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暗房的小屋:黑白银盐照片的制作,
57846 2500
[1448 楼] george747 [泡菜]
20-7-21 19:30
Lokito 发表于 2020-7-21 11:21
你会错意啦!婶在他楼里删你的帖,是你的真爱。乔治兄的是那位在我楼里和乔治兄互相拉黑的,酷爱伦勃朗光。

伦勃朗人像油画转黑白.
这蝴蝶光又硬又不失柔.
人像光,柔光散光不失硬,硬光影调过渡不失柔.
又是乱说说.虎兄见笑了 本帖最后由 george747 于 2020-7-21 19:32 编辑
[1447 楼] george747 [泡菜]
20-7-21 19:19
润普 发表于 2020-7-21 11:33
你那帖子好久没更新啦,肿么最近那么火热涅,俺不用看就知道那位酷爱伦勃朗光的是x瑟x,女人都是三角光,有个性啊,就不去你那里搅合了,

英儿兄把意思整拧了,大师就是要自虐,挥霍青春,
把那个拧了花的茄子放洋铁皮罐子里,拍一张跟韦斯顿叫板也是乐趣呀,
您老这样不作兴,往往说人不好,耒个什么X, 您却来了二个X X.
[1446 楼] george747 [泡菜]
20-7-21 19:13
Lokito 发表于 2020-7-21 11:21
你会错意啦!婶在他楼里删你的帖,是你的真爱。乔治兄的是那位在我楼里和乔治兄互相拉黑的,酷爱伦勃朗光。

虎兄呀,你把大师惹得醋醋滴,不作兴滴
当年拉黑,是惹不起,总躲得起,
要和我比片,又要验片,又要附上显影液供检验成份。真是当自已大爷了。
我在帖中说迫冲,他又说有问题,转而却回自己楼中去推广。
碰到这样奇货,不躲又能如何?
[1445 楼] george747 [泡菜]
20-7-21 18:55
山区人 发表于 2020-7-21 09:01
就我在的八线小城市来说,照相馆的水平也不怎么样。
当时的照相馆都是国营的,使用的还是木头座机,
他们擅长的还是修大底片印像,观念方面就不用说了,都是师傅传下来的那点东西。
当时最先用120、135相机的,应该是群艺馆、文化馆那帮人,还有摄影爱好者,
总体水平相差不多。

那时自己放大照片一是省钱,二是方便,书上看了点东西,马上就可以用到纸上。
把底片送去照相馆冲洗放大,人家也不会按你的想法弄,还得等好多天。

后来不进暗房是因为彩色胶卷流行了。
蒙盖布,用木头座机是现在拍大幅的前辈哈。
不少照相馆还有如今拍大幅喜欢的老铜头,库克,海里亚。
[1444 楼] 英儿3681 [老坛泡菜]
20-7-21 17:56
请教各位大师,手欠,买了两卷福马的R100反转片。能当黑白负片冲吗?彩色反转负冲倒是冲过。。
以下内容由 英儿3681 于 2020-7-21 17:58 补充
是福马的黑白反转片。。。
[1443 楼] 润普 [资深泡菜]
20-7-21 14:44
Lokito 发表于 2020-7-21 14:22
我的LED就是聚光灯啊,除了灯泡不同,聚光透镜都是一样的。现在还回不去。回去也不敢约了,得等疫情彻底完结。这段时间只能玩玩技术了。回去后那个数码投影相纸的项目可以上马。也许出去拍个45胶片PK中幅数码的金门大桥什么的。


把那个老库克和海丽亚玩儿透了,可惜美国疫情还没见遏制,
[1442 楼] Lokito [泡菜]
20-7-21 14:22
润普 发表于 2020-7-21 14:15
别黄了呀,不用聚光灯,改用led也成啊,俺就喜欢看大画幅拍人像,跟中小画幅就不是一个味道,
我的LED就是聚光灯啊,除了灯泡不同,聚光透镜都是一样的。现在还回不去。回去也不敢约了,得等疫情彻底完结。这段时间只能玩玩技术了。回去后那个数码投影相纸的项目可以上马。也许出去拍个45胶片PK中幅数码的金门大桥什么的。 本帖最后由 Lokito 于 2020-7-21 14:25 编辑
[1441 楼] 润普 [资深泡菜]
20-7-21 14:15
Lokito 发表于 2020-7-21 11:43
拍不成怎么更新啊?拉黑是两年前的事儿啦,不是最近。


