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知美国和加拿大 - 美国飞地阿拉斯加
9701 607
[69 楼] 曼曼 [资深泡菜]
18-10-10 22:51
少年时期的孙中山就与檀香山结下了不解之缘,13~17岁他在这里接受教育并成长。
因此檀香山是海外孙中山雕像最多的地方,而且是唯一树立孙中山少年时期铜像的城市。

孙中山的哥哥孙眉,当时已经是夏威夷茂宜岛上的首富,希望弟弟在这里接受西方教育,并在生意上成为他的助力。
意奥拉尼学校(Iolani School)创办于1862年,是夏威夷※※上最早的一所,起初为英国传教士子女教育而创办,
如今也是夏威夷最有名的私立学校。

1879年,13岁的孙中山远渡重洋来到檀香山,这年秋天,孙中山进入意奥拉尼学校在这里接受了系统教育,
并有了“慕西学之心,穷天地之想”。

1879年到1882年,在意奥兰尼读书的3年里,孙中山系统学习了西方的自然科学以及政治、经济、法律、社会学和圣经等课程,
从一个连英文字母都不认识的中国乡下孩子,成长为能说一口流利英语的优秀学生。
在毕业典礼上,夏威夷国王卡拉卡奥阿亲自为孙中山颁发了英文语法第二名奖,这也被当地华侨视为一个极大的光荣。

在意奥拉尼学校的大教学楼前,还有一座少年孙中山铜像,铜像的铭牌上写着:本校校友,一八八二年毕业。
为纪念孙中山所设立的展览馆,在此存放着关于孙中山学习期间的资料。
学校也以出了孙中山这样一位伟人为荣,校方说:“我们很愿意和学生讲孙逸仙博士的故事。”

1882年秋天,他再次去火奴鲁鲁,进入美国人办的欧胡学院(Oahu College,Honolulu)的大学预科班读了两个学期。
1883年7月,未满17周岁的孙中山被家人强迫从欧瓦胡学院退学回国,结束了海外学生生涯。
有趣的是,出生于火奴鲁鲁的美国前※※奥巴马就读过的普纳荷学校(Puhahou School),前身即欧胡学院。

13岁到17岁,是价值观与世界观形成的时期。孙中山在广州岭南学堂讲演时曾提到这段经历:
“忆吾幼年,从学私塾,仅识之无。不数年,得至檀香山,就傅西校,见其教法之善,远胜吾乡。故每于课暇,辄与周围同学诸人,相谈衷曲,而改良祖国,拯救同类之愿,于是乎生。当时所怀,一若必使※※人人皆免苦难,皆享福乐而后快。”

2006年孙中山诞辰140周年时,夏威夷市※※将中国城旁的一座公园命名为孙中山纪念公园。
这里同样有一座少年孙中山雕像,旁边的石牌上镌刻着孙中山对少年时代的回忆:
“这是我的夏威夷……我在这里长大和受教育。在这里,我开始懂得什么是现代、文明※※,这样的※※意味着什么。”

孙中山少年时期的雕像,我们没有去看。一下是引用的网络图片,是孙中山纪念公园里的雕像和碑文。
[68 楼] 曼曼 [资深泡菜]
18-10-10 16:02
此前就听说孙中山铜像很不起眼,但是没想到我们在中国城的主街上竟然两次走过都没看见街对面的铜像。
原来他站立在比列天尼街与纳瓦纽河交汇处一个桥头的树下。

中山先生的铜像有一人多高,铜像底座上刻着孙中山来檀香山求学和从事革命活动的事迹。
铜像后面是中国城和华埠文化广场,右侧是孙中山先生成立兴中会的地点,现在已改建爲一座白色的大楼。
位于夏威夷檀香山市中心的这座唐人街也是孙中山先生最早策划革命的地方。

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创建兴中会,1911年武昌起义推翻清※※,1912年建立中华※※
孙中山6次到檀香山,4次到美国本土,在美国共计生活九年半。

孙中山在檀香山接受了西方※※思想后,1894年初,北上投书李鸿章,提出以西方国家为楷模,实行改革,使国家独立富强。
由于上书遭拒,更受到甲午中日战争惨败的刺激,孙中山放弃对清※※的幻想,逐渐走上※※革命的道路。

1894.11,孙中山在檀香山创建兴中会,这是中国资产阶级第一个革命团体,第一次提出推翻清※※,建立资产阶级※※※
1895年,在香港建立兴中会总部;以后在横滨、长崎、台湾、河内、旧金山及南非洲等地成立分会。
1905年与华兴会等组成中国同盟会,被举为总理。

1911.10.10武昌起义,结束了统治中国二千多年的封建帝制,12.29被选为临时大※※
1912年建立了资产阶级的政权中华※※,1912.2.13被迫辞职。

1912.8,同盟会吸收其他小党派改组为※※※,孙中山当理事长。
※※※涣散无力,1914.7,其在日本组织中华革命党,任总理;但部分分部仍沿用※※※名称。
1919.10,将中华革命党正式改组为中国※※※

也就是说,兴中会是※※※的前身,檀香山是※※※的诞生地,
后来的※※※虽然经过几次改组,甚至是更名,但它们仍属※※※※※

这就是我们沿街跑了两趟,终于看到的檀香山最大的孙中山铜像。
本帖最后由 曼曼 于 2018-10-10 16:04 编辑
[67 楼] 曼曼 [资深泡菜]
18-10-7 15:52
到中国城,主要是想看看孙中山的纪念像,所以中国城仅仅一路过。

顺便说下,我们也去过别的一些国家的唐人街或中国城,总的感觉这些街区在所在的国家一般都不是什么高档的地区。
有的,看上去甚至很简陋,真有一夜回到解放前的感觉...

