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胶片、老街与哈苏的对白
81025 1268
[714 楼] 黄非红 [禁言中]
08-9-2 00:46
为什么胶片老街哈苏偏偏没有诗意?
[713 楼] 廊桥一梦 [资深泡菜]
08-9-2 00:32
故事总归都属于老街,木匠师傅们的话我想多半是为了把枯燥的木工规则变通成老少咸宜的传说广为流传,这就象小时候看的故事:鲁班被草割伤手指而受到启发发明木锯一样,故事和传说除了引人入胜之外,还蕴藏着高深的理论。正如佳哥所说:智慧来自民间嘛。
扯远了,言归正传,做大梁的杂木还有个要求就是节疤尽量少,因为大梁上要开很多铆接用的孔,节疤越少就意味着强度越高。当然柜子的夹板和隔层就可以用一般的杉料,如果是衣柜、米柜一类的,最好用香樟木,平直和防虫都能兼顾。
常师傅是个实诚人,他的言辞无不透出老街手艺人的聪慧和耿直,但作为生意人,若以赚钱为目的,他可能就显得不合时宜,不过还好,他有个头脑精明的老婆,她自然担当起了商家的角色。不过成本和质量总是最让她头疼的,但她总能找到办法解决,闲暇之余她都会到那些旧家具市场去转悠,碰到那些便宜的老家具而且用料比较好的,就收购回来,拆解后备用。所以墙角堆放的那些条方和板材仍然带有使用过的岁月痕迹就不奇怪了。两口子妇唱夫随在街面上的生意倒是红火,几年下来 常师傅也是名声在外,很多周边的人都找上门来要求订做,那屋子中间摆放的椅子和茶几早都“名花有主”,门口那两把椅子是因为摆不下才挪到门口的,结果被我这个“扫街”的给瞄上了,可惜也是空欢喜一场。不过既然可以预定,我当然不放过老常师傅,说了款式和规格,预交了椅子的定金,常师傅也留了我的电话,说做好后第一时间给我通知。这会儿,地上已经满是烟头,看来我们俩吹的够久,说话的功夫常师傅的一包烟只剩小半,不想再耽误他,就此道别。
[712 楼] 廊桥一梦 [资深泡菜]
08-9-2 00:08
原文由 gl9898 发表
光看不放声...

狗狗长的有特色。
[711 楼] 廊桥一梦 [资深泡菜]
08-9-2 00:07
原文由 咏真 发表
向廊桥兄问好~~~~~~~

欢迎咏真兄,这是最近出去的作品吧,相当好!
[710 楼] 廊桥一梦 [资深泡菜]
08-9-2 00:06
原文由 丹土地 发表
肖溪印象.晨雾渡口

小孩的表情好。
[709 楼] 廊桥一梦 [资深泡菜]
08-9-2 00:04
原文由 72291 发表
凉水井要拆,会都开了。

凉水井的这栋老房子很有特点,也是老巷子里很吸引镜头的一道风景。不过变化总是来的太快,这一片即将要拆了,很惋惜。
原文由 72291 发表
勒个消防池也要锤平。

干涸的水池已经成鸭子的栖所,尽管水葫芦的紫色花开得很漂亮,不过也是最后一季了。
[708 楼] gl9898 [资深泡菜]
08-9-1 22:40
光看不放声...
[707 楼] 咏真 [泡菜]
08-9-1 21:33
~~~~~~~~~
[706 楼] 咏真 [泡菜]
08-9-1 21:30
向廊桥兄问好~~~~~~~
[705 楼] 老逗逗 [资深泡菜]
08-9-1 20:47
原文由 廊桥一梦 发表

这样如何?

这是一种不错的方案,环境交代得充分一些,空间显得宽绰一些。我基本上是沿袭3:2的幅面的习惯思维,有所局限了。而这张比较接近于方幅,这种幅面的构图我没有经验,有时候也“伪”一下,少。
[704 楼] 丹土地 [资深泡菜]
08-9-1 19:50
肖溪印象.晨雾渡口
[703 楼] 72291 [泡菜]
08-8-31 23:38
勒个消防池也要锤平。
[702 楼] 72291 [泡菜]
08-8-31 23:37
凉水井要拆,会都开了。
[701 楼] 廊桥一梦 [资深泡菜]
08-8-31 23:21
原文由 小逗逗 发表

谢谢廊桥兄,言之有理哈。
试着裁剪一下,处理的空间有点紧张了。也罢,二回再整。(用马夹发片)

这样如何?
