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还有人在意增程式和插电式的区别吗?
13750
242
[1 楼] haiyangsea
[陈年泡菜]
24-12-30 12:03
碰见几个迪牌车主,非常强调插电式比增程式遥遥领先。
我想都2025年了,插电式和增程式的区别还有这么大吗? |
[243 楼] 值班管理员
[版主]
1-10 16:22
该主题已被关闭!
时间:2025-01-10 16:22 |
[242 楼] wan
[泡菜]
1-10 16:05
runnova 发表于 2025-01-10 15:43 你不要把自己往日系吹上贴,我说的日系吹不是你。 发布自 安卓客户端 |
[241 楼] wan
[泡菜]
1-10 16:02
runnova 发表于 2025-01-10 15:54 低级还是高级,那看得你吹的东西行不行。 把不行的东西拿来吹,那自然就低级。 无脑的吹,断章取义的吹,罔顾事实的吹,那也是低级。 wan 编辑于 2025-01-10 16:03 |
[239 楼] funder
[望远镜&天文版主]
1-10 15:55
花丝 发表于 2025-01-10 13:44 莫欺少年穷。一个已经稳定多年,一个还在高速发展和扩张(大量研发、扩展经费投入),怎么比? |
[238 楼] runnova
[泡菜]
1-10 15:54
wan 发表于 2025-01-10 15:48 也是吹货,一样吧 感觉高级些? runnova 编辑于 2025-01-10 15:55 |
[237 楼] funder
[望远镜&天文版主]
1-10 15:52
wan 发表于 2025-01-10 15:48 曾经有几年,国内互联网上“※※”成为一个贬义的,羞耻的标签,这几年好了一些。 |
[236 楼] 辐射III
[泡菜]
1-10 15:52
我是DHT插混,续航标称150,平时市区通勤都是用电当纯电车,加油每次就100足够了,出远门才加满,长途油耗5.5左右,的确省很多
|
[235 楼] wan
[泡菜]
1-10 15:48
runnova 发表于 2025-01-10 15:43 呵呵,你可以说我是国产吹。我不怕贴这个标签。国产车够硬,我有底气吹。 wan 编辑于 2025-01-10 15:49 |
[234 楼] runnova
[泡菜]
1-10 15:43
wan 发表于 2025-01-10 15:38 看产品,你就说人这吹那吹 按照这逻辑 你是啥吹啥舔? 发布自 安卓客户端 |
[233 楼] wan
[泡菜]
1-10 15:38
runnova 发表于 2025-01-10 15:15 日系车的绝活一个是成本控制,一个就是零部件耐久度,特别是橡胶件耐久度。这个给日系车留下了皮实耐用的口碑。 国产车的成本控制已经可以了,但是零部件耐久度还有差距,品控也有待提高。 但是近年来日系车也出现了质量问题频发的事情,品质开始肉眼可见的下降。我不知道日系吹怎么能高兴的起来? 发布自 安卓客户端 |
[232 楼] runnova
[泡菜]
1-10 15:15
抖音上有个做四轮定位的,东子四轮定位
你看看人家看过的底盘悬挂 整体上丰田的底盘,筷子干干愣愣的,很少锈,,气不气人,,看着也不高级也不防腐 发布自 安卓客户端 |
[231 楼] runnova
[泡菜]
1-10 15:10
花丝 发表于 2025-01-10 13:36 别提利润 讲贡献 ![]() 发布自 安卓客户端 |
[230 楼] wan
[泡菜]
1-10 15:09
花丝 发表于 2025-01-10 13:45 我一点也不担心比亚迪,因为比亚迪的技术领先丰田,成本控制领先丰田,唯一的弱项是品控略差。现在比亚迪的经营状态也很好,可以持续发展。在国内比亚迪碾压丰田无任何悬念。 丰田一时半会可能倒不了,现有市场还可以吃很久,但是本田日产已经撑不住了,你说这又是为什么呢? 丰田在全球市场有极大的存量市场,销量巨大利润多无悬念,没啥好震惊的。丰田已经吃老本很多年了,技术创新缓慢,在国内竞争力极差,销量节节败退,只能在本土,欧美和东南亚市场保持优势,靠涨价维持利润,丢失东南亚市场只是时间问题。就这也能高兴的起来? 按你说的丰田蒸蒸日上,一汽丰田,广汽丰田的老总们一定不慌吧? wan 编辑于 2025-01-10 15:22 |
