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 楼] aladdiny
[泡菜]
22-3-28 13:40
旗舰还是相对小众的,EM53和GX9的后续机型才是未来,把旗舰的功能简单阉割塞进去
|
[135 楼] sylphia
[泡菜]
22-3-27 15:32
自在飞花72 发表于 2022-3-27 13:51  iphone12、13不用稳定器已经非常稳定了,一般的拍摄完全可以。 所以,两台手机
|
[134 楼] 自在飞花72
[泡菜]
22-3-27 13:51
sylphia 发表于 2022-3-24 11:59  其实有件事情很多人没提。 手机的传感器也好防抖也罢算法也罢,当前情况下日常拍摄确实非常不错,手机厂商致力于挖掘传感器的极限性能。
但那都是厂家纸面上给你的,也确实给你的参数。 如果想发挥手机那块底的全部性能。。。。一个蓝牙手柄是必要的(可能存在延迟),且不说手机在拍照时候握持感不佳,就算是基本的保证焦平面和被摄平行,这个也不是那么顺手的,视频更是必须上稳定器。
那么当一个装了蓝牙手柄或稳定器的手机。。。。。来了一条很急的微信需要回复肿么办
有人说,OK,我把手机当作生产力工具,我两台手机一台拍摄一台通讯+工作。
那算上手柄算上稳定器,比OM-1说不定还大,优势可能是整套系统更便宜些。 iphone12、13不用稳定器已经非常稳定了,一般的拍摄完全可以。
|
[133 楼] 自在飞花72
[泡菜]
22-3-27 13:40
zhouhao1966 发表于 2022-3-22 20:22  销量说明一切,松下卖出的还是多得多 说明什么呢?说明视频机选择太少,相片机选择太多。
|
[132 楼] 卡车2007
[泡菜]
22-3-24 15:15
nmvcxz 发表于 2022-3-24 14:19  傻了傻了,就没见富士出过小机子 机身大小不是关键,这就要看对谁了,对我而言M43和C幅都是看中的是轻便全焦段(20-500mm左右)旅游系统,在此基础上再考虑画质,全幅上了400mm和C/M43那几乎公斤级的增重,实在无法接受,而M43和C幅也就1、200g的差别,考虑到画质的提升,只要价格不要太离谱,还是能接受的。
|
[131 楼] nmvcxz
[泡菜]
22-3-24 14:19
卡车2007 发表于 2022-3-24 12:21  所以现在还有一个传说中的X-H2,如果真的有4000万像素再加上超解,那真的无敌了!富士本来相位对焦、防抖、超解早就已经实战过了,只差高像素8K这块底了,如果成行,单拍底大一级的画质优势和C幅的轻便优势都能充分地体现出来,再加上C幅级别的1.6亿的超解,简直就是风光、静物的专用引擎,至于什么生态,像素密度上去了就都不是事,C幅能够轻易的实现超采样8K,这可比那种2秒钟就撑死的高速连拍强得多,谁能保证精彩的瞬间就在这2秒钟内?2秒以后的精彩怎么办?有了8K视频直接抽帧分分钟解决,再怎么样那也是C幅超采样的3400万像素图片,够用了。 傻了傻了,就没见富士出过小机子
|
[130 楼] 学徒S
[泡菜]
22-3-24 13:53
OM-1我还没看到有飞版4K 120帧的视频....
