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跟老七进西藏
2374 62
[34 楼] 流连先生 [泡菜]
09-9-2 21:01
原文由 万春藤 发表
美景圣地。拍的也相当不错。欣赏支持

多谢支持!!
[33 楼] 万春藤 [泡菜]
09-9-2 17:29
美景圣地。拍的也相当不错。欣赏支持
[32 楼] 流连先生 [泡菜]
09-9-2 17:17
羊卓湖,去日喀则路过这里,海拔四千多米,在这里拍照很吃力,但还是抵不住诱惑--2
[31 楼] 流连先生 [泡菜]
09-9-2 17:16
羊卓湖,去日喀则路过这里,海拔四千多米,在这里拍照很吃力,但还是抵不住诱惑--1
[30 楼] 流连先生 [泡菜]
09-9-2 17:06
原文由 花匠 发表
欣赏并支持

多谢花匠支持!
我在此也拍了,但比你拍的差了很多!

[流连先生 编辑于 2009-09-02 17:06]
[29 楼] 花匠 [资深泡菜]
09-9-2 16:58
欣赏并支持
[28 楼] 流连先生 [泡菜]
09-9-2 16:57
清晨,纳木错的雪山是那么的瑰丽!!
[27 楼] 花匠 [资深泡菜]
09-9-2 16:55
原文由 流连先生 发表
纳木错,湖面海拔4718米,从湖东岸到西岸全长70多公里,由南岸到北岸宽30多公里,总面积为1900多平方公里,是※※的第二大咸水湖,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咸水湖,最深处约33米以上。

 纳木错,※※的圣湖,高源缺氧,阻隔了许多游人的足迹,加上保护得当,使她仍然保持着原生态的面貌!!


欣赏并支持
[26 楼] 流连先生 [泡菜]
09-9-2 16:50
有人说,纳木错是眼睛的天堂,身体的地狱,说得非常经典!

[流连先生 编辑于 2009-09-02 16:51]
[25 楼] 流连先生 [泡菜]
09-9-2 16:48
纳木错,湖面海拔4718米,从湖东岸到西岸全长70多公里,由南岸到北岸宽30多公里,总面积为1900多平方公里,是※※的第二大咸水湖,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咸水湖,最深处约33米以上。

 纳木错,※※的圣湖,高源缺氧,阻隔了许多游人的足迹,加上保护得当,使她仍然保持着原生态的面貌!!
[24 楼] 流连先生 [泡菜]
09-9-2 12:45
原文由 7666 发表
这么不见发帖了?

无人回贴,没面子!^_^
[23 楼] 7666 [资深泡菜]
09-9-2 07:46
这么不见发帖了?
[22 楼] 流连先生 [泡菜]
09-9-1 11:54
谢谢20楼热情回复!!
[21 楼] 花匠 [资深泡菜]
09-9-1 07:44
原文由 流连先生 发表
收割青稞的藏族同胞!


这张恰到好处!学习了!
[20 楼] 7666 [资深泡菜]
09-9-1 03:03
[19 楼] 流连先生 [泡菜]
09-8-31 23:40
我,孤独的发贴
我,孤芳自赏.......
[18 楼] 流连先生 [泡菜]
09-8-31 23:19
收割青稞的藏族同胞.....
[17 楼] 流连先生 [泡菜]
09-8-31 23:15
收割青稞的藏族同胞!
[16 楼] 流连先生 [泡菜]
09-8-31 23:10
温馨的母女(母子)

