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还有谁在用传统相机? 说说不放弃的理由
128134 1994
[1816 楼] 弄着玩儿 [陈年泡菜]
09-6-16 19:46
只留了RB-67SD/50/90/180 复杂点的全手动有操作乐趣,属大炮!

偶的D100 D200 净乱按快门不动脑,属于用冲锋枪型!以量取胜!

[2009-06-19 11:27 补充如下]

RB-67SD/50/90/180 用了10多年了!
[1815 楼] oldog [泡菜]
09-6-16 19:44
娶了媳妇就要放弃娘吗?月经帖
[1814 楼] xulaolove [资深泡菜]
09-6-16 19:39
原文由 阿清 发表
我还在使用胶片相机.不放弃的理由有多种.  1:胶片相机多,放弃哪个都不忍心.从135到4*5都有. 2:不是不接受数码,还要增加经济支出.胶片的还能继续.  3:胶片的还能让我认真点(针对我自己).  4:这么多年一直在使用胶片没有觉得不好.


是的 是的    俺没有钱买数码鸡鸡。
[1813 楼] 黄土岭 [资深泡菜]
09-6-13 16:26
当年我在这个帖子里回复
说自己还在用胶卷相机

现在
我表示
已经完全数码化了
[1812 楼] zhangww [泡菜]
09-5-29 18:58
其实没有必要多说的,但要说了,就说几点:
一是成像品质好;二是喜欢和爱好;三是一种文化.数码目前还不能说成一种文化.
[1811 楼] 黑白张 [老坛泡菜]
09-5-29 18:48
原文由 park3 发表
到张兄的胶片园子来串个门儿.
当年富士反转的片子,用小数码翻拍,但仍可见胶片的独特韵味.


谢谢,欢迎常来光顾!
[1810 楼] park3 [陈年泡菜]
09-5-9 06:24
到张兄的胶片园子来串个门儿.
当年富士反转的片子,用小数码翻拍,但仍可见胶片的独特韵味.
[1809 楼] 大地旋风 [资深泡菜]
09-5-8 19:25
数码单反相机为主,传统胶片机也不会放弃,至少目前一个时期还得是这样。因为,不放弃135胶片机,是它拍出片子的韵味与数码机不同;不放弃120胶片机,是120规格的数码后背价格太贵;不放弃大画幅相机,是目前还见不到这样大的数码后背。
[1808 楼] 黑白张 [老坛泡菜]
09-5-8 18:37
[1807 楼] BJI [泡菜]
09-5-5 19:38
wo zanchreg
[1806 楼] 黑白张 [老坛泡菜]
09-5-5 14:15
《转贴》:

【获取数码黑白的10大手段】

相对于彩色摄影来说,我觉得黑白摄影更加强调后期,无论是黑白胶片还是数码照片,从获得原始数据后就必须通过各种后期手段来进行二次创作,以获得各种不同影调效果的黑白影像。无论是传统的黑白暗房,还是现代的数码暗房,都很有可玩性。下面说说我所学到的10种获取数码黑白的手段。(贴内有附图说明)

【硬手段】:

(1)扫描/翻拍相片或直接扫描底片

这是玩胶片的色友网络分享的途径,扫描/翻拍彩色或黑白都行,只是胶片扫描后变成了数码,也就成了“伪黑白”,如果设备精良,还是可以反映得到胶片的特色。

(2)数码相机直接用黑白模式拍摄

很多数码相机都设有黑白拍摄模式,相信它的机内运算方法和后期软件差不多,所以我是很少用这种模式拍摄的,只是在我认定所拍主题一定要用黑白影调来表现时才使用。D80的黑白模式还配有多款滤镜,用惯胶片机玩黑白的色友也许能在数码机上找到一丝亲切感。

【软手段】:(以Photoshop CS3为例)

