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地质地貌景观集锦-东方之珠“自然”闪光!
8070 246
[98 楼] 摄得慢 [泡菜]
09-5-5 23:03
整齐得有点像人工造成的,像极了有些建筑工地的防护墙。
[97 楼] 摄得慢 [泡菜]
09-5-5 22:59
左边路旁的就是排列整齐的六角形柱状节理。
[96 楼] 摄得慢 [泡菜]
09-5-5 22:55
站在上坝望下去,可见下坝和下坝外的破边洲。前景就是采于附近、横切面呈六角形的一段柱石。坝上每隔一段就放有一块这样的柱石,一方面可供游人坐下来休息,一方面也展示了该处石头的特色,很有创意。
[95 楼] 摄得慢 [泡菜]
09-5-5 22:44
接下来介绍一下万宜水库东坝及其附近的破边洲,该处以六角形柱状节理闻名。万宜水库有西坝和东坝两个坝,这是东坝的上坝。
[94 楼] seedman [泡菜]
09-4-17 10:35
从知道马屎洲的名称开始,就对这个并不文雅但劲味十足的名称的由来感到好奇,查阅资料时也没有找到半点线索,在岛上也一直思索这个问题。

等我发现沙滩上到处都是这种东西后,我想,我终于明白了,为什么这个岛叫马屎洲了。哪位DX知道这是什么海洋生物的遗体吗?

[seedman 编辑于 2009-04-17 10:44]
[93 楼] seedman [泡菜]
09-4-17 10:26
离开马屎洲时,见到有人在拍电视,好像是一个访谈节目,坐在岩石上的人轮流说着什么,由于不好太靠近,所以听不见说什么,估计也是关于这片特别的岩石吧。
[92 楼] seedman [泡菜]
09-4-17 10:24
这是刚上岛时碰到的一位环保人士,在等待一个团队的到来,准备给他们做讲解。见我们来了,就主动热心地为我们讲解马屎洲岩石的成因。讲解时一屁股就坐到地上,动作是那么地自然随意,可见她是何等的热爱马屎洲这片特别的岩石。
[91 楼] Andy [资深泡菜]
09-4-17 10:17
圖#79,
在馬屎洲考古完畢,可以在圖中沙灘邊摸蜆(花甲),很肥美又好吃,一定使你滿載而歸!   

[Andy 编辑于 2009-04-17 10:19]
[90 楼] seedman [泡菜]
09-4-17 10:15
石英班岩
[89 楼] seedman [泡菜]
09-4-17 10:13
不同性质岩石的整合。
[88 楼] seedman [泡菜]
09-4-17 10:12
也是球形风化?
[87 楼] seedman [泡菜]
09-4-17 10:10
古老的凝灰岩
[86 楼] seedman [泡菜]
09-4-17 10:07
石英班岩。

是由于原埋藏在地下的岩石有裂缝,地底下的高温岩浆溶液渗入这些裂缝后,岩浆中的二氧化硅结晶,形成这些石英条纹。后岩石出露地表,经风化侵蚀成现在的形状。
[85 楼] seedman [泡菜]
09-4-17 09:55
断层
[84 楼] seedman [泡菜]
09-4-17 09:54
龙落水。比东平洲的龙落水规模要小很多。
[83 楼] seedman [泡菜]
09-4-17 09:53
砾岩
[82 楼] seedman [泡菜]
09-4-16 23:28
...
[81 楼] seedman [泡菜]
09-4-16 23:27
这是在地下埋藏若干年的沉积岩,在带有氧化铁的地下水穿过岩石上的节理时,氧化铁在节理表面层积,使石上出现铁锈般的颜色。此后,风化和侵蚀过程使这些岩石露出地表。
[80 楼] seedman [泡菜]
09-4-16 23:16
去马屎洲,可在大埔墟铁路站下车后,于巴士总站乘74K路巴士(大埔墟铁路站至三门仔)或者20K专线小巴(大埔墟铁路站至三门仔),在三门仔下车。下车后,穿过三门仔新村,就可找到去马屎洲的入口,在盐田仔岛上沿途有很多山坟。

