④②??万象素全能机身的力量 ● A99M2之北海道
114599 2126
[1767 楼] imeasy [禁言中]
12-12-16 21:00
    一路向前,沙子越来越多,渐渐地,江面上刮起了大风,将一片片的沙土席地卷起来,在空中形成了一道道沙幕,远远望去,有一种飘渺不定的感觉,甚是壮观。
[1766 楼] imeasy [禁言中]
12-12-14 20:47
江水中是沙漠,沙漠中是绿洲,这样的奇妙景象真是让人叹为观止。后来看了一些资料,发现这是由于干热河谷中的风搬运流沙所形成的,在靠近水源的很小范围内形成了类似沙漠的景观。
[1765 楼] 笨石35 [资深泡菜]
12-12-14 20:35
不错---------
[1764 楼] imeasy [禁言中]
12-12-14 20:26
    回程,一路沿着雅鲁藏布江。这江水和我想象的汹涌澎湃完全不同,安静而平和,河谷宽阔,沙洲遍布,居然还看见了沙丘。正是这一江碧水滋润了丰饶的林芝大地。
[1763 楼] imeasy [禁言中]
12-12-9 22:33
    其实,雅鲁藏布大峡谷的路线基本就是绕着南迦巴瓦转,这不,绕了一会儿之后,又到了另一个角度。这时候云层几乎已经全部拉开了,心里的感觉似乎也不像刚才瞥见南迦巴瓦尊荣的时候那么激动。不管怎么说,老兄今天已经给足面子,那我就多拍几张吧。
[1762 楼] tangyipeng888 [泡菜]
12-12-8 21:57
xlaoyga 发表于 2012-6-29 10:06
看了下楼主的片片,多数都是超广或广角大光圈凑近了拍。很难看到有过人之处的照片。
本坛的恶虎真心应出本书了。
实话实说:这书如和张千里的书摆在一起,我会豪不犹豫的选择张大师的那本。
勿怪!
呵呵,张大师的书里你学到了什么?分享一下嘛
[1761 楼] imeasy [禁言中]
12-12-8 19:41
在南迦巴瓦与加拉白垒两座七千多米的山峰中间,流过的就是雅鲁藏布江。我一心想见到那个著名的大拐弯,但听车上的工作人员说,那东西只有在飞机上才能看见。。。好吧,看不见大拐弯,看见一个S形的小拐弯过过干瘾吧。
本帖最后由 imeasy 于 2012-12-8 19:48 编辑

[1760 楼] imeasy [禁言中]
12-12-8 19:18
    不过,我们的人品也没有持续多久。几分钟之后,云层重新聚拢,封顶消失在迷雾之中。于是人们的兴趣都从山顶转移到了脚下。云雾笼罩之下,山脚的小小村庄就如同巨人脚下的蚂蚁,匍匐在地面。五千多米的高差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
[1759 楼] imeasy [禁言中]
12-12-6 22:54
    终于测试人品的时候到了。南迦巴瓦正面的主观景台就在眼前,我们一跳下车就看见平台上乌鸦鸦的一片人头攒动。天空仍旧是云雾缭绕,我们心里唱起了一曲忐忑。就在此时,奇迹发生了,云雾迅速散开,南迦巴瓦金字塔一般的峰尖就那么露了出来。短短的二十秒,那片天空上的云就散开了一片。同行的人都兴奋地吼起来。平台上的几个广东仔忿忿地看着我们大声嚷嚷:我们可是从一大清早等到现在啊!!
    看来人品终究是人品,那位今年以来还没见过南迦巴瓦一眼的牦牛兄弟,只能说你的人品太抱歉了。。。
[1758 楼] imeasy [禁言中]
12-12-6 22:27
    山路十八弯,一路在雪山的怀抱中驰骋。每开一段都会换一个角度,天上时阴时晴,南迦巴瓦始终没有露出脸来。我们在一处观景台停下,在那里我看到了熟悉已久的玛尼堆。我第一次看到这东西是在川西,如今见到有一种他乡遇旧知的感觉。所不同的是,在雪山的映衬下,这堆小小的石头显得越发有一种奇幻的色彩。我找了一个合适的角度,将雪山和玛尼堆一起收到镜头里。这几乎是我此行最喜欢的一张照片。

这种场景总免不了一张横的一张竖的,看看哪张更好些?
