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驹过隙 日常影集
17804 719
[277 楼] lookee [泡菜]
22-6-25 02:00
日常记录 for y c
[276 楼] lookee [泡菜]
22-6-23 23:14
#乡下的日子#  

傍晚,遛弯的大妈们。

[275 楼] lookee [泡菜]
22-6-22 02:16
用索尼A7R代替仙娜P2的后组,这个后组支架跟仙娜原厂的支架结构是一样的,只是没有对应各种相机型号的高低规格,需要自己测量,找到COMS轴线,再自己去匹配增高块之类的,找机加工制作增高块其实也能完美匹配,皮腔上带相机卡口,这样就能让COMS平面最接近焦平面。我比较懒,弄了几个L板快装板对付着用了几个月,轴线就靠预先升降,只是这个组合只适合室内使用,别惦记到处跑,P2和曼富图058加起来的重量堪比85重机枪。无反相机的实时取景吊打后背,成像也是一流水准,只是用了几个月没觉得解决了什么痛点,没再继续折腾下去。
[274 楼] lookee [泡菜]
22-6-22 01:52
小院改造之施工@2017

Sinar P2+Sony A7R+罗敦司得60mm放大头,竖幅三张拼接
[273 楼] lookee [泡菜]
22-6-21 18:56
在某社交app上看到几个留学的摄影系学生晒毕业照,这在当年,我是特别特别羡慕的。

说起留学学摄影这事儿,想起很多年很多年前中国摄影家协会曾经组团去美国考察摄影教育,有那么一堂课,新闻摄影,考察团正襟危坐在喧闹嘲杂的教室等教授来上课,然而,不靠谱,教授竟然迟到了,数分钟以后,教授才一头乱发衣衫不整气喘吁吁跑进教室,教授简单寒暄致歉开始上课,突然,教室的门被头裹白布的壮汉踢开,紧接着一阵枪响,教授倒在血泊之中,后来“家”们回避了这段时间他们在干嘛,教室里瞬间乱套了,有抱头钻桌子的,有目瞪口呆的,片刻时间,几个学生端起相机冲上讲台,带着卷片马达的相机记录下了血泊中的教授的最后影像。开枪大汉扬长而去,教授诈尸般的站起身来,对,那几个记录下他最后形象的学生,这次测验成绩A。
[272 楼] lookee [泡菜]
22-6-20 21:26
远处传来那首熟悉的歌
[271 楼] lookee [泡菜]
22-6-19 18:07
放进随身包里,不用像相机包那么假模假式,这个随身包都背了十几年了。
[270 楼] lookee [泡菜]
22-6-19 18:06
方方正正
[269 楼] lookee [泡菜]
22-6-19 18:06
换了个新内胆,大小刚刚好,把小座机七七八八都装进去。
[268 楼] lookee [泡菜]
22-6-19 02:30
好像一般都从这个角度
[267 楼] lookee [泡菜]
22-6-19 02:29
[266 楼] lookee [泡菜]
22-6-19 02:29
出土
[265 楼] lookee [泡菜]
22-6-19 02:28
都放上来吧,赶明儿硬盘再挂了,也就忘干净了。
[264 楼] lookee [泡菜]
22-6-19 02:25
媳妇儿的一个同学,跟她家里人在什么地方种人参,给媳妇儿寄了两根,还包着草皮,挺有意思,那会儿家里正好有两只灯,就特想拍一下,有瘾。

还记得在拜师学艺之前,照着熊谷晃的教程学拍静物,但怎么照猫画虎都画不出虎,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以至于慢慢开始相信,一切可能都是万能的后期,直到在师傅影棚里,看见师兄十分钟时间,从摆台到布置灯光,再到片子在显示器上呈现,就是那种看上去就很海报,像是后期过的但却未经修饰的原片,呈现在眼前的时候,突然明白小说里那种扑通一声跪下来拜师是什么感觉了,那层窗户纸一旦捅破,豁然开朗。说来有点搞笑,自己营业以后,很少按快门,大多是由助手去按,自己几乎全部精力都是在指挥这只灯放哪里,什么方向,什么附件,多大输出,差不多了,行,那个谁按一张。摄影师是用嘴拍片的,哈。这两根人参正经八百是自己把灯搬来搬去的,在客厅里有点挤吧,累的够呛,从那以后记得是没再怎么拍过东西了,这段时间成天拿相机怼个破院子,确实有些腻了,没有灯光,竟然有些手足无措。
[263 楼] lookee [泡菜]
22-6-19 02:21
无意中翻出来的,在硬盘搜索栏里随意打个字母,会搜出很多意想不到平时又不知道放在哪里的文件,挺有意思。大图已经找不到了,自己很喜欢的一张图。方寸之间汇聚了我们日复一日现实生活的三要素~钱、性和政治。

没记错的话,应该拍于扬州的一个旧货市场。 本帖最后由 lookee 于 2022-6-19 02:22 编辑
[262 楼] lookee [泡菜]
22-6-19 02:19
马勺 发表于 2022-6-17 03:52
职业水准确实厉害,文笔功夫也了得。非常棒的日常记录。


马勺兄过奖了,再鸡毛蒜皮的日子,回头看看也挺有意思的。
[261 楼] 马勺 [陈年泡菜]
22-6-17 03:52
职业水准确实厉害,文笔功夫也了得。非常棒的日常记录。
[260 楼] lookee [泡菜]
22-6-17 01:10
学会自己吃饭。

