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个矛盾的问题,镜头大小跟画幅的关系
1653
55
[1 楼] 酸汤鱼11
[泡菜]
24-1-3 17:10
大家发现没,可换镜头相机,等效焦距相同,通光孔径大小相同的镜头,全画幅绝大多数比4433的要小,同样的,全画幅镜头也比绝大多数的M43也要小,这是什么原理?是CMOS越大镜头容易做的越小还是CMOS越小镜头容易做的越小?
|
[56 楼] kotea
[资深泡菜]
24-1-10 20:54
melfes 发表于 2024-01-10 19:59 赢了。同意 ![]() |
[55 楼] melfes
[泡菜]
24-1-10 19:59
kotea 发表于 2024-01-10 12:07 佳能这个全塑料1kg都不到,而且价格就奥巴300/4的1/3,你这个比法怎么看全幅都是赢啊 |
[54 楼] lizhuo_1918
[泡菜]
24-1-10 18:55
DQIMAGE 发表于 2024-01-10 17:13 |
[53 楼] Cityrain
[陈年泡菜]
24-1-10 17:31
ppchris 发表于 2024-01-10 00:57 28mm也好,6mm也好,和手持星空没有直接关系… 发布自 iOS客户端 |
[52 楼] kotea
[资深泡菜]
24-1-10 17:30
酸汤鱼11 发表于 2024-01-10 17:19 不就是金属跟塑料的区别吗。你不会觉得奥巴技术力比御三家都强吧。SONY自己做个截幅头会比全幅重? 索尼是所有厂商里身材焦虑最严重的。 至于奥巴M43, 卡口冗余留的太大了。如果把M43幅面放大到全画幅,M43卡口会比Z卡口还大。 |
[51 楼] 酸汤鱼11
[泡菜]
24-1-10 17:19
kotea 发表于 2024-01-10 02:00 全画幅虽然没有600F8,但是索尼的300F2.8是1400多克。。。而尼康的600F6.3也就1300多克,相比而言1200多克的奥巴300F4并不显得多轻巧。 |
[50 楼] DQIMAGE
[泡菜]
24-1-10 17:13
lizhuo_1918 发表于 2024-01-10 14:25 不好意思,看了就随便一回了。回时没看到后面已经有人说这事了。 |
[49 楼] lizhuo_1918
[泡菜]
24-1-10 14:25
DQIMAGE 发表于 2024-01-09 17:05 ! ![]() |
[48 楼] kotea
[资深泡菜]
24-1-10 12:07
melfes 发表于 2024-01-10 04:53 佳能的600F11 |
[47 楼] pzw83
[泡菜]
24-1-10 09:17
这个从光圈值的定义就能知道原理,百度来的定义:
光圈值,是镜头的焦距/镜头通光直径得出的相对值(相对孔径的倒数)。例如针对50mm的标准镜头而言,最大的通光直径为29.5mm,其最大光圈的计算值为50mm÷29.5mm=F1.7,这样就能够理解同一变焦镜头在不同的焦距下,虽然最大的通光直径相同,但是换算之后其最大光圈是不同的。F值越大,光圈越小,反之,F值越小,光圈越大。 大概的关系是:通光孔径=焦距/光圈 比如全幅50mm,光圈2,通光孔径需 50/2=25 那么同样是f2,apsc通光孔径只需要35/2=12.5 |
[46 楼] melfes
[泡菜]
24-1-10 04:53
kotea 发表于 2024-01-10 02:00 全幅哪来的600/8... |
[45 楼] melfes
[泡菜]
24-1-10 04:44
ppchris 发表于 2024-01-10 00:57 参杂了太多民科的讨论就会这样,所以我现在一看到有不熟的账号一本正经在那里胡扯还不肯认错正场讨论就直接祝福一句然后拉黑,眼不见为净 |
[44 楼] kotea
[资深泡菜]
24-1-10 02:00
m43的300 F4不是比全幅的600F8小吗
|
[43 楼] ppchris
[禁言中]
24-1-10 00:57
melfes 发表于 2024-01-10 00:47 开始就按照严谨的说辞去述说可以避免后面很多无谓的解释,就像有些人连超广其实有虚化能力都不知道,张嘴就是崩边,到现在一大堆人连镜头畸变和透视变形都分不清,还有些人等效焦段也分不清,比如以前一个小孩非说手机28mm就是28mm,我告诉他其实是6mm,所以才能手持拍星空,死活不相信。 |
[42 楼] melfes
[泡菜]
24-1-10 00:47
ppchris 发表于 2024-01-09 19:27 有些人不懂瞎用又不影响等效体系的正确,因为这些人瞎用你就反对?这不就是因噎废食么 |