[1757 楼] imeasy [禁言中]
12-12-4 22:39
    去雅鲁藏布大峡谷,主要看的是一座著名的山峰——南迦巴瓦。传说中的南迦巴瓦,身高7782米,不算出类拔萃,但和脚下两千多米的雅鲁藏布大峡谷所形成的高差却是屈指可数的。据说某一期中国国家地理对全国美丽山峰的排名此君名列榜首,也因此声名大噪,从而游人络绎不绝。不过头牌的架子也是一等一的,整体那云雾缭绕,难得一睹尊荣。领队牦牛声称他今年一年都没见过南迦巴瓦露出封顶,到底是南迦巴瓦的架子太大还是牦牛人品不行呢,我心里有一种拭目以待的期盼。
[1756 楼] imeasy [禁言中]
12-12-4 22:19
    一路前行,美景不断,心情也随着和两边的山峦而起起伏伏。转了无数个弯之后,我们终于来到了大峡谷门口。等等,不是峡谷门口……是峡谷景区门口。在这里换了车,开始了一段曲曲折折的盘山公路。
    同车是一个“大师”摄影团,人均机身数量起码大于2,领头的一个人被叫做X老师,一脸络腮胡,身材魁梧腰圆膀粗,余纯顺套路,不断地指点着余下的人,这一段准备好广角,这一段向右看,这一段可以拍村民……余下的人看着“老师”都是一脸崇敬,跟随着他的口令亦步亦趋。
    车恰巧开国一片开阔的谷地,老师大喊一声,广角!于是噼里啪啦一阵快门声不绝于耳。其实我私下觉得这个场景该用中望远,只是不敢吱声
[1755 楼] imeasy [禁言中]
12-12-3 22:27
    第二天一大早,发车前往雅鲁藏布大峡谷。出发之前在旅馆对面的小吃店吃早餐,天才蒙蒙亮。每次出门旅行,外面的稀饭和馒头总是那么可口,为什么在加的时候都没觉得有什么好吃呢?
    发车,出门,上路。途径林芝机场,正面发生拥堵。探头一看,居然是一群白花花的羊,严严实实地沾满了整条公路。赶羊的老头一脸憨笑,似乎一点都不觉得自己妨碍了交通。好吧,也许在这片土地上事情一直是这样的,牛羊永远比人大,只是我少见多怪罢了。
[1754 楼] imeasy [禁言中]
12-12-3 22:18
    一路向东,我们终于在下午六点多的时候到达了林芝。和※※不同,这座藏南的小城非常安静,头顶始终云雾缭绕 ,却又在云层的缺口处露出和※※一样蓝得深邃的天空。这里的空气十分湿润,阳光也一点都不刺眼。如果不是偶尔能够透过远方的云层依稀看见白雪皑皑的山峰,你几乎要觉得自己就在江南。虽然不想恶俗,但我还是留下了一张这样的片子。。。。
    林芝欢迎你!!!
[1753 楼] imeasy [禁言中]
12-12-1 21:51
    绕了一圈,回到湖面上,两座浮桥通向一座湖心小岛。随便逛了一圈,感觉有些百无聊赖。于是在浮桥上随便溜达。这时候两个人出现在镜头里。猜猜看哪个是领队牦牛?
[1752 楼] imeasy [禁言中]
12-12-1 21:34
为了上一个观景台,我们开始爬坡。活蹦乱跳的我这时候明显地感受到了高原的威力。尽管只是一个不到一百级台阶的小坡,尽管爬得很慢,尽管这里的海拔还不到3000米,尽管在平地上我已经健步如飞,但每爬上五六步我还是喘得像个破锣。花了足足二十分钟,我们才到了那个看上去就在鼻子底下的观景台。放眼望去。。。。。※※,这跟下面也没啥区别么!