谁有链接的话能否发下,我想看一下,谢啦. 发布自 色影无忌小程序
|
[129 楼] 燕林老卫
[泡菜]
22-3-24 13:50
卡车2007 发表于 2022-3-24 12:21  所以现在还有一个传说中的X-H2,如果真的有4000万像素再加上超解,那真的无敌了!富士本来相位对焦、防抖、超解早就已经实战过了,只差高像素8K这块底了,如果成行,单拍底大一级的画质优势和C幅的轻便优势都能充分地体现出来,再加上C幅级别的1.6亿的超解,简直就是风光、静物的专用引擎,至于什么生态,像素密度上去了就都不是事,C幅能够轻易的实现超采样8K,这可比那种2秒钟就撑死的高速连拍强得多,谁能保证精彩的瞬间就在这2秒钟内?2秒以后的精彩怎么办?有了8K视频直接抽帧分分钟解决,再怎么样那也是C幅超采样的3400万像素图片,够用了。 X-H2如果用4300万像素的IMX671,必然是直接对标中端全幅,售价15999元左右,不会对入门级全幅构成威胁; 而面对同价位的中端全幅,X-H2像素上没有优势、高感和画质也没有优势,唯一的优势可能只有无裁切的高帧率视频(高端全幅才有的配置);但全幅的裁切视频也有半幅大小。至于富士的超解析模式,X-H2可能会有,目前只有中画幅机型才有。 所以,X-H2只能对M43旗舰形成优势,与中端全幅最多五五开(但这个价位,选全幅的显然会更多,并且富士的视频技术一般)。 那么半幅对M43有‘大底’的优势,但视频无优势(佳能、索尼基本放弃半幅,尼康的半幅定位较低、宾得的半幅只能拍照,价格还超过入门全幅);这也是为什么半幅越来越‘鸡肋’的根本原因。 M43到了GH6这一代,可换镜头机身已经到头了,如果松下开发一些固定镜头相机,价格控制在旗舰级手机的价位,视频能力给足,还是有一定的生命周期。
|
[128 楼] 卡车2007
[泡菜]
22-3-24 12:21
燕林老卫 发表于 2022-3-24 11:20  中幅与全幅是两个生态,最起码的便携性也有差别,索尼和富士同属三井财团,当然不担心富士中画幅抢饭碗,即便如此,近两年已经多次爆出索尼‘要开发中画幅相机’。
索尼不能做2500万像素的M43么?不能给M43传感器无裁切4K120帧?5.7K60帧?完全有这实力,只不过这样的传感器用在OMD的机型上,至少18999元起步;那还有什么竞争力?死磕佳能R3还是R5?
富士靠着半幅火了三年多,现在销量也下来了;不就是被入门全幅抢了市场么?各家的入门级全幅是才是销量的核心,M43和半幅不能威胁到入门级全幅。
所以松下绝不做半幅;否则卖多少钱合适?即便是GH6,如果给了相位对焦,卖多少钱合适,,如果卖15000以上,有多少人买?如果卖13000,那入门级全幅能给无裁切4K120帧么?能给风扇么?
所以M43必须跟入门级全幅拉开差距,入门级全幅在参数和机身等级上明显不如M43旗舰,只能在对焦上超越了,价格还要比M43旗舰低一些;这才有得卖,毕竟全画幅镜头的利润更大。
索尼更是这样,只要用索尼的传感器,就别想威胁到其全画幅产品线,尤其是入门级全幅。 ... 所以现在还有一个传说中的X-H2,如果真的有4000万像素再加上超解,那真的无敌了!富士本来相位对焦、防抖、超解早就已经实战过了,只差高像素8K这块底了,如果成行,单拍底大一级的画质优势和C幅的轻便优势都能充分地体现出来,再加上C幅级别的1.6亿的超解,简直就是风光、静物的专用引擎,至于什么生态,像素密度上去了就都不是事,C幅能够轻易的实现超采样8K,这可比那种2秒钟就撑死的高速连拍强得多,谁能保证精彩的瞬间就在这2秒钟内?2秒以后的精彩怎么办?有了8K视频直接抽帧分分钟解决,再怎么样那也是C幅超采样的3400万像素图片,够用了。 本帖最后由 卡车2007 于 2022-3-24 12:22 编辑
|
[127 楼] sylphia
[泡菜]
22-3-24 11:59
benmd 发表于 2022-3-23 23:56  你说的完全没错,包括现在苹果手机的视频HDR已经非常了得了,加上4K 60P,日常拍拍视频花絮已经是绝对够用的级别,IP13还支持了视频PRORES规格了,强到没朋友,但是,唯有生态拍摄超长焦这块,是手机如何发展也无法企及的,所以,OM-1的方向是绝对正确的。 其实有件事情很多人没提。 手机的传感器也好防抖也罢算法也罢,当前情况下日常拍摄确实非常不错,手机厂商致力于挖掘传感器的极限性能。 但那都是厂家纸面上给你的,也确实给你的参数。 如果想发挥手机那块底的全部性能。。。。一个蓝牙手柄是必要的(可能存在延迟),且不说手机在拍照时候握持感不佳,就算是基本的保证焦平面和被摄平行,这个也不是那么顺手的,视频更是必须上稳定器。 那么当一个装了蓝牙手柄或稳定器的手机。。。。。来了一条很急的微信需要回复  肿么办 有人说,OK,我把手机当作生产力工具,我两台手机一台拍摄一台通讯+工作。 那算上手柄算上稳定器,比OM-1说不定还大,优势可能是整套系统更便宜些。
|
[126 楼] 燕林老卫
[泡菜]
22-3-24 11:20
cao6641 发表于 2022-3-23 23:23  M43抢索尼饭碗? 那富士GFX一直使用索尼CMOS,索尼会因为富士抢走大量饭碗给他断供吗?索尼的CMOS是独立与相机部,它卖CMOS也是更赚钱,何乐不为?
