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楼] 公鸡先生
[泡菜]
17-10-8 17:54
2015年全面数码化后彻底放弃了胶片。最后一次使用胶片是2017年一次外景,此后胶片机器就束之高阁了。 刚刚翻出来一堆胶片机器,电子的135的,佳能,康泰克司,尼康,都不能动了…… 120的玛米亚找不到了,勃朗尼卡ETR能换后背的也找不到了,只找到不能换后背,75和150两个头。 基辅60,基辅88,潘泰康都在,除了增距镜发霉外,其余都还好。 先上几张数码时代努力仿胶片的伪黑白。 这是放弃胶片后,甚至放弃黑白写真业务后的第一次尝试数码为黑白。2009年,然后直到2015年,基本没碰过黑白: 先立个帖子,以后增加胶片的黑白。 本帖最后由 公鸡先生 于 2017-10-8 18:18 编辑
|
[127 楼] 铁茶壶
[注销用户]
17-11-6 10:19
|
[126 楼] shenshenshen
[禁言中]
17-11-5 21:44
铁茶壶 发表于 2017-11-5 21:15  听婶宣传了多次原厂药,翻来冰箱里数了数还有二十个踢马死,120的135的都有。跳过xtol直接上tmax冲洗原药了,这货一升能配五升工作液,显60个卷。每升头四个正常时间,中间四个加一分钟,最后四个再加一分钟,那就头锅冲柯达,二锅冲其他洋卷,三锅冲狗屁三和乐凯。 呵呵,真够节省,够算计。TMAX药没错。但是有那么大的持续药力吗?怀疑。 每锅之间间隔不能时间长,时间长回用稀释药,根本把不住闭眼时间的。何况效果还是24度的好。 哓巴哪里老用TMAX,可以听听他的意见。 想着停显 。这现行反黑白已经抓了一把了。 想着最后热克达尔克水泡粉层下去。那东西在中间层。 本帖最后由 shenshenshen 于 2017-11-5 21:57 编辑
|
[125 楼] 铁茶壶
[注销用户]
17-11-5 21:15
|
[124 楼] shenshenshen
[禁言中]
17-11-5 17:33
铁茶壶 发表于 2017-11-5 17:07  踢马死400还活着呢,用120也无所谓这点颗粒。 FOMA200.他家的类XTOL。再不灵上捷克索赔去
|
[123 楼] shenshenshen
[禁言中]
17-11-5 17:14
铁茶壶 发表于 2017-11-5 16:45  俺起步洋片踢马死国产乐凯加d76 习惯了反差通透,所以d23试用过一次还搭的是公元,印象很不好。现在雨刮器前辈的片子,也是D76的看着舒服,D23的感觉灰且闷,个人审美哈! 闷灰,眼光问题,更重要的是用药问题,用反差最低的药搞阴雨天暗景。可不闷灰嘛。亚当斯的那个N加,白说的啊? 老公元那玩意,暗部就亏。上D23更亏。两坏加一起了都。更坏。 是个药就比D23暗部好,反差强,是白说的嘛,那是柯达说的。记得柯达以前有的药种反差表的。反正RMS表有. 既然知道不好,有问题,还坚持,神马意思,跟自己过不去好玩?还是有暗灰强迫症?在不就是特为跟四婶打擂台,对着唱反戏? 真要持这口气到是个汉子了。一辈子都D23吧。带到棺材里去也别改行不? 当然,个人认为这就是好黑白,单说了,个人黑白审美眼光如此,谁也说不服的。 但是也不排除有后起觉悟之士,看见老塞哪路高光华丽的片子眼红砸美刀的哈。 老美影友:虎朋狗友,一脑门子看不上老塞。俺当时就提出强烈 ※※了哈。咱就事论事。俺在美术馆老塞片跟前站过三天,数过观众人头的!!!也知道一般底片很不好做出那种效果。俺也是黑屋混大的。知道传统手能伸多长。所以国内有点名气的暗房师远路排队去北京泰吉轩去朝圣哈。。。他们的传统暗房手也没长太多。老塞效果面前,也不敢递牙,只有仰望了。 ========================================================================== 公鸡大师乐凯耍的是很不错的。无忌早年留了些好片子哈 本帖最后由 shenshenshen 于 2017-11-5 17:29 编辑
|
[122 楼] 铁茶壶
[注销用户]
17-11-5 17:07
