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漫记】
2125 123
[1 楼] jedimaster [泡菜]
21-2-24 23:30
【时光漫记】- 和很多朋友一样,我也有挺多爱好,近21年时间里保持最好的是摄影。现在,我叫它拍照,更口语、快捷、实在。时间抓不住,浪费的很多,花费的很少,21年一晃而过,听听就恐怖!至于快捷,也并非就好,照片越来越多,思考越来越少!希望能抽时间把经历中的碎片串起来。但要如何给自己一个总结交待,从何说起、看起?并不容易......为自己写下这篇【时光漫记】,一是希望能沾点“时光”的边,不虚度时间;二是希望在能有限的经历里,拍到啥贴啥、想到啥说啥,漫无边际地慢慢记。

ps笔误陆续更正】
1.编号为第69、第70的两段文字中所写的2021,实则为2001。
本帖最后由 jedimaster 于 2021-3-20 15:33 编辑
[125 楼] jedimaster [泡菜]
21-4-4 23:07
88.清明  生日。成都三圣花乡,田野里奔跑的孩子和起飞的风筝......2021.4.4,今天新照,旧照整理中。
[124 楼] jedimaster [泡菜]
21-4-4 11:07
仙猫尊者 发表于 2021-4-2 23:44
欢迎作客节日安康!
[123 楼] 仙猫尊者 [泡菜]
21-4-2 23:44

发布自 iOS客户端
[122 楼] jedimaster [泡菜]
21-4-2 23:28
87.总有些事情经久不衰  有台NIKON这样的单反,休假的时候,就会被朋友约着去拍照,用成都话讲叫“洋盘”,虽然相机是我的,交卷是我的,腿儿是我跑的,照片是我去冲的......还是挺不亦乐乎。这张照片是朋友的女友,当时应该是大四了,2003年在川大拍的。拍照术不断发展,但对于现代语言中称之为的“拍妹”的这件事,似乎是经久不衰的题材。 本帖最后由 jedimaster 于 2021-4-2 23:30 编辑
[121 楼] jedimaster [泡菜]
21-4-2 09:11
86.时尚  2003年左右的成都街头,一对80出头儿的男女朋友穿着风格统一而凸显个性的T恤。那时,记得“情侣装”开始在成都年轻人中悄然风行。时尚总是在变化和轮回中穿梭,很长一段时间里,复古风又大行其道了。 本帖最后由 jedimaster 于 2021-4-2 09:13 编辑
[120 楼] jedimaster [泡菜]
21-4-1 20:08
85.恰同学少年 从事现场水电建设往往远离城镇、家庭,但也有好处,可以把假日集中起来休,这样就可以化零为整地支配一些闲暇时间。工作的前几年,一般和同学相聚的时间、机会就多些。黑白的照片大概是2000年大家毕业刚参加工作后的青涩聚首,2003年左右,其中的几个同学趁着休假又在成都相聚,脸上褪去了几份稚气。nikon F80D
[119 楼] jedimaster [泡菜]
21-3-31 22:25
84.春夏之际  四川的三州(甘孜、阿坝、凉山)从不缺阳光。春夏之际的阿坝一角一片翠绿,公路在峡谷中蜿蜒伸曲,两旁的山坡零星错落着藏、羌村寨,屋旁多是油菜、荞麦。2002,nikon F80D+70-300mm。
[118 楼] jedimaster [泡菜]
21-3-31 20:24
83.现场  2002-2003年的映秀工地现场,水电站的大坝基本成形,水电工人在塔吊下施工。海鸥DF2000+50mm/1.8 本帖最后由 jedimaster 于 2021-3-31 20:26 编辑
[117 楼] jedimaster [泡菜]
21-3-27 23:25
戈多 发表于 2021-3-27 12:48
多么淳朴乐观的百姓,希望他们在那场地震中安好!
是呀,渺小的我们皆是自然的一瞬,安康喜乐
[116 楼] 戈多 [陈年泡菜]
21-3-27 12:48
jedimaster 发表于 2021-03-27 00:18
81.田野  2002年,映秀的一处田野。山间远处是一大片玉米地,老人背负着孩子和背篓,手持套着口袋的长杆,摘取当地一种叫“古儿瓜”的果蔬,...