别黄了呀,不用聚光灯,改用led也成啊,俺就喜欢看大画幅拍人像,跟中小画幅就不是一个味道,
[1440 楼] Lokito [泡菜]
20-7-21 11:43
润普 发表于 2020-7-21 11:33
你那帖子好久没更新啦,肿么最近那么火热涅,俺不用看就知道那位酷爱伦勃朗光的是x瑟x,女人都是三角光,有个性啊,就不去你那里搅合了,
拍不成怎么更新啊?拉黑是两年前的事儿啦,不是最近。
[1439 楼] 润普 [资深泡菜]
20-7-21 11:33
Lokito 发表于 2020-7-21 11:21
你会错意啦!婶在他楼里删你的帖,是你的真爱。乔治兄的是那位在我楼里和乔治兄互相拉黑的,酷爱伦勃朗光。


你那帖子好久没更新啦,肿么最近那么火热涅,俺不用看就知道那位酷爱伦勃朗光的是x瑟x,女人都是三角光,有个性啊,就不去你那里搅合了,

英儿3681 发表于 2020-7-21 11:16
换了一块27寸屏,挂笔记本上。。大屏看图真的是爽啊。。
昨天逛早市,带棚子的那种。。光线很昏暗的那种。于是把佛吗100当成400来用。。
D-76,19度,迫冲2挡,显影16分钟,颗粒有点粗。但是起码是能拍到。。。
爱普生GT-X980扫描,3200DPI  文件4459*2976  75MB   转JPG是压缩到3500*2330
这个是JPG的原尺寸截图。

想说的是----大师们还是拍小邮票吧。。省钱好玩。。还能连发。。


英儿兄把意思整拧了,大师就是要自虐,挥霍青春,
把那个拧了花的茄子放洋铁皮罐子里,拍一张跟韦斯顿叫板也是乐趣呀,
[1438 楼] 润普 [资深泡菜]
20-7-21 11:25
Lokito 发表于 2020-7-21 09:07
那只能说你是生不逢时,你看钱钟书对三十年代北京的评价:“那时候你只要在北平住家,就充得通品,就可以向南京或上海的朋友夸傲,仿佛是个头衔和资格。说上海和南京会产生艺术和文化,正象说头脑以外的手足或腰腹也会思想 一样的可笑。周口店“北京人”遗骸的发现,更证明了北平居住者的优秀。“北京人”是猴 子里最进步的,有如北平人是中国人里最文明的”。


钱老哪里知道40年代上海的摩登呀,现在的※※※※,一写上海就是歌舞厅,北京能说的就是个老朽聚集的茶馆,

5、60年代是上海最出风头的时候,服装食品日用品手表相机,基本都是上海货的天下,上海人说话都牛气:纳乡毋拧,如何如何,
[1437 楼] 英儿3681 [老坛泡菜]
20-7-21 11:22
英儿3681 发表于 2020-7-21 10:31
普爷没看见右下角那块黑,那个算凳子腿儿涅。。。


上个茄子辣椒西蓝花。。。。
[1436 楼] Lokito [泡菜]
20-7-21 11:21
润普 发表于 2020-7-21 11:08
看看全无忌,有几个会玩儿正冲看绿灯的,真的是知音难觅,酒逢知己呀,

东西方的美术画作,最早都是单色的,以明暗构成立体,线条勾勒形状,虽各种材料手法不同,达到的视觉感受是相通的,
你会错意啦!婶在他楼里删你的帖,是你的真爱。乔治兄的是那位在我楼里和乔治兄互相拉黑的,酷爱伦勃朗光。
[1435 楼] 润普 [资深泡菜]
20-7-21 11:19
山区人 发表于 2020-7-21 09:01
就我在的八线小城市来说,照相馆的水平也不怎么样。
当时的照相馆都是国营的,使用的还是木头座机,
他们擅长的还是修大底片印像,观念方面就不用说了,都是师傅传下来的那点东西。
当时最先用120、135相机的,应该是群艺馆、文化馆那帮人,还有摄影爱好者,
总体水平相差不多。

那时自己放大照片一是省钱,二是方便,书上看了点东西,马上就可以用到纸上。
把底片送去照相馆冲洗放大,人家也不会按你的想法弄,还得等好多天。

后来不进暗房是因为彩色胶卷流行了。


那时照相馆的水平还算是专业呐,群艺馆俺1976年也有过接触,是有独特的创作思考,
照相这玩意儿也是一步步来的,先有相机学曝光构图,卷还是送去冲洗,在家里天黑了玩印相,药水是零打的或小包药兑水,能出影已经是大惊喜了,完后把玻璃擦干净晾干,自己觉着不错的,万里挑一送去放大个3吋照,一个照相小白在70年代中期,有如此环境算不错的啦,
[1434 楼] 英儿3681 [老坛泡菜]
20-7-21 11:16
换了一块27寸屏,挂笔记本上。。大屏看图真的是爽啊。。
昨天逛早市,带棚子的那种。。光线很昏暗的那种。于是把佛吗100当成400来用。。
D-76,19度,迫冲2挡,显影16分钟,颗粒有点粗。但是起码是能拍到。。。
爱普生GT-X980扫描,3200DPI  文件4459*2976  75MB   转JPG是压缩到3500*2330
这个是JPG的原尺寸截图。

