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晋陕自驾游(2010年春节故地重游)
27685
564
[268 楼] 元顺儿
[陈年泡菜]
08-6-16 18:02
252帖转九曲
![]() 老骆驼没下去转转顺手也整盏灯 ![]() ![]() ![]() |
[267 楼] 传媒一丁
[资深泡菜]
08-6-16 16:17
原文由 老骆驼 发表 ![]() |
[266 楼] 老骆驼
[陈年泡菜]
08-6-16 15:25
准备“放社”的山顶(远处是明长城遗迹)。
![]() |
[265 楼] 老骆驼
[陈年泡菜]
08-6-16 12:18
原文由 漫步高原 发表 谢谢您的关注! |
[264 楼] 漫步高原
[老坛泡菜]
08-6-16 08:16
再来欣赏。
|
[263 楼] 老骆驼
[陈年泡菜]
08-6-16 06:58
放社——源自社火的古老民俗
说起放社,其实可以和民间的社火联系在一起。在陕西民间,保留下来的社火不下几十种。三秦大地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据考证,这里在先秦时代就已经有了社火,被称为“社虎”,是民间驱鬼酬神的礼仪,后来慢慢演变成一种娱乐形式。种类繁多的社火,其内容大都与※※和古戏有关。例如《三国演义》里的刘备、孔明、关云长,《铡美案》中的陈世美、秦香莲和包拯,还有陕西本地发生的※※故事,如王宝钏、薛平贵等,都是社火中经常出现的※※人物。单陕西关中一带,就有东、中、西三路社火,以及车社火、抬社火、地抬社火;西府宝鸡、凤翔一带有高芯社火、马社火、跷板社火;东府大荔、合阳一带还有鬼社火、血社火。其中血社火最为刺激,表演者装扮得鲜血淋淋,犹如在战场上搏杀一般在上述社火中,一般是由人和牲畜担当表演者。他们被人们乔装打扮,扮演着各类角色,其中要数血社火最让人触目惊心。人们在入冬时把宰杀牲畜的下水留下,保鲜在冰冻的水里,待到正月里表演社火时再捞出来,涂抹上血一般鲜红的颜色,用化妆技术巧妙地涂抹在表演者身上,血淋淋的如同真的一样。表演者各个血肉模糊,身上还插着件件“凶器”,而且件件都插在置人于死地的致命处。这些凶残得叫人瞠目结舌的场面被当地人称为“血活”,说的是以恶治恶的故事。每当看到这些社火表演时,我总是恨不能插上翅膀,以便能迅速溜之大 据了解,“放社”这种活动只有陕北榆林地区的佳县境内有。“放社”的发起时间已无法考据。听老辈人长讲,据说佳县黄河一带很早以前瘟疫肆虐,洪水泛滥,妖魔横行,百姓生活在火热水深之中。这事让八仙和道教仙宗张道陵知道了,他们便一起设坛做法降妖除魔,最后制服了黑龙,并为百姓做了七七四十九天的道场,从此瘟疫尽散,村民安泰。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们,就根据大赦天下里消除一切罪责免去一切灾难的寓意,在每年正月初九举办“放赦”活动。 人们通过这种方式祈求村舍人口平安,风调雨顺、消灾免难、五谷丰登天下太平。因“放赦”活动的※※久远,致使“放赦”这一民间宗教活动的真正含义逐渐被人们所淡忘,加上“放赦”活动属于民间社火的一部分,久而久之人们大都把原来祈求赦免天下苍生的“放赦”,称之为现在的放社火——“放社”。 “放社”的具体方式为在村子周边的一处悬崖上,拴下一根专门定做长达两三百丈场的绳索,将年、月、日、时四个先行官和道教传说中的八仙(张果老、蓝采和、韩湘子、汉钟离、吕洞宾、曹国舅、铁拐李、何仙姑)及一个骑着仙鹤的老寿星顺着绳索凌空放下,年、月、日、时四个先行官为分别骑在马上的四个神仙,马和神仙都是用木头精雕而成,这些社人、社马都是按真人真马的比例缩小的,每年都要重新修固,去掉脱落的油漆,涂上当地的血腻子,重上底色,再用矿物颜料和油漆画上轮廓、五官,马上有彩漆,神仙披袍穿衣,威猛英俊、神态各异。有的如威风凛凛的将军,有的像驰骋疆场的斗士。 四个先行官每个都有不同的含义:“年值”使者报得风调雨顺;“月值”使者报得五谷丰登;“日值”使者报得合社平安;“时值”使者报得人口平安。然后是八仙,按顺序两个一组,飘然而下,最后放下的是一个身驾仙鹤的老寿星,老寿星身上挂有一些祈保平安的护身符,人们在老寿星下来之后纷拥而上,争抢老寿星身上的符,然后将抢到的符挂在孩子的身上或是挂在汽车上,祈保平安、如意。 “放社”这种活动在佳县周边有几个农村都有,谭家坪村是其中把“社”做的最大,规模也搞最大的一个地方。 谭家坪是陕北黄河岸边一个村落,平日里村里的人们进进出出、锄田种地,家与家之间、人与人之间和和睦睦、客客气气,扎眼一看普普通通没有什么与其他村庄不同的地方。这里山多地少,村民们大多靠种枣树来维持生计,近年来由于天不作美不是旱就是涝,红枣的收成也不怎么样,村里多数的青年人都到神木府谷一带打工去了,平日里只有老人们攒聚在阳光照射的路边窑前闲聊晒着太阳,妇女们操使着家中的日常生活,平日里整个村里平静安逸。 然而就是这个看似普普通通的小山村却有着及其神奇的一面,这里宗教氛围非常的浓厚,在这个仅几百人的小山村里却是道教、佛教、天主教三教共存,这里地处西北道教圣地白云山脚下,道教盛行自然不用说。村※※的路边有座庙,据他们说这里的庙创建时间比被誉为西部神山的“白云山”还早。村里的人都认为白云山上供奉的真武祖师是从他们这里变化出去的。 有趣的是在这个距西部神山白云山脚下拥有道教信徒众多的村里没有道观却有着一座※※久远的寺庙,供奉着被他们称之为佛家的释迦牟尼。“放社”活动就是由寺庙里的信徒、纠手(庙会上的头头)操办的,而“放社”里面的众神却又是道教之中的八仙。更让人惊叹的是在靠黄河岸边的村尾竟然有着一座由西班牙神父修建于1934年的西式教堂,教堂里有天津神学院毕业的神父带领信徒们做着礼拜弥撒。 |
[262 楼] 老骆驼
[陈年泡菜]
08-6-15 22:32
.
![]() |
[261 楼] 老骆驼
[陈年泡菜]
08-6-15 20:40
“放社”时会有很多人来,老汉准备到时用的糖葫芦。
![]() |
[260 楼] 老骆驼
[陈年泡菜]
08-6-15 07:52
“放社”时会有很多人来,老汉准备到时用的糖葫芦。
![]() |
[259 楼] 老骆驼
[陈年泡菜]
08-6-15 07:49
这里盛产大枣
![]() |
[258 楼] 老骆驼
[陈年泡菜]
08-6-15 07:48
到佳县的第二天上午到佳县的潭家坪看“放社”。下午才放,上午在村子里瞎转。
![]() |
[257 楼] 老骆驼
[陈年泡菜]
08-6-14 08:04
《东方红》和佳县民歌
俄罗斯民歌、陕北民歌和南非黑人民歌被誉为世界三大民歌。可见,陕北民歌在中国乃至世界的民歌领域里,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陕北民歌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陕北民歌浩如烟海,丰富多彩;陕北民歌代代相传,经久不衰。据专家统计,已经收集到的陕北民歌多达两万多首。佳县民歌是陕北民歌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两万多首民歌中,《东方红》和《船夫曲》在中国几乎是家喻户晓、耳熟能详。而这两首最为著名的陕北民歌都出自黄河岸边的佳县。特别是《东方红》一旦唱出,便像插上了翅膀,飞越黄河,跨过长江,漂洋过海,响彻全世界。有人说,《东方红》是一部用老撅头刻在黄土高原上的传世巨著。 《东方红》的作者李有源就是出生在陕北佳县张家庄的。 |