夏威夷的中国城还算比较整洁的,但是算不上漂亮。
[66 楼] 曼曼 [资深泡菜]
18-10-7 13:27
在中国城附近,还看到火奴鲁鲁第二次世界大战纪念馆Honolulu World War II Memorial,
无论任何国家,为保卫祖国的※※而战的人,都是民族的尊严和国家的骄傲。 本帖最后由 曼曼 于 2018-10-7 13:43 编辑
[65 楼] 曼曼 [资深泡菜]
18-10-7 12:37
...
[64 楼] 曼曼 [资深泡菜]
18-10-7 12:34
原来是一座退伍军人纪念碑。
[63 楼] 曼曼 [资深泡菜]
18-10-7 12:24
再走一段路,看见一座长明火炬状的建筑物。
[62 楼] 曼曼 [资深泡菜]
18-10-7 12:16
在欧胡岛的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到远处的山峦起伏,云雾缭绕,在闹市区也不例外。
嗯,令人有一种生活在村中城那样的舒适和惬意,檀香山好似田园里的都市。 本帖最后由 曼曼 于 2018-10-7 12:18 编辑
[61 楼] 曼曼 [资深泡菜]
18-10-6 20:15
按图索骥是必须的,近在咫尺不相识,也是经常发生的...
[60 楼] 曼曼 [资深泡菜]
18-10-6 20:08
...
[59 楼] 曼曼 [资深泡菜]
18-10-6 19:59
路遇的人们,看上去很悠闲
[58 楼] 曼曼 [资深泡菜]
18-10-6 18:52
在繁华地段,街角仍然留有足够的空间,留下树荫、清凉。
也一丝不苟地安置了相应的雕像,或纪念※※,或妆点生活。 本帖最后由 曼曼 于 2018-10-6 18:53 编辑
[57 楼] 曼曼 [资深泡菜]
18-10-6 17:57
但这里依然繁花似锦,绿树成荫,秀丽宜人。
[56 楼] 曼曼 [资深泡菜]
18-10-6 17:47
...
[55 楼] 曼曼 [资深泡菜]
18-10-6 17:41
不过,在这繁华的中心地区,更多的是新建的高楼大厦,他们像森林一样,包围了仅存的那些地标式的老建筑,令他们几乎被淹没。
[54 楼] 曼曼 [资深泡菜]
18-10-6 17:32
...
[53 楼] 曼曼 [资深泡菜]
18-10-6 17:20
更多漂亮的老建筑,是我们叫不出名称的。
[52 楼] 曼曼 [资深泡菜]
18-10-6 16:43
夏威夷州立美术馆(Hawaii State Art Museum)
[51 楼] 曼曼 [资深泡菜]
18-10-6 16:36
今天,我们走过的一个小圈,也是檀香山市中心的一段经典步行线。
是步行游览檀香山※※街区一个很好的开始地。

伊奥拉尼皇宫位于市中心的黄金地段,对面就是阿莱伊奥莱尼希勒大楼 (Aliiolani Hale)和国王卡美哈美哈铜像(King Kamehameha statue)。
在伊奥拉尼皇宫的正后方,是夏威夷州议会大厦 (State Capitol building)和华盛顿住所(Washington Place)。

欧胡岛上第一座※※※堂,号称“太平洋上的威斯敏斯特教堂 (Westminster Abbey of the Pacific)”的卡瓦依阿好教堂(Kawaiahao Church)和州议会大厦(State Capitol)彼此相邻、近在咫尺。

黄金步行圈周围还有很多值得步行游览的地方。

檀香山宫(Honolulu Hale),也很漂亮。
[50 楼] 曼曼 [资深泡菜]
18-10-6 12:30
里面虽无惊艳,却也简洁大方,有趣的是座位前面还备有扇子一把,倒是首次得见。
[49 楼] 曼曼 [资深泡菜]
18-10-6 12:22
被他的外观吸引,顺便进去看看,
嗯,有时候凭视觉选择,重色轻义,就在所难免了,
[48 楼] 曼曼 [资深泡菜]
18-10-6 11:38
...
[47 楼] 曼曼 [资深泡菜]
18-10-6 11:35
倒是附近的另一座教堂,看上去漂亮的多,虽然没搞清楚教堂的名字。
[46 楼] 曼曼 [资深泡菜]
18-10-6 10:58
教堂内部没去,好像教堂看多了,已经有些无感。
这里的名人墓地也没看,虽然此地号称“太平洋上的威斯敏斯特教堂,
毕竟此地的名人与威斯敏斯特教堂里的名人是无法相比的。
[45 楼] 曼曼 [资深泡菜]
18-10-6 10:32
跑到马路边上,好不容易等到一个没有车流的空挡。
[44 楼] 曼曼 [资深泡菜]
18-10-6 10:23
卡瓦依阿好教堂Kawaiahao Church建于1842年,是欧胡岛上第一座※※※堂,
号称“太平洋上的威斯敏斯特教堂 (Westminster Abbey of the Pacific)”。

