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国庆D3柬埔寨吴哥窟自由行印象
16086 251
[162 楼] 南洋云 [资深泡菜]
08-10-9 08:52
原文由 legendzhu 发表

是不是这个?  是建材的问题.


应是这种小洞。固定石膏用的。
[161 楼] 南洋云 [资深泡菜]
08-10-9 08:48
原文由 狂奔天际 发表
游记的时候拍摄时间确实不多,片子很不错
另外问个问题,看到很多砖石上都有小洞,好像还有规则:大多是在边角上.是怎么回事?


我来代替楼主回答这个问题吧。当时吴哥在建造这些庙宇的时候,雕刻好石像后,表面还要覆盖石膏,这些小洞是为了固定这些石膏的。但终归抵挡不住风雨的侵袭,石膏大多都剥落了,斑驳不堪,于是留下这些小洞让人回味。
[160 楼] legendzhu [资深泡菜]
08-10-9 08:47
原文由 狂奔天际 发表
游记的时候拍摄时间确实不多,片子很不错
另外问个问题,看到很多砖石上都有小洞,好像还有规则:大多是在边角上.是怎么回事?


是不是这个?  是建材的问题.
[159 楼] 狂奔天际 [泡菜]
08-10-9 02:27
游记的时候拍摄时间确实不多,片子很不错
另外问个问题,看到很多砖石上都有小洞,好像还有规则:大多是在边角上.是怎么回事?
[158 楼] copiapo [泡菜]
08-10-9 01:05
兄弟几号在暹粒的呀!?

估计看到过你的D3,呵呵!

顶你一片叶子!
[157 楼] 重度越野 [泡菜]
08-10-9 01:00
原文由 legendzhu 发表
我觉得黑白更能表现吴哥窟的残败.

同感。用大幅移轴黑白是否更好。
[156 楼] legendzhu [资深泡菜]
08-10-9 00:25
原文由 洋仙 发表

我也查到了:
红色的女王宫(红砂岩),青色的吴哥寺(青砂岩)。
10世纪下半叶,易于雕刻的傻事逐渐取代了砖红壤(红砂岩),到11世纪沙石是以大量使用。距吴哥40公里的荔枝山出产的砂岩石质地松软,颗粒细密,其内部结构与木头相似,工匠们很容易在上面精雕细琢,比如吴哥寺、巴戎寺。


这也是吴哥窟风化如此厉害的原因.
[155 楼] gfboy [泡菜]
08-10-9 00:24
俺也是东航包机去的
太多值得回忆和思索的东西了,特别是去了某些纪念馆了解了当时很多※※之后....
先打包回家再说
带了10-22,24-105和400D,灰渐变,脚架等,换镜头实在麻烦啊,而且值得拍照的地方也太多了,光女王宫就让照相机快门停不下来了!
[154 楼] legendzhu [资深泡菜]
08-10-9 00:23
凄凉的神殿回廊.
[153 楼] legendzhu [资深泡菜]
08-10-9 00:22
我觉得黑白更能表现吴哥窟的残败.记得有本游记里面的一句话描写吴哥很有意味,大概说的意思是"人们用几百年试图征服自然,然而自然确用更长的时间讨回他的公道"
[152 楼] legendzhu [资深泡菜]
08-10-9 00:18
这张是坚强还是幽怨?
[151 楼] legendzhu [资深泡菜]
08-10-9 00:16
原文由 洋仙 发表

tonyy好!

实在是太可惜了,我从来不信任数码伴侣。这次只带16G和4G CF卡各一张。16G的卡在D3上可以拍1200多张RAW格式的片子。

无忌有一位老泡菜——船长写的柬埔寨的帖子,看得人非常心酸,反正我是边看边落泪的。


柬埔寨辛酸的※※在国内讨论得甚少.

