在1240这么新又不舍得卖了 12-100和25/1.2这两只镜头一起发布的,很明显这就是奥巴的大招,这两个搭配em1mk2绝对是顶级的出片率。12-40建议尽快出掉,大三元我两头都有,就是对这样中庸的标准变焦不感冒。玩相机就是玩视角,平实中庸的视角尽可以交给25/1.2。我看你还打算入超广,老蛙的那个就挺好,才一百多克,出门12-100一镜走天下,遇到大景掏出200克不到的7.5撸一发超解析,天黑了换上25pro手持长曝,完美。 本帖由IOS客户端发布
|
[35 楼] edmondxiang
[泡菜]
17-8-27 21:25
与食俱进 发表于 2017-08-27 21:23奥巴的变焦的确是传统强项。以焦段有特色、画质基本不输同焦段定焦著称。进入M4/3时代了,奥巴更多从机动性来考虑了,应该不会再搞那些重型武... 我也笨了,当时既然要入25 1.2就应该买个机身配12100,这货太变态了。现在1240这么新又不舍得卖了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
[34 楼] 与食俱进
[老坛泡菜]
17-8-27 21:23
edmondxiang 发表于 2017-08-27 20:5543感觉做变焦优势比较大,定焦还是有保留,等效80以上焦段配大光圈效果比较特出 奥巴的变焦的确是传统强项。以焦段有特色、画质基本不输同焦段定焦著称。进入M4/3时代了,奥巴更多从机动性来考虑了,应该不会再搞那些重型武器了。喜欢变焦,12-100就很好啊,绝对是奥巴刷奖炫技之作。大画幅系统很难做这样高素质的大变焦,对其他系统的小三元,以一敌二。 本帖由IOS客户端发布
|
[33 楼] okeepi
[禁言中]
17-8-27 20:56
randomk 发表于 2017-08-27 08:40个人觉得画质看个人需求 我觉得同画幅下 画质都差不多 顶多就是像素多点少点 目前松下GF2的画质我觉得也不差
个人目前手上差... 据说还可以。@xiaofeng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
[32 楼] edmondxiang
[泡菜]
17-8-27 20:55
与食俱进 发表于 2017-08-27 20:44M4/3的大三元相对来说的轻便是以电子修正畸变为代价的。你要是不嫌重,真的应该收一只这玩意,感受一下奥巴纯粹的光学素质,与现在这些电子修... 43感觉做变焦优势比较大,定焦还是有保留,等效80以上焦段配大光圈效果比较特出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
[31 楼] 与食俱进
[老坛泡菜]
17-8-27 20:44
edmondxiang 发表于 2017-08-27 20:18我上网查到了,的确很大。2008年出现在还不到十年。玩了恶魔兔快一个月,感觉1240 2.8做到这尺寸,应该还有余力做上去更高端的标头而体... M4/3的大三元相对来说的轻便是以电子修正畸变为代价的。你要是不嫌重,真的应该收一只这玩意,感受一下奥巴纯粹的光学素质,与现在这些电子修正镜头完全不同的味道。按照奥巴不妥协的拧巴风格,如果现在刷12-40/2,一定又是个巨兽。记得前一段时间mobile01赴日本奥巴总部采访,奥巴开发人员很明确的表示,今后M4/3pro镜头的研发要优先考虑可手持拍摄的机动性,这样才可以发挥奥巴领先业界的防抖。比如300mm定焦,研发过程中曾经做出了大光圈的工程头,画质极佳,但是因为无法手持的缘故,最终面世的规格降低为300/4。300/4的重量是1.36KG,77mm口径,这个体积和重量估计就是奥巴M4/3镜头的天花板了。 本帖由IOS客户端发布
|
[30 楼] edmondxiang
[泡菜]
17-8-27 20:42
等17 1.2出来就做个对比评测看看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
[29 楼] edmondxiang
[泡菜]
17-8-27 20:18
与食俱进 发表于 2017-08-27 20:09镜头大,图也大 我上网查到了,的确很大。2008年出现在还不到十年。玩了恶魔兔快一个月,感觉1240 2.8做到这尺寸,应该还有余力做上去更高端的标头而体积又不至于很大的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
[28 楼] 与食俱进
[老坛泡菜]
17-8-27 20:09
edmondxiang 发表于 2017-08-27 19:58图好像崩了? 镜头大,图也大 本帖由IOS客户端发布
|
[27 楼] edmondxiang
[泡菜]
17-8-27 20:01
锦瑟五十铉 发表于 2017-08-27 19:53现在我们国家消费品市场不管哪个门类,其实就类似于国情:距离吃饱饭也就那么几年,对于吃精要求还没那么高。审美情趣,和个性化的提炼还要点时间。 ... 中国将近14亿人口,有闲钱提高一下自己生活质量也是可以的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
[26 楼] edmondxiang
[泡菜]
17-8-27 19:58
与食俱进 发表于 2017-08-27 19:53奥巴十年前就搞出这些玩意儿来了。疯狂堆料的怪兽级大三元,等效焦距28-70,恒定光圈F/2,900克,77mm滤镜,17组18片(2只E... 图好像崩了?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
[25 楼] 与食俱进
[老坛泡菜]
17-8-27 19:53
edmondxiang 发表于 2017-08-27 19:30如果用过全副单反大三元,你就知道43的实在是太轻了,光学不往上做只出小型化,2010-2017已经出得差不多了,普及型走量的镜头再更新也是差... 奥巴十年前就搞出这些玩意儿来了。疯狂堆料的怪兽级大三元,等效焦距28-70,恒定光圈F/2,900克,77mm滤镜,17组18片(2只ED镜片、1只非球面ED镜片、1只非球面镜片)9片光圈叶片。参数和画质当时都是逆天级别的。尽显光学传统底蕴。然并卵,大4/3还是死了。 大4/3的黯然离去使奥巴认识到与大画幅系统硬拼规格基本是死路一条,现在的M4/3可以说是借尸还魂了,怎么可能再开倒车。在一定体积重量的限制下尽量做出大画幅无法实现的规格才有出路。 本帖由IOS客户端发布
|
[24 楼] 锦瑟五十铉
[泡菜]
17-8-27 19:53
现在我们国家消费品市场不管哪个门类,其实就类似于国情:距离吃饱饭也就那么几年,对于吃精要求还没那么高。审美情趣,和个性化的提炼还要点时间。 本帖由 无忌论坛V3.1.0 iPhone6 iOS10.3.3 客户端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