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光同行,肯尼亚SAFARI之旅全纪录
3852 38
[10 楼] 李掌柜 [陈年泡菜]
08-9-7 11:28
上热气球了?不错。

这里没狮子吧?要是正吃着饭,狮子也来了,就好玩了
[9 楼] kcpdl [资深泡菜]
08-9-7 02:03
原文由 xzreflex 发表
我发了帖子不知道怎么编辑了。。。。难道发了不能改了??

需要申请主题管理权。
顶楼主的片子。
[8 楼] xzreflex [泡菜]
08-9-7 00:11
片子有点多,努力整理中,明天会更新第二章:)我3号才回来,累得够呛。。。

[xzreflex 编辑于 2008-09-07 00:12]
[7 楼] 禄来党 [禁言中]
08-9-6 23:33
留名。。。片子很不错~
[6 楼] xzreflex [泡菜]
08-9-6 23:08
角马--卑微小丑的生死迁徙
每年的7、8月间,随着旱季来临和青草逐渐被吃光,上百万头的角马(最多的时候达到200万头)从坦桑尼亚的Serengeti国家公园北上,向着肯尼亚的MasaiMara进发,寻找从东面印度洋的季候风和暴雨所帶來的充足水源和食物,到11月前,再从MasaiMara返回:这是一段3000公里的漫长旅程,途中不仅要穿越狮子、豹子埋伏的草原,还要跨越布满鳄鱼的马拉河,有数十万角马将死在路上,抛尸荒野,但也有数十万头小角马在路上出生。这是自然界最伟大的迁徙过程之一。肯尼亚之行中,最不乏见到的就是角马,他们面貌粗俗,行动缓慢。一路上,大家调侃最多的就是角马了,笨啦,丑啦,瘦巴巴阿。我们连照相机都懒的对准它,直到在maima mara上见到这壮阔的角马迁徙,团队合作,协调一致,不达不休,认知开始发生改变。
角马的眼睛实在太小颗,还有斗鸡眼的倾向,实在不称这个略显彪悍的名字
风吹草低现角马阿,现角马,数量之众,咋舌之余,就是漠然
迁徙季节的来临,我们也特意到masai的草原上来寻觅这场号称生死的迁徙,本来以为很容易发现,可昨天乘着暴雨,已经有大批的角马过境,直到黄昏时分,我们才发现这蓄势待发的一群。司机兼导游,george讲解说,角马不积聚到一定数量是没办法过河迁徙的,一旦形成集团,首领发令,不到最后一只,决不干休。
蓄力,加速,血管爆裂的跳跃,更多的时候,过河迁徙被赋予的是一种象征意义,但卑微的生命有它自己的坚持和升华
迁徙带来的生与死的煎熬,马拉河边尸骨累累,鳄鱼咬,狮子杀,鹰叨狗食,草原上的食肉动物都会来分一杯羹
角马是草原上食物链的最低端,谁都可以欺负它,虽然繁殖量惊人,但死亡也如影随行,最多也就拼了个不增不减。但也是这本能的求生迁徙,不肯低头,带动了整个草原的生机,年年时时如此,永不回头,不死不休
斑马是另外一种大泛滥的路人甲,随时随地的出现,我房间门口都碰得到它,全身条纹刺眼的不想看到都难,很难相信动物世界说的保护色
斑马不是在吃草,就是在吃草的路上,才养成了令人羡慕不已的美美翘臀
也许是浪漫时刻,也许是在尝尝,谁家青草才是顶级美味
草原版的难兄难弟,总是成对出现,可怜的角马不知道死过几次,才清楚他们才是肥滚溜圆的斑马保护色
旅游攻略:角马过河是草原上的奇观,也是masaimara的保留游览项目,但并不是轻易能看到的,最好选择8月中到8月底,大量迁徙发生的时候,一般游客都会在masaimara呆三天,可以和有经验的司机商讨,在雨量多的那一天,前往马拉河边的view point耐心搜寻守候,中午至下午时间应该就会有所发现。
下章预告:长颈鹿 草原上的优雅诗人
[xzreflex 编辑于 2008-09-06 23:18]
[5 楼] xzreflex [泡菜]
08-9-6 21:39
我得好好研究一下无忌的论坛,之前只看没有发过,现在还是不太清楚怎么弄。。。。
[4 楼] 詩元 [资深泡菜]
08-9-6 21:34
无忌现在缺的就是这种认真的好片,标题起的也很好,等着看你大作。

