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到坊茨小镇
1850 191
[45 楼] TOMAS0536 [泡菜]
21-9-21 18:12
夕阳下
[44 楼] TOMAS0536 [泡菜]
21-9-21 18:11
沧桑之美
[43 楼] TOMAS0536 [泡菜]
21-9-21 18:10
繁花未放
[42 楼] TOMAS0536 [泡菜]
21-9-21 18:09
古朴
[41 楼] TOMAS0536 [泡菜]
21-9-21 18:08
[40 楼] TOMAS0536 [泡菜]
21-9-21 18:07
侧面
[39 楼] TOMAS0536 [泡菜]
21-9-21 18:06
古建之美
[36 楼] TOMAS0536 [泡菜]
21-9-21 18:03
2009年建设的1898啤酒联合国,是坊茨小镇的样板区,这栋建筑以中间的连廊为分界线,左边是德国建设的教会学校,右边是日本在此建设的侨民学校。连廊的上方可以清楚的看到百年之前钢筋混凝土的结构,里面的水泥、鹅卵石、钢筋都是在坊子就地取材打造的,清楚地展现了建筑的内部结构。
[35 楼] TOMAS0536 [泡菜]
21-9-21 18:03
“坊茨”是德国人的音译,可能是西方人对“子”咬字不清,才把“子”读成了“茨”。而出于对※※的尊重,“坊茨小镇”的名字一直沿用至今。

《潍县乡土志》记载:“煤炭矿,邑南三十五里张路院、西岭左右,矿苗甚佳,土人自乾隆年间开采……” 因为这里煤矿丰富,很快,德国人来了,日本人也来了。这些人大张旗鼓地修铁路、建房子,在1898年至1914年殖民时期,以胶济铁路坊子段为中轴线建设了大片德日式建筑。

如今的坊茨小镇内较为完整地保留着当时德日时期建筑,有德式建筑103处,日式建筑63处,总建筑面积45246平方米,较为集中地分布在坊子火车站周围不到8平方公里的范围内。这些建筑,也清晰反映着一段屈辱的※※和当地人民不懈的抗争。
[34 楼] TOMAS0536 [泡菜]
21-9-21 18:02
一树繁花
[33 楼] TOMAS0536 [泡菜]
21-9-21 18:00
夕阳无限好
[32 楼] TOMAS0536 [泡菜]
21-9-21 17:57
沐浴着夕阳
[31 楼] TOMAS0536 [泡菜]
21-9-21 17:56
维修中
[30 楼] TOMAS0536 [泡菜]
21-9-21 17:55
古朴的风格
[29 楼] TOMAS0536 [泡菜]
21-9-21 17:54
维护中
[28 楼] TOMAS0536 [泡菜]
21-9-21 17:54
古建依旧
[27 楼] TOMAS0536 [泡菜]
21-9-21 17:52
古建维修
[26 楼] TOMAS0536 [泡菜]
21-9-21 17:51
沧桑
[25 楼] TOMAS0536 [泡菜]
21-9-21 17:50
老建筑
[24 楼] TOMAS0536 [泡菜]
21-9-21 17:49
1898年,德国与清※※签订《胶澳租界条约》,在此修建了火车站,德国人和日本人先后生活了近半个世纪,有着“东西十里洋场、南北三条马路”的繁荣景象。当时,坊子是山东半岛最繁华的工业小镇。
[23 楼] TOMAS0536 [泡菜]
21-9-21 17:47
午后
[22 楼] TOMAS0536 [泡菜]
21-9-21 17:46
海棠依旧
[21 楼] TOMAS0536 [泡菜]
21-9-21 17:46
往日的繁盛,今萧瑟
[20 楼] TOMAS0536 [泡菜]
21-9-21 17:45
主题餐厅
[19 楼] TOMAS0536 [泡菜]
21-9-21 17:44
赏花季
[18 楼] TOMAS0536 [泡菜]
21-9-21 17:43
古建依旧
[17 楼] TOMAS0536 [泡菜]
21-9-21 17:42
1898年,德国与清※※签订《胶澳租界条约》,在此修建了火车站,德国人和日本人先后生活了近半个世纪,有着“东西十里洋场、南北三条马路”的繁荣景象。
当时,坊子是山东半岛最繁华的工业小镇。
[16 楼] TOMAS0536 [泡菜]
21-9-21 17:41
赴春天之约
[15 楼] TOMAS0536 [泡菜]
21-9-21 17:40
花开似锦
[14 楼] TOMAS0536 [泡菜]
21-9-21 17:39
保存完好的古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