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Z9+Z663拍摄照片集
10520
376
[76 楼] chinasujingyuan
[泡菜]
1-10 11:40
昨天下午在南乐县森林公园转了几个小时,这是唯一的一次在有背景的情况下拍摄成功的飞版。(距离约16米)
![]() |
[75 楼] 一品清香
[老坛泡菜]
1-10 11:19
happy666 发表于 2025-01-08 08:21 看了不少Z9的片子,你拍的片子画质很高,使用Z9在追焦上有什么设置技巧吗?我用过一段时间Z9,特别飞版对焦感觉粘得不牢,鸟眼不是很实 |
[74 楼] chinasujingyuan
[泡菜]
1-10 11:07
逆光下飞行中的麻雀(距离约13米)
![]() |
[73 楼] chinasujingyuan
[泡菜]
1-10 11:06
才醒1 发表于 2025-01-10 09:45 |
[72 楼] chinasujingyuan
[泡菜]
1-10 11:03
才醒1 发表于 2025-01-10 09:19 但有两点还需请教老师:一是光瞄哪个牌子具体是什么型号的较好?二是,您说的独脚架+肚顶中的肚顶我还是第一次听说,不懂什么意思,烦请老师再说明一下为盼。 |
[71 楼] 才醒1
[禁言中]
1-10 09:45
鸟虽呆,并不是年年有。
以前住的离江边只有200米,天天去江边散步8公里。某天一摇三晃走上江堤,远远地看到一个黑点。擦了擦眼睛仔细瞅瞅,连忙连滚带爬回家扛了大炮就是怼脸一通咔咔。然后电话邀人…… 第二天,人来了,鸟没了。 ![]() ![]() |
[70 楼] 才醒1
[禁言中]
1-10 09:19
chinasujingyuan 发表于 2025-01-09 18:09 不一定。因为现在还在用的超长焦只有428和863,不适合(尤其是428)长时间手持。 所以: 可能是三脚架+光瞄,也可能是手持或独脚架。 可能用光瞄,也可能不用光瞄(428就很少用光瞄)。 总的来说,用三脚架+光瞄最稳。用独脚架+肚顶+光瞄次之……用取景器+手持最差。 不是说手持加取景器不行,是跟镜头的焦距和拍摄环境有关。水鸟或体型较大的鸟,远离背景或环境简单,手持没有啥问题。但独脚架+肚顶并不会对机动性有太大的影响。 在我们嫌弃三脚架笨重的同时,要看到在搜索范围不特别广的区域中它并不是个太大的麻烦。所以,当一个人有自己的“自留地”需要经常性地等着明确的目标鸟的地方,三脚架就是首选(携带路程并不遥远)。而时间有限,需要大范围搜寻鸟种的时候,采用手持或独脚架可以提供更高的机动性。 关于“自留地”,我是非常建议每个鸟人都要有的:坚持长期(几年或几十年)的观察,就会很了解“自留地”什么时间、什么地方会有什么鸟。路程不要离自己的居住地过远,方便自己有空就能去遛一圈的地方最好。这样,就算只在本地停留几天的过境鸟也基本能够拍到,远比毫无目的乱转的效率要来得更高。 663我还没有买,打算今年6六月以后下手。根据自营店的体验,663手持是完全没有问题的(除了比70-200/2.8粗一点、长一些,手持感几乎相同)。也正是这一点,我会把它加入到我的购物清单,打算把它当成今后旅游镜头之一(旅游路上见过很多个人新鸟种,因没有带超长焦而错过)。再回到我以前发现过自己的新鸟种的地方,也不至于猛拍大腿,而是有目的的收割了。 实际上,光瞄不单对飞版的对焦能有很大的帮助,就算“死”鸟,尤其是林鸟处在复杂环境中,光瞄的辅助对焦比飞鸟拍摄的作用更大~就象戴菊~活泼好动又总在浓密的枝叶中快速飞行,(几乎)不会有一秒钟的停留。就算有了鸟眼识别,戴菊(也包括柳莺、棕面鹟莺等活泼好动的小林鸟)不在框里,您让Z9识别的是树枝、树叶吗?再换一个说法:老母鸡您都下锅了,还能在乎那把葱姜吗? ![]() |
[69 楼] chinasujingyuan
[泡菜]
1-9 18:39
空中飞过的斑嘴鸭(距离约32米)
![]() |
[68 楼] chinasujingyuan
[泡菜]
1-9 18:10
白天的月亮
![]() |
[67 楼] chinasujingyuan
[泡菜]
1-9 18:09
才醒1 发表于 2025-01-09 17:41 多谢老师的无私分享!您用红点瞄准器是手持拍摄飞版的吗? |
[66 楼] 才醒1
[禁言中]
1-9 17:53
chinasujingyuan 发表于 2025-01-09 12:02 我用光瞄拍飞燕根本不看取景器(也不看LV),只看光点是否对在燕子的身上。只要能按下快门,基本就是合焦的。回看照片时,对焦点在燕子身上的,除了最后两三张,都是合焦的。焦点不在燕子身上的,最后两三张也基本都是合焦的。 对于空旷地带的飞燕,我对焦区域一般选W-C1(横向飞行的燕子比较容易框在横向的对焦范围内。 |
[65 楼] 才醒1
[禁言中]