[700 楼] 小逗逗 [泡菜]
08-8-31 22:18
原文由 廊桥一梦 发表

豆兄这张有意思,色彩保留,感觉左边那个妇女似乎与主题无关,裁去何妨?

谢谢廊桥兄,言之有理哈。
试着裁剪一下,处理的空间有点紧张了。也罢,二回再整。(用马夹发片)
[699 楼] 廊桥一梦 [资深泡菜]
08-8-31 21:30
原文由 老逗逗 发表
在大兴场(可从弹子石,过鸡冠石,即到)拍的:两张《古镇老街小夫妻》,
一彩色,一黑白,有点拿不稳,廊桥兄及诸兄以为这里的色彩是否有利于画意,是否多余,哪个好些。对衣服的色彩有点不忍割爱哈。谢谢了。

不合规外链图片,不直接显示,谨慎点击

[698 楼] 廊桥一梦 [资深泡菜]
08-8-31 21:26
原文由 川哥120135 发表

片子漂亮!文字动情!

谢川哥鼓励。
岔一张
雨后(13)
[697 楼] 老逗逗 [资深泡菜]
08-8-31 21:24
在大兴场(可从弹子石,过鸡冠石,即到)拍的:两张《古镇老街小夫妻》,
一彩色,一黑白,有点拿不稳,廊桥兄及诸兄以为这里的色彩是否有利于画意,是否多余,哪个好些。对衣服的色彩有点不忍割爱哈。谢谢了。
[696 楼] 川哥120135 [资深泡菜]
08-8-31 21:17
原文由 廊桥一梦 发表
原来师傅姓常,这个姓在老街算稀少了,估计整个弹子石也不会有第二家。师傅原来是重棉三厂的职工,早几年厂子倒闭后,生活没有了依靠,自己靠着劳动人民吃苦耐劳的精神和聪明才智出外打工,三五年光景下来也学会了一手木匠活儿,虽然复杂的雕花整不来,但是作些桌子板凳一类的常见活路还是得心应手。前两年,外面的生意不好 ......

片子漂亮!文字动情!
[695 楼] 廊桥一梦 [资深泡菜]
08-8-31 21:11
原文由 陈六少 发表
看起来都好正义哦。。。

4*5前面不能哆嗦噻。
[694 楼] 廊桥一梦 [资深泡菜]
08-8-31 21:09
原文由 丹土地 发表
廊兄的"关于一个老街木匠的故事",画面漂亮!龙门阵摆得巴适!赞一个哈!

肖溪印象.茶馆.龙门阵

丹兄的茶馆故事也是有滋有味。
[693 楼] 陈六少 [泡菜]
08-8-30 18:21
看起来都好正义哦。。。

原文由 CQCL 发表
猜猜谁是廊桥兄。
[692 楼] 丹土地 [资深泡菜]
08-8-30 09:29
廊兄的"关于一个老街木匠的故事",画面漂亮!龙门阵摆得巴适!赞一个哈!