|
[121 楼] 铁茶壶
[注销用户]
17-11-5 16:49
|
[120 楼] 铁茶壶
[注销用户]
17-11-5 16:45
|
[119 楼] shenshenshen
[禁言中]
17-11-5 16:04
公鸡先生 发表于 2017-10-11 12:16当时每天早上,助理美眉就提着几袋乐凯到门市大厅,要门市美眉们帮忙把外壳拆掉,锡纸撕掉…… 那个年代耍乐凯是影楼师傅必须过关的第一步。可以说是衡量国产薄卤鸡使用熟练度的一把尺子。耍不好,连吃开相馆胶片饭的资格都没有哈。 刚进无忌的时候,大顶楼上全是探讨乐凯的帖子,现在还保留着那吧。这个尺子概念,已经深入俺心目中了哈。 乐凯换用狗屁3那种黑棉纸以后,质量问题基本都来了。配套的HB17系列,也听柯达的,使用类VC的药。可惜那时候国内黑白认识认知低下,老是D23/d76的招呼它。不在HB17上仔细探索。发挥不了乐凯本身细颗粒的特点。 后话一句,现在的派森,就是乐凯厂出来的技术人员搞得。这个信息来源于上海老黄。。这个厂流窜出不少吃着皇粮放着私骆驼的哈。。别的不说了。 公正的说,乐凯卤剂本身,是国内最接近可达的,负片彩色,传统黑白都如此。乐凯当年的120PRO,持国内牛耳多年。比普通120卷当年就贵10块。一卷买三卷NEW100的120啊。 在国外指着这个创牌的。 乐凯厂主办的感光材料杂志。在国内感光材料界,是 ※※刊物哈。俺很多国外的胶片动向,新品价绍等灯都来自于这个杂志的。 可以说,俺的胶卷知识,乐凯技术杂志算是个引路人。这点上俺吃水不忘挖井人。不会干放下筷子就骂娘的事。 本帖最后由 shenshenshen 于 2017-11-5 16:33 编辑
|
[118 楼] shenshenshen
[禁言中]
17-11-5 15:54
铁茶壶 发表于 2017-10-26 22:46原装xtol一升能对付15卷120.保存性也不错,俺是准备用完d76和hc110转xtol。 一升15卷?量很大嘛。 这么不学着他们耍D23搞大灰片啊?
|
[117 楼] 公鸡先生
[泡菜]
17-10-29 09:33
当年给摄影与摄像写过的最后一篇稿子,题目叫《牛头对马嘴,其乐无穷》,详细介绍了各种转换口的玩法……文字写了很久,后来数码了,不玩了,文字也找不到了…… 重返胶片,才知道,各种转接环,铺天盖地了……😂😂 这是这几天刚刚牛头对马嘴的……
|
[116 楼] 铁茶壶
[注销用户]
17-10-26 22:57
|
[115 楼] 铁茶壶
[注销用户]
17-10-26 22:50
|
[114 楼] 铁茶壶
[注销用户]
17-10-26 22:46
|
[113 楼] shenshenshenshen
[注销用户]
17-10-24 07:05
|
[112 楼] 公鸡先生
[泡菜]
17-10-23 17:32
 好吧,冲卷算是过关了。 折腾一圈,终于回到上世纪八十年代。
|
[111 楼] ufo2000ufo
[泡菜]
17-10-23 14:47
这是对应底片在观片器上用手机拍的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
[110 楼] ufo2000ufo
[泡菜]
17-10-23 14:46
shenshenshen 发表于 2017-10-20 15:07耍勾兑药,需要一个很长的时间跟踪玩。 四婶昨天又测试了一卷乐凯航空卷自己分的120卷,机器是福伦达海利亚白头,将上次用的hc110液加入500ml过滤水,变成hc110B液,又加了些分析纯的甘氨酸,使得加入甘氨酸的总量大于5克,试验条测试的常温静止显影时间是20分钟。观察试验条感觉后五分钟反应速度很慢,也就是高光冲不上去的感觉。第一次扫描发现颗粒粗的没法看,但看底片效果又很正常。琢磨了半天发现是片基背面残留物惹得祸,仔细擦拭清洗胶片背面,再次扫描颗粒改善。总结是非常细腻,能充分体现海利亚镜头细腻的解析效果,调子不够明快。估计甘氨酸在三到四克对应1000ml工作液比较适宜,加入甘氨酸后也不适合多次回冲,两次基本到头了。而且药液浓度最好用B的比例。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