多么淳朴乐观的百姓,希望他们在那场地震中安好!
发布自 色影无忌小程序
[115 楼] jedimaster [泡菜]
21-3-27 12:29
82.同事  匡哥和坤姐是项目部的同事,一个搞土建一个搞预算,在02年左右应该有40出头了,是项目上的开心果,保持着活泼和洒脱的性情,工作之余经常带着我们一帮小年轻到周边尝尝美食(现在想想就是十足的“好吃嘴儿”:)),有时去唱唱歌。工地的生活条件自然较城市艰苦,环境相对闭塞,两位老哥老姐给大家带来不少愉快时光。 本帖最后由 jedimaster 于 2021-3-27 12:31 编辑
[114 楼] jedimaster [泡菜]
21-3-27 00:18
81.田野  2002年,映秀的一处田野。山间远处是一大片玉米地,老人背负着孩子和背篓,手持套着口袋的长杆,摘取当地一种叫“古儿瓜”的果蔬,外观和味道有些像佛手瓜。记得当时的农村,很多年轻人外出打工,把家里的孩子留给老人带;若干年后,一些关于留守儿童的问题开始出现。
[113 楼] jedimaster [泡菜]
21-3-25 23:01
80.跋涉  映秀附近有些小山谷,周末我们会沿着溪流探寻一下,山青水绿,悠远绵长;巨大的饮水管道横亘其中,像是远古的遗迹显得神秘;偶尔有拾柴的农户跋涉其间,那份毅力、体力令我折服。
[112 楼] jedimaster [泡菜]
21-3-25 17:37
79.老同志  钟总是当时项目的设总,教授级高工。照片上看得出典型的知性,老知识分子的形象;经验、知识丰富,工作一丝不苟,耐心、和蔼......是年轻人工作中的榜样。
[111 楼] jedimaster [泡菜]
21-3-24 22:36
78.淳朴  映秀镇比邻岷江而建,两边高山耸立,典型的峡谷地带。我们的营地旁边便是临江的农田,夜晚听着江水入眠。镇上的居民都挺友善,散步到老乡的院子里也不拘束,给你一种进门便是客的感觉。这张是2002年拍的农家记录,大家眼里露着淳朴。
[110 楼] jedimaster [泡菜]
21-3-24 09:13
77.岷江  岷江孕育了古蜀文化,是成都的母亲河;全长约735公里,是长江上游最大的一条支流。她发源于四川阿坝藏羌自治州,在乐山与大渡河汇合,经金沙江注入长江。2002年,我来到了岷江江畔的映秀镇,在这里参与工作后的第二个水电建设项目。照片中是当时的岷江一段,远处是水电前辈们建成的太平驿水电站。6年后的5.12在映秀发生。
[109 楼] jedimaster [泡菜]
21-3-23 23:38
76.留念  2001年中后期,项目进入收尾阶段,在办公室门前给业主、施工方和厂家的三位同事合影存念。电厂远离成都,地处偏远,业主方对基建条件还是挺重视,在宿舍区的楼顶建了一个采光瓦下的阳光泳池,水温恒定可控。记得恒温泳池即便在当时的城市也不多见。照片中间的小伙子名字我忘了,他是泳池设备厂家的代表,刚工作不久,一直记得的是泳池试运是在某天晚上,他叫上我和另一个同事,噗通入池,率先体验了一番。 本帖最后由 jedimaster 于 2021-3-23 23:39 编辑
[108 楼] jedimaster [泡菜]
21-3-23 16:54
伍的 发表于 2021-3-23 11:11
春之半,春之花

春分也就是春之半,春天过得一半了,暖气停了,屋里反而冷飕飕的,但是看楼下公园的花却是开的娇艳,俗话说:“春分不暖,秋分不凉”,春天总是忽冷忽热的,热几天再冷几天,反反复复来上几个来回后,基本才能把气温彻底稳定在10度以上。
      日子一天一天的过,春悄然过已是半。草木逢春,便是绿盎然,千花争相开放,小虫小鸟开始飞来,岸柳斜风徐徐吹,燕子缓缓归来,春风这个节气唤醒人这人间最美的时节,生发着新意。在这半春时光里,风—拂过后,摇绿了树的枝条;雨—润泽后,促进了花草的生机。春分过后,大地已换新妆,冬天乌蒙蒙的衣裳换下,换上了五颜六色生机勃勃春装,不需特别的装饰,只是春天的颜色稍加搭配,就是一整个春天的颜色了!
    春天是草长莺飞,万物复舒,花开绽放的季节,趁春光还有一半, 拿出相机,去公园里拍拍春分时节的花花叶叶。记录一下这个春天的花草,好好感受剩下的春天吧!
春光烂漫,时光清欢;有酒有故事欢迎做客,安康如意!
[107 楼] 伍的 [陈年泡菜]
21-3-23 11:11
春之半,春之花

