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6325 个人视觉
258859 1761
[193 楼] NEW6325 [图片论坛版主]
06-7-31 00:19
.
[192 楼] NEW6325 [图片论坛版主]
06-7-30 23:19
谢谢大山

太公:后期PS

曼老农:

独孤求胜:是杭州,不是居士
[191 楼] 独孤求胜 [资深泡菜]
06-7-29 07:41
牛老实:

好奇,印证一下——

1、第108帖是在杭州飞来峰(藏传佛教造像)吗?

2、您是居士吗?

[190 楼] 21度开水 [资深泡菜]
06-7-28 21:46
很喜欢楼主的色彩风格
[189 楼] 太公695 [泡菜]
06-7-28 21:38
183帖又是一个成功的构图例子!

伫立向上的、挺拔的碑体,三个小孩一致向上汇聚的神情,使上面“唐山地震纪念”的牌匾成为图中的焦点。整个画面有种庄严、肃穆的气氛!好在天空不是蓝色调的,不然气氛就完全是两回事了(不知有没有PS?我想应该是没有的。)

处在霞晖阴影中的孩子们不知是否知道或了解当年的那场灾难?或者从父母、长辈的口中听说过,或什么也不知道。他们在那里是在遐想当年、亦或是什么都没想,而只是来玩耍?!...........

但我还是从整个图中读出了一点点的味道或者是暗示——唐山,正在废墟上崛起、积极的向前发展,他的前途是无止境的,唐山人的精神是向上的!

至于是否有摆拍的嫌疑,呵呵,见仁见智。但不可否认,这是一幅成功的作品!!
[188 楼] 曼哈顿老农 [资深泡菜]
06-7-28 18:38
如果要摆的话,三个孩子在正中背面仰望还好些——真过瘾,也敢喷牛老实一口
[187 楼] 大山 [泡菜]
06-7-28 17:11
牛:在其他地方说过的问题就不重复了。专门拎着砖头来拍你!除非看到令我激动不已的片子,还得忍不住的夸你~~
不过可都是一己只见哟~

179帖,不看文字,看不出准确地点;表情很好,因为快乐、生动。
180帖,金牌的安排管用也生硬;表情很好,基本准确的表达了王先生的那句话。
183帖,立意准确,基本涵盖了唐山的过去、现在和将来;但孩子们的状态和位置怎么看怎么觉得生硬,像摆拍。可能过于完美就是不完美。

有时间我会继续来这胡说......
[186 楼] 太公695 [泡菜]
06-7-28 13:28
向在“唐山大地震”中的死难者哀悼一下!!!

说实话,我也经历了一次小地震。当时,我在广东的河源市旅游,晚上在旅店住宿。深夜时分,我被一声怪异的闷响和晃动惊醒。那种来自地壳深层的、带有沉沉闷雷似的、急速涌动而来的异常声响,我无法用言语表达。可能是人的本能反应或者是别的什么原因,我几乎是同时坐了起来,并感到床的晃动,听到了窗户等的晃动声。随后是一片沉寂(用死寂可能更贴切)。大约过了一、二分钟其他的朋友和同事才纷纷起床,互相询问发生了什么事情,当时我们就估计是“地震”了。果然,第二天,报纸就刊登了广东省河源市发生了地震(好象是4.8或者5.2级,我也记不得了,反正说是河源市※※上比较大的地震)。

LX最近这几帖的风格好象有点改变了,好,继续欣赏!!!
[185 楼] hot99 [资深泡菜]
06-7-28 08:08
1976年7月28日当时在农村学农,天气贼热,晃动的时候好几个男生都是光着屁股跑出来的。
[184 楼] NEW6325 [图片论坛版主]
06-7-28 00:21
1976年7月28日凌晨3时42分53秒, 7.8级强烈地震突袭唐山市地区,顷刻间,这座被誉为“中国近代工业摇篮”的老城,倒在了一片废墟之中,几乎被夷为平地。地震发生后,曾有人担心,唐山将从此从地球上被“抹掉”。如今,30年过去了,※※证明,唐山不仅没有被“抹掉”,而且从地震废墟中重新崛起,迅速成长为一个充满活力和发展后劲的新型城市。
[183 楼] 曼哈顿老农 [资深泡菜]
06-7-28 00:09
牛老实这个唐山系列平和却很感人!严重支持!
[182 楼] 4A [资深泡菜]
06-7-27 22:29
纪念唐山地震30周年,哀悼一下!
[181 楼] NEW6325 [图片论坛版主]
06-7-27 18:32
在1976年7月28日的那次地震中,唐山共有3817人成为了像王宝占这样的截瘫患者,那年他19岁。
1994年,在一次国际比赛中,王宝占代表国家队获得了三个项目的金牌。
2005年9月,他被检查患上了肺癌,而且已到了晚期。
“说真的,能活到今天这个份上,我已经十分知足了。” 王宝占说