这座“巨石教堂”用14,000块珊瑚石建成,这些珊瑚石由当地劳工和传教士从海中搬运来。
1842年7月21日教堂投入使用,教堂和庭园于1962年被确定为“国家※※地标 (National Historic Landmark)”。

卡瓦依阿好教堂位于檀香山市中心,伊欧拉尼皇宫附近。
在檀香山市中心的街道上可能会听到教堂钟塔传来的钟声。
该大钟 (Kauikeaouli clock) 是卡美哈美哈三世国王于1850年捐赠,到今天仍在为人们报时。

在入口右侧,是陆纳里罗国王 (King Lunalilo) 的陵墓,安静平和地卧于一旁。
这位深受民众喜爱的国王在位仅一年多就去世了,他希望埋葬在卡瓦依阿好教堂,而不是皇家陵园,以便和“他的子民”在一起。

教堂的左边是卡瓦依阿好喷泉 (Kawaiahao Fountain),女酋长Hao (High Chiefess Hao) 曾在这此沐浴,
教堂因此得名:卡瓦依阿好 (Ka Wai a Hao) ,喷泉也会被称之Hao之水。

卡瓦依阿好教堂现在仍是夏威夷人做礼拜的中心,每周日用夏威夷语和英语布道,二楼墙上挂着皇室成员的画像。
在檀香山这块※※悠久的地段,伊欧拉尼皇宫(Iolani Palace)、卡美哈美哈一世国王雕像、传教士之家博物馆(Mission Houses Museum)和州议会大厦(State Capitol)彼此相邻、近在咫尺。

顺便一说,古代夏威夷的皇室成员死后,遗体为了避免落入敌人的手里被玷污凌辱,
一般选择埋葬在陡峭绝壁※※的山洞中或者海底的洞穴里。
不言而喻,海底洞穴的穴壁都是由珊瑚礁围成的。
直至受到※※※影响的近代,夏威夷皇族喜欢用珊瑚礁石装饰自己墓穴墙壁的风俗依旧遗传下来了。
教堂内放着羽毛手杖和天鹅绒垫子的后排座位,昔日专供皇家使用,如今仍然为他们的皇室后裔预留着。
  
教堂后院的墓地,很像是殖民地※※上的名人录。
早期的传教士和很多当时的重要人物都埋葬在这里。
其中就有推翻莉莉·乌库拉妮女王(Queen Liliuokalani)之后,成为夏威夷首任州长的桑福德·多乐(Sanford Dole)。
因此,这里才会号称为“太平洋上的威斯敏斯特教堂 (Westminster Abbey of the Pacific)”。

参观时间: 08:00~16:00 (星期一至星期五 ),年中无休,周日礼拜 9:00开始
入场: 免费

这座教堂现在身处闹市,周边道路上车水马龙。
[43 楼] 曼曼 [资深泡菜]
18-10-6 09:34
在州议会大厦偶遇了两位年轻的台湾背包客。首先当然是因为相互听到对方的汉语,然后交流旅游信息。
再然后相互验明正身,听说我们从南京来,自然也问些当地行情。
又问到我们没去过台湾,而且也不打算去,颇感惊讶。告诉他们,台方对大陆游客限制颇多,我们也不想迁就,
他们也深感惊诧和遗憾。
最后大家合影留念,共两张,因为找不到人帮我们合影,只能分别与他们合照了。
他们只在夏威夷1天时间,我们赶紧打住共叙,他们又匆匆上路了...
[42 楼] 曼曼 [资深泡菜]
18-10-5 20:23
...
[41 楼] 曼曼 [资深泡菜]
18-10-5 20:20
伊奥拉尼皇宫的正后方,是夏威夷州议会大厦 (State Capitol building)和华盛顿住所(Washington Place)。

夏威夷议会大厦建于1969年,建筑本身是一本夏威夷文化※※教科书。
议会大厦通过建筑设计的细节和各种雕塑艺术来表现当地地理风貌及※※文化。
  
议会大厦的两座锥形的立法院,大厦是一个后现代主义的概念化建筑产物,风格独特,代表着夏威夷的根源——火山;
8个主干柱子和132个小柱子,各自代表夏威夷8个主要岛和132周边小岛;环绕着圆形大厅的水池,则象征着环抱夏威夷的太平洋。
  
[40 楼] 曼曼 [资深泡菜]
18-10-5 17:5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