春分也就是春之半,春天过得一半了,暖气停了,屋里反而冷飕飕的,但是看楼下公园的花却是开的娇艳,俗话说:“春分不暖,秋分不凉”,春天总是忽冷忽热的,热几天再冷几天,反反复复来上几个来回后,基本才能把气温彻底稳定在10度以上。
      日子一天一天的过,春悄然过已是半。草木逢春,便是绿盎然,千花争相开放,小虫小鸟开始飞来,岸柳斜风徐徐吹,燕子缓缓归来,春风这个节气唤醒人这人间最美的时节,生发着新意。在这半春时光里,风—拂过后,摇绿了树的枝条;雨—润泽后,促进了花草的生机。春分过后,大地已换新妆,冬天乌蒙蒙的衣裳换下,换上了五颜六色生机勃勃春装,不需特别的装饰,只是春天的颜色稍加搭配,就是一整个春天的颜色了!
    春天是草长莺飞,万物复舒,花开绽放的季节,趁春光还有一半, 拿出相机,去公园里拍拍春分时节的花花叶叶。记录一下这个春天的花草,好好感受剩下的春天吧!
[106 楼] jedimaster [泡菜]
21-3-23 00:52
75.道具  小唐是工程进展到大半时调来支援建设的,某天散步,让他戴上墨镜,对着镜片拍了一张;镜片里反射出大渡河和周边的山峦......这种拍照虽出自一闪念间,单并不别出心裁,类似前几年兴起的“光绘”,其实早在数十年前,毕加索便有类似的照片,再比如更早几年的那种“悬浮”照,温莎公爵夫妇也早已有过。想到这些不是说谁先谁后,不是说模仿或抄袭,而是觉得很多想法、观念时历来有之,只是在不定的时期里循环往复着,思维并非个人独有,它无时不刻地存在,而我们只是个承载思维的躯壳,在不同时期用不同的工具和方式去重复表现。
      小田手里拿着一罐饮料,生产日期同时可以表现大致的拍摄日期,那个角度则是当时说不上来的无厘头尝试和表达吧。
[105 楼] jedimaster [泡菜]
21-3-22 12:36
戈多 发表于 2021-3-22 09:34
/thread-1251527-1-1.html

我给郑州的塑像拍了个专辑,请老兄指教!欢迎有空来郑州玩。
越说越近!!!郑州算我半个家乡,与老兄算半个老乡!二七纪念塔、羊肉烩面...都是小时候的记忆:)谢链接,定来拜读、拾零、学习!
[104 楼] 戈多 [陈年泡菜]
21-3-22 09:34
jedimaster 发表于 2021-3-21 11:16
72.纵贯线  2001年的成都天府广场。成都的※※※雕像建于60年代末,高约30m;从后方的四川省展览馆楼上可以观望雕像的背影,雕像挥出的右手正对人民南路,是当时市区交通大动脉、纵贯线。像其它城市一样,成都天府广场和人民南路几经建设,构架未动,面目变迁;现在看着照片回想,可惜从前没有坚持去这个地点记录一个系列:拍照是主观的行为,不需要什么规划,但有规划的拍照能让自己的主观变得清晰,在今后的自我故事的梳理中变得更有趣味,做任何事情,轻松与规划并不矛盾。F80D+70-300mm/4-5.6D

