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记博物馆中的中国瓷器珍品(10期)——吉州窑
15298 2498
[1387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10-14 17:54
ZHJJUN 发表于 2024-10-14 17:54
同时还发现记有“至治三年六月一日” 的木牌。那么,这艘船很可能是至治三年(1323年)出航,并可能是在这个时期沉没的,至少可以确定是1323年以后出航的。
1978年 ,曾在打捞上来的漆器中发现有“辛未兮塘一叔造”的铭文,元代只有2个“辛未” ,一为至元八年 (1271年),一为至顺二年(1331年),货船起航定在至顺二年为宜。这是推断沉船年代的一个关键。
[1386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10-14 17:54
ZHJJUN 发表于 2024-10-14 07:06
1983年1月29日《韩国日报》转载了有关当局发表的新闻,即以前发现的280件附属器物的木牌,经过化学处理后,上面出现了许多可以通读的墨书文字,其中有“陈皮三十七”、“纲司私”、“七十三包六月”、“东福寺”、“十贯公用” 等。
同时还发现记有“至治三年六月一日” 的木牌。那么,这艘船很可能是至治三年(1323年)出航,并可能是在这个时期沉没的,至少可以确定是1323年以后出航的。
[1385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10-14 07:06
ZHJJUN 发表于 2024-10-14 07:06
吉州窑至元代何时开始恢复生产?我们可以从韩国新安海底沉船中找到一点线索。1976年在朝鲜新安海底发现一艘沉船。据报导,从沉船中打捞出7186件遗物,遗物中有6457件瓷器,除3件为朝鲜瓷器外,其余全是中国的瓷器。
1983年1月29日《韩国日报》转载了有关当局发表的新闻,即以前发现的280件附属器物的木牌,经过化学处理后,上面出现了许多可以通读的墨书文字,其中有“陈皮三十七”、“纲司私”、“七十三包六月”、“东福寺”、“十贯公用” 等。
[1384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10-14 07:06
ZHJJUN 发表于 2024-10-14 07:05
从中可见南宋末年至元初,吉州、赣州等地区战事频繁,城池遭毁。作为手工业的制瓷 业也不可能在战争环境中生产。
吉州窑至元代何时开始恢复生产?我们可以从韩国新安海底沉船中找到一点线索。1976年在朝鲜新安海底发现一艘沉船。据报导,从沉船中打捞出7186件遗物,遗物中有6457件瓷器,除3件为朝鲜瓷器外,其余全是中国的瓷器。
[1383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10-14 07:05
ZHJJUN 发表于 2024-10-14 07:05
至元十四年,宋景炎二年壬午,隳吉、抚二州城, 以隆兴滨江,姑存之。
夏,四月,宋文天祥引兵自梅州 出江西,吉、赣兵皆会之,逐复会昌县。
秋,七月,宋文天祥遣赵时赏等分道复吉、赣诸县,逐围赣州,衡山人赵璠,抚州人何时,皆以兵应之。
至元二十七年戊午,移...
从中可见南宋末年至元初,吉州、赣州等地区战事频繁,城池遭毁。作为手工业的制瓷 业也不可能在战争环境中生产。
[1382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10-14 07:05
ZHJJUN 发表于 2024-10-14 06:47
文天祥勤王起兵,兵源半数来自吉州丁壮,其中或即有吉州窑工参与。至此,南宋末年至元初,吉州窑曾一度停烧。《续资治通鉴》曾多次提及吉州地区的战事:
至元十四年,宋景炎二年壬午,隳吉、抚二州城, 以隆兴滨江,姑存之。
夏,四月,宋文天祥引兵自梅州 出江西,吉、赣兵皆会之,逐复会昌县。
秋,七月,宋文天祥遣赵时赏等分道复吉、赣诸县,逐围赣州,衡山人赵璠,抚州人何时,皆以兵应之。
至元二十七年戊午,移江西行省于吉州,以便捕盗。
[1381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10-14 06:47
ZHJJUN 发表于 2024-10-14 06:46
南宋末年(宝祐五年,l257年),蒙古发动了对南宋的全面军事进攻。1276年2月,元军占领临安,临安失陷后,不少军民坚持抵抗。
文天祥勤王起兵,兵源半数来自吉州丁壮,其中或即有吉州窑工参与。至此,南宋末年至元初,吉州窑曾一度停烧。《续资治通鉴》曾多次提及吉州地区的战事:
[1380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10-14 06:46
ZHJJUN 发表于 2024-10-14 06:45
吉州窑彩绘瓷器于南宋进入鼎盛时期,其产品销往国内外。江西省博物馆收藏莲荷纹三足炉、海水纹炉,江西新余市博物馆收藏的凤菊纹枕,江西九江市博物馆收藏的梅鹊纹瓶,上海博物馆收藏的叶纹三足炉,南京市博物馆收藏的缠枝纹梅瓶, 安徽博物馆收藏的莲花纹梅瓶,广东省...
