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E卡口能行,尺寸及格就行,卡口小是有好处的
1737 34
[1 楼] realt [泡菜]
23-3-23 23:17
一些改自《不看好NEX系统》
/thread-1081674-1-1.html
这篇文章技术上没啥问题,就是画幅趋势判断错误而已
现在正式开扯。(我就不改成指名道姓指责大卡口系统了)
俺看好FE系统的原因其实是很多人质疑它的原因:全画幅和及格的卡口。
“首先看卡口,这个E卡口虽然法兰距离非常短,只有18mm,但是卡口直径却大得吓人:外径56mm,内径42mm,和m42一样大,完全可以作为135卡口使用。在NEX3和NEX5机身上卡口的大得不成比例。”
而全画幅下限则决定了FE镜头的体积不会比同焦段的APSC 大卡口镜头大多少。
有了这样的卡口和画幅,虽然长焦防抖不太好做一点,但是从系统角度看,FE比APSC其它无反占很大便宜,底大一级压死人,面对大卡口全幅有体积优势,并不是所有用户都买大炮,明显与手机拉开差距,吊打apsc就可以了
“说到这里,俺们一定记得4/3系统的失败和M4/3的成功:在4/3刚刚推出的时候俺就认为这个系统没有竞争力,原因就在于它的最大噱头——为了解决传感器边角成像问题而提出的光线垂直入射技术——的代价是相对于传感器巨大的卡口和镜头使得4/3系统的体积和重量优势荡然无存。在这里俺大胆地提出一个观点:相对于光学技术,凡是能通过电子技术得到解决的问题其实都不是问题。
相对而言谁家“靠机身骗人入门,在镜头上狠赚一笔。”

接下来很奇葩的事实,参考微博上“#每日玻璃鉴赏”,一堆光路图我得到个结论,厂家为了省钱,最后一片镜片经常比cmos小,那卡口还需要比cmos大吗?
其实中画幅镜头似乎更喜欢后组镜片小于cmos?控制体积重量省钱吗?
究竟怎么让成像圈大于cmos, 大多少,更多地是厂家的设计问题,成本问题,商业问题,反正e卡口谈不上瓶颈,大卡口有利于防抖也是似是而非,反正镜头设计为了控制成本都搞成那样了。

所以索尼开始有没有考虑e卡口做全幅,跟e卡口适合不适合做全幅,根本就没有任何联系。

欢迎丢光路图出来,我说实际操作,现在的镜头几乎没有需要更大卡口的,连e卡口都没占满。
realt 编辑于 2023-03-23 23:17
[35 楼] gulongwsw [泡菜]
23-4-4 21:29
最后一片镜片经常比cmos小,那卡口还需要比cmos大吗?   
[34 楼] netmousexhxh [资深泡菜]
23-3-31 10:27
ctzlwuji 发表于 2023-03-30 16:03
防抖效果弱得忽略不计,就是小卡口的副作用

垂直入射这种事儿,只有43系统才吹嘘过的.sony有说过E口是垂直入射么?既然不是垂直入射,卡口和防抖就没有关系.
至于某牌子的防抖效果好还是坏,这点不评论.
[33 楼] realt [泡菜]
23-3-30 17:23
ctzlwuji 发表于 2023-03-30 16:03
防抖效果弱得忽略不计,就是小卡口的副作用

看光路图啊,其实开始我跟你想的一样,认为大卡口的优势是防抖。其实大卡口也没有做那种只有大卡口才行的光路,对卡口的要求似乎比fe还低。到a7r5防抖又行了,所以是索尼自己设计的问题。说白了,佳能设计E卡口机身照样防抖可以很厉害,索尼是刚刚追上来,吃了好久的亏。反正跟卡口没关了
[32 楼] BAICAI98 [禁言中]
23-3-30 16:16
你指标强的时候,他跟你说要看感受,例如人像色彩之类的,你指标弱的时候,他跟你说指标就是一切
[31 楼] ctzlwuji [泡菜]
23-3-30 16:03
防抖效果弱得忽略不计,就是小卡口的副作用
[30 楼] cmbit [泡菜]
23-3-30 12:51
netmousexhxh 发表于 2023-03-30 11:26
EF-M和EF-s的问题是一致的,是故意还是不小心谁都明白。
副厂出aps幅面的EF镜头,有几个肯做成EF-s口的,这就是格局问题。