/thread-1251527-1-1.html

我给郑州的塑像拍了个专辑,请老兄指教!欢迎有空来郑州玩。
[102 楼] jedimaster [泡菜]
21-3-22 09:06
74.模特  还是【63.】中提到的老单。老单对于我们这些刚参加工作的小伙子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总是耐心解答交流,工作之外,老单对于我的“折腾”也总是乐于配合:),比如听我安排,坐着假装正经地看我给他的杂志插页(现在看照片里的那个插页,让我想到DC的神奇女侠);比如,把他自己从前锉的刀子拿出来,摆一个暗酷的姿势......年轻时,能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这样的前辈,是件开心、幸运和值得追忆回味的事。2000年,DF2000+50mm1.8
[101 楼] jedimaster [泡菜]
21-3-22 00:15
戈多 发表于 2021-3-21 22:30
那时候就P得水平很高了啊!我也是从新浪摄影天地转来的。也是做水电工程的,去过尼泊尔和非洲,握手!
哈哈哈,现在PS反而不行了,铺天的滤镜时代到来了:))向老兄致意,不仅要握手,还要干杯啊!
下面那张是在雕像背后的省展览馆楼上拍的
[100 楼] 戈多 [陈年泡菜]
21-3-21 22:30
jedimaster 发表于 2021-03-20 19:50
71.《摄影之友》  有了新的相机,拍照的兴趣也慢慢激增。当时的网络信息并不丰富,工作和生活圈子窄,不知道新浪在90年代末有了“第三只眼”拍...

那时候就P得水平很高了啊!我也是从新浪摄影天地转来的。也是做水电工程的,去过尼泊尔和非洲,握手!
发布自 色影无忌小程序
[99 楼] 戈多 [陈年泡菜]
21-3-21 22:26
jedimaster 发表于 2021-03-21 11:16
72.纵贯线  2001年的成都天府广场。成都的※※※雕像建于60年代末,高约30m;从后方的四川省展览馆楼上可以观望雕像的背影,雕像挥出的...

好角度!老兄在楼上拍的?
发布自 色影无忌小程序
[98 楼] jedimaster [泡菜]
21-3-21 19:07
73.锻炼  2000-2001年在鸳鸯坝项目上的日子简单、快乐。每到周末,一些同事会约着爬爬山,我便带着海鸥给他们拍拍照;爬到半山腰,便可以看到一些海拔3000m以上长期积雪的雪山,常让我想起郑钧的那首《回到※※》,歌词里写着:雪山、青草,美丽的喇嘛庙......来了兴致,大家就在山上放歌一首,扯扯嗓子;那时的山很青,天很晴,高大的仙人掌在山坡错落生长。
      搞水电项目,依山傍水,爬山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这为我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工作中的“爬高上低”打下了基础;现在缺乏锻炼了,应该注意。 本帖最后由 jedimaster 于 2021-3-21 19:09 编辑
[97 楼] jedimaster [泡菜]
21-3-21 11:16
72.纵贯线  2001年的成都天府广场。成都的※※※雕像建于60年代末,高约30m;从后方的四川省展览馆楼上可以观望雕像的背影,雕像挥出的右手正对人民南路,是当时市区交通大动脉、纵贯线。像其它城市一样,成都天府广场和人民南路几经建设,构架未动,面目变迁;现在看着照片回想,可惜从前没有坚持去这个地点记录一个系列:拍照是主观的行为,不需要什么规划,但有规划的拍照能让自己的主观变得清晰,在今后的自我故事的梳理中变得更有趣味,做任何事情,轻松与规划并不矛盾。F80D+70-300mm/4-5.6D
[96 楼] jedimaster [泡菜]
21-3-20 19:50
71.《摄影之友》  有了新的相机,拍照的兴趣也慢慢激增。当时的网络信息并不丰富,工作和生活圈子窄,不知道新浪在90年代末有了“第三只眼”拍照板块,后来还分裂出了“无忌”和“江湖色”......2000年,偶然见到一本月刊---《摄影之友》,闲暇时就读读看看;从此,这本月刊陪伴了我两三年时间。自己对一些拍照的基础认识和对一些器材的了解,是从《摄影之友》开始的,它开阔了我的眼界。每每看到书里面好看的照片和NB的器材,就开始想入非非,这就是我对拍照的初级认知。
      2001年,我和几个发小去了趟青城山,回来把F80拍的照片PS成了“超前”的封面,现在看到这个赝品就想笑,算作是那时对拍照热情的一个写照吧:)))。 本帖最后由 jedimaster 于 2021-3-20 20:18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