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
68624
1889
[1188 楼] 风依
[资深泡菜]
10-10-2 21:40
原文由 jogo 在2010-10-02 21:11发表 jogo兄,邮件已经收到,还没来得及回复。你的电话已经存下了,我定了会跟你商量细节。多谢多谢! |
[1187 楼] jogo
[资深泡菜]
10-10-2 21:11
风衣兄,给你邮箱发了几次,全部被退回来了,还有其他邮件地址吗?
|
[1186 楼] 风依
[资深泡菜]
10-10-2 17:25
612)重庆。Leica X1. 2010/9月。
![]() |
[1185 楼] 风依
[资深泡菜]
10-10-2 17:24
611)重庆 。Leica X1. 2010/9月。
![]() |
[1184 楼] 风依
[资深泡菜]
10-10-2 17:22
原文由 哼哼牛 在2010-10-02 09:28发表 我都忘了什么时候开的这个帖,点回去看了一下,才发现原来几年就这么不知不觉过去了。现在在这里玩的,都是多年的老朋友了,有什么不用藏着掖着。也比较清净,可以自如地交流。 谢谢牛兄的鼓励。你点得很到位,关键是能看到什么,看不到,后面的就不用谈了,这也是我一直非常在意的东西,琢磨、学习别人的片子也主要是在这部分,比如森山大道的片子,比如你的片子。你们两位片子的一个共同之处就是看到的、能感受到的东西与众不同,极敏感,能与被摄体产生碰撞,而且都很坚持,很执着,很自信,虽然最终出来的片子不一样,但根子上是通的。你们都是自成流派。其实牛兄应该知道自己要什么,只是表述出来不容易而已 ![]() ![]() 彩色摄影不容易,尤其是以街头为主要活动空间(好像说街头还是不能涵括,应该说身边吧,纠结 ![]() 新加坡么,全年气候一样,街景一样,人的装束年头年尾一样,甚至表情也大体一样,想要常常被触动到,呵呵,基本很难。也习惯了,片子还是要拍的,也是要有所追求的,其他的反正也改变不了什么,就随它去了,反正没人催着交货,自己也没强迫自己要怎么样。 牛兄在网络上贴过的片子不出意外的话,我应该都看过(包括地震的、战士的),也有收藏,新的就没有了,好像这几年你在网上露面也少。方便的话,能否贴几张最新的大家欣赏一下,应该多少有些变化吧?我这地方虽然在闹哄哄的无忌,却是闹中取静,没啥打扰。 ![]() |
[1183 楼] HXF
[泡菜]
10-10-2 13:03
|
[1182 楼] 哼哼牛
[资深泡菜]
10-10-2 09:29
原文由 HXF 在2010-10-01 00:05发表 受宠若惊,你给我个信箱吧,我给你发个好点的:) |
[1181 楼] 哼哼牛
[资深泡菜]
10-10-2 09:28
原文由 风依 在2010-10-01 00:19发表 这贴子这么多页啊,还没全看完,风依兄的片子我大多喜欢,看到的东西和拍法,很多情况是地方不给力,新加坡这地方我觉得是世界上最难出片子的地,干净的让人窒息:)) |
[1180 楼] 风依
[资深泡菜]
10-10-2 00:52
原文由 HXF 在2010-10-01 23:46发表 还是很喜欢这张。 |
[1179 楼] HXF
[泡菜]
10-10-1 23:46
武吉巴督 2010年9月 s95
![]() |
[1178 楼] 风依
[资深泡菜]
10-10-1 21:54
610)Shaw Towers, Singapore 。Leica X1. 2010/9月。
![]() |
[1177 楼] 风依
[资深泡菜]
10-10-1 21:52
609)Shaw Towers, Singapore 。Leica X1. 2010/9月。
![]() |
[1176 楼] 风依
[资深泡菜]
10-10-1 16:10
原文由 HXF 在2010-09-30 20:59发表 拍得挺好,相对来说,我比较喜欢他的某些拍摄手法,但对他的后期处理不能接受,觉得太过了些,有些片子已经很好了,不用弄得这么夸张,后期抢戏太多有些适得其反。不过,客观的说,在新加坡这位算拍得好的了。 |
[1175 楼] 风依
[资深泡菜]
10-10-1 15:56
原文由 夜渔涩手 在2010-10-01 10:49发表 也祝你节日快乐! 原文由 Tessar 在2010-10-01 13:57发表 是记得以前看过,原来是这里。谢谢。 |
[1174 楼] Tessar
[资深泡菜]
10-10-1 13:57
|
[1173 楼] 夜渔涩手
[资深泡菜]
10-10-1 10:49
风兄,国庆愉快!!!
