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文章:《浅析我国电动汽车发展的意义与优势》
1220
42
[14 楼] 乌戈马拉多纳
[泡菜]
20-3-18 08:44
相鸣成韵 发表于 2020-03-18 07:41 没那么多因为所以 油要从外面买,2019年每天进口原油1016万桶,多少钱自己算吧。 电可以自己发,煤是自产的,水风光都是自产的,电池用的锂也是自产的,但是三元锂电池的钴要进口,所以现在要朝着磷酸铁锂电池转变。 看不懂国家能源战略,在这里瞎bb,交流档次越来越低 本帖由 色影无忌论坛小程序 发布 |
[13 楼] liu695
[老坛泡菜]
20-3-18 08:41
电动车是发展方向之一,但不是全部。现在的蓄电池已经遇到了瓶颈,必须要有新的能量转换设备。
|
[12 楼] 东北以北的地方
[禁言中]
20-3-18 08:28
|
[11 楼] 相鸣成韵
[泡菜]
20-3-18 07:41
这些优势全都在电摩和电动自行车上表现出来了。而且充电时间的瓶颈、在北方冬天电量缩水在电摩和电动自行车上也不是问题,这是由于这两种交通工具的行驶里程和使用特性决定的。
然而,这两个瓶颈在电动汽车上完全无解,电池电量的增加有物理天花板,能量密度永远赶不上石油产品,所以电动汽车只能在短途的市区内使用,这就无法对燃油车形成替代效应。反向思维一下,如果电动车真能在技术上对燃油车形成替代效应,随着补贴的退坡,电动车应该不受影响,销量继续增长才对。事实是,当补贴滑坡时,电动车的销量也滑坡。 市场已经给出了电动汽车发展方向的答案。电动出行工具其实已经找到了最好的发展模式和方向。 然而,国内的产业政策和地方政策,同电动出行工具的发展方向并不吻合。 |
[10 楼] lbsylh
[泡菜]
20-3-18 07:12
1、电动车需要的电不会显著增加发电量,该发的电还是要发的,污染水平和国家的电力工业发展水平相关。随着核电和将来的核聚变的发展,用电不是个事。电动车出来前,没人说煤电的事。
2、电池的回收环保风险是未知的,随着将来技术水平的发展是可以克服的。开采锂的环保和污染是会改变和减少的。 3、更为重要的是,化石能源是会用完的。 4、西方掌握着发动机技术和相关的控制技术,※※发展代价太大,发展前景受阻。就看这么多年※※的市场换技术的结果可知,这条路走不通或不好走。不能让汽车技术的发展永远受制于人。 5、智能化、电动化始终是发展趋势,结构不同,原理不同。电动化强大太多,无人可以改变这个事实。随着5G的发展可以看得更清楚了。 6、随着技术的发展,油车将小众化。电动车的价格会降到不可想象的程度。这是某些人不愿看到的。 |
[9 楼] 乌戈马拉多纳
[泡菜]
20-3-18 06:34
zzy0119 发表于 2020-03-17 19:43 省钱 省钱 省钱 自家充电,不用去加油站,省事 安静,不抖,无味,舒服 免维护,不用做保养,省钱省事 起步超快,十几万电车0-60公里加速秒50万以内油车,爽 车重,稳 本帖由 色影无忌论坛小程序 发布 |
[8 楼] huace
[陈年泡菜]
20-3-18 06:31
|
[7 楼] kx133
[泡菜]
20-3-18 01:32
都是意淫来的几项内容。
|
[6 楼] 东北以北的地方
[禁言中]
20-3-17 21:04
|
[5 楼] 裸男驾车
[泡菜]
20-3-17 20:18
楼主看看吧……
https://mp.weixin.qq.com/s/JPoxr7Q_JAt27Uhi1--WXg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
[4 楼] huace
[陈年泡菜]
20-3-17 19:55
基本上都是胡扯
弯道超车,木有 环保吗,扯淡,废旧电池更不环保,电是煤电,环保个毛! 本帖最后由 huace 于 2020-3-17 19:58 编辑 |
[3 楼] 关宁
[泡菜]
20-3-17 19:52
|
[2 楼] zzy0119
[泡菜]
20-3-17 19:43
所以作为一个普通消费者能得到的好处是?