南宋末年(宝祐五年,l257年),蒙古发动了对南宋的全面军事进攻。1276年2月,元军占领临安,临安失陷后,不少军民坚持抵抗。
[1379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10-14 06:45
ZHJJUN 发表于 2024-10-14 06:44
这些南迁的商人和手工业者,对于南方商品经济的发展、都市经济的繁荣起了相当大的作用。
吉州窑彩绘瓷器于南宋进入鼎盛时期,其产品销往国内外。江西省博物馆收藏莲荷纹三足炉、海水纹炉,江西新余市博物馆收藏的凤菊纹枕,江西九江市博物馆收藏的梅鹊纹瓶,上海博物馆收藏的叶纹三足炉,南京市博物馆收藏的缠枝纹梅瓶, 安徽博物馆收藏的莲花纹梅瓶,广东省博物馆收藏的芦苇纹瓶等均为国内出土的吉州窑彩绘器物,是吉州窑上乘佳作,代表着南宋时期吉州窑的最高水准。
[1378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10-14 06:44
ZHJJUN 发表于 2024-10-13 18:15
据张家驹先生称:“江西迁入者以河南人较多,洪、信、饶、袁、吉等州,都有汴京、郑州一带人民移人。此外,亦有从河南、山东等处迁来的。”
这些南迁的商人和手工业者,对于南方商品经济的发展、都市经济的繁荣起了相当大的作用。
[1377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10-13 18:15
ZHJJUN 发表于 2024-10-13 18:15
在大批的南迁流民中,当然也包括不少北方窑工,特别是磁州窑的工匠,他们把磁州窑的彩绘技法带到吉州窑,这就是吉州窑彩绘瓷器兴起的重要原因。
据张家驹先生称:“江西迁入者以河南人较多,洪、信、饶、袁、吉等州,都有汴京、郑州一带人民移人。此外,亦有从河南、山东等处迁来的。”
[1376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10-13 18:15
ZHJJUN 发表于 2024-10-13 18:14
据1159年(绍兴二十九年)统计,南方人口有l684万多人,到了1179年(淳熙六年)已达到2950万多人,在20年内,人口增加了3/4。这不仅为南方的各种生产事业提供了劳动力,而且还加速了各地生产技术的交流。
在大批的南迁流民中,当然也包括不少北方窑工,特别是磁州窑的工匠,他们把磁州窑的彩绘技法带到吉州窑,这就是吉州窑彩绘瓷器兴起的重要原因。
[1375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10-13 18:14
ZHJJUN 发表于 2024-10-13 18:13
靖康南渡之役包括了金兵开始南侵至绍兴和约签订一段时期,从ll25年至ll42年共l7年,这期间常有大批流民不断南移,而每次移动又和战争局面的紧张密切相关。
据1159年(绍兴二十九年)统计,南方人口有l684万多人,到了1179年(淳熙六年)已达到2950万多人,在20年内,人口增加了3/4。这不仅为南方的各种生产事业提供了劳动力,而且还加速了各地生产技术的交流。
ZHJJUN 编辑于 2024-10-13 18:14
[1374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10-13 18:13
ZHJJUN 发表于 2024-10-13 17:56
南宋时代,人口大量迁徙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是靖康南渡之役;二是金完颜亮南渡之役;三是蒙古南侵之役。
靖康南渡之役包括了金兵开始南侵至绍兴和约签订一段时期,从ll25年至ll42年共l7年,这期间常有大批流民不断南移,而每次移动又和战争局面的紧张密切相关。
[1373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10-13 17:56
ZHJJUN 发表于 2024-10-13 17:56