(1)转灰度模式

方法:图像-模式-灰度
这是我用得最多的方法,非常简单实用,也是很多教材和专家推荐使用的方法,认为它是最好的转黑白模式,可以得到较为纯正的黑白影调,因其算法是按一定的比例来组合RGB(红约30%,绿约60%,蓝约10%)来表现灰度,和人的眼球中三种锥体细胞的比例接近。最大的好处是将所有的信息都保留在灰度空间中,但因此也有一定的缺点,就是当某个颜色通道有杂质或表现不佳时,无法分别调整。

(2)降低饱和度

法:图像-调整-色相/饱和度
这个方法也很简单,把饱和度滑块往左拉到0就OK啦。不过如果是全图转黑白的话我不会用这个方法,只有在需要局部彩色或保留某些颜色时使用,因为它有个好处就是可以针对原图的颜色通道分别调整饱和度。在对话框中的“编辑”处可以选择颜色。

(3)Lab模式

方法:图像-模式-Lab颜色
这个方法有点特别。首先Lab模式是用三个通道来表现,L通道代表所有的光强信息,a通道代表绿色到品色的信息,b通道代表蓝色到黄色的信息,用此模式来转黑白其实只是利用L通道,去除色彩通道,同时也等于去除了一些杂质,得到的是较为明亮通透的黑白影调。我觉得用于表现儿童和女性的柔美以及高调子的主题中比较合适。

(4)调整黑白

方法:图像-调整-黑白
这是一个多功能的好用的方法,可以分别对原图的颜色通道进行调整;可以在“预设”中设定各种滤镜效果;转黑后可以调整“色调”,为PP加上单色,并可以改变色相和饱和度,就象传统黑白暗房,在药水中加入有色粉剂,让PP显出彩色的单色调一样。

(5)去色

方法:图像-调整-去色
这个方法也极为简单,象转灰度一样,鼠标一点就OK了。去色就是去掉所有的色彩,得到黑白调子,感觉和转灰度差不多,在我的电脑上看不出有什么实质的差别,可能是算法大致相同吧。

(6)渐变映射

方法:图像-调整-渐变映射
这也是一个很好的转黑方法,和灰度一样,属于无损的转黑。要得到黑白影调,在调整前必须先将前景色和背景色设置为黑白。当然它的功能远不止这么简单,点击对话框中的“灰度映射所用的渐变”可以弹出一个渐变编辑器,拉动滑块可以调整反差与亮度,还可以在“色标”一栏选择不同的颜色渐变,获得彩色的单色调效果。

(7)计算法

方法:图像-计算
这个方法相信很少人用,因为它的操作性实验性很强,不容易掌握效果,会花费不少时间。它是通过两个通道的不同混合方式生成一个新的通道,可以计算出任意两个颜色通道组合,获得不同的影调效果。不推荐使用。

(8)通道混合器

图像-调整-通道混合器
这也是一个实验性很强的方法。它备有几款常用的滤镜,原理和传统的黑白摄影滤镜一样。如果不想用滤镜,可以点击下方的“单色”,转黑后可以分别对R、G、B三个颜色通道进行调整以获得不同效果。“常数”滑块可以调整画面的明暗度。

@《摄影之友》4月号有一篇处理黑白的文章,引用一段供大家参考:《如何制作更具冲击力的黑白照片》

要制作一张精彩的黑白照片并非难事,但也不是将彩照“去色”那么简单。
因为并非所有的彩色照片都适合转成黑白,有些彩照转成黑白后视觉冲击力加强,但有些彩照转成黑白后却反而平淡无奇。一般来说,色阶与纹理是使黑白照出彩的两大元素。色阶是指图像的亮部到暗部过渡的层次,色阶丰富的影像在转成黑白后不仅可以看到亮部与暗部的反差,还能够看出暗部和亮部区域的细节层次。而纹理可以使黑白照更具节奏感。所以要选择那些饱含深浅不同色阶的并且具有丰富纹理的图像来制作成黑白影像,才可能使影像更出彩。
此外,用Photoshop的通道混合器来制作黑白影像比通过降低饱和度或者去色制作出的黑白影像效果要好,因为在通道混合器中我们可以增强对比度,可以单个处理每个通道的色调,可以加强图像的厚重感,同时若是再对图层副本进行线性变亮,效果将更加强烈。
[1805 楼] typhoonjet [注销用户]
09-5-4 19:48
用户已注销,历史内容不予显示
[1804 楼] 黑白张 [老坛泡菜]
09-5-4 19:36
拍攝地點:台灣·合歡山·小風口