肖溪印象.茶馆.龙门阵
[691 楼] 廊桥一梦 [资深泡菜]
08-8-29 23:38
为这老常专门讲了个笑话,话说那是解放前,有一年长江发大水,那是几百年不遇的大,一夜之间堤坝决口农田被淹,水都涨到了老街的街边边,家门口的石阶就变成了一个个现成的码头,一出门就可以上船走人。不过那阵势还是很吓人,为了安全,大家都搬到了高处躲避洪水。几天后肆虐的江水终于平静,老街也恢复了原貌,不过惊奇的是在街面下的河坝上遗留下了几个黑糊糊的大东西,胆大的几个凑过去看了,没看明白是什么,最后还是老街上几个德高望重的老人见多识广,确定这是人间稀缺的自然乌木,估计是发大水被淘出了深埋的地面,被洪水巨大的力量推到这里,(漂是不可能的,乌木可不会漂着走)受地形的阻挡走不动了,洪水一退就在坝子上现了原型。整条街都欢声雷动,大家都传老街受老天爷的恩赐降下了宝贝,让大家发财了。
    可老街上有个人不高兴,就是儿子在城里当大官的刘地主,这家伙心里一直盘算着想把这些稀有的乌木占为己有,尤其那根两人合抱,三丈多长的乌木之王最让他垂涎欲滴,为什么?因为据说用它挖空做成的棺材会让人千年不朽,那作用和现代科技手段造的水晶棺差不离,现在可是第一代国家首领才有此殊荣啊。话说刘地主心怀鬼胎,利用儿子的权势独霸了上天恩赐的乌木,化重金邀请当时最好的木匠来完成他的巨作,而且限期叁个月完成,他要在世人面前展示自己的财富。说实话,木匠那里看到过这么巨大的稀有乌木,受重金诱惑,立即下料开工。不知磨钝了多少锯子,砍瘸了多少把斧子,推残了多少把刨子,终于在限期内完成了所有的活儿。这顶级的乌木家具根本就不用上漆,其本来的黑色加上几百年地壳作用形成的细密纹理足以让所有的色彩黯淡,那种光泽也会让世间最好的黑色丝绸相形见拙,手摸上去的感觉就如同抚摸一个出月的婴儿,水嫩欲滴。刘地主十分高兴,当下在老街大摆宴席宴请四方,也算给老街百姓的赔礼,那木匠也领了赏金消失的无影无踪。叁天后,刘地主邀请各方名人,在省城召开观摩会,展示这人间的罕物,稀世的珍宝。一番船运人抬,好不容易把东西搬到场子,刘地主请当时的※※头目刘湘揭幕,据说当时也是人山人海,看稀奇和看热闹的挤的比过年还嘿人,大家都等着拉下帷幕的哪一刻。文艺界、新闻界、收藏界的头面人物都到齐了,老规矩,几个重要人物讲完话,刘※※终于揭开了遮盖在乌木器物上已久的“面纱”,当时所有的人都傻眼了。反正后果我就不讲了,据说刘※※当时就以“欺骗国军,罪不可赦”的罪名亲自掏枪解决了他的刘姓兄弟――刘地主,而且当晚派人操了地主的家,刘地主的儿子也被夺冠定罪株连九族。这真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而是时候未到。故事是否属实难以考证,反正我在重庆这么多年,关于刘湘的事也从正史和野史上了解不少,可从未听过这一段。按常师傅的话说,也就是纯技术来说,刘地主当时犯了两个错误,一个就是乌木晾晒的时间不够,物料没有定型,就急不可耐的拿来做家具,虽然当时看上去漂亮柔滑,可那就是症结所在,木头的水分还残留在其中,在空气和阳光下暴露久了必然变形开裂;二是当时有个老街的木匠知道那乌木并不是好料形成的,是河边的杉柳沉水的造物,那东西决不适合做大型的物件,可惜当时那个地主实在自私可恶,这个秘密也就成了永远尘封的※※。不知那个刘姓地主九泉之下得知可能安身?因为一念之差而断送了性命,还要赔上家人,这个代价可真有点大。

[廊桥一梦 编辑于 2008-08-29 23:45]
[690 楼] 花影如梦 [泡菜]
08-8-29 18:57
原文由 廊桥一梦 发表
原来师傅姓常,这个姓在老街算稀少了,估计整个弹子石也不会有第二家。师傅原来是重棉三厂的职工,早几年厂子倒闭后,生活没有了依靠,自己靠着劳动人民吃苦耐劳的精神和聪明才智出外打工,三五年光景下来也学会了一手木匠活儿,虽然复杂的雕花整不来,但是作些桌子板凳一类的常见活路还是得心应手。前两年,外面的生意不好 ......