[109 楼] ufo2000ufo
[泡菜]
17-10-23 14:34
公鸡先生 发表于 2017-10-22 08:30 这个是126mm分装的乐凯航空卷吧,练习还行,正经拍最好别用,摸摸背面是不是像砂纸的沙沙感觉,那是片基涂层残留的颗粒,看底片很好,扫描出来颗粒粗的没法接受,都是那残留颗粒惹得祸。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
[108 楼] mountech
[泡菜]
17-10-23 10:41
ufo2000ufo 发表于 2017-10-19 23:37按照四婶前辈的介绍测试啦一下,HC110A液,加2克分析纯甘氨酸(氨基酸),常温20.5度试条显影测试2分45秒,按照ISO1600曝光,20.5度显影21分30秒。定影10分钟。福马ISO100-120胶卷,小西六 Pearl II、645片幅,镜头后加的太苦吗75/3.5中幅镜头,颗粒有少许改善,锐度和灰阶改善较多。 福马的卷建议用原厂W27细颗粒显影剂来试试,类似于xtol的配方,对自家卷最配胃口
|
[107 楼] shenshenshen
[禁言中]
17-10-23 06:54
爱相机的老头 发表于 2017-10-22 22:37呵呵,乐凯卷用多了 室内用的国产廉价玩意。 本帖最后由 shenshenshen 于 2017-10-23 06:54 编辑
|
[106 楼] 爱相机的老头
[泡菜]
17-10-22 22:37
公鸡先生 发表于 2017-10-22 20:20这个还没习惯,拿出来直接就伸舌头舔……😂  呵呵,乐凯卷用多了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
[105 楼] 公鸡先生
[泡菜]
17-10-22 20:20
这个还没习惯,拿出来直接就伸舌头舔……😂
|
[104 楼] 公鸡先生
[泡菜]
17-10-22 15:06
罗刹国的85/2,遮光罩这种状态,不算夸张。
|
[103 楼] shenshenshen
[禁言中]
17-10-22 12:52
公鸡先生 发表于 2017-10-22 08:51两次配的四千毫升的D76浓缩液,贴的标签第二天花了两瓶浓度不一样,分辨不出了……全倒了。 底下是18升的容器,浓缩的药冲出空白卷,全倒了。 浪费严重啊。没检验单项 药粉药性。硫养也没检验酸碱性吧。还有容器。 先少配半升,一测试片头就明白了。有事也好找原因。 规范的显影液存储是黑压缩灌。买那个2升的。 那个120还真是航空卷片啊? 灯要是不干活了。那曝光严重不足,基本算白板了就。 机器要是没重拍功能,这张只能卷过去作废。 俺就不爱用老式PC线引闪。都用无线的。 本帖最后由 shenshenshen 于 2017-10-22 12:59 编辑
|
[102 楼] 公鸡先生
[泡菜]
17-10-22 08:51
两次配的四千毫升的D76浓缩液,贴的标签第二天花了  两瓶浓度不一样,分辨不出了……全倒了。 底下是18升的容器,浓缩的药冲出空白卷,全倒了。
|
[101 楼] 公鸡先生
[泡菜]
17-10-22 08:41
第一个空白卷,怀疑是新型胶卷要特别长的显影时间,然后追黑法,半个小时不黑   也不是空白,影像极淡…… 第二卷依旧空白。于是怀疑药。重新买齐后,不能确定是那种药出问题,索性全部扔了。可惜,毁尸灭迹了……
|
[100 楼] 公鸡先生
[泡菜]
17-10-22 08:35
终于买齐了所有的药,拍完冲出空白卷!配了20升的浓缩药,全部倒入马桶,药粉全部扔掉,重新买,重新配。 然后,玛米亚,勃朗尼卡,基辅,全部闪光灯不能亮了……  事后回想,失败,是人生的组成部分。 终于,可以营业了。下午开拍第一个营业照。
|
[99 楼] 公鸡先生
[泡菜]
17-10-22 08: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