品牌:張志輝

規格:10*14.8 cm

照相機型式:Hasselblad 500C/M  鏡頭4個

底片:AGFA APX100-120.

沖片□□水:AGFA Rodinal 1+50

印刷品:雙色印刷(黑色+特別色)



張志輝,台灣專業攝影工作者,前台灣攝影家雜志社暗房部主任。



十幾年來,他一直醉心于黑白風景攝影,以他獨特的視角,利用各種光線和陰影,表現著事物的層次和質感,闡述著事物豐富的內涵,透露著東方的禪味。看張志輝的攝影作品,常令人深深感到一種空靈與沉靜的氣息。



張志輝曾經出版過兩本攝影作品集:《靈·靜山水》和《胸無成竹》。也曾經接受《中國攝影》雜志(2004一月號),台灣《時報週刊》和《IMAGE影像雜志》專訪。



作者自述



我的創作以120—6x6正方形片幅的黑白風景攝影為主,其中大部份心力的投注多集中於對台灣的風景的記錄,在技術上則努力奉行安瑟.亞當斯的分區曝光法(Zone-System)。我以為一幅好的照片,必須在精神與物質性的技巧運用上,取得適切的平衡。另一方面,對於作品精神的表達,雖然我單純的紀錄客觀的風景題材,但卻又期許自己超越自然生態攝影的範疇,使照片呈現出富含人文性的深度,亦就是表達表象世界之下的精神內涵。這也是為什麼我會選擇以黑白而非彩色攝影的表現理由,就某個層面而言,黑白是色彩的一部份,而黑白本身即是一種抽象,即將色彩抽離使畫面單純化。



張志輝個人網頁:http://www.cdd.cn/home.asp?m_id=129487
[1803 楼] 黑白张 [老坛泡菜]
08-12-29 16:00
原文由 阿清 发表
我还在使用胶片相机.不放弃的理由有多种.  1:胶片相机多,放弃哪个都不忍心.从135到4*5都有. 2:不是不接受数码,还要增加经济支出.胶片的还能继续.  3:胶片的还能让我认真点(针对我自己).  4:这么多年一直在使用胶片没有觉得不好.


你现在都有什么器材?
[1802 楼] 阿清 [资深泡菜]
08-12-11 16:58
我还在使用胶片相机.不放弃的理由有多种.  1:胶片相机多,放弃哪个都不忍心.从135到4*5都有. 2:不是不接受数码,还要增加经济支出.胶片的还能继续.  3:胶片的还能让我认真点(针对我自己).  4:这么多年一直在使用胶片没有觉得不好.
[1801 楼] 黑白张 [老坛泡菜]
08-12-11 15:27
原文由 阮苏苏 发表
俺稀饭胶片的质感~~~~~~~~~~~~~`


你是玩黑白还是彩色?
[1800 楼] 阮苏苏 [泡菜]
08-6-13 12:58
俺稀饭胶片的质感~~~~~~~~~~~~~`
[1799 楼] 黑白张 [老坛泡菜]
08-6-13 11:27
原文由 红烧排骨 发表
2004-07-10 09:35发的