[229 楼] 插电Transformer_2
[禁言中]
1-10 13:46
sufei4585 发表于 2024-12-30 13:48 今天的骁遥电池将会是增程式的终极大考,因为400km纯电续航已经来了。看看增程式厂家的态度暧昧,呵呵。 增程式就是这样口嗨,要不是怎么,我能怎么....。现在人家400km续航真的来了,增程式又认怂讲成本了。问题式高端车辆都选择增程式,高端在乎成本吗?自然理应选择400km纯电续航。 我看第一家做出400公里纯电续航的,将会是零跑。零跑领先两个厂长和余大嘴,领跑增程式的未来。 实际上,最在乎成本的就是奶爸中产。他们会继续400km增程车吗?奶爸的溢价早已经被消耗殆尽了。没有了奶爸,增程式的未来在哪里?高端智驾能接续吗? 同样的预算的增程式,用户选择400km+普通智驾,还是200km+高阶L3智驾。这就像用户选择一半资源到底是增程三件套还是电池一样。 |
[228 楼] 花丝
[泡菜]
1-10 13:45
wan 发表于 2025-01-10 13:25 ![]() 花丝 编辑于 2025-01-10 13:45 |
[227 楼] 花丝
[泡菜]
1-10 13:44
wan 发表于 2025-01-10 13:25 丰田2024年2206亿人民币利润,2023年1500亿人民币,这增长速度,不知道谁要死 ![]() 花丝 编辑于 2025-01-10 13:46 |
[226 楼] 花丝
[泡菜]
1-10 13:42
wan 发表于 2025-01-10 13:25 2024年丰田利润2206亿人民币,2023年1500亿人民币。我靠,你算算纯利润增加了多少? 比亚迪2024年净利润为136.3亿元,比人家零头还少点。 我真笑喷了,殿锤风真的至上欠缺啊 |
[225 楼] 花丝
[泡菜]
1-10 13:36
wan 发表于 2025-01-10 13:25 |
[224 楼] wan
[泡菜]
1-10 13:25
花丝 发表于 2025-01-10 12:20 啥年代了,还在捧功率分流式混动? 功率分流式是电机辅助发动机,本来电控电机功率小可以降低成本,但是买的便宜吗? 动力,能耗,价格哪一项能和国产混动比? 一心做油混,插混完全不上心,和国产车对比性价比差一大截。 日系要是还不发力插混,早死早超生吧。 发布自 安卓客户端 |
[223 楼] 插电Transformer_2
[禁言中]
1-10 13:00
runnova 发表于 2025-01-10 11:00 增程式是没有工具属性的。因为网上都是“内行人告诉你,为什么高端车用增程,而低端车用插混....” 高低端区分那么距离工具属性就远了。500万内最好,1000万内最好,这都不是工具属性。 工具属性的是“国民用车”。其实真正的内行人都知道,而工具属性的车,要比豪车难做得多。布加迪的盘子有多大?日企不是害怕豪车,而是害怕工具属性的车。 增程式=高端; 插混=低端。 增程式的目前看点就是理想,看理想什么时候推出续航400公里的高端增程式?https://www.dongchedi.com/ugc/article/7438176124401634569 尊界S800,撑不起市场实际掏钱包的用户。而一旦理想不做400km增程,而做纯电。或者做不下去,那么增程的路也到头了。用户第2台增程式的媒体荫护,只能厂长。目前大量购买M7的,其实还是靠厂长的开疆拓土,因为是第一台车。无人可以替代厂长,大嘴也不行。 理想炮轰嗅搞技术的已经6年了,当务之急是推出增程二代续航400公里,急市场所急,解市场所盼。像迪子一样,找几个二台/三台的粉丝上发布会现身说法。而不是找KOL软文,大家看疲惫了。 ![]() |
[222 楼] 花丝
[泡菜]
1-10 12:22
wan 发表于 2025-01-10 11:34 新能源的终点是油车,最后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为毛,投机者必然的下场 |