[256 楼] 老骆驼
[陈年泡菜]
08-6-14 07:57
陕北“转九曲”是灯节时人人参与的一项活动,又叫“转灯”。人们用高粱秆栽成一个四方形的图阵,上面再放上用泥做的油灯。“九曲”像个城廓又似一个迷宫,其回廓没有重复路径。有人把九曲称为“九曲黄河阵”。夜幕降临,360盏油灯同时点亮,锣鼓唢呐齐奏,秧歌队打头进入九曲连环阵。俗话说:“转九曲,消灾驱病,人活九十九”。因此,转九曲男女老少,人人不误。
转九曲是陕西延安地区农村独有的,带有宗教迷信色彩的民间艺术式。当地人把九曲叫“走九曲”、“闹老教”,是一种祭礼老子的活动。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大部分地方已经演变成一种大众化娱乐活动,和秧歌舞、社火一起演出。 转九曲要选一个较宽敞的平地,将 367 根高粱秆(柱头)等距 离栽成四方形阵图,将住头与柱头按一定规则用高粱秆连接起来。 一排栏与另一排栏栅之间留出弯弯曲曲的路,走过去再返回来, 各有九道曲折。每返回一次就向中心前时一次。在柱头上安放由 各家各户捐做的 367 盏油灯,中间柱头安放 7 盏,叫七星灯。油灯 一般是将白萝卜中间挖空,注满麻籽油,加棉花捻子点燃。九曲像 一个很大的城廓。九曲回廊,设有重复路径,逐个看,大城廓内又分 9 个小城廊,而小城廓的门径、走向各不相同,有人便把九曲称为 “九曲黄河阵”。实际上九曲是道教阴阳太极图的变阵形式,一个大 的太极图,当中包括 9 个小太极图。 ??转九曲一般在晚上进行。入夜,主持人大声吆喝:“掌灯!”霎 时, 367 盏油灯同时点亮,如同白昼。转九曲开始了,锣鼓家伙敲起 来,秧歌队扭起来,在吹鼓手的带领下,步入“九曲”。这时,全村老 少齐出动,连病人也由人背着跟在秧歌的后面,转过一圈又一圈。 人们认为,如果谁转过九曲,一年四季就会健康平安,百病俱消。 ??转九曲还有一种“偷灯”的特殊习俗,当然这种“偷灯”行为是默许的,甚至带有某种鼓励色彩。小小的油灯对年轻的媳妇另有一种吸引力,传说,偷个绿灯生女子,偷个红灯生儿子。守灯人不时高喊:“偷灯养小子哩!”故意挑逗年轻媳妇偷灯。 ![]() |
[255 楼] 老骆驼
[陈年泡菜]
08-6-14 07:53
陕北民俗转九曲(佳县张家庄)....
![]() |
[254 楼] 老骆驼
[陈年泡菜]
08-6-14 07:53
陕北民俗转九曲(佳县张家庄)...
![]() |
[253 楼] 老骆驼
[陈年泡菜]
08-6-14 07:52
陕北民俗转九曲(佳县张家庄)..
![]() |
[252 楼] 老骆驼
[陈年泡菜]
08-6-14 07:51
陕北民俗转九曲(佳县张家庄).
![]() |
[251 楼] 老骆驼
[陈年泡菜]
08-6-14 07:51
陕北民俗转九曲(佳县张家庄)
![]() |
[250 楼] 老骆驼
[陈年泡菜]
08-6-13 21:36
陕北佳县“中国卢森堡”——黄河岸边的奇观
佳县位于陕西省东北部、黄河中游晋陕峡谷西岸, 南距延安市260公里,北距榆林市90公里。 ![]() |
[249 楼] 老骆驼
[陈年泡菜]
08-6-13 21:05
....