[3 楼] xzreflex [泡菜]
08-9-6 21:19
我发了帖子不知道怎么编辑了。。。。难道发了不能改了??
[2 楼] salzq [泡菜]
08-9-6 20:29
确实壮观,人生有次这样的旅行,此生无憾!
[1 楼] xzreflex [泡菜]
08-9-6 19:45
序章:与光同行 --- 神奇的热气球之旅 0楼

第一章: 角马 --- 卑微小丑的生死迁徙 5楼

第二章: 长颈鹿 --- 吹着口哨去流浪   12楼

第三章: 火烈鸟 --- 共舞一曲弗朗明哥 23楼

第四章:草原上的生存手册 --- 奢华Lodge篇 32楼

与光同行 --- 神奇的热气球之旅
与光同行,在这片非洲的天空下。我和潇,迪,WINEY,楠,知,一起开始了奇幻的探险旅程。
十天的SAFARI,我们经历了MASAI MARA 的暴雨洗礼,直对象群的迎面来袭,母狮的温柔似水,猎豹的慵懒午后,角马的卑贱伟大;
也曾徜徉留连在NAKULU的浪漫沉醉,火烈鸟的火焰之舞,白犀牛的闲庭信步,长颈鹿的优雅浅行;
共同不懈,跨越赤道,穿越漫天黄沙,挺进了动物的天堂AMBOSEL,细数东非的星空,沐浴乞力马扎罗的晨光,见证戈壁上滚滚的万兽奔腾,和马赛的兄弟一起在壮丽夕阳中纵情放歌。
这篇游记是这段时光的共同记录,也力求是一份洞穿肯尼亚草原的攻略笔记,让我们共同走进这万物生机的不朽大陆。
全程照片提供,潇 ,原创作品,请勿转载,原版大片请找[email protected]
6点零5分,天空一丝微亮,CAPTAIN开始点火,期待飞行中
抓紧了把手,倒数起航,紧张加小HIGH
揽风御行,轻帆万里,从小梦想的草原,在我们面前展开,这一刻,我们是属于肯尼亚的
在雪山,在戈壁,在沙滩,在草原,还有这万里碧空,旅行中一次次的日出,还是心存一份敬畏和悸动
船舱中惊叫连连,接连不断的惊喜,伴随了我们之后的旅程
很帅很man的CAPTAIN,尽职的搜寻着草原上,动物的行踪,鹰一般的敏锐,来自于swarovski的望远镜
热气球并没有返回出发地,意外地,停在了羚羊的草原上,肯尼亚人民的浪漫,从现在开始邻略
倒上香槟,在晨风中,草原上,共庆这难忘体验,不过这一切仅仅只是个开始

旅行攻略: Masai Mara国家公园位于肯尼亚西南部边境地区,占地1510平方公里的,是地球上大型野生哺乳动物最集中的栖息地和最多彩多姿的草原。每年在这里发生世界上最壮观的野生动物大迁徙,一个拥有近三百万动物的聚群,一支长达3220公里的※※展示队伍和竞技场,全年无休的景观,这种情景已持续了数百年了。在这迁移大军里有一百四十万头角马,五十万头瞪羚,二十万只斑马,六万头飞羚以及其他许多东非的草食与叶食性动物.在迁徙的高峰时,数字达到的三百多万只。所以这是我们的第一站首选,你可以从首都NAROBI乘5小时的safari旅行车前往,也可以在机场直接搭乘200美金一位的小型飞机※※在草原上。 Masai Mara的各大lodge都提供balloon safari的定位,旺季425美元每人。我们六个人算团体,再加上我的聪明才智,400美元就搞定了。早上4点半,旅馆会叫早,乘坐越野车大概45分钟的车程到达起飞的lodge— Fig Tree camp。这里特别推荐,去Masai Mara的,一定要book这家hotel,环境很好,最靠近狮子猎豹出没的草原,所用旅行车也高大,视野开阔。6点钟左右,看当天天气情况,热气球会点火升空,有专业的船长掌舵讲解。飞行时间两小时,会穿越马拉河,和主要的草原,天气状况良好的话,可以看到日出,象群,角马,长颈鹿等,特别是早上河马嬉戏的场景。降落以后,还免费提供草地早餐,有香槟,和丰富的培根,煎蛋,水果。回旅馆的路上,还附赠1小时左右的game drive。就是这趟中,我们看见了罕见的猎豹。一早上的行程下来,很是物超所值。

