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登天池 悲系两重天
5941
164
[16 楼] 行摄匆匆糟老头
[资深泡菜]
06-9-3 09:38
前日在书摊看到一本旅游方面的书,立即翻到长白山部分(我已经“坐下病”,满脑子长白山),而且特别注意南坡。读此书得知,长白山的最高峰是朝鲜境内的“白头峰”,海拔2700m以上,高于2691m的白云峰。可惜当时没有笔,脑子又记不详细,待日后再去详查。
对长白山,还是向往南坡。在松江河镇,几次有出租车搭讪:“去长白山吗?”我就问:“南坡能去吗?”他们都回答:“能!”此时我再问:“你去过吗?”回答就令我失望了。此次松江河,长白,抚松等地,还真就没碰见一个去过南坡的。如果此人去过南坡,而且还是最近,我就会打听到新鲜的南坡信息,就可决定“十一”上否南坡。 无论如何,南坡我一定要去,长白镇我也会再去。 |
[15 楼] 行摄匆匆糟老头
[资深泡菜]
06-8-29 19:57
友情提示
综合此次天池之旅的亲身经历、道听途说、网上信息和其它各方资料,向有志于天池的影友友情提示如下: 一、吉林省于去年5月1日,成立了长白山保护开发管委会,后又更名为保护开发区管委会。为厅级单位,独立管理长白山地区,并划分池北、池西、池南三个区。今年5月1日起实行封闭管理,外来车辆一律不准进入山门。无论是租车还是自驾,全部拒之门外,买票进山,乘坐区内环保大巴至天池及其它景点。这就引出一个问题,进山后的游览将大受制约,尤其是对于以拍片为目的的影友。 二、长白山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皆可登天池,东坡在朝鲜境内暂不探讨。北坡的大本营是二道白河镇,踞山门3O公里。西坡的大本营是松江河镇,踞山门35公里。南坡目前没有开放正在修路,由松江河至长白镇的省级公路约15O公里,在长白境内有一岔口,名为"38公里",这儿岔出的另一条路,就直通南坡山顶。由长白镇出发溯鸭绿江而上,在江边还有一土路直通天池山顶,此路况极差,以前上南坡都走此路。由"38公里"分出的岔道就连接到这条土路的坡上部分,现已基本铺完柏油路面。 三、国内游客登天池,就是北西南三个方向。北坡开发较早,景色也较"陈旧"。西坡近年上去的人很多,也出了不少好片子。而南坡是路况最差,交通最不便利,去的人最少,景色最壮丽的一方。在南坡观天池,"天池呈圆形,立壁千仞,深不可测"。另外南坡是唯一能开车到顶的一条路。 四、南坡虽好,但是严重的问题是边境问题。天池地区是中朝边界,天池水面三分之二是朝方。北坡就有界碑,西坡更是有5号界碑立于山顶成为游览一景。南坡的山顶部分完全是在朝鲜境内,若上山必须进入朝方领地,这也就是南坡迟迟没开发的原因。据说现在由于修路,我方军队下撤,山上只有朝方军队,游人上山时有遭劫。若是一般游客不会有太大损失,而摄影人万元器材若是被没收,无处讨还,损失太大。所以,想登南坡拍天池,必须找外事部门或旅行社导引,或等到明年正式开放经营再去。显然,登南坡的费用更大。 但是,南坡仍是我的梦寐以求。 |
[14 楼] 行摄匆匆糟老头
[资深泡菜]
06-8-29 19:47
上传之前核实不细,应为1365级台阶。在此 致歉!
