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2008年九月狂奔
9585
270
[153 楼] 上片用的马甲
[泡菜]
10-1-20 20:41
....
. ![]() |
[152 楼] 上片用的马甲
[泡菜]
10-1-20 20:39
..
. ![]() |
[151 楼] 上片用的马甲
[泡菜]
10-1-20 20:37
.
. ![]() |
[150 楼] suixz
[陈年泡菜]
10-1-20 20:34
我还在里斯本上车后,就给JACKY打了电话,问他第二天要不要去哪里玩。他说,“我喜欢上马德里了,第二天就在马德里逛。”
这下碰上了,就给我看他40D里昨天拍的。说道在马约尔大广场看到骑兵仪仗队大※※,兴奋无比。我就替他上一下这个片子。 . ![]() |
[149 楼] suixz
[陈年泡菜]
10-1-19 22:52
从阿兰胡埃斯恨恨的回来,跟JACKY联系了,约在普拉多美术馆对面实现异域回师。
普拉多美术馆对面的这栋古怪房子来头可很大,是鸟巢的设计者赫尔佐格德梅隆在马德里的新作! 我才拍了一张,就看到了JACKY的女朋友向我打招呼呢。 . ![]() |
[148 楼] suixz
[陈年泡菜]
10-1-17 10:08
茫然,是很像,我还以为中国人开的早餐店。嘿。
|
[147 楼] 茫然
[资深泡菜]
10-1-17 00:40
原文由 suixz 在2010-01-16 20:53发表 看照片以为是油条和豆浆呢。 |
[146 楼] suixz
[陈年泡菜]
10-1-16 21:52
也许,阿兰胡埃斯的美在于想象之中,在于那动人的吉他协奏曲之中:
罗德里格,1999年7月6日于马德里的家中去世,享年97岁。 用这样的一段文字来作为《阿兰胡埃斯》协奏曲的开场白,实在让人感到一阵鼻酸,因为就在距离20世纪即将结束时,这位广受欢迎的作曲家终于安详的走了。或许有读者怀疑笔者资料有误,罗德里格不是早就过世了吗?,确实有许多朋友问过笔者这样的问题,他们觉得《阿兰胡埃斯》吉他协奏曲太好听了,不像是现代作曲家写的曲子! 西班牙出生的罗德里格三岁就因为白喉导致失明,不过对于音乐的喜爱却未曾因此改变。罗德里格先在瓦伦西亚音乐院学习作曲,毕业之后到巴黎留学,受教于作曲家杜卡斯(Paul Dukas),后来一度转入巴黎音乐学院学习。第二次世界大战时适逢西班牙※※(1936~1939年)游走于巴黎以及德国福莱堡之间,直到战后才返回西班牙。流浪期间,罗德里格有家归不得,因此这段期间的创作中经常融入许多西班牙民谣的曲调。回到西班牙的罗德里格已经是极富盛名的作曲家,随即应马德里大学之邀担任教授。往后的50年里,罗德里格从事作曲以及教学活动直到过世,在世时已经获得※※颁发的无数勋章,除了是西班牙的国宝级人物之外,也是享誉全球的古典音乐作曲家。1999年7月6日,因为身体已经极为衰老,而过世于自己的家中。罗德里格被称为现代乐坛的抒情诗人,他的音乐风格以西班牙民族性立足,但是又不失古典音乐应该具备的型式。这种风格在音乐界的名词称为新古典主义(Neo classicism)、新浪漫主义(Neo Romanticism),简称Casticism,是一种纯西班牙风格的气质。因此他虽然出生在前卫音乐盛行的廿世纪,不过旋律却优美动听。 罗德里格终其一生只有《阿兰胡埃斯》协奏曲成功流传后世。《阿兰胡埃斯》协奏曲的地位极为重要,对于吉他音乐的复兴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罗德里格被称为法雅(Manuel de Falla)、杜林纳(Joaquin Turina)之后,最能够代表西班牙国民乐派的作曲家,而为他奠定这个雄厚基础的根基就是这首《阿兰胡埃斯》吉他协奏曲。在古典世界,为吉他创作的作曲家并不多见,早期的作曲家中,只有朱里亚尼(Mauro Giuliani)最著名,其它的几位不但名气不足,曲子也屈指可数,能够流传到现在的更在少数。在罗德里格创作《阿兰胡埃斯》之前,廿世纪初的作曲家Mario Castelnuovo-Tedesco曾经写了一首颇为成功的吉他协奏曲,在当时这个举动影响了许多作曲家,让他们对于吉他创作有了新的概念,而这也是往后40年间吉他音乐复兴的前哨,罗德里格就在这一股复兴风潮之下开始拟定谱曲计划。另外,吉他是一种非常方便、多功能的乐器(注2),不过它的音量非常薄弱,如果与其它的乐器合奏,很容易发生被吃掉的状况,因此为吉他谱曲非常不容易。《阿兰胡埃斯》协奏曲则是这一波吉他复兴运动中,少数成功的代表作,它的成功来自于在独奏乐器以及伴奏乐团之间取得了极佳的平衡。 