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白色 K-x ~( ̄? ̄)~ K-x荣获 "2010 TIPA 最佳入门数码单反相机奖"
40328 317
[259 楼] 草花 [资深泡菜]
09-11-23 16:51
那么多相机镜头家里放的下么?WG你住别墅啊?
[258 楼] yinghe1962 [资深泡菜]
09-11-23 16:29
此帖已成LZ的亮骚贴!
[257 楼] fengwei007 [资深泡菜]
09-11-23 16:15
老镜配新机:
[256 楼] fengwei007 [资深泡菜]
09-11-23 16:15
钩子小金对峙:
[255 楼] fengwei007 [资深泡菜]
09-11-23 16:13
黑白Kx聚会:
[254 楼] reddream [泡菜]
09-11-21 21:47
原文由 小蹦 在2009-11-21 20:50发表

没有K-x,但是这一点有同感。

前些天用K-7的风雅模式弱光下拍杂物,某些深色区域拍出来几乎成了死黑色,几乎毫无细节。后来换成了鲜艳模式,相同区域的细节就都出来了。看来色彩模式真不是随便选一个就成。

论坛终于恢复了。。。
看来以后还是要多用RAW。
[253 楼] 小蹦 [资深泡菜]
09-11-21 20:50
原文由 reddream 在2009-11-19 22:20发表

不知道测试的时候用的是什么色彩模式,宾得的色彩还是更鲜艳,这样的缺点是深色,特别是红色容易过爆。而D90浅色特别是白色容易过爆。


没有K-x,但是这一点有同感。

前些天用K-7的风雅模式弱光下拍杂物,某些深色区域拍出来几乎成了死黑色,几乎毫无细节。后来换成了鲜艳模式,相同区域的细节就都出来了。看来色彩模式真不是随便选一个就成。
[252 楼] reddream [泡菜]
09-11-19 22:58
原文由 五棱镜 在2009-11-19 22:25发表

明显看着D90要差一截嘛,咋就不敢承认了,要说红色缺点,耐克的猪头红不是一天半天的事了,咋就没人操心过。

有些地方K-x好点,有些地方D90看着平滑些。比如那个咖啡杯,D90看着好点。其他很多地方,D90的色彩噪点多一些。K-x的色彩噪点少不少,这也是K-7以来宾得降噪算法的特色——比较追求胶片的颗粒感,但是这种算法对那个圆盘上面的蓝色文字似乎就处理过头了,ISO6400时的蓝色文字已经变成黑色了。
我虽然用宾得,但是还是觉得D90和K-x在ISO方面的硬件水平应该是在一个水平线上的,只不过降噪算法有些不同。尼康更平滑,但是显得发蒙。K-x明显通透些。
宾得似乎对那个测试场景的那块红布总是表现不好,纹路永远看不清。
[251 楼] 孝笑 [泡菜]
09-11-19 22:39
有米进个做副机
[250 楼] 五棱镜 [陈年泡菜]
09-11-19 22:25
原文由 reddream 在2009-11-19 22:20发表

看了。似乎在一个水平线上。
不知道测试的时候用的是什么色彩模式,宾得的色彩还是更鲜艳,这样的缺点是深色,特别是红色容易过爆。而D90浅色特别是白色容易过爆。

明显看着D90要差一截嘛,咋就不敢承认了,要说红色缺点,耐克的猪头红不是一天半天的事了,咋就没人操心过。
[249 楼] reddream [泡菜]
09-11-19 22:20
原文由 fengwei007 在2009-11-19 20:19发表

俺没比过,不过有人间接比过:

http://www.imaging-resource.com/IMCOMP/COMPS01.HTM

可以随便选相机进行比较,自己看结果吧

看了。似乎在一个水平线上。
不知道测试的时候用的是什么色彩模式,宾得的色彩还是更鲜艳,这样的缺点是深色,特别是红色容易过爆。而D90浅色特别是白色容易过爆。
[248 楼] 一日花 [泡菜]
09-11-19 21:14
原文由 角落里的阳光 在2009-11-19 09:17发表

一针见血,说到点子上了!宾得孤芳自赏的地方是“连狗头,我也做得扎实,狗头不狗”,这样做的结果是,P家用户踏踏实实用狗头,而不像CN,被一步步的吸引用红圈、金圈。

--还是那句话,现在的宾得是扎扎实实做产品,马马虎虎做市场。

生活中,“平衡”无处不在,立于不败者,往往是平衡做得好。

[角落里的阳光  ......

作为品牌企业,这样等级分明四平八稳,吸引消费者不断投入更高的消费中自然是正确的,也是有利发展的。可作为用户,当然是希望用实惠的价格买到实在的商品,这就是商人和消费者之间永远难以调和的区别吧,呵呵。
看来咱要赶紧入了,不然没准什么时候宾得醒悟过来,开始“狗头很狗”的时候,咱也就玩儿不起了。
哈哈,闲话一句,众位勿怪。
[247 楼] fengwei007 [资深泡菜]
09-11-19 20:19
原文由 摄摄猫 在2009-11-19 18:55发表
想知道K-x的高感是不是比D90还要好一点?楼主有没有过类似的比较?


