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鸣三省地
1324 69
[41 楼] 迪亚 [泡菜]
20-8-9 10:59
在矮寨市集,有一个土家小妹干脆开启了卖菜直播
[40 楼] 迪亚 [泡菜]
20-8-9 10:58
背篓还可以当做凳子哦!这个婆婆身形上还能够看到年轻时能干的模样。
[39 楼] 迪亚 [泡菜]
20-8-9 10:55
自产自销的产品运到市集,用的也是背篓
[38 楼] 迪亚 [泡菜]
20-8-9 10:53
这个婆婆向我推销:这是自家养的鸡下的蛋哦。
[37 楼] 迪亚 [泡菜]
20-8-9 10:51
如果一个人赶场,那就要请摊主帮忙啰。
[36 楼] 迪亚 [泡菜]
20-8-9 10:49
又是一对好搭档!
[35 楼] 迪亚 [泡菜]
20-8-9 10:47
最佳分工:一个人背着背篓等在旁边,一个人挑选交易物品放进背篓。
[34 楼] 迪亚 [泡菜]
20-8-9 10:43
各种形态的背篓五彩纷呈
[33 楼] 迪亚 [泡菜]
20-8-8 17:02
无论何种服装,配上背篓似乎都很和谐。
[32 楼] 迪亚 [泡菜]
20-8-8 16:39
红枫 发表于 2020-8-8 16:18
问你一下,据说边城是改名不成功的案例之一,当地人说茶峒的多还是说边城的多?


说到改地名,我怀疑,因为涉及到“旅游”,也就涉及到经济上的利益,这是地方官员争取改名的动力吧。因为我没有深入当地的生活,就问路来说,讲茶峒一般人就容易理解一些,因为茶峒叫边城,洪安那里也叫边城啊,好像国务院的层面还没有最后定论吧?包括芙蓉镇,据导游的指称:芙蓉镇是指最老的房子那一块,因为当年拍电影就是在那个地方,整个镇子还是叫王村。又比如“香格里拉”,争夺多年,迪庆州终于得到国务院首肯,稻城失败而告终,但是香格里拉城,好多机关的牌子还是写“迪庆州”的啊。
[31 楼] 腊子口的风 [泡菜]
20-8-8 16:36
留个脚印等后续
[30 楼] 迪亚 [泡菜]
20-8-8 16:19
背篓——赶场的标配。
[29 楼] 红枫 [陈年泡菜]
20-8-8 16:18
迪亚 发表于 2020-8-8 15:54
谈不上深入,因为都是一、二天的浮光掠影,只不过我是用摄影的眼光去观察眼前的景象罢了。

问你一下,据说边城是改名不成功的案例之一,当地人说茶峒的多还是说边城的多?
[28 楼] 迪亚 [泡菜]
20-8-8 16:15
漂亮的衣服加上背篓,更加吸引我的眼球。
[27 楼] 迪亚 [泡菜]
20-8-8 16:10
背篓的交易吸引了我的眼球。
[26 楼] 迪亚 [泡菜]
20-8-8 16:06
现场加工背篓,可见生意还是不错的。
[25 楼] 迪亚 [泡菜]
20-8-8 16:04
两省交界的一个市集,我们也进行了一次“赶场”,不想惊动他们,都是盲拍的。作为装载和运输的工具—背篓,当地人普遍传承下来了,从服饰上看,社会的影响是很大的。除了上了年纪的女性还保留传统的服饰,年轻的基本跟上社会进化的步伐。
[24 楼] 迪亚 [泡菜]
20-8-8 15:54
红枫 发表于 2020-8-7 13:50
谢谢介绍,你们看的很深入了


谢谢浏览!
谈不上深入,因为都是一、二天的浮光掠影,只不过我是用摄影的眼光去观察眼前的景象罢了。
[23 楼] 迪亚 [泡菜]
20-8-7 14:10
1997年国务院立的这个三角形截面的混凝土墩子,从行政层面确立了这里鸡鸣遍三省的地位。
[22 楼] 迪亚 [泡菜]
20-8-7 14:08
划船送我们到界碑处的土家族小姐姐说:这就是三省交界的地方啦。我们四人给她的报酬是20元|每人。
[21 楼] 迪亚 [泡菜]
20-8-7 13:59
渡口边上的这个灯塔,诉说着过往的沧桑岁月 本帖最后由 迪亚 于 2020-8-7 14:01 编辑
[20 楼] 迪亚 [泡菜]
20-8-7 13:53
在洪安这边一样,餐馆,客栈都可以用《边城》中的角式来命名,你看墙上挂的:“翠翠人家鱼庄”,“大佬二佬鱼庄”的招牌。这也难怪,你看远处背景中就是翠翠岛和岛上白色的翠翠雕像。 本帖最后由 迪亚 于 2020-8-7 13:57 编辑
[19 楼] 红枫 [陈年泡菜]
20-8-7 13:50
迪亚 发表于 2020-8-7 13:18
湘西的地质公园,也就是吉首周围的在吕洞山区的苗寨,比如德夯,矮寨,吉斗等,如果在其喜庆节日时去,加上那些地质奇观作背景,一定很好看。那些古镇古寨,我们是带着了解他们的民俗生态的愿望去的,我们赶了三次场,北方叫赶集,两广叫趁墟,反正形态都差不多,我比较关注他们的服饰和背篓文化。

谢谢介绍,你们看的很深入了
[18 楼] 迪亚 [泡菜]
20-8-7 13:49
这就是洪安的拉拉渡口,对面是茶峒渡口。大家都认为自己是沈从文说的“边城”,不过,由于沈从文是湖南人,可能茶峒就有一定的优势。 本帖最后由 迪亚 于 2020-8-7 14:16 编辑
[17 楼] 迪亚 [泡菜]
20-8-7 13:46
穿过门洞驶过桥,这里已经是重庆的辖地—秀山县洪安镇,以前称之为“四川东南门户”,现在叫做“渝东南第一门”,也属于交通要道了。
[16 楼] 迪亚 [泡菜]
20-8-7 13:42
第二天上午,我们把行李装车就去赶场,赶场完毕就过去洪安,穿过这个门楼,驶过了“洪安茶峒大桥”,就来到重庆的地头。
[15 楼] 迪亚 [泡菜]
20-8-7 13:39
颇有点水乡的特色。
[14 楼] 迪亚 [泡菜]
20-8-7 13:36
靠水而居,这条小河流入请水江
[13 楼] 迪亚 [泡菜]
20-8-7 13:34
清晨,静静的的古街
[12 楼] 迪亚 [泡菜]
20-8-7 13:29
一户人家的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