[221 楼] 花丝
[泡菜]
1-10 12:20
都不怎么样,实现不了丰田的混动的怪物
|
[220 楼] wan
[泡菜]
1-10 11:34
男人心似海深 发表于 2025-01-10 11:00 前面加一句,插混的尽头是增程 发布自 安卓客户端 |
[219 楼] 男人心似海深
[资深泡菜]
1-10 11:00
插电Transformer_2 发表于 2025-01-10 10:23 增程的尽头是纯电, 纯电的尽头是换电。 ![]() |
[218 楼] runnova
[泡菜]
1-10 11:00
插电Transformer_2 发表于 2025-01-10 10:23 我觉得还是成本和使用成本还有使用习惯,, 这些方面看增程插混区别不大, 其次看用途需求 还都是工具属性,追求冗余减少各种焦虑,岂不知这个追求过程也是焦虑。 选一个车也无需天长地久,10年差不多了,残值都没几个 发布自 安卓客户端 |
[217 楼] 插电Transformer_2
[禁言中]
1-10 10:23
runnova 发表于 2025-01-10 09:35 就是这个道理。 A. 现有增程/插混 200km + 发动机 B. 未来增程 400km + 增程器 C. 但把增程挤占资源换换纯电,那么可以 800km纯电。 那么对现有200km增程式来说,下一台是B还是C。这对公司战略是一个很大抉择,因为这不是口水。增程式网上口水多,但实际掏钱的用户应该是C。 而插混由于技术门槛,迪子可以提供 200/400km纯电+插混,越野的可以 200km纯电+DHT四驱,各个生态位都可以卡住。而王兴早就抛掉理想股票用脚投票了。 增程的两个先天缺陷,决定了第二台车很难再是增程。所以,增程不是一个长期主义的选择,长期主义只能是纯电、插混和燃油车。 ![]() |
[216 楼] tpytpy1965
[泡菜]
1-10 09:37
wan 发表于 2025-01-09 17:51 |
[215 楼] runnova
[泡菜]
1-10 09:35
特斯拉新y纯电里程800km了,
应该差不多了吧,能达到80%也够 发布自 安卓客户端 |
[214 楼] 插电Transformer_2
[禁言中]
1-10 09:31
![]() 增程依赖的是“媒体保护”,很早以前就测过同级车重增程式和传统Add-on的高速油耗。就是高速直驱的油耗低,道理就这么简单。油耗就是加油站加油时候,消费者自己心里的付款感受。自己开的车,其实消费者不会关心百公里油耗的具体数值,而是加油的大概多少钱跑几公里。玩“度电10公里”的概念,还是玩虚的,于事无补。 ![]() ![]() PHEV/REEV就比较复杂,又要充电又要加油。平时出行,服务器上洗手间或吃饭,顺道充个电,没问题。但增程式的主要缺点是两点: 1.增程式高速油耗略高; 2.增程式的增程三件套,挤占车辆一半的电池资源。 如果相比增程式,一半的纯电续航里程也一直是顺道充个电能应付,不需要再加油。那么用户第二台车不是要更长的纯电续航里程+小增程器,而是全部的续航里程。因为一半的资源就没有纯电里程焦虑,那么为什么留着增程器呢? 所以,第一条可以说不在乎。但第2条,只要拥有过,媒体权就没有用了。用户自然会选择。厂长的重大失误是在于,没有和零跑一样,坚持增程/纯电两个版本同平台发布。零跑可以在第2条的时候,承接用户第2辆是纯电车的市场前景。 迪子比较特殊,DM-i/纯电平台,迪子故意把纯电卖得比同行贵。尽管双平台,但迪子的消费者,就是要插混。下一台也会是插混。大家的尽头都是纯电, H为也做好了承接纯电准备,那么何必争论什么“增程高速油耗不见得高”这种反智挽尊?你自己都不在乎发动机,那么就是高速油耗略高,又怎么样呢?你智驾行啊。 ![]() 搞不懂这个逻辑,既然以后都是纯电,自己又放弃发动机,不愿意在发动机投入技术,却投入大量口水搞的反智挽尊。既然如此,何不实际投入技术研发? 插电Transformer_2 编辑于 2025-01-10 09: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