想说的是----大师们还是拍小邮票吧。。省钱好玩。。还能连发。。
[1433 楼] 润普 [资深泡菜]
20-7-21 11:08
Lokito 发表于 2020-7-21 08:36
这年头不删帖不拉黑都不好意思说是真爱。这有什么吓人?婶不是在他楼里真爱了一把么?


看看全无忌,有几个会玩儿正冲看绿灯的,真的是知音难觅,酒逢知己呀,

suntiger 发表于 2020-7-21 08:37
是好看,不过转成黑白也还是画作。画作是一笔一笔油彩画出滴,照片是化学品作用的结果,材料不同工艺不同质地不同视觉感受不同也,俺也乱说哈


东西方的美术画作,最早都是单色的,以明暗构成立体,线条勾勒形状,虽各种材料手法不同,达到的视觉感受是相通的,
[1432 楼] 英儿3681 [老坛泡菜]
20-7-21 10:31
润普 发表于 2020-7-20 12:00
所以俺一路来都鼓励没兄滴,有好片子也支持他打印出纸片,而且你看他在无忌也有好几个帖子,说话都很客气,只有到了俺这地界儿,气势就那样滴嚣张,摆出一副武林高手的架势,

眼看着要当武林盟主了,恭喜呀,

右边的图形少了些,撑不住呀,


普爷没看见右下角那块黑,那个算凳子腿儿涅。。。
[1431 楼] Lokito [泡菜]
20-7-21 09:07
润普 发表于 2020-7-21 07:42
要说在上海,这一类的黑※※很多,北京是闭塞之地,开化不多,白相人更少了,俺是学徒工,每个月从牙缝里挤出4、5元钱存着,熬了2年才去请了海鸥203,那时算家里的一大件儿,也没人教俺,俩眼一抹黑,找几本书看看,瞎玩儿的水平,
那只能说你是生不逢时,你看钱钟书对三十年代北京的评价:“那时候你只要在北平住家,就充得通品,就可以向南京或上海的朋友夸傲,仿佛是个头衔和资格。说上海和南京会产生艺术和文化,正象说头脑以外的手足或腰腹也会思想 一样的可笑。周口店“北京人”遗骸的发现,更证明了北平居住者的优秀。“北京人”是猴 子里最进步的,有如北平人是中国人里最文明的”。
[1430 楼] 山区人 [资深泡菜]
20-7-21 09:01
george747 发表于 2020-7-20 21:21
又是错,那时能放出能让别人看的照片的人并不少(当然不能和亚当斯去比)

就我在的八线小城市来说,照相馆的水平也不怎么样。
当时的照相馆都是国营的,使用的还是木头座机,
他们擅长的还是修大底片印像,观念方面就不用说了,都是师傅传下来的那点东西。
当时最先用120、135相机的,应该是群艺馆、文化馆那帮人,还有摄影爱好者,
总体水平相差不多。

那时自己放大照片一是省钱,二是方便,书上看了点东西,马上就可以用到纸上。
把底片送去照相馆冲洗放大,人家也不会按你的想法弄,还得等好多天。

后来不进暗房是因为彩色胶卷流行了。
[1429 楼] suntiger [陈年泡菜]
20-7-21 08:37
george747 发表于 2020-7-20 21:41
把名画转为黑白,依然美伦美喚.
如何能拍出这样味道的黑白?
似孚全影调也没这样糯.
闲着乱说说.(2)


是好看,不过转成黑白也还是画作。画作是一笔一笔油彩画出滴,照片是化学品作用的结果,材料不同工艺不同质地不同视觉感受不同也,俺也乱说哈 本帖最后由 suntiger 于 2020-7-21 08:55 编辑
[1428 楼] Lokito [泡菜]
20-7-21 08:36
润普 发表于 2020-7-21 07:35
“真爱”,这话吓人呐,辣锅是乔治兄的哪个。。。。
这年头不删帖不拉黑都不好意思说是真爱。这有什么吓人?婶不是在他楼里真爱了一把么?
[1427 楼] 润普 [资深泡菜]
20-7-21 07:52
山区人 发表于 2020-7-20 17:57
无级调速还是要小心使用,也不是任意范围都可以,具体要看快门调速机构的设计。
有些位置是不能无级调速的,搞不好会把快门弄坏。