《阿兰胡埃斯》的由来 罗德里格于1936~39年之间,因为西班牙※※而来往侨居于德法之间,当时他的生活非常清苦,但是罗德里格仍然着手于《阿兰胡埃斯》协奏曲的创作。1939年,返回马德里不久,就完成整首曲子了。虽然罗德里格谱写了这首曲子,不过他自己可是个完全不会弹吉他的人呢!有关于吉他的技巧以及性能,都是由马德里皇家音乐院吉他教授马沙所提供,因此当作品完成之后,罗德里格即对外宣布将这首《阿兰胡埃斯》提献给马沙教授。《阿兰胡埃斯》协奏曲第一次演出是在1940年,地点于巴塞隆纳,担任主奏的是该曲受提献者马沙教授。《阿兰胡埃斯》一推出即大受好评,一直到今天还是颇具盛名。对于西班牙人而言,《阿兰胡埃斯》协奏曲的地位就如第二国歌一样,极具代表性。 不过,这首曲子为何能够在推出之时就受到广大欢迎呢?其实这与西班牙的国情有关。曲子发表时,西班牙已经打了三年※※,对于百姓而言,已经精疲力尽,《阿兰胡埃斯》明亮轻快的曲风为民众带来许多希望以及安慰。另外,这首曲子的三个乐章都有轻快、优美的的西班牙民谣旋律,并且对于这项西班牙国民乐器有着极为成功的表现,所以西班牙人对于《阿兰胡埃斯》协奏曲有着一种莫名的认同感。 根据罗德里格的说法,他想要在这首曲子中表现出“笼罩在忧愁的戈雅(西班牙画家)阴影下,融合贵族与平民之间的力量。”他深深的觉得,不论是型式或是感情,都要揉合古典以及大众的心。《阿兰胡埃斯》吉他协奏曲在西班牙非常普及,除了以吉他演出之外,其优美的旋律也时常被改编为其它形式的曲子,例如大家熟悉的西班牙男高音卡列拉斯就曾经将此曲的第二乐章翻唱为西班牙语歌曲。 根据罗德里格的相关资料统计,罗德里格一身至少留下百件音乐作品。分析他的作品,可以发现罗德里格并非大编制作品的专家,清新美妙、隽永优长的小品反而占了极为重要的地位。1939年完成的《阿兰胡埃斯》协奏曲则是他最重要的作品。《阿兰胡埃斯》由三个简短的乐章所构成,配器单纯而精练、旋律亲切而优美,它虽然称不上伟大的巨构,然而由《阿兰胡埃斯》所散发出的光芒却足以流传久远。 毫无疑问,罗德里格是西班牙近代吉他复兴的第一人,他的音乐伴随着每一位西班牙人的一生。虽然罗德里格已经离开世间,但是他的精神就如《阿兰胡埃斯》一样,留在人们的心中,永远不会消失。 台湾《音响论坛》杂志提供 |
[145 楼] suixz
[陈年泡菜]
10-1-16 21:43
连火车站都这么立面杂乱,毫无美感。
后悔啊,这一个上午干脆去奇恩根多好。 欧洲旅游定义:“在欧洲,凡是皇帝修的,叫XXX宫的类似场所,务请慎重!” 解释:罗马时代之后,欧洲再无大一统,之后的欧洲君主从来没有东方那么具有绝对权力,所能动用的人力和财力以及激情根本无法与欧洲自由城邦与宗教的力量相比,所以,建造的建筑物自然也比不上后两者的作品。 . [suixz 编辑于 2010-01-16 21:44] ![]() |
[144 楼] suixz
[陈年泡菜]
10-1-16 21:39
这是唯一看着顺眼点的地方。
. ![]() |
[143 楼] suixz
[陈年泡菜]
10-1-16 21:35
3.奇特不等于美。
. ![]() |
[142 楼] suixz
[陈年泡菜]
10-1-16 21:30
2.园林中的雕塑也水平低下。
. ![]() |
[141 楼] suixz
[陈年泡菜]
10-1-16 21:26
我对阿兰胡埃斯的美好印象源于大学时候听的世界三大轻音乐队----※※※拉斯特的一首改编曲《阿兰胡埃斯》。
怀着憧憬来到目的地,结果大失所望。没想到西班牙有这么没有水平的地方。请看: 1.园林的主建筑居然如此简陋而平板粉气,像是个涂脂抹粉的暴发户! . ![]() |
[140 楼] suixz
[陈年泡菜]
10-1-16 20:53
一夜劳顿,第二天早上八点火车开到了马德里北面的恰马卢车站。不了解内情的我就下了车。结果一问才知道,去阿兰胡埃斯应该到南面的阿托查车站坐车更方便。刚才其实不应该下车。
不过这里也能买票。买了票,要吃个早饭,居然发现这里有油条!不可思议。但是吃到嘴里才知道,这东西长得确实象,但压根不是中国油条,难吃。 . ![]() |
[139 楼] suixz
[陈年泡菜]
10-1-16 20:40
从里斯本到马德里的夜车虽然要100欧元,但却不是什么豪华列车。只有区区几节车厢,卧铺车厢的过道狭窄无比。我们车厢里有一家子,拖着巨大而众多的拉杆箱,差点动都动不了。
而且居然不许男女同室!我老婆气得够呛。 |
[138 楼] suixz
[陈年泡菜]
10-1-16 20:36
为了节约我紧张的时间,我放弃了只需0.47欧元的里斯本到马德里的廉价航空机票,买了100欧元的夜间卧铺火车,只为省出一个上午的时间。SIGH!