奥林巴斯用松下CMOS?相位对焦还没有,GH6 AFC连拍才7片,怎么拍运动题材?千万别说:其实7片也够了,拍横向运动的,可以不用AFC之类… 中幅与全幅是两个生态,最起码的便携性也有差别,索尼和富士同属三井财团,当然不担心富士中画幅抢饭碗,即便如此,近两年已经多次爆出索尼‘要开发中画幅相机’。 索尼不能做2500万像素的M43么?不能给M43传感器无裁切4K120帧?5.7K60帧?完全有这实力,只不过这样的传感器用在OMD的机型上,至少18999元起步;那还有什么竞争力?死磕佳能R3还是R5? 富士靠着半幅火了三年多,现在销量也下来了;不就是被入门全幅抢了市场么?各家的入门级全幅是才是销量的核心,M43和半幅不能威胁到入门级全幅。 所以松下绝不做半幅;否则卖多少钱合适?即便是GH6,如果给了相位对焦,卖多少钱合适,,如果卖15000以上,有多少人买?如果卖13000,那入门级全幅能给无裁切4K120帧么?能给风扇么? 所以M43必须跟入门级全幅拉开差距,入门级全幅在参数和机身等级上明显不如M43旗舰,只能在对焦上超越了,价格还要比M43旗舰低一些;这才有得卖,毕竟全画幅镜头的利润更大。 索尼更是这样,只要用索尼的传感器,就别想威胁到其全画幅产品线,尤其是入门级全幅。
|
[125 楼] benmd
[资深泡菜]
22-3-23 23:56
古子詈 发表于 2022-3-23 23:29  其实应该是M43传感器研发没放在心上。 新工艺我看更新最快是手机传感器和全画幅。 M43慢得很。 出货多才会研发多,市场决定投入。 市场一旦不行就进入恶性循环了。 所以M43的问题应该是用户先放弃了M43。 主要还是手机越来越强,掩杀从小画幅开始, 1/2.33那种已经入土,1寸的相机也没得更新了,下一位是M43。 迟早的。 所谓M43上计算摄影也是苟一下而已。毕竟手机那儿处理芯片的发展也是飞快。 看手机怎么发展吧。要说视频,万一手机的视频也非常了得了呢。够70-80%多应用场景就够灭亡相机了。缩减到恶循。
现在嘛,只管享受自己的乐趣就行了。 前途随便吧。 你说的完全没错,包括现在苹果手机的视频HDR已经非常了得了,加上4K 60P,日常拍拍视频花絮已经是绝对够用的级别,IP13还支持了视频PRORES规格了,强到没朋友,但是,唯有生态拍摄超长焦这块,是手机如何发展也无法企及的,所以,OM-1的方向是绝对正确的。
|
[124 楼] 古子詈
[泡菜]
22-3-23 23:29
其实应该是M43传感器研发没放在心上。 新工艺我看更新最快是手机传感器和全画幅。 M43慢得很。 出货多才会研发多,市场决定投入。 市场一旦不行就进入恶性循环了。 所以M43的问题应该是用户先放弃了M43。 主要还是手机越来越强,掩杀从小画幅开始, 1/2.33那种已经入土,1寸的相机也没得更新了,下一位是M43。 迟早的。 所谓M43上计算摄影也是苟一下而已。毕竟手机那儿处理芯片的发展也是飞快。 看手机怎么发展吧。要说视频,万一手机的视频也非常了得了呢。够70-80%多应用场景就够灭亡相机了。缩减到恶循。
现在嘛,只管享受自己的乐趣就行了。 前途随便吧。 本帖最后由 古子詈 于 2022-3-23 23:42 编辑
|
[123 楼] cao6641
[资深泡菜]
22-3-23 23:23
燕林老卫 发表于 2022-3-23 21:29  OMD如果能活下去,必须找到新的传感器供应商;
索尼是不会让M43抢自己饭碗的,所以画质、对焦、性能、只能三选一点五;
如果OMD用松下的传感器,且不说松下有没有产能、给不给,即便是给了,要么卖的贵、要么性能打折。
目前来看,OM-1已经凉了。 M43抢索尼饭碗? 那富士GFX一直使用索尼CMOS,索尼会因为富士抢走大量饭碗给他断供吗?索尼的CMOS是独立与相机部,它卖CMOS也是更赚钱,何乐不为? 奥林巴斯用松下CMOS?相位对焦还没有,GH6 AFC连拍才7片,怎么拍运动题材?千万别说:其实7片也够了,拍横向运动的,可以不用AFC之类…
|
[122 楼] sylphia
[泡菜]
22-3-23 23:21
燕林老卫 发表于 2022-3-23 21:29  OMD如果能活下去,必须找到新的传感器供应商;