从来没有人说佳能格局大吧,只有牙膏厂的称号;这不就是明摆着当初行业老大的底气;他想怎么玩都可以
现在的sony也一样,只能说,任何行业都是,一家独大就是衰退的开始,百花齐放才会越来越好
柯达的胶片对ccd,佳能的单反对无反,※※证明多少次了,不破不立,固步自封是没有前途的,也适合现在的sony
[29 楼] netmousexhxh [资深泡菜]
23-3-30 11:26
realt 发表于 2023-03-30 09:28
自以为是,不给自己留后路,EFM到底是技术原因还是商业原因没上全幅?一个比E卡口大的系统只能apsc的话真是把《不看好NEX系统》戴自己脑袋上了。不做中画幅的RF也可以把那个不看好的理由实现了。如果efm也上全幅,凭借自己在软件上的优势,对摄影的理解...

EF-M和EF-s的问题是一致的,是故意还是不小心谁都明白。
副厂出aps幅面的EF镜头,有几个肯做成EF-s口的,这就是格局问题。
[28 楼] netmousexhxh [资深泡菜]
23-3-30 11:27
cmbit 发表于 2023-03-30 00:45
那可不是这么说,E卡口可以转接EF镜头,但是移轴呢?
但是RF可以,完全无缝;而且移轴镜头曾经也是佳能一项让人津津乐道的特色
FE口机身用移轴头,对比A口年代在美能达胶片机身上就没有选择的局面那是完全不一样
就算sony自己懒得做移轴镜头,可FE口也不是没有原生的副厂移轴镜头用,没有※※负担的话也不是非转接不可
[27 楼] netmousexhxh [资深泡菜]
23-3-30 11:18
realt 发表于 2023-03-29 06:04
光学设计能力再突破可能会出50 1.0GM, 20-70GM。理论上最多能突破到50 0.7GM只是不知道体积能多大。同参数,性能体积最小,性能够用是索尼的追求,要不要用体积重量价格(成本)换更好的参数,那就看设计上突没突破索尼自己划的重量门槛了。

反正从目前看,sony在50/1.2GM炫完技之后,觉得还有必要出个体积进一步缩减的50/1.4GM.
相对于光圈再大一点,体积重量的控制可能是sony认为对销量影响更大的因素.
至于隔壁某家,摆脱单反相位模块最小光圈工作限制之后,出的那堆小光圈镜头也说明光圈大那么一点似乎并不重要.
[26 楼] 征途上奔走 [泡菜]
23-3-30 10:30
征途上奔走 发表于 2023-03-30 10:28
最大的出孔,也难以照顾到整个传感器,还是要归结到小镜片,不然还是会有暗角吧。
[24 楼] realt [泡菜]
23-3-30 09:28
cmbit 发表于 2023-03-30 00:42
ef-m时代fe还不构成威胁,佳能是行业老大可以自己定义相机的分类和用途,rf时代其实佳能已经看到sony在引领无反,sony定义了无反的路径,自己不再主宰行业,为了在过渡过程中减缓份额的衰退,选择了对ef无缝兼容;

自以为是,不给自己留后路,EFM到底是技术原因还是商业原因没上全幅?一个比E卡口大的系统只能apsc的话真是把《不看好NEX系统》戴自己脑袋上了。不做中画幅的RF也可以把那个不看好的理由实现了。如果efm也上全幅,凭借自己在软件上的优势,对摄影的理解,跟e一样深耕小体积市场,未必没机会引领微单市场。无缝转接EF,EFM那么大的卡口完全是可以的,是够用的。另外最新的ZV-E1证实,E卡口做全幅,体积也可以跟apsc的e与eosm差距很小,RF做FF都有点大,做apsc真的是没啥市场希望,纯粹是拿体积冒充专业了。
realt 编辑于 2023-03-30 09:32
[23 楼] melfes [泡菜]
23-3-30 05:52
cmbit 发表于 2023-03-30 00:45
那可不是这么说,E卡口可以转接EF镜头,但是移轴呢?
但是RF可以,完全无缝;而且移轴镜头曾经也是佳能一项让人津津乐道的特色

轴移一样转接,EF在售的四只TS-E转接都不会有问题,最大也就±12mm
[22 楼] cmbit [泡菜]
23-3-30 00:45
melfes 发表于 2023-03-29 22:47
投资过的EF镜头到哪家不是转接?