[1751 楼] imeasy [禁言中]
12-12-1 21:16
    石头毕竟只是一块石头,匆匆地看过几眼,我们直接上路。下一站是巴松错,号称藏南的瑞士。说实话我没去过瑞士,所以是不是名副其实还真的没法评判,不过一百多的门票到确实赶得上瑞士的档次。进去之后,一个普通的高山湖,水很蓝,周围雪山环绕,感觉不出什么大的特色。回来之后才听说巴松错得爬到山顶上看才好看。好吧,人在旅途,很多时候也是身不由己的。
[1750 楼] imeasy [禁言中]
12-11-29 23:27
    顺流而下,我们忽然就到了一个可以停车看景的地方。说是风景,其实不过是一块硕大无朋的石头。无非因为它霸气侧漏地长在尼洋河的正中间,激起白浪无数,因此得了一个名字叫做中流砥柱。当然,河中间的一块大石头确实不太常见,令人欣慰的是这地方不用买票,因为公路距离河道实在太近,想圈起来卖票恐怕也不容易。
[1749 楼] imeasy [禁言中]
12-11-29 23:17
    翻过米拉山口,一路向下,沿途的景色也慢慢地发生变化。原本的高山草甸和苔原一点点地变成了阔叶林,冰冷的空气也渐渐地有了暖意。顺着尼洋河,我们一路进入了谷地。我抬表看了看海拔,已经跌入了三千米以下。这里青山绿水,风光旖旎,和高原这两个字丝毫不沾边。难怪林芝有着※※江南的美誉。若不是脑子里还残留着刚才翻山越岭的印象,我简直要以为这里是武夷山。
[1748 楼] imeasy [禁言中]
12-11-28 23:53
    米拉山口是※※与林芝地区的分界线,海拔5013米。这暂时是我有生以来到达过的最高的地方,尽管短短几天之后这个纪录就被刷新了。这种翻山越岭的旅行,在每个制高点下车看看是少不了的。一脚踏出车厢,我惊奇地发现这里俨然成了一个集市。尽管寒风凌冽,吹的人几乎睁不开眼睛,但摆摊卖各种劣质纪念品的藏族男女们依旧精神十足。
站在公路边极目远眺,场面之宏大蔚为壮观。现在已经是深秋,蓝天下的高原一片枯黄色,像一张马粪纸。
[1747 楼] imeasy [禁言中]
12-11-28 23:41
    下午六点,队伍集结,除领队外,一共八人,五男三女。领队的绰号叫做牦牛,是个外表精干的青年男子。也不知道他这个绰号是怎么起出来的,在※※起这么一个诨名就跟在沙漠里取名叫骆驼一样,实在是太没特色了。牦牛是四川人,有着征服雪山的狂热欲望和对高原气候天生的适应力,从这一点来说,倒是配得上牦牛这两个字。严格地说起来,他算是个拉漂(参见北漂),半年在※※做领队,半年在老家打零工。我后来才知道,他不仅读过大学,而且还是学计算机的……好吧,这转行转得够远。
    当晚腐败餐之后,大家各自休息。第二天天不亮,我们坐着中巴开始向林芝进发。途中经过的第一个制高点就是米拉山口。
[1746 楼] imeasy [禁言中]
12-11-26 22:13
    尽管第一次来到※※的我非常好奇,但还是牢记了网上关于少数民族地区拍照的注意事项,对大妈们保持了一定的警惕性,基本只在背后偷偷地拍。偶尔一两张正面的,也是把望远头拉到400远远地瞄,还得时不时抬起头东张西望一番,生怕不知何时眼前会突然跳出一群虎背熊腰的黑脸大汉,拿刀架在脖子上大喝一声:“&@#……T$(@*#$^*(@#”
    (抱歉,听不懂藏语)
[1745 楼] imeasy [禁言中]
12-11-26 21:59
    和土生土长的鸽子相比,土生土长的※※就没那么悠闲了。环绕布达拉宫是一圈长长的转经筒,我逆时针绕着它走了一大圈,不知道是不是巧合,我看见的所有人都是跟我反方向行进的。这让我多少有点紧张,不知道是不是绕着布达拉宫按规矩非得顺时针来。好在※※们都在专心致志地拨弄着那些转来转去的黄色圆桶,对我的兴趣不大。也许因为不是周末的关系,转经的都是些老头老太太,走起路来一步一摇,跟那些广场上的鸽子倒是相映成趣。
[1744 楼] imeasy [禁言中]
12-11-25 23:11
    尽管三步一岗,五步一哨,广场上还是人流如织,一半看上去就是※※,一半是全国其他地方的人民,加上少数外国人民。居然还看见一队拍婚纱的,在广场鸽的免费拱卫之下摆着pose。广场上的鸽子很多,肆无忌惮地到处乱窜拉屎。
[1743 楼] imeasy [禁言中]
12-11-25 22:46
    好吧,此处略去10000字……总而言之,言而总之,经过长途跋涉,哥终于精疲力竭但是安全地到达了高原明珠日光城※※。在经历了出站被查身份证、坐出租车去市区被宰、一夜在恶心的伴随下基本无眠等等诸多磨难之后,第二天午餐吃完一碗滚烫的牛肉面,哥终于又活蹦乱跳了!