究其原因,涉及到※※※※上的第二次大规模人口南迁。
南宋时代,人口大量迁徙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是靖康南渡之役;二是金完颜亮南渡之役;三是蒙古南侵之役。
[1372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10-13 17:56
ZHJJUN 发表于 2024-10-13 17:55
研究中国陶瓷史的人往往有一个公式化的概念:磁州窑一吉州窑一景德镇元青花。
究其原因,涉及到※※※※上的第二次大规模人口南迁。
[1371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10-13 17:55
ZHJJUN 发表于 2024-10-13 17:55
南宋吉州窑彩绘纹样及装饰技法有的直接来自磁州窑系及北方民窑,如磁州窑系瓷器上所绘的折枝牡丹、缠枝荷花、缠枝莲、卷草、仰莲、开光等纹饰及当阳峪窑剔刻的方块形回纹,甚至装饰中的剔划刻线技法在吉州窑彩绘瓷器中都可找到。
研究中国陶瓷史的人往往有一个公式化的概念:磁州窑一吉州窑一景德镇元青花。
[1370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10-13 17:55
ZHJJUN 发表于 2024-10-13 07:28
这种装饰在元青花上经常见到,但元青花的这种装饰要晚于吉州窑彩绘瓷器,正是借鉴吉州窑彩绘的装饰而来。
南宋吉州窑彩绘纹样及装饰技法有的直接来自磁州窑系及北方民窑,如磁州窑系瓷器上所绘的折枝牡丹、缠枝荷花、缠枝莲、卷草、仰莲、开光等纹饰及当阳峪窑剔刻的方块形回纹,甚至装饰中的剔划刻线技法在吉州窑彩绘瓷器中都可找到。
[1369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10-13 07:28
ZHJJUN 发表于 2024-10-13 07:27
这种技法到了元代就不再采用,这是鉴定两朝吉州窑彩绘瓷器的主要区别。开光纹饰在吉州窑彩绘瓷器中使用较多,南宋开光纹饰的边饰为粗、细弦纹二道,元代开光纹饰的边饰为细、粗、细弦纹三道。
这种装饰在元青花上经常见到,但元青花的这种装饰要晚于吉州窑彩绘瓷器,正是借鉴吉州窑彩绘的装饰而来。
[1368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10-13 07:27
ZHJJUN 发表于 2024-10-13 07:26
南宋时期的彩绘纹饰采用了剔划技法,如缠枝纹、喜鹊、梅花、花卉、鱼等纹饰,剔划出缠枝茎,喜鹊的眼、羽毛,花卉的蕾,叶纹的脉络。
这种技法到了元代就不再采用,这是鉴定两朝吉州窑彩绘瓷器的主要区别。开光纹饰在吉州窑彩绘瓷器中使用较多,南宋开光纹饰的边饰为粗、细弦纹二道,元代开光纹饰的边饰为细、粗、细弦纹三道。
[1367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10-13 07:26
ZHJJUN 发表于 2024-10-13 07:26
由于元代青花的器型较多,纹饰布局的类型更加明显,但是,其间的承续关系仍然是北宋磁州窑、南宋吉州窑、元代景德镇窑青花。纹饰之间多采用传统粗细弦纹分隔,器物的口沿与底部分别装饰浓重的酱褐色,给人以稳重之感。
南宋时期的彩绘纹饰采用了剔划技法,如缠枝纹、喜鹊、梅花、花卉、鱼等纹饰,剔划出缠枝茎,喜鹊的眼、羽毛,花卉的蕾,叶纹的脉络。
[1366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10-13 07:26
ZHJJUN 发表于 2024-10-13 07:09
吉州窑彩绘瓷器的纹饰布局与元代青花梅瓶的纹饰布局有相近之处,亦分为层次型、满地型、棱面型等,这几种纹饰布局类型应是源于北宋磁州窑釉下彩绘瓷器,而在其基础上更加规范。
由于元代青花的器型较多,纹饰布局的类型更加明显,但是,其间的承续关系仍然是北宋磁州窑、南宋吉州窑、元代景德镇窑青花。纹饰之间多采用传统粗细弦纹分隔,器物的口沿与底部分别装饰浓重的酱褐色,给人以稳重之感。