来张吴哥窟标准像
[150 楼] gfboy [泡菜]
08-10-9 00:05
刚才那张有点问题....
[149 楼] gfboy [泡菜]
08-10-9 00:01
不错,俺也刚去了那里
上两张支持一下
[148 楼] 洋仙 [爱心无忌论坛版主]
08-10-9 00:01
战象台阶。
[147 楼] 洋仙 [爱心无忌论坛版主]
08-10-9 00:00
高棉的微笑——巴戎寺的四面佛
[146 楼] 洋仙 [爱心无忌论坛版主]
08-10-8 23:58
从吴哥寺出来,又去了一次巴戎寺。
[145 楼] 洋仙 [爱心无忌论坛版主]
08-10-8 23:57
原文由 资深潜水 发表
顶一张


漂亮,这个角度非常好。
[144 楼] 洋仙 [爱心无忌论坛版主]
08-10-8 23:55
原文由 tonyy 发表

同感! 我今年上半年也去过暹粒  可惜数码伴侣摔坏了 所有照片损失殆尽。。。。。。。。。


tonyy好!

实在是太可惜了,我从来不信任数码伴侣。这次只带16G和4G CF卡各一张。16G的卡在D3上可以拍1200多张RAW格式的片子。

无忌有一位老泡菜——船长写的柬埔寨的帖子,看得人非常心酸,反正我是边看边落泪的。
[143 楼] 资深潜水 [泡菜]
08-10-8 23:54
顶一张
[142 楼] 洋仙 [爱心无忌论坛版主]
08-10-8 23:50
原文由 Equatorer 发表
读一本书上说女王宫的建筑材料不同,用红色砂岩的浮雕更能经住自然的侵蚀


我也查到了:
红色的女王宫(红砂岩),青色的吴哥寺(青砂岩)。
10世纪下半叶,易于雕刻的傻事逐渐取代了砖红壤(红砂岩),到11世纪沙石是以大量使用。距吴哥40公里的荔枝山出产的砂岩石质地松软,颗粒细密,其内部结构与木头相似,工匠们很容易在上面精雕细琢,比如吴哥寺、巴戎寺。
[141 楼] tonyy [陈年泡菜]
08-10-8 23:47
原文由 洋仙 发表

柬埔寨的苦难实在是太大了,我觉得中国对柬埔寨人民应该有愧疚感才对。

同感! 我今年上半年也去过暹粒  可惜数码伴侣摔坏了 所有照片损失殆尽。。。。。。。。。
[140 楼] 洋仙 [爱心无忌论坛版主]
08-10-8 23:39
原文由 斑斓色虎 发表
顶,柬埔寨留给我最深印象是水,满眼都是湿地。MP+35mmf2ASPH


只去到暹粒,别处没去过。你这张片子是不是在通王城南门外拍的?
在女王宫我见到一位国内来的游客背着M6和哈苏,很是佩服。
[139 楼] Equatorer [资深泡菜]
08-10-8 23:36
原文由 洋仙 发表

同感。
我觉得好奇的是为什么只用女王宫的雕塑保留的这么好?抑或是当年建造的时候就比其他地方要精细?


读一本书上说女王宫的建筑材料不同,用红色砂岩的浮雕更能经住自然的侵蚀
[138 楼] 洋仙 [爱心无忌论坛版主]
08-10-8 23:34
迎着落日走出吴哥窟。
[137 楼] 洋仙 [爱心无忌论坛版主]
08-10-8 23:33
.......
[136 楼] 洋仙 [爱心无忌论坛版主]
08-10-8 23:33
........
[136 楼] 夜行天涯 [资深泡菜]
08-10-8 23:33
原文由 洋仙 发表

大广角我主要在光线较暗的地方使用,在外面的时候也只是天空多云时才敢用,否则无法避免画面中大片大片的死白,我在的那几天虽然光照强烈但是天空并不蓝。

我个人最大的广角段就是那个17-55在DX格式上差不多只有24的样子,但是在拍建筑例如楼主这类主题时,感觉还是大广角有很好的冲击力。距离主体尽可能近,用低角度去拍,水平线高一些,视觉效果好一些。天空这些就不要了算了,兼顾不过来的,除非用灯,但在旅游角度而言,也不现实的。
天不蓝的原因是光线角度不对,光线角度对了,天不蓝也是浅蓝的。
[135 楼] 洋仙 [爱心无忌论坛版主]
08-10-8 23:32
另外遇到的两个和尚。
[134 楼] 洋仙 [爱心无忌论坛版主]
08-10-8 23: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