![]() |
[1172 楼] HXF
[泡菜]
10-10-1 00:39
武吉巴督 2010年9月 s95
![]() |
[1171 楼] 风依
[资深泡菜]
10-10-1 00:20
608) 重庆, Leica X1, 2010/9月。
![]() |
[1170 楼] 风依
[资深泡菜]
10-10-1 00:19
机器里刚导出来的片子,先贴上吧,正好请高手指教。
607) 重庆, Leica X1, 2010/9月。 ![]() |
[1169 楼] Tessar
[资深泡菜]
10-10-1 00:16
谢谢黑兄,jogo兄,风兄,牛兄分享自己的想法。之所以把这个老问题提出来,是因为进入又一轮的困惑,到底为什么拍,拍些什么,怎么拍,怎么展现,脑子里一团浆糊,很想找大家聊聊。加上最近读约翰伯格写的另一种影像叙事,让我对于影像本身到底能够承载多少东西,是否可以被准确理解等等产生了不少疑问。
我媳妇对摄影的意图有着简单的分类,是娱人还是娱己?另外还要加上黑兄说的第三种:是娱己的,但同时希望引起他人的共鸣(或者激起他人的意识?)。森山的片子,应该算是第三种吧?他的后期制作方式,希望表达内心的不安,躁动,愤怒等等。然而,观众对于影像的解读实在是非常个人的,他那样的制作方式有可能在某些人的眼力完全是另外的感受。是否存在某种方式可以不失真的将摄影者的内心感受通过有限的影像手段表达出来?我很疑惑。这让人想起绘画,很多无法言说的东西,被看到,被感受,一层一层交织着,观众各取所好,尽管未必再是绘者的初衷。 另外拍什么也是最近一大头疼的事情,整理硬盘的时候,面对无数的照片,有些已经完全记不起来是在哪里、为什么拍的了。丧失的记忆,就算有照片补不回来,也是件很怪异的事。 |
[1168 楼] 风依
[资深泡菜]
10-10-1 00:10
"一个摄影者从端起相机时,他拍过的所有照片就应该是一个整体。"
"那些值得看的照片,大多跟街头没关系,跟时间地点更没关系。" “好照片的迷人之处很多,起码得有神秘感,超验感 ,诚实是必须的。” --这几句非常认同。真正由时间筛选下来的片子,时间地点都已然隐去,街头也只是以背景或环境的形式存在。说到“神秘感、超验感”,呵呵,跟我常常琢磨的片子要有“距离感、抽离感”应该是类似的东西吧。有点好奇,作为一个职业人士,哼哼牛兄你面对的应该是大量的命题作文吧,(哦,因为我也曾是行内人,组织报道那套曾是吃饭的营生,熟悉每个环节)而你自己的东西确实是抽离出来的,有点分裂的感觉。倒是希望听听你在这方面的感受。老实说,国内对人文、纪实等有一种怎么说,有点非要给它定性的做法,一些称为“大家”的,名字就不提了,也就那么几位,其实都是一个套路,而你是自成一路,这点很佩服,也是我最希望请教的地方。 “照片不讲道理” --呵呵,这个彪悍,所以你是哼哼牛,而不是别人。 ![]() |
[1167 楼] HXF
[泡菜]
10-10-1 00:05
赶紧露个脸。哼哼牛是我最喜欢的网上摄影师。ipad里有你的几百张片子,网上下的,分辨率很低,时常翻阅,当精神食量用的。我常用一个词来对朋友形容为什么喜欢哼哼牛的片子-"无迹可循"。我觉得那是摄影最难或者说最高的境界。
|
[1166 楼] 风依
[资深泡菜]
10-9-30 22:54
这下热闹了,还在琢磨哼哼牛的片子呢,真身居然出现了。呵呵,欢迎哼哼牛大驾光临。嗯嗯,Tessar兄,你太让人意外了,多谢多谢!