|
[1 楼] 关宁
[泡菜]
20-3-17 19:31
《浅析※※电动汽车发展的意义与优势》
从1769年法国居诺制成世界上第一台蒸汽汽车起,到如今的现代化汽车工业,汽车已经历了200多年的发展。并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汽车使用量的连续扩大,汽车对石油等化石能源的依赖以及由此造成的环境破坏,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能源稀缺、环境污染引起人们对汽车环保节能的要求,电动汽车也越来越吸引人们的关注。因此,对于汽车工业起步较晚的※※来说,顺应市场发展的需要,提升汽车工业的实力,研究发展电动汽车有着一定的必要性。 (一)加快电动汽车发展的意义 加快电动汽车发展,对中国实现汽车产业振兴、建设汽车强国之梦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对保障能源安全、实施节能减排也具有重要意义。 1、有利于摆脱对石油资源的过度依赖,保障国家能源和经济安全。据英国石油公司此前发布的《BP世界能源统计2009》,全球原油剩余探明储量按照2008年的年开采速度计算,还可以开采42年。这意味着,到本世纪中叶,以电动汽车为代表的新能源车将毫无悬念地成为全球汽车工业唯一的产品。由于电动汽车可以大幅度、直至100%地减少石油消耗,电动汽车的发展将成为改变国家能源结构、实现节能目标的重要战略支撑点。目前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已超过50%,今后较长一段时间内中国汽车保有量仍将以10%的速度增长,石油短缺的局面会日益加剧。按初步估计,若到2030年中国的电动车占汽车总销量的20%-30%,中国的石油进口可以减少20%。 2、有利于减少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 随着汽车保有量增长,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的市区,汽车排放已经成为氮化物、一氧化碳、碳氢化物等污染物的第一大污染源。汽车还是二氧化碳的重要来源。加快发展和普及使用电动汽车可以减少汽车的尾气污染,极大地改善市区空气质量。同时随着风电、太阳能发电、核电和水电等清洁能源的增加,发电的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会大大降低,电动汽车全生命周期的污染和碳排放也随之大幅减少。中国已是世界碳排放大国,如果能在电动车上有所突破,我们在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方面的国际形象将会得到极大改善,在国际事务谈判中掌握主动。 3、有利于实现中国汽车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尽管中国已经形成了世界级规模的汽车产业,但在传统动力技术等关键领域我们在很长时间内难以摆脱受制于人的窘境。而在电动汽车领域,※※与发达国家的科技水平差距不是很大,在动力电池这一决定电动汽车发展的核心技术方面处于领先地位。中国电动汽车企业可以充分利用核心技术优势和生产成本优势迅速做强做大,成为新能源汽车时代的领跑者,并生长出一批新的全球领先整车企业和一批在电动汽车关键零部件产业领先的企业,实现中国汽车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4、可以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培育新的支柱产业。金融危机给※※经济带来了巨大冲击,经济增长的轨迹和旧有的格局都将面临改变。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当前形势下显得刻不容缓,并将成为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工作的主线。电动汽车作为机械、冶金、能源、电子、新材料和计算机产品的集成,同时也是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数字技术等多种高新技术的集成,是典型的高新技术产品,其对相关产业的拉动效应将大大超过传统汽车产业,电动汽车将成为※※具有战略性的新兴产业和支柱产业。建设电动汽车充电网络是实现产业化的前提,电动汽车的发展也为电力行业带来了良好机遇,电网企业通过参与能源供给网络建设,探索创新业务模式,可以推动智能电网建设,促进电网企业的发展。 (二)※※发展电动汽车的优势 ※※发展电动汽车产业具有技术、成本、资源和市场四大优势: 1、技术优势。决定电动汽车产业成熟度的关键因素是动力电池技术,目前中国企业在电池技术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车用动力电池供应国。特别是深圳比亚迪、深圳雷天、天津力神等专业电池生产厂家,在电池方面已积累了大量的产业经验,已经开发出安全、稳定、容量大、寿命长的动力电池,并实现了规模化生产。雷天公司的锂电池已对欧美批量出口,天津力神的动力电池已装在国产电动汽车上向美国出口,而比亚迪开发出的锂铁电池在技术和成本上已经领先于日本和美国的公司。 2、成本优势。电动汽车不仅是技术密集型产业,也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劳动力成本明显低于发达国家,使※※汽车企业的生产成本具有比较优势。比亚迪首款插入式混合动力汽车F3DM车型在国内的售价约为15万元,仅是丰田混合动力车主力车型普锐斯在中国售价的一半。 3、资源优势。除传统的钢铁、有色金属以外,生产电动汽车所消耗的最重要资源的是生产电池的原料料——锂和生产电机的原材料——稀土。※※是世界锂资源第三大国,而稀土资源更占世界总储量的一半。 4、市场优势。中国拥有全球最大、增长速度最快的汽车市场,2009年※※汽车产量接近1400万辆,并且未来还将保持年均10%以上的增长速度。中国汽车市场为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空间。 尽管电动汽车在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培育方面发展十分迅速,以电力汽车作为传统汽车的替代方案也基本上没有异议,但是目前电动汽车在产业化方面还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障碍。如电池技术不够,充电配套设施滞后,缺乏生产标准等。但是,在如今这种情况下,新能源电动汽车很大程度上将会是汽车市场的主导方向,这无疑是一个壮大※※汽车工业的良机。另外,对内来说,我们在新能源电动汽车的研究上处于领先水平,并且拥有市场,成本等方面的优势。因此,我们要好好把握机遇,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加大投入,加强研发,早日解决困扰着电动汽车发展的瓶颈问题。为※※汽车工业创造美好明天! 时隔七年,中国电动汽车确实在产业和规模上都做到了世界第一,比亚迪的电动大巴出口70多个国家,包含美日英德等发达国家,而国内电动汽车产业技术也全面处于国际第一集团(美中德日韩),这是传统动力自主品牌远远做不到的成就。 本帖最后由 关宁 于 2020-3-17 19:46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