的确是,在现在的快餐社会,大家忙着学习、忙着挣大钱、忙着找乐……,整个社会都处于急剧加速的旋转之中,还有多少人愿意在不起眼的老街这样一钉一铆做着这样的手工家具?所以,喜欢老常的手艺活,但愿不是因为我是古董。。。。。。
[689 楼] 老逗逗 [资深泡菜]
08-8-29 17:33
原文由 廊桥一梦 发表
原来师傅姓常,这个姓在老街算稀少了,估计整个弹子石也不会有第二家。师傅原来是重棉三厂的职工,早几年厂子倒闭后,生活没有了依靠,自己靠着劳动人民吃苦耐劳的精神和聪明才智出外打工,三五年光景下来也学会了一手木匠活儿,虽然复杂的雕花整不来,但是作些桌子板凳一类的常见活路还是得心应手。前两年,外面的生意不好 ......

廊桥兄的文字愈加下功夫了,而且显然对叙述进行了有效而巧妙的布局,赞一个!

[老逗逗 编辑于 2008-08-29 17:37]
[688 楼] 南方兄 [资深泡菜]
08-8-29 13:00
真人不露相!

原文由 CQCL 发表
猜猜谁是廊桥兄。
[687 楼] 廊桥一梦 [资深泡菜]
08-8-28 23:00
原来师傅姓常,这个姓在老街算稀少了,估计整个弹子石也不会有第二家。师傅原来是重棉三厂的职工,早几年厂子倒闭后,生活没有了依靠,自己靠着劳动人民吃苦耐劳的精神和聪明才智出外打工,三五年光景下来也学会了一手木匠活儿,虽然复杂的雕花整不来,但是作些桌子板凳一类的常见活路还是得心应手。前两年,外面的生意不好找自己就提前告老还乡回到老街,在家里亲戚的帮助下迎街租了这间舖面搞起了木匠营生。街坊邻居来找的不少,毕竟老常的手艺在这一片还是数一数二的,隔三岔五的大家都要找些活儿给他,基本上没有休息的空闲。再加上老常人实在,一般给客人的报价比市面上同样的货都要底二到三成,所以大家宁肯多跑些路都要到老街来找他做。
    现在市面上的实木越来越少,尤其好的杂木料更是稀缺,一般木材店出售的成料比如方子、板材什么的都是杉料居多,其实就是那些比较泡软的松木、杨木、香樟类的木料,成才时间短,硬度不高的木材。好的杂木象青岗、核桃、冷杉、东北红松、桦木等也有,但价格相较都高的离谱,也不是咱普通老百姓喜欢的价廉物美的东西,所以,在老街上开木匠铺性价比是首先要考虑的。老常做的东西有自己的特点,象最简单的木梯、柜子隔板等就选择便宜的杉料,一方面这些东西用不着太好的料;二是杉料好加工,容易成型;三可以降低成本。其实最重要的是可以把稀少的好杂木料省下来做耐用的家具或用到关键部位。比如象凳子这样的小物件的制作就有讲究,腿凳和凳面就一定要用坚硬耐磨的杂木来做,而中间铆接的横梁采用杉料也无大碍。再比如做一个大衣柜,所有的梁架和支柱都只能用杂木,尤其四个落地的椽梁更要优选,首先杂木生料要放在阳光直射不到的地方阴至少六个六月(木匠术语,我算了半天最后明白,其实就是三年),等生木的水分自然蒸发后变成熟料,这个过程也是让木料定型的过程,时间虽然漫长,可是却是最重要的必须环节,否则急功近利的拿来好料就上马,好不容易做完物件上完漆面往那里一放,三五天后邀亲戚朋友来家欣赏,也想炫耀一番,大家兴趣高昂的凑近一瞧,傻眼了,隔板也跷了,撑梁也弯了,更可气的是柜子门一高一低豁个大口仿佛在嘲笑你,这可真是费了材料又惫工,最终还成为大家的笑柄。
[686 楼] CQCL [泡菜]
08-8-28 14:01
原文由 廊桥一梦 发表

CQCL兄的4*5人像有点奢侈。调子不错。

奢侈谈不上,就是有点打眼(引人注意),重量也是大问题。
[685 楼] CQCL [泡菜]
08-8-28 13:58
原文由 gl9898 发表

挂测光表的摔锅吧?...

错拉,那是鄙人,继续。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