[1365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10-13 07:09
ZHJJUN 发表于 2024-10-13 07:09
几何纹类:回纹、“卍”字纹、织锦纹;其它为海水纹、诗词、人物纹等。
吉州窑彩绘瓷器的纹饰布局与元代青花梅瓶的纹饰布局有相近之处,亦分为层次型、满地型、棱面型等,这几种纹饰布局类型应是源于北宋磁州窑釉下彩绘瓷器,而在其基础上更加规范。
[1364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10-13 07:09
ZHJJUN 发表于 2024-10-13 07:08
吉州窑彩绘瓷器装饰纹样内容丰富,其中包括植物类:缠枝弋蕉叶、荷叶、荷花、芦苇、灵芝、菊花、兰花、梅花、竹子、牡丹、莲花;禽昆类:飞风、喜鹊、鸳鸯、奔鹿、鱼、蝴蝶;
几何纹类:回纹、“卍”字纹、织锦纹;其它为海水纹、诗词、人物纹等。
[1363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10-13 07:08
ZHJJUN 发表于 2024-10-13 07:08
从上述吉州窑彩绘瓷器的分型来看,器物的纹样在南宋和元代存在较大差异,即使同一时期的产品也存在着不同的风格,一类属于写意,纹饰简单,粗犷豪放;一类写实,风格规整细腻。
吉州窑彩绘瓷器装饰纹样内容丰富,其中包括植物类:缠枝弋蕉叶、荷叶、荷花、芦苇、灵芝、菊花、兰花、梅花、竹子、牡丹、莲花;禽昆类:飞风、喜鹊、鸳鸯、奔鹿、鱼、蝴蝶;
[1362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10-13 07:08
ZHJJUN 发表于 2024-10-12 18:08
此外,还有枕、盆、洗、壶、钵、盒、鸟食罐等器物。其中有的器物属孤例,无法分型。
从上述吉州窑彩绘瓷器的分型来看,器物的纹样在南宋和元代存在较大差异,即使同一时期的产品也存在着不同的风格,一类属于写意,纹饰简单,粗犷豪放;一类写实,风格规整细腻。
[1361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10-12 18:08
ZHJJUN 发表于 2024-10-12 18:07
V式:凸唇,直颈,圆腹,高圈足。颈部装饰龙形双系。口沿绘回纹,颈部饰褐地白色荷花纹,腹部绘缠枝纹并配以开光,开光内饰海水纹。
此外,还有枕、盆、洗、壶、钵、盒、鸟食罐等器物。其中有的器物属孤例,无法分型。
[1360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10-12 18:07
ZHJJUN 发表于 2024-10-12 18:07
IV式:凸唇,直颈,圆腹,圈足。口沿饰酱褐色,通体绘缠枝纹。
V式:凸唇,直颈,圆腹,高圈足。颈部装饰龙形双系。口沿绘回纹,颈部饰褐地白色荷花纹,腹部绘缠枝纹并配以开光,开光内饰海水纹。
[1359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10-12 18:07
ZHJJUN 发表于 2024-10-12 17:38
元代
III式 凸唇,直颈,扁腹,圈足。口沿饰酱褐色,颈与腹部绘缠枝纹并配以开光,开光内饰花卉纹。此式为韩国新安海底沉船遗物。
IV式:凸唇,直颈,圆腹,圈足。口沿饰酱褐色,通体绘缠枝纹。
[1358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10-12 17:38
ZHJJUN 发表于 2024-10-12 17:24
II式:直颈,扁腹,圈足。颈部饰数道弦纹,腹部绘喜鹊梅花,或竹梅,或蝴蝶纹。
元代
III式 凸唇,直颈,扁腹,圈足。口沿饰酱褐色,颈与腹部绘缠枝纹并配以开光,开光内饰花卉纹。此式为韩国新安海底沉船遗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