[41 楼] ppchris
[禁言中]
24-1-9 19:27
melfes 发表于 2024-01-09 00:38 我说的等效是严谨说法,你的等效光圈是一个一直被诟病的说法,不设定同视野同拍摄距离,有多少人以为等效光圈就是随便拍摄距离都能等效,然后就跑来说哪里等效了,完全不一样。乌鸡以前这种帖子一大堆。 ppchris 编辑于 2024-01-09 19:28 |
[40 楼] DQIMAGE
[泡菜]
24-1-9 17:05
lizhuo_1918 发表于 2024-01-03 20:15 25 0.7 |
[39 楼] melfes
[泡菜]
24-1-9 16:28
酸汤鱼11 发表于 2024-01-09 12:40 80/1.7专利模拟结果是远距离硬吃大底占优,近距离色散不如目前的50/1.2,和全幅50/1.2半斤八两的水平 |
[38 楼] 酸汤鱼11
[泡菜]
24-1-9 12:40
melfes 发表于 2024-01-07 21:47 但是像富士801.7这类镜头素质还是不如索尼501.2或者佳能501.2l。。。 |
[37 楼] melfes
[泡菜]
24-1-9 00:38
ppchris 发表于 2024-01-09 00:30 同视野同拍摄距离同景深,不同尺寸的系统要实现这些本身就已经在等效了,你一边嘴上说着不要一边实际行动支持,这种行为叫什么 ![]() |
[36 楼] ppchris
[禁言中]
24-1-9 00:30
melfes 发表于 2024-01-07 21:47 然而现实没有理想传感器和理想镜头,所以我说了,简单来说就是用同视野同拍摄距离来比较,追求景深即可,至于画质什么的,谁都知道越小越糟糕。 |
[35 楼] melfes
[泡菜]
24-1-7 21:47
ppchris 发表于 2024-01-06 19:47 和不同镜头没有什么关系,等效体系的基础是建立在理想传感器+理想光学设计的前提下的,实际上考虑到小底体系的像素结构+大光圈光学设计边角失光,同时代小底系统永远赶不上大底系统,m43赶不上全幅,全幅赶不上中幅 ![]() |
[34 楼] ppchris
[禁言中]
24-1-6 19:47
melfes 发表于 2024-01-04 23:57 这种东西我个人觉得不同镜头首先就没办法等效,所以我说了,同视野同拍摄距离下的景深等效才是最恰当的表达,不考虑画面噪声,奥林巴斯早年宣传的时候也是缩图到同像素,让参观者猜测哪张是全画幅哪张是43画幅。 |
[33 楼] melfes
[泡菜]
24-1-5 00:19
酸汤鱼11 发表于 2024-01-04 10:24 “等效”的前提就是理想传感器,成像只考虑散射噪音 |
[32 楼] melfes
[泡菜]
24-1-4 23:57
ppchris 发表于 2024-01-04 18:44 能问出这个问题估计并没有登录过dpr ![]() |
[31 楼] melfes
[泡菜]
24-1-4 23:54
xnet2 发表于 2024-01-04 10:33 微距以外的情况后焦距(成像面到等效透镜中心)都远小于前焦距(被摄物体到等效透镜中心),后焦距的变化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所谓的细节优势并不是单纯因为焦距更长才实现的,光学系统里工艺制约的地方并不只有传感器,镜头的制作工艺一样有限制,基本上同一时代下镜头的极限分辨率就只能做到某个程度,这个大前提下自然底越大整个系统能实现的最高分辨率就越高 反过来说,m43的25/0.7可能不能打同代的全幅50/1.4,但是和两代之前的全幅50/1.4说不定能打个来去 |
[30 楼] jushi13231
[泡菜]
24-1-4 19:02
酸汤鱼11 发表于 2024-01-04 10:40 我记着80年代的摄影杂志广告中将尼康佳能的大光圈镜头都叫做高速镜头, |
[29 楼] ppchris
[禁言中]
24-1-4 18:44
melfes 发表于 2024-01-04 00:01 那个统一缩图到800w像素的dpr? |
[28 楼] 酸汤鱼11
[泡菜]
24-1-4 12:23
lizhuo_1918 发表于 2024-01-04 12:01 我也有APSC的ZVE10加维卓75 1.2也还不错呀,还有GM1加42.5 1.2。 但是对比来看同规格下还是全画幅镜头更小些。 酸汤鱼11 编辑于 2024-01-04 12: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