我记得你的这句话:“ 我不知道自己要什么,可我知道自己不要什么”,好像以前在哪里看过,印象挺深。文章又匆匆看了一遍,很多地方心有戚戚。等下再慢慢读,哼哼牛兄有时间也扫扫大家贴过的片子,多给点意见。先谢了。 |
[1165 楼] 哼哼牛
[资深泡菜]
10-9-30 22:16
tessar兄弟把我抓了过来,各位弟兄玩的热闹,我一时也插不上嘴,正好手头有一篇去年写的拙文,说的就是街头摄影,贴上来供大家批判,
我不知道自己要什么,可我知道自己不要什么 其实在我的概念里,没有街头摄影这种分类,一个摄影者从端起相机时,他拍过的所有照片就应该是一个整体。没有形 成整体或整体感不强,只能说是作者走神了而不是摄影分裂了。即使“在街头拍照”这种活动,从字面上看,也有很多可能性。 爱抬杠的肯定会想到,交警偷拍算不算,遍地的摄像头算不算,说笑了。 但我明白“街头摄影”这种提法的意思,一转念脑子里闪过不少来自街头的摄影名作,从斯蒂格里茨到布拉塞,从柯特 兹到布列松,从弗兰克到李弗瑞兰德。。。那些史上名作能传到今天,还能让人看下去,还有可咀嚼的味道。仅仅从我自已的观 感上来说,那些值得看的照片,大多跟街头没关系,跟时间地点更没关系。然而描述好照片的传神实在困难,有时候仅仅是趣味 。布列松的那个跳过水洼的人,李佛瑞兰德的那个毛领子女人后面的摄影者影子,说明了什么?柯特兹拍了一辈子,其实都在研 究形式。能说西装肯定比中山装好看么。我只能说我喜欢这个,不喜欢那个,比如喜欢寇德卡,他苏军入捷克却不喜欢。布列松 上世纪三十年代后的,喜欢的也很少。当然喜欢罗伯特弗兰克,他的每一张照片都犹如启示。 摄影从拍摄到鉴赏,我觉得就应该是个沉默的行为。照片是很透明的,言语却很难做到透明。摄影这词有点复杂,我是 学中文的,我知道文学这个词下面可以分出上百个分类。但讨论文学的都知道,真正的文学是很小的一块,而且是用这很小的一 块衡量大多数的作家。最好的东西都是说人的,能把世界描绘到抽象层面,探讨形而上的问题。摄影更复杂,因为摄影本身有很 大的工具属性,我们现在更是生活在一个照片的世界,时时刻刻都需要照片的帮助,这时候说自已是个摄影人,真挺尴尬的。我 只能说那些能明确解释,并描述意义和功能的,都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好照片。好照片的迷人之处很多,起码得有神秘感,超验感 ,诚实是必须的。 拎着相机出门,走出楼外,外面各种车声哄的一声扑过来,人那么多,走路要看两边,有时地上还有狗屎,灰霾下的阳 光,是一种彩色摄影很讨厌的青白色,这是候常有一种茫然感,我往往不知道我要找什么,但我知道我不要什么。不要什么也往 往是事后翻拣照片才会坚决,这很正常,目标很明确的摄影我倒是怀疑。世事变化的这么快,中国或地球这么热闹,倒处是眼睛 和镜头。常常想,还是路边的石头更深刻更洞见,别说时代,别说当下,别说※※,就算整个人类的出现,对于任何一块亿年成 形的石头来说,那都不过是一眨眼的时间。 但石头没有生命,活着才是体验。事情还是要做,要不怎么打发时间,何况琐事越来越紧迫,越来越压迫,生计生活生 命,哪个事都得捱着,排着队等着你去感受。 我觉得摄影的一个秘技是:关于题材或者想法,事前考虑的越细,越面面俱到,就越无法得到一张好照片。照片不讲道 理,道理都对的照片,肯定是干瘪无味的。当然要考虑大方向,可意义和用途掂对的过于周密的照片,有很大的可能会沦为资料 照片或文献照片。这么看来,摄影和人生这两个词多么相像。即使现在有这么多热闹的摄影形态,有那么多有趣的方案和项目, 我还是相信直觉,通感,诚恳。愿意把摄影界定为一种举起相机,与被摄物产生心电感应的行为。它应该是随机的,机敏的,冲 动甚到疯狂的(疯狂不一定体现在肢体上,更多的是心理活动)不被预期的,不含提前策划的。 说了这么多,无论怎么说,很可能在浮嚣散去后,摄影最终对于摄影人的意义,就是成为一枚枚小小的个人纪念品。我把 所有的照片按年份分类,存满了1.5TB的硬盘,约40万个文件,当然有不少走神的,有明确用途的不愿再看的,一个个文件夹, 把时间用快门切成一小块一小块,用来反刍,这样好像活的真实了一点。但某一天我翻看了很多照片,发现现实和记忆在照片里 倒显得更飘乎了,摄影就是这么怪异。 [哼哼牛 编辑于 2010-09-30 22:17] |
[1164 楼] 哼哼牛
[资深泡菜]
10-9-30 22:12
test
|
[1163 楼] 风依
[资深泡菜]
10-9-30 21:11