索尼是不会让M43抢自己饭碗的,所以画质、对焦、性能、只能三选一点五;
如果OMD用松下的传感器,且不说松下有没有产能、给不给,即便是给了,要么卖的贵、要么性能打折。
目前来看,OM-1已经凉了。 索尼给传感器也正常,只要奥巴只做M43,不论你怎么提升各方面性能,都触碰不到索尼的基本盘的。 碰全画幅,奥巴才是真的死。
|
[121 楼] taotei
[泡菜]
22-3-23 22:03
希望下代g9做到g95大小……现在的g9太大了…… 发布自 色影无忌小程序
|
[120 楼] 燕林老卫
[泡菜]
22-3-23 21:37
G9的后续机型,最‘理想’的情况是——机身不变、升级取景器、背屏、传感器和处理器,给10bit4K60帧、1080P240帧和V-log(内录精简版、外录完整版,RAW格式后续固件再给),国行售价不超过8500元。 以下内容由 燕林老卫 于 2022-3-23 21:40 补充 GH6在6月份之前,能买的都会买了;往后的销量不用说也是大幅下滑;与其降价、还不如全面升级G9。
|
[119 楼] 燕林老卫
[泡菜]
22-3-23 21:29
sylphia 发表于 2022-3-23 19:05  关乎生死了,顾不上了。 OMD如果能活下去,必须找到新的传感器供应商; 索尼是不会让M43抢自己饭碗的,所以画质、对焦、性能、只能三选一点五; 如果OMD用松下的传感器,且不说松下有没有产能、给不给,即便是给了,要么卖的贵、要么性能打折。 目前来看,OM-1已经凉了。
|
[118 楼] sylphia
[泡菜]
22-3-23 19:05
燕林老卫 发表于 2022-3-23 12:47  G9II如果有,也是DFD对焦;OM-1都敢跟R3比了,这么‘犯规’的行为,在岛国工业圈里算得上是‘恶行’了;
松下新一代全幅系列必然上相位对焦,所以G9II的位置只能是8000元价格区间的‘旗舰’、视频能力相比GH6大幅缩水;
G9II的尴尬在于:做好了抢入门级全幅的饭碗,做不好就是浪费产能。
GH6才是松下M43的旗舰。 关乎生死了,顾不上了。
|
[117 楼] CoffeeShop
[泡菜]
22-3-23 18:24
闲摄光阴 发表于 2022-3-23 11:54  GH6并不是松下的M43旗舰,还有G92肯定是要出的,GH6只是一台适用于视频创作的机器而已,类似于佳能的R5C。不需要高感的静态场合GH6更有优势,需要追焦的场合OM-1更好,不过我还是期待一下G92,不过松下估计还是继续会用那套垃圾传统DFD对焦系统,我希望松下能给我个惊喜 所有松下基于这块2500万像素cmos的机器都会是DFD对焦. 因为当时开始研发这块cmos时并没有把相位差考虑在内, 所以没有相位差传感器.
|
[116 楼] 燕林老卫
[泡菜]
22-3-23 12:47
闲摄光阴 发表于 2022-3-23 11:54  GH6并不是松下的M43旗舰,还有G92肯定是要出的,GH6只是一台适用于视频创作的机器而已,类似于佳能的R5C。不需要高感的静态场合GH6更有优势,需要追焦的场合OM-1更好,不过我还是期待一下G92,不过松下估计还是继续会用那套垃圾传统DFD对焦系统,我希望松下能给我个惊喜 G9II如果有,也是DFD对焦;OM-1都敢跟R3比了,这么‘犯规’的行为,在岛国工业圈里算得上是‘恶行’了; 松下新一代全幅系列必然上相位对焦,所以G9II的位置只能是8000元价格区间的‘旗舰’、视频能力相比GH6大幅缩水; G9II的尴尬在于:做好了抢入门级全幅的饭碗,做不好就是浪费产能。 GH6才是松下M43的旗舰。
|
[115 楼] 闲摄光阴
[泡菜]
22-3-23 11:54
GH6并不是松下的M43旗舰,还有G92肯定是要出的,GH6只是一台适用于视频创作的机器而已,类似于佳能的R5C。不需要高感的静态场合GH6更有优势,需要追焦的场合OM-1更好,不过我还是期待一下G92,不过松下估计还是继续会用那套垃圾传统DFD对焦系统,我希望松下能给我个惊喜
|
[114 楼] 华东菜瓜一号
[注销用户]
22-3-23 00:38
|