这一个上午我有四个选择: 1.马德里西北方向的宫殿建筑群埃斯库里阿----相当于西班牙的凡尔赛宫----法国的凡尔赛宫就是法国王室为了与已经建成的西班牙埃斯库里阿宫争胜而建造的。 2.马德里东南方向的西班牙王室度假园林----阿兰胡埃斯。 3.大名鼎鼎的托莱多小城。 4.很特别的小镇奇恩根。 这四个地点都只需1~2个小时的车程,但我只能选择一个。 考虑到我对卢浮宫的感受,埃斯库里阿先被我枪毙了。 接下来托莱多和奇恩根因为路程略远,也被我牺牲了,当然是很遗憾的,没办法,谁叫我就这么一点时间呢。 |
[137 楼] suixz
[陈年泡菜]
10-1-4 22:37
.
|
[136 楼] 罗德琴科
[陈年泡菜]
09-5-10 15:47
原文由 suixz 发表 这个颜色确实很耐看 |
[135 楼] suixz
[陈年泡菜]
09-5-10 09:47
向左走向右走,我现在一般就压缩一下,有些大容量的片子就先上载到自己的MSN里,再链接过来。
|
[134 楼] paradio
[老坛泡菜]
09-5-9 14:34
"已将该主题加入您的个人收藏夹"
|
[133 楼] 向左走向右走
[老坛泡菜]
09-5-9 11:33
原文由 上片用的马甲 发表 前面那个红色的是fiat的熊猫~~ |
[132 楼] 向左走向右走
[老坛泡菜]
09-5-9 11:27
非常喜欢西班牙,和LP计划再去一次
大图看起来果然爽。不过无忌的限制太多了,估计压缩比比较大吧? |
[131 楼] suixz
[陈年泡菜]
09-5-9 11:00
围巾照片是用LEICA28/2.8拍的。色彩还原真是无可挑剔。作为第一代廉价数码单反,300D的白平衡并不好。几乎所有的日本廉价头甚至某些红圈在JPG直出时都会或多或少有偏黄,但是我所有的LEICA和ZEISS镜头都可以在直出JPG时有满意的色彩还原和现场感,甚至于在PS里做自动色阶反而会导致色彩失衡。
对于某些狂挺S家镜头说颜色好的帖子,我只想说,如果不是托就是没经过正规高等院校的色彩教育。S家镜头的优点不在做工上、不在色彩上,而是在性价比和创新上。 我现在拍一百张照片,倒有80张是用SIGMA12-24拍的,但这并不是说它的颜色和锐度达到了很高的水平,而是因为它的性价比和零畸变。 |
[130 楼] suixz
[陈年泡菜]
09-5-8 21:58
马上就要离开萨拉戈萨了。我们的下一站是一座传奇之城。
在萨拉戈萨,老婆扫街时淘到一块美丽的纱巾,是西班牙东北部盛行的紫色调,色彩沉着而幽艳,以至于回国以后,老婆在上海再也没有看得上眼的围巾。 拍照存档,作为萨拉戈萨的回忆。 . ![]() |
[129 楼] 为了多上图
[泡菜]
09-5-8 21:44
...
. ![]() |
[128 楼] 为了多上图
[泡菜]
09-5-8 21:41
等车。
.. ![]() |
[127 楼] 为了多上图
[泡菜]
09-5-8 21:35
....
... ![]() |
[126 楼] 为了多上图
[泡菜]
09-5-8 21:32
...
... ![]() |
[125 楼] 为了多上图
[泡菜]
09-5-8 21:30
....
. ![]() |
[124 楼] 为了多上图
[泡菜]
09-5-8 21:28
车站前广场也大得吓人,要在大太阳下走好一会才能到门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