是的。
[1798 楼] 黑白张 [老坛泡菜]
08-5-10 17:27
原文由 儒道佛 发表
年纪大了,怀旧


确实也有这个因素。
[1797 楼] 儒道佛 [泡菜]
08-4-24 23:54
年纪大了,怀旧
[1796 楼] 红烧排骨 [资深泡菜]
08-4-21 14:55
2004-07-10 09:35发的
[1795 楼] 红烧排骨 [资深泡菜]
08-4-21 14:54
原文由 阿帆 发表
暂时地,数码单反的淘汰速度比胶片单反快了N倍。比如前几年你如果花自己的钱买了尼康的200多万像素的数码单反的话,现在才叫欲哭无泪啊!就算你不心疼钱,放着不用都占地方啊!要砸了它只怕自己又下不了手。所以说,现在尼康那个400万像素的所谓专业单反,除非是公家用,私人有钱也不要去烧它!
个人觉得,当数码单反中的中档机也能做到全画幅(一些传统的相机厂家做不到,不等于一些你想不到的新兴的相机厂家做不到)、过1500万像素,同时价钱能做到在1万元RMB上下(按现行不变价),估计会有一段时间的相对的平稳期,那里大部分人都可以出手了。因为这时:
1、 从用户方看,1500万像素全画幅,基本可以全面替代胶片,价钱又在人们可承受的范围内:即使按现行不变价,按中国的发展速度,二三年后届时中国普通人化一万元占其收入的比例,也就相当现在花5、6千元;
2、 从商家看,由于到了可全面替换系统而价钱又在普通人的可承受范围内,就会形成规模效应,带来的利润可以相当并超过现在做135传统机及其延伸产品如胶片、冲印服务、各种附件甚至是文化、思维等等带来的利润总和,可以安心让传统退出了(唉,就算你手上拿的是百年机身又如何,届时没胶片给你玩了,或者是虽有一些胶片却没几家胶片冲洗店了,你就拿那百年机身当榔头吧!这是我玩APS得出的惨痛教训)。
3、 这时,经过几年的搏杀、重组,会形成几家大的垄断集团,也会形成一个新的游戏规则和标准,这时,这几家摄材托拉斯集团会有意也有能力放慢整个市场的技术发展速度,而尽量让每个型号的产品利润最大化,也能够利用新的行业标准和市场份额来打压妄想冒头的新兴技术力量。如此一来,虽然我们享受技术进步带来的乐趣没有现在这么多这么快了,但从另一个角度看,用户已经购买的产品和技术也相对保值了。当然,只是相对,厂家会控制速度的,让你太保值了厂家就没钱赚了不是?


再看看
[1794 楼] 深山老路 [泡菜]
08-4-19 17:01
数码机只当用辅助,胶片作主机使用,现在我就是这样拍片,效果很好.
[1793 楼] fanglee [泡菜]
08-4-19 16:25
用了40多年胶片,有感情了.虽然近日进了DSLR.胶片的手动头还在用.只不过用的机会少些.
[1792 楼] 网游天下 [资深泡菜]
08-4-19 16:16
最重要的是版权问题,现在大家都是大多数用数码拍摄,然后用一张胶片留底,以后卖钱的就靠这底片了,所谓的价值也在这底片上了,数码的价值度不高。
[1791 楼] 玉鸣轩 [泡菜]
08-4-19 15:43
双修不就行了,那么多口水干什么。
[1790 楼] zjx001 [资深泡菜]
08-4-19 15:37
还在玩,报个名。
还想入个FM3A玩一下,重温一下当初用基辅M1※※摄影的感觉。
[1789 楼] myyf33 [泡菜]
08-4-19 15:37
我是新手一个,最初接触摄影的时候就是用的DSLR,一年多下来,尤其是看了无忌上几位胶片大牛的作品后,觉得胶片还是有它独到的地方。所以我打算双修,刚买了个2手的胶片SLR,亲身体会一下胶片的感觉。
[1788 楼] szcg [资深泡菜]
08-4-19 10:28
原文由 gumpd 发表
不放弃是因为没钱买数码呗!

9494,玩数码不敢说大多数是钱“烧”的,玩胶卷可能大多数是钱“憋”得啊..
[1787 楼] 黑白张 [老坛泡菜]
08-4-19 10:20
现在特别想买个120的玩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