[流连先生 编辑于 2009-08-31 23:13]
[15 楼] 流连先生 [泡菜]
09-8-31 23:08
收割青稞的藏族同胞......
[14 楼] 流连先生 [泡菜]
09-8-31 23:07
※※河畔,不时遇上收割青稞的※※,光线好,景致相当不错,便叫司机停车,猛拍一气......
[13 楼] 流连先生 [泡菜]
09-8-31 22:57
......
[12 楼] 流连先生 [泡菜]
09-8-31 22:54
继续※※河沿岸风光.....
[11 楼] 流连先生 [泡菜]
09-8-31 22:53
还是※※河风光.....
[10 楼] 流连先生 [泡菜]
09-8-31 22:52
※※河、雅鲁藏布江,是在※※老七带我们外拍的第一个点,属于非本行程安排的点,但是非常值得一拍,傍晚的※※河、雅鲁藏布江光影相当不错......
[9 楼] 流连先生 [泡菜]
09-8-30 00:41
2
[8 楼] 流连先生 [泡菜]
09-8-30 00:36
其实,飞机后几排位置都空着,非常有利于拍片,如今回想起来,有点可惜!
[7 楼] 流连先生 [泡菜]
09-8-30 00:32
飞机降临※※时,在老七指点下,拍了一些照片,晚上在笔记本电脑上浏览,没有几张如意的,比起老七以前从同一地点拍的照片,差距何止千万里......
[6 楼] 流连先生 [泡菜]
09-8-30 00:26
在成都和老七会师后,第二天乘机飞※※,老七为我们选定的是7:30的航班,为的是飞机在※※降落时拍摄青藏高原风光。
[5 楼] 7666 [资深泡菜]
09-8-29 21:32
※※简史】
  有的人离开※※之后还不知道※※的简※※,这里对※※简史做个概括,虽然摘录于网络,修改后简单些,且也方便今后的网友阅读。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早在公元前,居住在这里的藏族先民就与生活在中原的汉族有着联系。以后 ,经过漫长的岁月,※※高原上分散的众多部落逐渐统一,成为现在的藏族。
  公元710年 ,唐金城公主嫁吐 蕃王赤德祖赞。公元821年,吐蕃王赤热巴巾三次派员到长安请求会盟。唐穆宗命宰相等官员与吐蕃会盟官员在长安西郊举行了隆重的会盟仪式。
  公元842年,吐蕃王朝分裂瓦解,出现众多互不统属的地方势力。它们各占一方,互相征伐,战争连绵持续了四百余年。
  十三世纪中叶※※统一于中国 十三世纪初,蒙古族※※成吉思汗在中国北部 建立蒙古汗国。
  1247年,萨迦派高僧班智达·贡嘎坚赞同蒙古汗国皇子阔端在 凉州(今甘肃武威)议定了※※诸部归顺蒙古汗国和接受所规定的地方行政制度 的内容;萨迦地方政权建立。
  1271年,蒙古汗政权定国号为元,并于1279年统 一全中国,建立了统一的※※政权,※※成为中国元朝※※※※直接治理下的一 个行政区域。自十三世纪中叶※※地区正式归入元朝版图后,中国虽然经历了几代王朝的兴替,多次更换※※政权,但※※一直处于※※※※的管辖之下。十四世纪中叶,萨迦地方政权逐渐衰落。
  1354年,以降曲坚赞为首的帕竹噶举派成为※※大部分地区的统治者,形成了政教合一的帕竹地方政权。在※※帕竹时期,元※※※※承认了这一事实,封降曲坚赞为大司徒。
  1368年明朝建立后,采取了普遍封赐的政策,对具有政治实力的地方诸教派首领均赐加以“王”、“法王”、“灌顶国师”等名号;王位的继承必须经皇帝批准,遣使册封。这时,※※※※和班禅喇嘛两大活佛系统所属的格鲁派兴起,三世※※※※索南嘉措向明廷入贡,获得明朝※※封赐的“朵儿只唱”名号。明朝※※※※地方的治理,沿袭了元朝的办法,先后设置乌思藏、朵甘两个 “卫指挥使司”和“俄力思军民元帅府”,分别管理前后藏、昌都和阿里地区的军政事务。其间,帕竹地方政权在※※部分地区建立了宗本制度,所任各宗的行政首脑,明朝皆授以官职,使其既为宗本(相当于县长)又为※※命官。
  1644年清朝取代明朝,对※※的治理更加严密,使※※※※※※行使主 权管辖的施政进一步制度化、法律化。清顺治皇帝数次邀请五世※※进京,1652年,五世※※进京入见。1653年,顺治皇帝颁赐金册、金印,敕封五世※※,正式确定了※※※※的封号。1713年,康熙皇帝册封五世班禅罗桑益西为“班禅额尔德尼”,正式确定了班禅喇嘛的名号。自此,※※※※※※统治※※的大部分地区,班禅额尔德尼在日喀则统治※※的另一部分地区。
  1727年,清朝设立驻藏大臣,代表※※监督※※地方行政;※※与四川、云南、青海的区界,就是于此时派员正式勘定的。1721年,清朝※※※※※※建立噶伦制度;1750年,再次调整管理※※的行政体制,废除郡王制度,建立※※地方※※(即“噶厦”),规定了驻藏大臣与※※※※共同掌握※※事务的体制。1793年,清朝※※就驻藏大臣的职权、※※与班禅及其他大活佛转世、边界军事防务、对外交涉、财政税收、货币铸造与管理,以及寺院的供养和管理等,颁 布了著名的《钦定藏内善后章程》,共二十九条。此后一百余年,二十九条章 程确定的基本原则一直是※※地方行政体制和法规的规范。
  1911年,中国爆发辛亥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