镜间快门的速度调节在一定范围内分别由不同的调速机构控制,
用过老快门的都知道原来快慢速度盘是分开的,虽然后来合并成一个速度盘,但原理没变。
譬如大部分COMPUR快门从1秒到1/15秒是一套机构控制,1/30秒以上是另外一套机构控制,
还有的快门最快一档(1/500或1/400)也有单独的控制机构。
就上面的情况来说,从1秒到1/15秒原则上是可以无级调整的,1/30秒以上类似,但不能把速度设在1/15与1/30之间,
因为它们分别在不同机构上运行,这两档速度的调整在内部是“跳”过去的,中间没有调节余地。


所以还是小心为上,尽量不要用中间的估计时间的快门,谁让俺的光圈可以随意调整涅,
[1426 楼] 润普 [资深泡菜]
20-7-21 07:42
george747 发表于 2020-7-20 22:26
别草根草根地叫得欢,那年月一起玩儿拍照印相的朋友黑 类,八类九类子弟木少,那个时代最低层啊!关什么世家之事


要说在上海,这一类的黑※※很多,北京是闭塞之地,开化不多,白相人更少了,俺是学徒工,每个月从牙缝里挤出4、5元钱存着,熬了2年才去请了海鸥203,那时算家里的一大件儿,也没人教俺,俩眼一抹黑,找几本书看看,瞎玩儿的水平,
[1425 楼] 润普 [资深泡菜]
20-7-21 07:35
george747 发表于 2020-7-20 22:29
如何能借鉴?


Lokito 发表于 2020-7-20 23:02
这个我来抢答:那必须是伦勃朗光啊!不信去问你的“真爱”。😜


“真爱”,这话吓人呐,辣锅是乔治兄的哪个。。。。
[1424 楼] Lokito [泡菜]
20-7-20 23:02
george747 发表于 2020-7-20 22:29
如何能借鉴?
这个我来抢答:那必须是伦勃朗光啊!不信去问你的“真爱”。😜 本帖最后由 Lokito 于 2020-7-20 23:27 编辑
[1423 楼] george747 [泡菜]
20-7-20 22:29
润普 发表于 2020-7-20 22:06
西方美术的功底就是黑白素描,所以看西画,首先就是明暗关系,
如何能借鉴?
[1422 楼] george747 [泡菜]
20-7-20 22:26
润普 发表于 2020-7-20 22:01
所以说你是摄影世家,俺等草根就是玩儿玩呀,当然看了亚当斯的照片后,更没法看自己做的照片了,虽然后期做的照片能和照相馆的放在一块儿看,但看了日本NHK寄来的演员照片,质量更胜一筹,

虽然同时期的陈复礼的黄山表现了中国风的摄影流派,但就黑白影调来讲,还是差了很多,

不仅是手艺不到家,材料工具也差了好多事儿,在国内都用的是公元上海厦门的放大纸,底片和药水也不灵,偶尔用了一次东德的相纸,真的干净明晰,更别说在新加坡用了柯达相纸,感觉那个痛快呀,
别草根草根地叫得欢,那年月一起玩儿拍照印相的朋友黑 类,八类九类子弟木少,那个时代最低层啊!关什么世家之事
[1421 楼] 润普 [资深泡菜]
20-7-20 22:06
george747 发表于 2020-7-20 21:36
把名画转为黑白,依然美伦美喚.
如何能拍出这样味道的黑白?
似孚全影调也没这样糯.
闲着乱说说.


西方美术的功底就是黑白素描,所以看西画,首先就是明暗关系,
[1420 楼] 润普 [资深泡菜]
20-7-20 22:01
george747 发表于 2020-7-20 21:21
又是错,那时能放出能让别人看的照片的人并不少(当然不能和亚当斯去比)


所以说你是摄影世家,俺等草根就是玩儿玩呀,当然看了亚当斯的照片后,更没法看自己做的照片了,虽然后期做的照片能和照相馆的放在一块儿看,但看了日本NHK寄来的演员照片,质量更胜一筹,

虽然同时期的陈复礼的黄山表现了中国风的摄影流派,但就黑白影调来讲,还是差了很多,

不仅是手艺不到家,材料工具也差了好多事儿,在国内都用的是公元上海厦门的放大纸,底片和药水也不灵,偶尔用了一次东德的相纸,真的干净明晰,更别说在新加坡用了柯达相纸,感觉那个痛快呀, 本帖最后由 润普 于 2020-7-20 22:12 编辑
[1419 楼] george747 [泡菜]
20-7-20 21:41
把名画转为黑白,依然美伦美喚.
如何能拍出这样味道的黑白?
似孚全影调也没这样糯.
闲着乱说说.(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