[113 楼] ay182
[注销用户]
22-3-23 00:23
|
[112 楼] 雨墨江南12
[泡菜]
22-3-23 00:20
飞龙潜天 发表于 2022-3-22 21:38  推测是下面原因: 1.画质优先,无反的相位对焦需要传感器特殊处理,对画质有影响,顶级电影机甚至都没有自动对焦; 2.单次对焦、静态和慢速的题材比高速追焦的题材多; 3.拍摄静态,慢速题材,反差对焦的精度应该比相位高,真正高级创作还是要靠手动选择焦点; 4.DFD对焦需要大量计算,运算速度越快对焦速度越快,寄望于今后运算速度大幅提高、AI智能技术的发展,当然风险比较大; 5.M43的景深比全幅大、镜头轻,驱动速度比全幅快,DFD运算速度接近相位时,整体对焦速度是有可能赶上全幅相位的。 坚持单纯DFD的话,对焦速度有希望,就是视频对焦抽搐问题还是不能彻底解决,拍照倒是无所谓。
|
[111 楼] cheji
[陈年泡菜]
22-3-23 00:10
jgz123 发表于 2022-3-22 22:28  今天把同一地点天气分别用S1R和G9拍人像,在电脑放大看,S1R画质太好啦,纤毫毕现又非常干净的画面感觉,M43还是经不起100%看图。。。没有对比有时候还感觉不到,一对比差距太大了,追求画质还是要看全画幅满分机器啊 这么比是不合适的 跨越画幅没有问题,像素高一倍还多就不讲武德了 我用富士一亿对比S1R也很容易得出和你相同的结论 “追求画质还是要看中画幅满分机器啊” 对比 要保证像素一致
|
[110 楼] azullee
[泡菜]
22-3-22 23:40
GH6的拍照功能算是送的,纯粹的专业向的视频机。GH6的处理器是S1H的两倍速,做为视频机,GH6的很多功能优势都是从这个维度体现的,是台高性能小跑车。另外和S1H统一的设计、软硬操作界面,主动散热,高可靠性机体,V-log统一,时码接口,也是它能高效匹配S1H的原因。另外作为以便携为要求的专业拍摄,GH6可以满足小单元作业的标准。这一次松下继续在GH系统上表达诚意。
OM-1作为新主的第一台产品,感觉上还是略微保守,机体设计的专业性可靠性并不会讨好受众,毕竟价格也摆在那儿。但是作为图片摄影向的照相机,M43仅存的优势就是速度和体积,所以处理器应该再快一些。松下不仅是赋予了GH6一个大心脏,另外抛弃了SONY的CMOS,使用了一块儿和阿莱艾丽莎同设计结构的美产CMOS,视频质感上非常“电影化”,合适的层次,锐度和色彩过渡,这就是个惊喜了。松下的后期固件提升功能的传统也是实惠,国内首批促销还送了价值一千多元的礼品,这都是松下在广电行业生存了多年,和索尼怼出来的经验。奥林巴斯和宾得都是一类,感觉就像曾经的康泰时,实力非凡的存在,气宇轩昂的发展,最后姿态傲娇的把自己玩死。
|
[109 楼] 华东菜瓜一号
[注销用户]
22-3-22 23:35
|
[108 楼] 燕林老卫
[泡菜]
22-3-22 23:14
飞龙潜天 发表于 2022-3-22 21:38  推测是下面原因: 1.画质优先,无反的相位对焦需要传感器特殊处理,对画质有影响,顶级电影机甚至都没有自动对焦; 2.单次对焦、静态和慢速的题材比高速追焦的题材多; 3.拍摄静态,慢速题材,反差对焦的精度应该比相位高,真正高级创作还是要靠手动选择焦点; 4.DFD对焦需要大量计算,运算速度越快对焦速度越快,寄望于今后运算速度大幅提高、AI智能技术的发展,当然风险比较大; 5.M43的景深比全幅大、镜头轻,驱动速度比全幅快,DFD运算速度接近相位时,整体对焦速度是有可能赶上全幅相位的。 GH6没出来出之前本人就觉得不会有相位对焦; 并不是认定松下没有相位对焦技术,只是GH6的性能已经‘越级’了,如果对焦无忧,那松下的入门级全幅卖给谁?或者说松下干脆砍了入门级全幅? 显然入门级全幅带来的利润比M43旗舰要大,所以GH6继续用DFD是必然的。
|
[107 楼] jgz123
[资深泡菜]
22-3-22 22:54
这个是ISO200的,G9的标准ISO,看起来暗部还是比全画幅差一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