1-9 17:41
chinasujingyuan 发表于 2025-01-08 19:18 1、快门释放选合焦。 2、对焦模式选AF~C。 3、对焦范围尽量选WDE-S(识别范围越小识别速度越快)。 4、采用辅助对焦工具(如光点瞄准器)减少对目镜的依赖,能够更快速地框住飞鸟。 5、采用较高的快门速度凝固飞鸟的身影。 |
[64 楼] chinasujingyuan
[泡菜]
1-9 17:05
树枝上的腊嘴雀雌鸟(距离约19米)
![]() |
[63 楼] chinasujingyuan
[泡菜]
1-9 12:21
现在又发现了一个新问题——单反的目镜光学取景器看着很舒服,但用Z9的电子取景器看着就是不太舒服!对着天空没问题,但对着有背景特别是有复杂背景时如果相机移动(拍摄飞版不可能不移动),从Z9的目镜里看就显得乱糟糟的,移动的越快越乱,很难看清鸟儿!鸟儿对上焦了还好,特别是鸟体对不上焦时背景显得特乱,就很难再找到鸟且对上鸟了。是不是因为Z9的刷新率还不够高啊?
chinasujingyuan 编辑于 2025-01-09 12:28 |
[62 楼] chinasujingyuan
[泡菜]
1-9 12:08
公园里的鸽子
![]() |
[61 楼] chinasujingyuan
[泡菜]
1-9 12:07
ivana1 发表于 2025-01-08 23:07 正在用这套设备练习用目镜快速找鸟,这是当下最重要的功课! |
[60 楼] chinasujingyuan
[泡菜]
1-9 12:03
cheng_312 发表于 2025-01-08 22:10 对,锐度还算可以吧。 |
[59 楼] chinasujingyuan
[泡菜]
1-9 12:02
oo牛 发表于 2025-01-08 21:54 回复老师:用单反用习惯了,总是喜欢使用目镜,而且又是手持拍摄,不打算上架了,所以红点瞄准器暂时不考虑。 |
[58 楼] ivana1
[泡菜]
1-8 23:07
chinasujingyuan 发表于 2025-01-08 17:50 这真是有种“指哪打哪”的感觉呢! |
[57 楼] ivana1
[泡菜]
1-8 23:04
才醒1 发表于 2025-01-08 10:32 哇,那听起来这是很巨大的提升呢!我原以为D780已是用无反的对焦技术,与Z9相差不会太多 呢。 |
[56 楼] cheng_312
[泡菜]
1-8 22:10
chinasujingyuan 发表于 2025-01-08 21:21 663确实锐 |
[55 楼] oo牛
[泡菜]
1-8 21:54
chinasujingyuan 发表于 2025-01-08 21:16 用红点瞄准器 |
[54 楼] chinasujingyuan
[泡菜]
1-8 21:21
傍晚时分下的老人,发现用663离的很远了,但拍出来的人像还是特写
![]() ![]() |
[53 楼] chinasujingyuan
[泡菜]
1-8 21:16
原来用变焦头用习惯了,猛一下换成定焦,很不适应!看到鸟后,举起镜头老是在目镜中找不到鸟!!真是气人。
|
[52 楼] chinasujingyuan
[泡菜]
1-8 19:18
才醒1 发表于 2025-01-08 10:32 请教老师:拍摄飞版一般如何设置对焦才比较保险? |
[51 楼] chinasujingyuan
[泡菜]
1-8 19:14
逆光下嘴里有食儿的麻雀
![]() |
[50 楼] chinasujingyuan
[泡菜]
1-8 17:54
公园里的黑天鹅特写
![]() |
[49 楼] chinasujingyuan
[泡菜]
1-8 17:50
才醒1 发表于 2025-01-08 10:32 |
[48 楼] chinasujingyuan
[泡菜]
1-8 17:45
才醒1 发表于 2025-01-08 10:24 老师说的非常有道理!我已经在老师的帮助下设置成功了,现在就是在使用按压FN1键的同时再转到主拨轮来实现在A库与B库之间进行切换的,慢慢习惯后可能就会好些了,估计都会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吧。再次感谢老师的详细解答! chinasujingyuan 编辑于 2025-01-08 17:52 |
[47 楼] chinasujingyuan
[泡菜]
1-8 17:36
happy666 发表于 2025-01-08 08:21 可能是我描述有些问题,我说的前几秒没框住,不是说鸟在视野内,而是根本就没有出现在视野中,就是说根本就不在画面中,所以当然没法把它对焦,后来它才出现在取景器的视野中,立马就对上焦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