|
[13 楼] 行摄匆匆糟老头
[资深泡菜]
06-8-27 20:38
各位影友请批评。
说实在,片子不理想。与我看到的天池相去甚远。一个问题是:想把天池拍完整,这当然是毫无疑问的。但是西坡正好是面对天池狭长的方向,很难拍全。另外使用广角也无可非议,想扩大取景范围嘛。可是,却不必要地夸张了前景,并使远景的山峰变得太小。这样就拍不出天池的气势。什么办法呢?只能是增大画幅,用612或617来拍,镜头还得用标头。但这谈何容易! 所以,特别想去南坡。望去过南坡的朋友指点迷津! |
[12 楼] 移情别恋
[泡菜]
06-8-27 17:51
好,雨中能出这样的片,
|
[11 楼] 行摄匆匆糟老头
[资深泡菜]
06-8-27 15:38
《雨中大峡谷2》
![]() |
[10 楼] 行摄匆匆糟老头
[资深泡菜]
06-8-27 15:35
《雨中大峡谷》
![]() |
[9 楼] 行摄匆匆糟老头
[资深泡菜]
06-8-27 15:33
《天池将面纱掩拢》
![]() |
[8 楼] 行摄匆匆糟老头
[资深泡菜]
06-8-27 15:32
《江河天池》
![]() |
[7 楼] 行摄匆匆糟老头
[资深泡菜]
06-8-27 15:29
《天文峰》
![]() |
[6 楼] 行摄匆匆糟老头
[资深泡菜]
06-8-27 15:27
《全景天池》
![]() |
[5 楼] 行摄匆匆糟老头
[资深泡菜]
06-8-27 15:26
《雨后天池》
![]() |
[4 楼] 行摄匆匆糟老头
[资深泡菜]
06-8-25 19:56
从天池返回,美好的心情一直伴随在旅途。本想片子冲出后图文一起上传,可是以前冲片后大失所望的经历让我不敢期待。如果片子拍得不理想,这美好的心情将大打折扣,还是趁着高兴劲没退,把此番经历和感受记录下来吧。此次登天池,是我历次旅行花钱最多而又时间最短的一次,多年的向往,难得的机遇,只要看上一眼就该知足。
然而摄影人哪个不想拍出好片,但那又谈何容易!片子冲出后,感觉没有拍出天池的气势和韵味--遗憾永远与摄影同在。 不日将把反转片付诸扫描然后上传以待拍砖。 |
[3 楼] zhuang_eric
[资深泡菜]
06-8-25 01:30
我去过天池,一天的中午前后应该是看天池的好时机,想在天池拍日出日落的话基本不太可能。我在天池下面看见有卖天池日出和日落的照片,想来是哪个摄影师等了不知多久才拍到的吧!!!
|
[2 楼] tongge
[泡菜]
06-8-24 23:15
糟老头好福气!!!
|
[1 楼] 行摄匆匆糟老头
[资深泡菜]
06-8-24 21:03
雨中登天池 悲喜两重天
早在我刚有第一架相机的时候,就向往天池。那时天池在我心中是神圣神秘、高深莫测、遥不可及的。二十多年后的今天,我终于登上了天池,用哈苏拍下了天池。 8月16日清晨六时许,我和SJS在通化下火车,马不停蹄地乘两遍汽车经抚松赶到松江河镇。刚十点多钟,天气是大连少有的晴空万里骄阳似火。顿时兴奋起来,此时不上天池更待何时?于是草草吃了午饭,打了个夏利就直奔西坡山门,买了门票地图登上区内的环保大巴开始向天池进发。此时十二点刚过,心里非常高兴,我就要看见天池了!一下午的时间,天池还不拍个够?同车是一群韩国孩子,就连导游也说高丽语。韩国人来到长白山,朝圣重于观光。 环保大巴在森林中穿行,正值盛夏,树阴浓密,参天蔽日。偶尔经过缝隙,可见远处有云团聚集。有人说,云最厚处就是顶峰天池。大巴沿盘山路攀爬,顶峰越来越近,透过一掠而过的树空,甚至可以看到锯齿獠牙状的火山口,那里正是一片灰雾,先前的大晴天已不知去向。