606) Yishun, Singapore. Leica X1, 2010/9月。
![]() |
[1162 楼] 风依
[资深泡菜]
10-9-30 21:06
旋风兄总结得是,条理清晰。从1到4,一段时间后就会出现jogo兄提到的瓶颈和撞墙期,这时又会从4回到1,理想的是有所领悟后再一圈一圈走下去,类似螺旋状上升,片子应该会不断精进。如果冲破不出,也就只能在原地打转,纠结期就比较长了。回头看看,好像还真是这么个样子。嗯,理科生果然还是厉害
![]() |
[1161 楼] HXF
[泡菜]
10-9-30 20:59
Clubsnap上的一个森山味的帖子。值得一看。贴很长,开始的手法比较表面化,后面有变化,我只看了一小半。喜欢,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我的模仿的味道差太多了,不贴森山味的片子了。
http://www.clubsnap.com/forums/showthread.php?t=421058 |
[1160 楼] HXF
[泡菜]
10-9-30 15:05
两位讲的都精彩。学习了。
一直有和风兄私下讨论类似的问题,所以很多想法原本就知道,但这个总结写的真好,值得多读几遍。 俺是理科生,归纳一下就是这几个问题,街拍,沙龙都是要面对的: 1. 为什么要拍 2,拍什么 3. 如何拍 (前期) 4. 呈现的方式 (后期) 这里最根本的是第一个问题。 |
[1159 楼] 风依
[资深泡菜]
10-9-30 12:59
关于街拍和森山大道:
其实街拍也好森山也罢,Tessar兄本身就很熟悉了,我也借机整理一下自己的思路吧。 要说现在拍片背后的想法,简单地说,我现在比较希望追求片子整体传递出的气氛和情绪,也可以说是片子的“内劲”,从拍摄内容到画面构图的选择、到用彩色还是黑白、后期的色调或影调等等,都围绕这点。希望看片子时,能感受到片子后面的东西。这算是目前追求的方向吧。 气氛、情绪这玩意儿比较虚,比较复杂,一般碰到复杂的事情我就尽量简单化,否则会变得没有可操作性,成“德味”了 ![]() 以前我比较追求画面的精确控制,各元素的瞬间组合到位,后来也拍了很多比较随意的东西,包括虚画面等等,喜欢和模仿的摄影师好多位,也研究NG和马格南。再后来发现有点不对头,其实我拍照,既无意作旅游风情介绍,也无意作报道讲故事,就是想拍下自己喜欢的、对自己有触动的、自己觉得应该拍下来的画面,其他以后再说。这些年也积累了一些片子,本来总说整理编辑出本画册什么的,总也没动手,好像动力不够。我之前的很多片子,内容是新加坡的各种活动 ,街头巷尾,异域风情的味道比较多,汇编成册,无外乎是从另一个角度介绍新加坡,即使片子很精美很独特。也不错,但似乎并不是真正想要的,于是开始重新回去仔细地琢磨森山大道。 森山的片子,吸引我的是弥漫在片子中浓烈的情绪。后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但我希望知道他面对一个画面,举相机之前在想什么,为什么会选择拍这样一个画面。我的印象中,同样是拍城市,Alex Webb的伊斯坦布尔是在讲故事甚至讲文化,森山的东京新宿是在写散文,好像森山拍了几十年,拍成了大师,并不是走的所谓人文纪实摄影应该走的步调,比如设主题讲故事的套路。拜读了森山大道的多部画册,尤其是他几本以文字为主的书后,似乎略有所悟。森山不排斥定主题做专题的拍法,但他自己不会选择,他是先根据自己的心情,拍下一切感兴趣的画面,后期为出版需要,再去选择编辑成不同专题,这样拍摄的时候他可以完全的凭直觉凭现场的感受,凭对城市的嗅觉出手,这点值得借鉴。森山的后期很抓人,学形容易学神难。看了森山的自述,发现通常森山在街头行走的时候,大多是孤独、烦躁、冷漠、抑郁甚至憎恨的,他对所处城市的认知,基本是这些情绪的交织体,后期选择粗颗粒高反差,正好配合拍摄时情绪的需要并进一步渲染。风格跟摄影者观看的方式密切相关。 弄明白了为什么,也就可以选择学习借鉴之处。有些画面可以处理成森山式,有些就不适合,比如比较温情的画面,如果弄成森山式,气氛马上不对头了。我是主要拍彩色的,森山的很多东西其实都有帮助,比如他的思维方式、观看方式、拍摄方式,即使后期一些烧的思路、手法也是可用的,当然会变通一下。 还有一个人,哼哼牛,他的东西回过头来看,很多画面是意味深长的,今天看还是有味道,值得好好琢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