    队伍晚上才集合,于是下午的工作就变成了逛街。一个人背着相机走在※※热辣辣的阳光下面,那种在骨子里蛰伏了很久的撒野的习性又开始复苏了。虽然走快了还有些喘,但我已经迫不及待地向着布达拉宫奔去。旅馆靠近市中心,走到布达拉宫广场只要二十分钟。可是我没想到的是,布达拉宫门口的那条人行道居然还要安检……看来我还真是没去过边疆少数民族地区。
[1742 楼] imeasy [禁言中]
12-11-24 23:40
ricozhang 发表于 2012-11-24 23:06
引来作者回复了,呵呵
顺便问一下你,现在你出门的话带那几个镜头?
我现在用a77+1650,觉得焦段窄了点,出门的话换头会比较麻烦,不知道您有没有了解18135这个变焦头,我觉得配合a77的高像素,裁片的话远端可以达到135*1.5*2近400mm,白天基本都足够吧


我出门一般带A900+1635+70400,另外视情况带一个鱼眼。一个斜挎包,重是重,习惯了。半幅头很久没关心了,不过大变焦出门还是有优势。我觉得18-200都可以。不过77像素密度太高,头素质太差是不行。
[1741 楼] ricozhang [资深泡菜]
12-11-24 23:06
imeasy 发表于 2012-11-24 22:58
哎,爱拍片儿的有不上无忌的么,这里水深,牛人多的是,俺真不算啥
感谢支持了哈,觉得实用的话顺便给俺推荐下哈
引来作者回复了,呵呵
顺便问一下你,现在你出门的话带那几个镜头?
我现在用a77+1650,觉得焦段窄了点,出门的话换头会比较麻烦,不知道您有没有了解18135这个变焦头,我觉得配合a77的高像素,裁片的话远端可以达到135*1.5*2近400mm,白天基本都足够吧
[1740 楼] imeasy [禁言中]
12-11-24 22:58
ricozhang 发表于 2012-11-24 22:31
我嚓,原来LZ就是作者啊,没想到您也上无忌啊,买了你的书我还不知道呢,呵呵,你的书非常实用,支持!


哎,爱拍片儿的有不上无忌的么,这里水深,牛人多的是,俺真不算啥
感谢支持了哈,觉得实用的话顺便给俺推荐下哈
[1739 楼] ricozhang [资深泡菜]
12-11-24 22:31
我嚓,原来LZ就是作者啊,没想到您也上无忌啊,买了你的书我还不知道呢,呵呵,你的书非常实用,支持!
[1738 楼] imeasy [禁言中]
12-11-24 22:30
    下午五点多,车到※※前的最后一站那曲,已经晚点一个多小时。这是一个海拔四千多米的高原县城。说是县城,从火车张高高的月台向下望去,我只看见一片稀稀落落的帐篷。或许车站离市区实在太远,而距离荒野却要近许多。距离天黑还有很长的时间,太阳却已经有点西斜。车站上寒风刺骨,所有的人都缩着脖子,抖抖瑟瑟地把脑袋伸出车门外张望。我披上羽绒背心,迅速地窜出车外逛了一圈,却又马上被逼人的寒气赶了回来。呕吐的欲望更强烈,车上的厕所却关闭了。忍着看了看厕所门口的时刻表,还有四个多小时,当然,这是理论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