![]() |
[248 楼] 老骆驼
[陈年泡菜]
08-6-13 21:03
...
![]() |
[247 楼] 老骆驼
[陈年泡菜]
08-6-13 21:02
..
![]() |
[246 楼] 老骆驼
[陈年泡菜]
08-6-13 21:02
.
![]() |
[245 楼] 老骆驼
[陈年泡菜]
08-6-13 06:32
红碱淖在陕西省最北端的神木县境内,有一个著名的沙漠湖泊——红碱淖。红碱淖是陕西省最大的湖泊,也是中国最大的沙漠淡水湖,堪称“大漠奇观”。
“淖”(音:闹)是蒙古语,意思是水泊、湖泊。红碱淖地状似三角形,东西最宽处10公里,南北最长处12公里,水面面积67平方公里,湖岸线长43.7公里,平均水深8.2米,水最深处10.5米,湖面海拔高为1200米,属高原性内陆湖泊,四周有7条季节河注入,水源补给量与水分蒸发量平衡,水位稳定,30余种野生禽类在这里繁衍生息。 红碱淖四周生态环境良好,其东侧有尔林兔草原,西侧有面积达70平方公里的天然草原牧场,水草丰盛,牛羊成群。南北两侧以沙丘滩地为主;湖的南岸有一个约0.33平方公里的半岛--红石岛,最窄处仅有200米与陆地相连,岛上地形奇特,还有大片松软的沙滩,是良好的天然浴场。 红碱淖水产丰富,盛产17种淡水鱼类,其鲤鲫鱼以肉质鲜嫩、味道鲜美而闻名遐迩,大银鱼以色泽明亮、圆润、肉质优良而闻名海内外。红碱淖周围错落起伏的沙丘与大小不等的片状草场相间,雪白的羊群似朵朵白云点缀其间,簇簇沙柳在金黄色的沙丘中格外翠绿,激越的信天游在天空中久久回荡。秋冬季节,红碱淖吸引着数以万计的各种鸟类,蔚为壮观。 红碱淖水域辽阔,水势浩淼,湖水景观随着时间与季节的变化而千姿百态,春夏秋冬各有特色。 ![]() |
[244 楼] 老骆驼
[陈年泡菜]
08-6-13 06:24
红石峡又称雄山寺,位于榆林城北3公里处红山脚下。根据碑石记载,红石峡东壁原为宋、元名刹“红山寺”,明成化年间复修,改称“雄山寺”,清康熙年间又修,更名“镇远寺”,以后又复称雄山寺,明清以来多有来榆官吏儒士,文人骚客于红石峡讽咏唱和,并题刻于东西两壁。
红石峡是集自然与人文于一体的名胜地,“红山夕照”为榆林八景之一。石窟的开凿,巧妙地结合地势,或窟窟相通,或穿窟而下,天门、地门直通天地,给人以幽静、神秘之感。窟内藻井题材丰富,雕刻精美,带有明显的游牧民族审美特征。而红石峡的摩崖题刻,则堪称一天然碑林,题刻字※※高达丈余,小者径不及寸,诸家书法并存,真、草、隶、篆俱全,更有蒙文题刻,堪称一绝。纵观红石峡题刻,或苍劲有力,或清秀绢丽,内容或为抒发※※情感,或为赞誉秀美山川,不一而同。 |
[243 楼] 老骆驼
[陈年泡菜]
08-6-13 06:17
榆林红石峡.
![]() |
[242 楼] 老骆驼
[陈年泡菜]
08-6-13 06:16
榆林红石峡
![]() |
[241 楼] 老骆驼
[陈年泡菜]
08-6-12 22:52
榆林红石峡.
![]() |
[240 楼] 老骆驼
[陈年泡菜]
08-6-12 22:51
榆林红石峡
![]() |
[239 楼] linkme
[资深泡菜]
08-6-12 13:36
看了又看,还是想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