[NEW6325 编辑于 2006-07-27 18:34]
[180 楼] NEW6325 [图片论坛版主]
06-7-27 14:38
唐山截瘫疗养院
[179 楼] NEW6325 [图片论坛版主]
06-7-27 09:17
原唐山机车车辆厂铸钢车间
[178 楼] NEW6325 [图片论坛版主]
06-7-26 22:51
紫薇,专题谈不上,走马观花

在30年前的那场灾难中,李玉林(右一)家共有14位亲人丧生。妻子孟庆芬(左一)一家10口,死了8个,只剩下一个小妹妹。
[177 楼] zimu [资深泡菜]
06-7-26 18:32
调子很~~~

有些像雨后的感觉
[176 楼] 长安紫薇 [离任版主]
06-7-26 17:22
支持妞妞搞专题.
[175 楼] 头疼头疼 [泡菜]
06-7-26 15:53
支持
[174 楼] NEW6325 [图片论坛版主]
06-7-26 15:13
李玉林,72岁,开滦唐山矿原工会副主席。30年前,地震袭击唐山时当晚第一时间李玉林驾车前往北京向※※※通报震情,被授予“英雄”称号。如今,李玉林夫妇俩生活在一个五十平米左右的简易房里,经济来源是依靠李玉林900多元的退休金。他三个儿子中,已有两个下岗。
[173 楼] 大山 [泡菜]
06-7-26 01:26
牛:地震亲历者的片还有吗?
背景、调子都对,但表情、眼神呢?好像还是能感觉到相机的存在。
[172 楼] 得道兔 [泡菜]
06-7-26 00:21
羡慕你可以随心所欲的拍,而且还整得这么牛!
[171 楼] 太公695 [泡菜]
06-7-25 23:15
168、169帖,喜欢!——废墟上的崛起。
[170 楼] NEW6325 [图片论坛版主]
06-7-25 22:54
摄于唐山新建开发区——曹妃甸
[169 楼] NEW6325 [图片论坛版主]
06-7-25 12:10
A1:

继续唐山
[168 楼] Canon-A1 [陈年泡菜]
06-7-25 01:40
呵, 妞盖新楼了....

最近有没有去巴黎啊
[167 楼] 曼哈顿老农 [资深泡菜]
06-7-25 00:38
突破啥啊,各人有各人的风格。都让牛老实突破了,别人干啥呀?
[166 楼] NEW6325 [图片论坛版主]
06-7-25 00:36
唐山市民秦伯恒,49岁,在30年前的那场灾难中失去了唯一的妹妹
[164 楼] NEW6325 [图片论坛版主]
06-7-24 18:19
唐山抗震纪念碑
[163 楼] 太公695 [泡菜]
06-7-24 00:42
原文由 NEW6325 发表
紫薇,突破比较难

[NEW6325 编辑于 2006-07-23 21:19]


这个已经是突破了!

简洁、对称、呼应的关系、隐寓...........

三个要素:盆、水迹、沙井盖;

“河流”的“源头”是几个盆;
“河流”的“归宿”是沙井、沟渠;

从这种有生活气息元素的片中是有所感悟的:正是这些点点地滴滴的生活存在,形成了无数的社会生活支干或主干,最后共同汇成了整个“汪洋”的社会。

这是我个人对该片的一些理解,不知对不对?!另外,对沙井盖是否保留,我想很多影友可能会有不同的意见和处理方式,在构图时,有的人可能会舍去,但LZ保留了,这是明智、高明的选择!有画龙点睛之妙!他使整个画面更完整、寓意更深刻!

呵呵!我又在乱评LZ的佳作了,LZ莫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