适马50/1.4
[259 楼] lookee [泡菜]
22-6-17 01:08
之前的三年没摸相机,现在回头看看,有个相机真好。
适马50/1.4
[258 楼] lookee [泡菜]
22-6-15 10:34
2022年第166天
[257 楼] lookee [泡菜]
22-6-14 19:27
这个传说中的Actus-MV全功能微单轨国内开始供应了,之前只是看到传说的图,也曾经犹豫过要不要等等。

实际上,这也还不是全功能,前组增加了升降和横向移轴,后组增加了俯仰,升降模块在前后组配合的前提下有足够的的尺寸允许不需要做跷跷板就能有足够的移轴量,但这体积增加的可不是一点半点,小而美和大而全,永远是矛盾的。这次升级,对于在影棚里拍静物的摄影师来讲,基本够用了,前后组都能俯仰,对于拍摄台上的静物也能矫正纵向的透视了,虽然这种需求不多。不过对于拍家居产品的摄影师,这还不够,横向的透视矫正欠奉,因为后组不能摇摆。不过,如果它再增加后组摇摆模块,我还能坐得住吗?不知道。

-?齿轮式导轨控制相机运动
-?后组可俯仰±15°(由双传动比齿轮驱动)
-?前组可俯仰±15°
-?前组可摇摆±30°
-?前后组可水平位移±20mm
-?后组可上升/下降±15mm
-?前组可上升/下降±15mm
-?拥有带摩擦感的调节旋钮
-?使用可精细调焦的双传动比齿轮

依然跟以前一样,通过更换后组,来分别接数码后背或者无反相机,接个索尼A7R4或者富士那个小目标,这要是10年前,哪怕是5年前,无敌了,可惜轮到今天,只剩下了寂寞。

这一套攒下来,不管是后背后组还是无反后组,估摸着也得50K上下,还不算镜头,不算后背和无反,如果我今天依然还是照相民工,我100%不会有任何念想,需要它基本限定某些领域,某些级别的客户,年景不好一年都未必收得回来投资,99%的市场需求用台2000万的135不管是单反还是无反都能应付了。而土豪玩家们的选择又有很多,阿尔帕雅佳林哈夫,大画幅胶片玩家不削一顾,普通技术相机的玩家未必玩的明白,金宝推出了它※※上最好的产品,但未来谁能预测呢。
[256 楼] lookee [泡菜]
22-6-12 20:20
连着几天的雨,燕子们也都扎堆在这儿叽叽喳喳闲聊。
[255 楼] lookee [泡菜]
22-6-12 20:19
这几天不太忙。全体拾掇院子、修葺房屋。
[254 楼] lookee [泡菜]
22-6-12 20:17
日常记录。

根已经不行了。
[253 楼] lookee [泡菜]
22-6-12 20:16
日常记录。

年久失修,柱子根已经糟了,明天会送来一个超大的千斤顶,把房檐支起来,换柱子。
[252 楼] lookee [泡菜]
22-6-12 20:15
hoihoi 发表于 2022-6-10 14:58
石斛花


是索尼那个90微吧,拍拍花花草草倒是不错。
[251 楼] lookee [泡菜]
22-6-10 14:59
日常打卡,作案现场。
[250 楼] hoihoi [陈年泡菜]
22-6-10 14:58
石斛花
[249 楼] lookee [泡菜]
22-6-10 14:58
日常打卡。

前阵子拿这个缝纫机试过,下移轴量不够用,所以升级了跷跷板组件,这几天没时间去院子里照相,在屋里试了一下。
[248 楼] lookee [泡菜]
22-6-8 20:52
琥珀

有两个类别的拍摄自己不太擅长,需要特别有耐心,性格内向比较好,手指要灵巧,因为要固定、要摆台——拍珠宝。我的手指不是很灵活,小时候报过古典吉他班,最终因为手指怎么也训练不出来放弃了,耐心本来还是有的,但一摆弄这类小东西就全没了,摆着摆着容易起急,尤其是一些大戒指,站也站不住,也不敢上胶(热熔胶),橡皮泥和黏蜡根本固定不住,拍了两次生不如死从此拒绝接单,行就是行,不行就是不行,该认怂就得认怂。

记得第二次拍珠宝的时候,客户带着拷在手腕上的箱子,随从数人,感觉很贵重的样子,多嘴一问,其中一枚黄钻还是黄啥的戒指,价值当时的42辆奥迪A6,确实吓死宝宝了,从头到尾我也不碰,好在客户也只是留个图片资料,戒指是定制的,早已名花有主。当时以为这就是很贵的了,直到后来见了单价过亿的翡翠项链,毫不犹豫的推掉了,是一个拍表的客户推荐去的,不过话说回来,这个圈子,混进去了,且愿意在圈子里混,活儿倒是挺肥的,只是咱没这个命,惹不起躲得起吧。

第二类是文玩,一共拍过两次。北京这类拍摄倒是有一些,其他地区不了解。对盘葫芦盘核桃盘手串,打心里是提不起兴致的,这类拍摄价格都不高,还基本上要到客户的店里拍,转不开身的地儿,吃力,麻烦,这两次还都是朋友推荐,想推又不好意思推的那种,硬着头皮干,收工回家在楼下来两瓶啤酒20个串,MD,终于完事了。

拍摄用的腾龙90微距,这支镜头利用率超低,在手里小十年,一共没用过1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