在盐田仔的山上向马屎洲远眺,可见一条把盐田仔及马屎洲连接起来的沙堤,这种地理现象就是连岛沙洲。连岛沙洲的形成是由于沉积物沿着水流的方向慢慢积聚,形成沙嘴,并最后把岛屿与陆地,或者将岛屿与岛屿相连。
[79 楼] seedman [泡菜]
09-4-16 23:02
说完鲤鱼门,再来说说马屎洲。

马屎洲特别地区,是一个位于香港新界大埔区马屎洲一带的特别地区,由吐露港上马屎洲、丫洲、洋洲等组成。马屎洲特别地区内的岩石,被认为是香港现存最古老的岩石,形成时间可追溯至二叠纪,已有约二亿八千万年※※

马屎洲是地理爱好者的理想去处,因为在极小的范围内,可观赏到香港古老的沉积岩、入侵岩脉、龙落水、凝灰岩、砾岩、石英班岩、连岛沙洲等。
[78 楼] seedman [泡菜]
09-4-16 22:15
对面高一点的山应该是柏架山。
[77 楼] seedman [泡菜]
09-4-16 22:09
“海角潮音”石,花岗岩风化的结果。
[76 楼] seedman [泡菜]
09-4-16 22:00
香港鲤鱼门的渔村,与市区的高楼大厦形成鲜明的对比。

不过,我这里想说的是鲤鱼门天后庙(图中最右手边的建筑)的背后,也有一处值得欣赏的地质地貌景观(不偏离主题)。
[75 楼] seedman [泡菜]
09-4-16 21:40
果然,是一位MM在此专心地阅读。在此绝壁峰顶捧一本自己喜爱的书,将繁华熙攘的城市抛到脚下,那不是修身养性是什么?
[74 楼] seedman [泡菜]
09-4-16 21:34
走近看,似有人在狮子头上看书!
[73 楼] seedman [泡菜]
09-4-16 21:32
山高人为峰!
[72 楼] seedman [泡菜]
09-4-16 21:30
原文由 Andy 发表

歡迎歡迎,請多多指教!有機會日後出來FB。

指教不敢当,能互相交流也是很快乐的事情。
[71 楼] seedman [泡菜]
09-4-16 21:27
原文由 NathanGong 发表
晕,我就住在大围居然不知道狮子山郊野公园的入口就在我们这里……

NathanGong兄,人往往会犯“远香近臭”的毛病,我也是经常在别人告诉我周围的好东西后,才会意识到。所以,珍惜自己所拥有的,发现自己身边的奇迹,也是很幸福的事情。

这就是那个入口,估计是狮子山郊野公园众多入口中的一个。
[70 楼] Andy [资深泡菜]
09-4-16 09:58
原文由 seedman 发表
Andy兄,谢谢鼓励!我当继续努力。

你管理的“无忌的香港色友,集合吧!”已到九期,真不简单!我会慢慢看完它的,相信一定会从中学到不少东西,我想不单是摄影知识,应该还有香港自然景观的相关信息,以及你们FB的地方信息等。

歡迎歡迎,請多多指教!有機會日後出來FB。
[69 楼] NathanGong [资深泡菜]
09-4-15 23:13
原文由 摄得慢 发表
按Andy兄的指示,继续努力,上一组狮子山郊野公园的图。

在大围火车站下车后,沿红梅谷路上行约20分钟即可达狮子山郊野公园入口。沿沙田郊野步行径(橙径)上走至引水道小径(卫奕信径第五段的中段)后,跨过引水道小桥,继续沿山坡上走,便可抵达望夫石。


晕,我就住在大围居然不知道狮子山郊野公园的入口就在我们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