那可不是这么说,E卡口可以转接EF镜头,但是移轴呢?
但是RF可以,完全无缝;而且移轴镜头曾经也是佳能一项让人津津乐道的特色
[21 楼] cmbit [泡菜]
23-3-30 00:42
realt 发表于 2023-03-29 20:49
efm触点只要别挡cmos,47mm比e卡口都大一点,法兰距还一样,保护投资efm就应该留全幅的机会,做全幅转接ef就可以了,反正第三方出了转接全幅ef转接全幅e机身,保护投资也不需要rf那么大的口。商业选择应该还是有忽悠成分,或者没理解短法兰距镜头设计

ef-m时代fe还不构成威胁,佳能是行业老大可以自己定义相机的分类和用途,rf时代其实佳能已经看到sony在引领无反,sony定义了无反的路径,自己不再主宰行业,为了在过渡过程中减缓份额的衰退,选择了对ef无缝兼容;
[20 楼] melfes [泡菜]
23-3-29 22:47
cmbit 发表于 2023-03-29 19:56
没有说什么rf大小引起的性能问题,表达的只是,rf和ef一样直径更多的是商业上的选择,保护客户投资过的镜头群,引导客户使用新系统

投资过的EF镜头到哪家不是转接?
[19 楼] realt [泡菜]
23-3-29 20:49
cmbit 发表于 2023-03-29 19:56
没有说什么rf大小引起的性能问题,表达的只是,rf和ef一样直径更多的是商业上的选择,保护客户投资过的镜头群,引导客户使用新系统

efm触点只要别挡cmos,47mm比e卡口都大一点,法兰距还一样,保护投资efm就应该留全幅的机会,做全幅转接ef就可以了,反正第三方出了转接全幅ef转接全幅e机身,保护投资也不需要rf那么大的口。商业选择应该还是有忽悠成分,或者没理解短法兰距镜头设计
realt 编辑于 2023-03-29 20:51
[18 楼] realt [泡菜]
23-3-29 20:42
melfes 发表于 2023-03-29 19:26
只看兼容性的话EF-M一样无损兼容EF的,要放下全幅也不会是什么大问题,要兼容性的话EF-E也没见到什么镜头因为E口小了导致切变的,倒是EF85/1.2在EF机身上存在过光斑被反光板切掉的情况
EFM是47mm, e是46.1mm.但似乎efm触点挡了全幅cmos。如果不挡全幅cmos那么EF完全可以在全幅的efm机身上用,毕竟EF都能在46.1mm的E卡口机身上使用。
[17 楼] cmbit [泡菜]
23-3-29 19:56
melfes 发表于 2023-03-29 19:26
只看兼容性的话EF-M一样无损兼容EF的,要放下全幅也不会是什么大问题,要兼容性的话EF-E也没见到什么镜头因为E口小了导致切变的,倒是EF85/1.2在EF机身上存在过光斑被反光板切掉的情况

没有说什么rf大小引起的性能问题,表达的只是,rf和ef一样直径更多的是商业上的选择,保护客户投资过的镜头群,引导客户使用新系统
[16 楼] melfes [泡菜]
23-3-29 19:26
cmbit 发表于 2023-03-29 17:54
rf直径和ef一样的,只能说是不破不立,佳能转到rf的时候,自己已经一堆卡口了,刚出的rf需要ef镜头群为生态护航,官方转接,完全向下兼容
这个是佳能四平八稳的选择,只有z,才像是赌命

只看兼容性的话EF-M一样无损兼容EF的,要放下全幅也不会是什么大问题,要兼容性的话EF-E也没见到什么镜头因为E口小了导致切变的,倒是EF85/1.2在EF机身上存在过光斑被反光板切掉的情况
[15 楼] realt [泡菜]
23-3-29 19:09
zoomer 发表于 2023-03-29 18:06
哎,我一个Nikon用户戴好头盔进来回吧。
Nikon终究还是煞笔了,原来是卡口小,觉得吃了亏,于是现在换了个最大的,我擦,这是又被反向骗到了么?原来”最大“比”刚好“多出来的那点大,竟然是毫无作用的?还是”刚好“最正确,嗯嗯,老尼大也不能说毫无作用...

进可攻退可守吧,万一要搞中画幅,可以拿来用。RF与Z的apsc想走量比较难,因为面对的是低端FE的竞争,有些人要求就是拍得比手机好,还要体积小,还有的人不差钱但就想轻便,E卡口可以迎合这些人。索尼软件实在是废,好在似乎赶上来了。
[14 楼] cmbit [泡菜]
23-3-29 18:58
zoomer 发表于 2023-03-29 18:06
哎,我一个Nikon用户戴好头盔进来回吧。
Nikon终究还是煞笔了,原来是卡口小,觉得吃了亏,于是现在换了个最大的,我擦,这是又被反向骗到了么?原来”最大“比”刚好“多出来的那点大,竟然是毫无作用的?还是”刚好“最正确,嗯嗯,老尼大也不能说毫无作用...