大巴向山顶盘旋,坡越来越陡,路面由柏油换成了水泥,天空完全成了灰色,终于驶进了云雨中,车越往上走,雨下得越大。到了停车场停好车,打开车门,外面大雨如注,顶峰天池近在眼前,可是白茫茫一片什么也看不见。韩国孩子在老师带领下穿上雨衣全体下车,开始登那1536级台阶,登上去就是天池。我下车体验一下,雨很大,就是上去了相机也不能支。司机听说我们是来拍片的,便告知死了心吧,这雨上去啥也拍不到,此刻心情沮丧到了极点。SJS开始念央,明天来就好了,你就是着急。我坐在车上,看着外面的雨,心想现在刚一点多,它还能下到五点不停吗?只要停半个小时,我上去哪怕拍一张,也知足了。司机又聊起来,※※※来了一次就看到了,※※※来三次都没看到。天气预报对这里一点用也没有,这里是高山气候,瞬息万变,很多人来了抱憾而归,多数是看不到。闻听此言我心情沉重,请了假花重金赶到这里,光门票就145元,难道就空手回去吗?我甚至在考虑如何在山上过夜了。雨下得时紧时慢,我不时向山顶望望,似乎存在转机,时而会露出点山尖来。等到快两点了,终于透过近处的山丫口,可以看到远处另一层次的山峰了。司机高兴得大喊,快上吧,现在上去肯定能看见。 雨还在下,冲锋衣裤就在包里,我想宁可淋湿也不汗透,于是背起双肩包抓起三脚架就冲进雨里向台阶奔去。刚登了十几步,就觉得心跳气短,腿如灌铅,我想可能是心急气躁,可能是身体没活动开,可能是午饭喝了点酒?但我也清楚,此地是海拔2400-2500米,是高山缺氧。但是自信在我身边,有二十多年马拉松训练的资本,还怕这个吗?我一步不停闷头登台阶,与下来的一个个韩国孩子擦肩错过,终于一鼓作气到达山顶。 天池象少女一样,披着轻纱,展现在我面前,不管是湖面还是远山,都是灰色的,朦胧的。啊!我终于看见了天池,托※※※的福! 雨还在下,山上的人无一不穿着雨衣,大家都奇怪地看着我这个没有任何防护全身湿透背着大包的人。SJS还没上来,我顾不得其它,赶紧开拍。先支上架子,再取出自动伞撑开(庆幸这天没刮风),夹在腮帮下就去打摄影包,刚一开盖,头发上的雨水就滴落到相机上,我赶忙盖上,也不找毛巾了,就着T恤前襟胡乱抹了几把,就开始干活。挂上50mm广角,取景构图测光,为了保险,包围曝光多达七张,此时最不值钱的东西就是胶卷了。尽管雨伞始终罩住相机,只在摁快门时才掀开,但没拍几张,镜头上全是雨珠。也不找镜头纸了,手都是湿的,掏出屁股兜里的餐巾纸擦了继续拍。一卷拍完SJS上来了,真是有福不用忙,他一上来雨停了。我把伞挂在界碑的铁丝网上,湿透的T恤也脱下搭上,找一件干衣服换上,赶紧换卷再拍。雨停之后,天池更加隽秀,空气越发通透,雨变成了白云在山峰间缭绕。一会儿,白云间露出了湛蓝的天空,远山上洒下一大块一大块的金色阳光,湖水象镜子一样,映出蓝天白云和明暗相间的山峰。“啊!太美了,天池!”爬上山顶的人无不惊叹,纷纷争拍纪念照。我们一刻不闲,拍了广角拍标头,拍了反转拍黑白,用25O拍了对面天文峰的特写,又拍了个不是湖泊是江诃的片子。为了拍下完整的天池,我甚至别出心裁来了个菱形构图,以弥补没有4O广角的缺憾。就这样不停地拍着,逐渐湖水中升腾起雾气,湖面上飘起白云,天上的云雾也压下来了,越来越低,峰尖看不见了,山腰看不见了,云雾压向湖面。终于,少女天池把自己的面纱掩拢,我们面前又是白茫茫一片。 在下山的催促声中,在雨雾的紧逼下,怀着心满意足,我们走下这1536级台阶,回到停车场,韩国孩子早没了踪影。雨又一如既往地下来了,这时将近五点,我们获得了老天爷和天池两个多小时的恩赐,我们不虚此行,我们今生无悔。 晚上七点多钟,我们返回松江河镇。这里的人说,根本没下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