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蟠虎踞-老邵南京摄影(民国建筑、紫金山、中山陵、明孝陵、南朝石刻...)
27792 515
[187 楼] 拍吧 [泡菜]
09-4-22 11:04
5
[186 楼] 拍吧 [泡菜]
09-4-22 11:02
4
[185 楼] 拍吧 [泡菜]
09-4-22 11:02
3
[184 楼] 拍吧 [泡菜]
09-4-22 11:02
2
[183 楼] 拍吧 [泡菜]
09-4-22 11:01
1
[182 楼] 拍吧 [泡菜]
09-4-22 10:57
赞助两张,07年小年夜临晨6点的夫子庙~
[181 楼] 老邵 [泡菜]
09-4-22 09:10
中山陵附属建筑-音乐台的回廊
介绍同上

-------------------------------------------------
Nikon D80
Nikon AF 50/1.8D
[180 楼] 老邵 [泡菜]
09-4-22 09:09
中山陵附属建筑-音乐台
介绍同上

-------------------------------------------------
Nikon D80
Tamron Sp 17-35/2.8~4
[179 楼] 老邵 [泡菜]
09-4-22 09:06
音乐台是中山陵的配套建筑,有著名的建筑设计师关颂声、杨廷宝设计,1932年秋动工兴建,1933年8月建成。其建筑的目的主要用作纪念孙中山先生仪式时的音乐表演及※※演讲。
  整个音乐台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场地平面布局半圆形,在半圆形圆心处设置一座弧形乐坛,乐坛两侧设有台阶与花棚衔接。在乐坛后面为一堵汇集音浪的大照壁,它是音乐台的设计主体。照壁坐南朝北,宽约16.67米,高约11.33米,水平截面为圆弧形。可容纳三千观众。沿草坪周围绕以水泥回廊,是游人休息纳凉的佳境。
[178 楼] 老邵 [泡菜]
09-4-21 15:50
栖霞山栖霞寺匾额

-----------------------
Nikon D80
SIGMA 150/2.8 MACRO HSM APO
[177 楼] 老邵 [泡菜]
09-4-21 15:37
栖霞山千佛岩-石窟佛像

-------------------
Nikon D80
TAMRON Sp 17-35/2.8~4
[176 楼] 老邵 [泡菜]
09-4-21 15:34
明孝陵-石翁仲

---------------------------------
Nikon D80
Nikon 50/1.8D
[175 楼] 老邵 [泡菜]
09-4-21 14:51
真羡慕它,天生就有单身宿舍,而且还是移动的

------------------------------
Nikon D80
SIGMA 150/2.8 MACRO APO HSM

ISO开到400,感觉颗粒度很大
[174 楼] 老邵 [泡菜]
09-4-21 08:55
粮票用完了
[173 楼] 老邵 [泡菜]
09-4-20 13:00
同上,萧景墓石刻辟邪
[172 楼] 老邵 [泡菜]
09-4-20 12:43
萧景墓石刻-辟邪
[171 楼] 老邵 [泡菜]
09-4-20 12:42
陈茜永宁陵麒麟

常见的神兽有三种,天禄、麒麟、辟邪,一般一种观点认为 头上两只角的为天禄,一只的为麒麟,无角的为辟邪
[170 楼] 老邵 [泡菜]
09-4-20 12:41
陈茜永宁陵天禄,南京地区保存最为完好的天禄和麒麟
[169 楼] 老邵 [泡菜]
09-4-20 12:39
Sigma 150/2.8  MACRO APO HSM 拍摄的蒲公英
[168 楼] 老邵 [泡菜]
09-4-20 10:19
萧景墓石刻华表顶部为一小辟邪,辟邪下面为莲花座,之下为碑额,碑额下部有三个神兽,底部有双螭戏珠的图案,华表主体为希腊式棱纹
[167 楼] 老邵 [泡菜]
09-4-20 10:06
萧景墓石刻华表是目前南朝石刻中保存最为完好的一柱,其特点是碑额上面的字体是在南北朝时期特有的一种正书反写的“反左书”,北额的全文应该是
“梁故侍中 中撫將軍 開府儀同三司 吳平忠侯蕭公之神道”
[166 楼] 老邵 [泡菜]
09-4-20 09:21
南朝石刻,并不被大多数人关注

记得03年我买了第一步数码相机,就骑车十多公里到了南朝石刻之一的萧景墓石刻进行拍摄,当时的相机是Minolta Z1

由于前面骨折的腿还没有完全好,18号只能坐车前往,发现“开发”的步伐已经逼近这个屹立了将近1500年的艺术奇葩,还记得这几年变迁中的“萧宏墓石刻”、“萧正立石刻”、“萧秀墓石刻”,我真的是无语了

下图是萧景墓石刻华表-南朝石刻保存最为完好的一柱华表。
[165 楼] 老邵 [泡菜]
09-4-20 09:08
谢谢cliusn兄所拍摄的十多年前的南京,我记得当时我也用凤凰205拍了不少,不过后来搬家底片丢了不少,可惜,哈哈

谢谢iamzz 兄支持,做程序员爱好摄影的的确不少,呵呵,有机会一起去拍
[164 楼] iamzz [泡菜]
09-4-18 01:04
小邵顶上
俺也是周一至周五是程序员,周未是摄影爱好者。呵呵
[163 楼] cliusn [泡菜]
09-4-18 00:48
1998年初,太平北路与北京东路的十字路口。
[162 楼] cliusn [泡菜]
09-4-18 00:41
1997年下半年,南京夫子庙
[161 楼] cliusn [泡菜]
09-4-18 00:40
1997年底,秦淮河
[160 楼] cliusn [泡菜]
09-4-18 00:38
原文由 老邵 发表
cliusn大哥,欢迎你再故地重游

碑文是谭延闿手书,博爱牌坊和陵门的“博爱”、“天下为公”为孙中山先生手迹,灵堂上面的“民权”、“民族”、“民生”是张静江手书。

谢谢老邵。
我现在无锡,南京每年都有机会来,但都是工作需要,所以没有能再到中山陵去。不过以后肯定还要去游玩的。

我确实也很喜爱南京,感觉是我的第二故乡。

上几张10年前的照片。当时,刚开始痴迷于摄影,用的都是凤凰单反、乐凯胶卷,但和几个同学一起玩,热情比现在高啊。底片保存的不好,只有较少的一些扫描得可以看看。看看10年的变化。

--------------------------

已经修缮后的东南大学礼堂(即原※※大学礼堂) 大约拍于1998年初
[159 楼] 老邵 [泡菜]
09-4-17 12:26
cliusn大哥,欢迎你再故地重游

碑文是谭延闿手书,博爱牌坊和陵门的“博爱”、“天下为公”为孙中山先生手迹,灵堂上面的“民权”、“民族”、“民生”是张静江手书。

原文由 cliusn 发表
下面碑文的书法真是功力很深,非常地道的颜体。

我在南京时,最后2年喜欢上了摄影,拍了一些当时的城门、城墙、街景、建筑等。但遗憾的是没有去拍中山陵,虽然去过几次。

※※的老建筑蛮有点文化味和中国元素的。
[158 楼] cliusn [泡菜]
09-4-17 12:10
下面碑文的书法真是功力很深,非常地道的颜体。

我在南京时,最后2年喜欢上了摄影,拍了一些当时的城门、城墙、街景、建筑等。但遗憾的是没有去拍中山陵,虽然去过几次。

※※的老建筑蛮有点文化味和中国元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