下章预告
角马 卑微小丑的生死迁徙
更新一点摄影方面的心得
先说说器材,一台5d+35/1.4+300/4+1.4X
一台D60+18-55mm/3.5-5.6, 别人用
一台panasonic的长焦数码,团长用,忘了啥型号了
manfrotto 的单脚架+球形云台

先说机身,个人感觉在非洲拍动物机身绝对是最重要的:

1.对焦速度要求非常高,动物不停的走动,天上飞的,地上游的, 最好有对焦追踪功能,要不非常的痛苦。

2.动物在动,手又在抖,车还不停的摇, 外加拖一个哑铃一般的长焦, 就算有IS,快门速度最好也要在1/200以上,这还是动物相对比较安静的时候,跑起来最好就1/1000以上。大白天光线充足还好,但是game drive通常在6:30-9:00am, 4:00-6:30pm, 一旦有云,光线就不充足,常常需要用高的iso,往往会用到iso800。

3.非洲草原上下雨较少,空气干燥,风沙非常的严重,一旦有车路过。。。。。就是一小型沙尘暴,所以对相机的密封性也很高,大家最好都准备防尘带装机器,5d号称吸尘器,这次估计也没有少吃灰。

4. safari的lodge很多都有供电限制, 最好多备一块电池, 万一忘了充电就比较惨了。

5.最后几天遇到一个摄影师,用的是d300, 感觉上nikon的机身在非洲其实要实用一些,首先是对焦准确快速,做工好,密封好,用到狮子咬你可以防身。 无意挑起c,n大战,个人意见。 我用canon, 主要还是喜欢c的色彩。

镜头的选择:

出来之前经过了异常痛苦的选择, N家兄弟可以跳过,主要是对N家的镜头实在不熟悉,不敢妄下评论。

先说广角: 变焦确实是最好的选择,因为年初卖了17-40所以广角只好用35/1.4凑数,在全幅上还算一个小广。其实会用到超广的机会很小,本来草原就很辽阔了,你用50mm都能拍出很广的效果了。。。

长焦:还是那句话,动物动物,会动才行,定焦受到的限制还是太多了,就像,狮子在车旁边,你就只能拍头,等它走远了你才能拍到全身,要是有时候不远不近,就很难构图了。在masai mara,车是可以开出track的,这还强一点,能开近一点,开远一点,但是遇到灌木丛挡住了,也没有法,再说车上其他的人的相机焦段也不同,司机就比较难协调了。 在Amboseli, 车是不能离开track的。。。。。。就看动物心情了。 大光圈好是好, 可惜那就一重,所以不用一味追求2.8。

我个人认为最好的组合是 5d+24-105/4+ 100-400/4.5-5.6 IS, 当然专业的不在讨论范围,那是能多大多大,能多广多广,能多长多长。最好用中画幅加数码后背,租直升机航拍,爽!!

卡是能带多大带多大,最好带数码伴侣, 尽量都用raw格式, 非洲光线变化很快,色温很难控制,早上日出色温和日落色温变化都很大,auto的通常都很不准。

单脚架实在是鸡肋。。。我很少用,都直接把镜头搁车顶,还蛮稳的,拍火烈鸟用了一下,因为可以下车。。。。。球形云台不好用,老要拧来拧去的,有条件还是上三脚架直接架车上, 就怕人多了空间不够。

能想到的就这些,过两天再补充。

[xzreflex 编辑于 2008-09-12 1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