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散记--------旧作重调之:内蒙大草原与阿尔山
3681
276
[9 楼] 易水铖
[老坛泡菜]
19-6-13 15:56
白塔
![]() |
[8 楼] 易水铖
[老坛泡菜]
19-6-13 15:55
山上有很多这种宗教图案的石头板
![]() |
[7 楼] 易水铖
[老坛泡菜]
19-6-13 15:54
沙陀寺的后山,这里的海拔大概三千多米,我们爬后山的时候,速度稍微快了一点,一个当地的大叔提醒我们要慢点爬,这里海拔高,爬山太急了身体和心脏吃不住,非常感谢他,第一次去高海拔地区,没有这个概念,后来我才知道,确实活动太剧烈了对身体负担很大。
![]() |
[6 楼] 易水铖
[老坛泡菜]
19-6-13 15:51
另外一个角度,2007年去的时候几乎没有人去这里旅行,镇上住的人也不多,现在看着,这是多安静的地方啊,不知道现在怎么样了
![]() |
[5 楼] 易水铖
[老坛泡菜]
19-6-13 15:49
从沙陀寺的后山看寺庙全貌
![]() |
[4 楼] 易水铖
[老坛泡菜]
19-6-13 15:48
沙陀寺里的建筑
![]() |
[3 楼] 易水铖
[老坛泡菜]
19-6-13 15:46
青海湖边有个沙陀寺,这个寺庙很有名,就在青海湖鸟岛镇的边上,在这个镇上住了一晚,2007年那时候很便宜,一间房几个人才100元,就是没有这里没有淡水(青海湖是咸水湖),晚上电量也不足,日光灯都打不亮,不知道十多年过去,这里的生活条件是否有改善,是否也变成了一个充满商业气息的旅游区,满街都是旅游纪念品和旅行团。
离这里不远,有一个铁路站-沙陀寺站,青藏铁路要沿着海北从这里经过。傍晚的时候在这个寺庙周围转了几圈。这张片子拍出来之后,看过的朋友都说太孤寂了,这房子显得很沧桑,静静的呆在那里,也不知道经过了多少时间。这里的喇嘛很安静,我见过几个年轻的喇嘛,穿着红红的服装,呆在那里发呆。在傍晚的时候,整个环境很静,空中传来诵经声。。。。确实感觉到一种孤寂的味道,生活在尘世外,离繁华都市里的喧嚣很远。 ![]() |
[2 楼] 易水铖
[老坛泡菜]
19-6-13 15:40
2007年四月购买的第一台数码单反尼康D80,镜头是以前胶片机身用的24-85G,买了D80之后五月初就一个人去了青海呆了七八天,这是第一次带数码机身旅行,非常有意思的,很多旅行的细节现在还能想起来,处理照片的时候因为有以前处理的参考,感觉自己是在作弊一样。
日月山,倒淌河,传统的汉藏分界线,文成公主像,传说文成公主当年走到这里频频回头看望大唐帝都长安 D80+Nikkor 24-85G ![]() |
[1 楼] 易水铖
[老坛泡菜]
19-6-13 15:33
疫情期间无法外出,有大把的时间宅在家里可以作很多事情,其中之一就是花了不少时间系统的学习了后期调色和处理,终于有很多时间可以挥霍了。之前的图片处理多是采用的一种懒人的办法,使用3DLut进行调色,找个喜欢的风格lut曲线,匹配之后随便搞搞就算后期了,主要是方便,不耗时间,一次拍摄的照片一个lut曲线就搞定,不需要每张图片都去调着看效果再修改。现在看来还是得仔细琢磨自己动手,3Dlut再好也是别人仔细琢磨出去针对某个具体场景的风格,自己拿来用匹配是个问题,还是自己搞好玩,那就自己调色。
现在重新发的是最近的一些成果,对颜色的调整主要的目标还是希望去除哪些看着不让人舒服的颜色和显得轻浮的颜色,希望照片整体更有质感,更厚重,看着更舒服一些,数码味儿别那么浓,有点自己的风格。 欢迎批评指正,欢迎讨论,也欢迎贴图交流,欢迎讨论拍摄、后期处理以及其它话题,拒绝谩骂和无厘头攻击。 本帖中图片使用的摄影器材列表: 尼康D80机身 尼克尔AF-S Zoom 24-85/3.5-4.5G IF-ED 镜头 尼克尔AF 80-200D ED N 镜头 尼康D300机身 蔡司Distagon T* 25/2.8 ZF 镜头 蔡司Makro-Planar T* 100/2 ZF 镜头 佳能5D Mark II机身 徕卡Leitz-R 35/2 Summicron 镜头 徕卡Leitz-R 80/1.4 Summilux 镜头 徕卡Leica-R 180/2.8 APO-Elmarit 镜头 徕卡Leica-R 80/1.4 Summilux 镜头 徕卡Leica-R 35/1.4 Summilux 镜头 徕卡Leica-R 19/2.8II Elmarit 镜头 当前: 2007年10月,内蒙大草原,阿尔山,尼康D80+24-85G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