因果反了,z卡口推出的时候,明显泥坑已经感受到了压力,转向无反是必然的路,但是无反核心部件cmos又被对手占着,F卡口又必须被抛弃,诸多不利因素,选择最大卡口最小法兰距有助于实现全转接,方便用户慢慢过渡,尽可能吸引拥有其他镜头系统的转到z上面来,而不至于无法建立z的生态;
[13 楼] zoomer [陈年泡菜]
23-3-29 18:06
哎,我一个Nikon用户戴好头盔进来回吧。

Nikon终究还是煞笔了,原来是卡口小,觉得吃了亏,于是现在换了个最大的,我擦,这是又被反向骗到了么?原来”最大“比”刚好“多出来的那点大,竟然是毫无作用的?还是”刚好“最正确,嗯嗯,老尼大也不能说毫无作用么,毕竟,比”刚好“可又重了哦。

一句话:Nikon💊?
[12 楼] cmbit [泡菜]
23-3-29 17:54
melfes 发表于 2023-03-29 05:42
RF出瞳那么大结果有什么实际疗效么?

rf直径和ef一样的,只能说是不破不立,佳能转到rf的时候,自己已经一堆卡口了,刚出的rf需要ef镜头群为生态护航,官方转接,完全向下兼容
这个是佳能四平八稳的选择,只有z,才像是赌命
[11 楼] realt [泡菜]
23-3-29 06:04
netmousexhxh 发表于 2023-03-28 23:57
从国产副厂能做出FE口全副的50/F0.95,135/F1.4,28/F1.2这些参数夸张的玩意,以及还有几个不同焦段的移轴来看,至少FE口是够用的。
有些人说卡口圈做大余量更多,对的,但仅限于理论上。对在哪呢?对于光学设计能力有限,不得不用体积换光...
光学设计能力再突破可能会出50 1.0GM, 20-70GM。理论上最多能突破到50 0.7GM只是不知道体积能多大。同参数,性能体积最小,性能够用是索尼的追求,要不要用体积重量价格(成本)换更好的参数,那就看设计上突没突破索尼自己划的重量门槛了。
[10 楼] melfes [泡菜]
23-3-29 05:42
你好嘛 发表于 2023-03-25 00:49
不用看光路图, 现在部分RF镜头后镜组目测已经大于42MM了。镜头设计有一定的滞后,所以镜头卡口要有前瞻,现在新卡口的镜头不少还是沿用的之前设计思路。 佳能尼康以后对大后镜组运用肯定会越来越熟练, 超规格的镜头会逐步出现。
大卡口可以装小后镜组,小...

RF出瞳那么大结果有什么实际疗效么?
[9 楼] netmousexhxh [资深泡菜]
23-3-28 23:57
从国产副厂能做出FE口全副的50/F0.95,135/F1.4,28/F1.2这些参数夸张的玩意,以及还有几个不同焦段的移轴来看,至少FE口是够用的。
有些人说卡口圈做大余量更多,对的,但仅限于理论上。对在哪呢?对于光学设计能力有限,不得不用体积换光学效果的时候,这个余量更多就有理论意义了。但,sony目前还有闲心把二代GM系列往小做而不是出健身器材,那么更多的余量对sony来说是至少这一代GM镜头是没价值的。至于下一代GM镜头会不会恢复到第一代GM的尺寸,反正对sony来说,这就是自己光学设计能力给自己的余地,卡口尺寸还远没到需要做大些的地步。
就算索滔天镜头换代快,那也得三五年之后才能看见50/1.2GM2,2470GM3这些东西了,谁买个相机会考虑三五年后镜头换代的问题?
[8 楼] AlbertNewton [泡菜]
23-3-28 20:19
realt 发表于 2023-03-24 22:35
为什么这个帖子没人回应?关于卡口小问题的那些主题,是人为炒作吗?我觉得本贴就是小卡口搞全幅的合理性解释,反正厂家用产品说话了。

当时连徕卡都跳出来指责e卡口小了 😂😂😂
[7 楼] realt [泡菜]
23-3-25 07:33
hxiii 发表于 2023-03-25 07:28
卡口小跟底小一样都是原罪

其实说不好听的,屁股决定脑袋,形而上学
[6 楼] hxiii [泡菜]
23-3-25 07:28
卡口小跟底小一样都是原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