俺没比过,不过有人间接比过:

http://www.imaging-resource.com/IMCOMP/COMPS01.HTM

可以随便选相机进行比较,自己看结果吧
[246 楼] yinghe1962 [资深泡菜]
09-11-19 20:09
嗯嗯

大家都发言都很有见解,很有想法,嗯嗯

下面请大家继续发言,嗯嗯,要畅所欲言,集思广益,集思广益,嗯嗯

继续继续……
[245 楼] 摄摄猫 [陈年泡菜]
09-11-19 18:55
想知道K-x的高感是不是比D90还要好一点?楼主有没有过类似的比较?
[244 楼] 角落里的阳光 [泡菜]
09-11-19 09:17
原文由 dashnee 在2009-11-18 22:29发表

其实研发和市场的矛盾是无法避免的。研发和技术主导的企业,很容易陷入越注重技术越忽视市场,孤芳自赏的境地;而市场主导的企业,如果研发投入或重视不够,就会落入俗套,失去个性。我觉得,如果要想做市场的领导者,就得努力找到平衡,研发要搞,但必须是在市场主导下的强势研发,因为生存是第一位的。可是如果宾得成 ......


一针见血,说到点子上了!宾得孤芳自赏的地方是“连狗头,我也做得扎实,狗头不狗”,这样做的结果是,P家用户踏踏实实用狗头,而不像CN,被一步步的吸引用红圈、金圈。

--还是那句话,现在的宾得是扎扎实实做产品,马马虎虎做市场。

生活中,“平衡”无处不在,立于不败者,往往是平衡做得好。

[角落里的阳光 编辑于 2009-11-19 09:21]
[243 楼] dashnee [泡菜]
09-11-18 22:29
原文由 角落里的阳光 在2009-11-18 21:51发表

从KM\KX的成功来看,说明生产环节的成本控制凭借扎实的功底还是不错。广告宣传少,产品可以更加廉价,没有品牌优势,可以打价格这张牌,但是,广告宣传也会直接影响销量,从而最终影响价格。这是一个博弈,宾得还是没有把握的很好。

爱之深,恨之切啊!说着说着,我就想骂人了:P家高层是猪脑袋,连咱们广大网友都 ......


其实研发和市场的矛盾是无法避免的。研发和技术主导的企业,很容易陷入越注重技术越忽视市场,孤芳自赏的境地;而市场主导的企业,如果研发投入或重视不够,就会落入俗套,失去个性。我觉得,如果要想做市场的领导者,就得努力找到平衡,研发要搞,但必须是在市场主导下的强势研发,因为生存是第一位的。可是如果宾得成为市场的领导者,必然会花大量的资金去做品牌,以保证销量,同时花钱投入新的研发,以保证在技术上至少是参数上领先,而这些钱最终需要消费者买单,所以宾得也就不再是如今的宾得,而是另一个佳能。
实际上,性价比高的又有个性的牌子,背后肯定是有技术实力但市场做得不好的公司在苟延残喘,这样的牌子除了一批忠实的受益多年的老用户以外,基本上就靠口口相传的原始广式来拓展市场了。没有无忌这样的网站,佳能尼康还是会照样坚挺,宾得就可能会苦得更加厉害。
如果哪一天宾得死了,日系单反又少了一家,垄断更加严重,对消费者绝对是坏消息。所以,还是希望宾得多花点钱更多花点心思在市场上吧,小众没关系,只要东西好,看看人家欧洲的奢侈品牌,肯花钱做品牌卖多高的天价都行,不想小众也没关系,多砸大面积的广告,消费者要什么就给什么,只要东西好,少点个性也不亏。两条路,宾得必须选择一条。
[242 楼] 角落里的阳光 [泡菜]
09-11-18 22:07
原文由 从头再来玩宾得 在2009-11-15 00:00发表

严重同意这句...这几天在看CAPA的10、11期,上面都有K-x的广告了,可是,看了那个广告,完全没有体现出K-x的特点,也看不出K-x的强大,基本上没有激起让人进一步了解的欲望,实在无语反观随后的尼康D5000广告,样张、明星、主要特点、维修体系,该有的全有,该突出的就突出,让人看了就有种“这个东西很强”的 ......


从头再来玩宾得兄,这个现象涉及到一个问题:广告花销和销量之间到底该如何平衡?“酒香不怕巷子深”这是一种模式:减少渠道和市场的运营成本,从而控制总体成本,价格可以更低,这样做的好处是适合低端机型,适合品牌没优势、打价格战的时候;但是不力的市场宣传,会直接影响销量,影响客户体验--您的不爽就是这么来的~

到底这个策略是否成功,就看K-X是否能够完成预期的销售目标、市场目标吧,用市场去考验它~

[角落里的阳光 编辑于 2009-11-18 22:08]
[241 楼] 角落里的阳光 [泡菜]
09-11-18 22:01
原文由 dashnee 在2009-11-15 21:57发表

过奖了。从k7的身上我们看到的完全是机身研发主导了整个产品。K7代表了宾得机身技术的实力,精湛的工艺和扎实的做工体现了一个老厂的风范,然而由于电子方面的瓶颈,K7用了一块两年前的Cmos,无论如何都过时了,市场方面更是老宾得的风范,广告只是小范围的在摄影杂志上出现了1个月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而且国内的广告完全 ......


可以感觉得到dashnee对宾得市场有独到的见解,对您所在行业浸淫了不少时日!赞~
[240 楼] 角落里的阳光 [泡菜]
09-11-18 21:51
原文由 dashnee 在2009-11-15 21:57发表

过奖了。从k7的身上我们看到的完全是机身研发主导了整个产品。K7代表了宾得机身技术的实力,精湛的工艺和扎实的做工体现了一个老厂的风范,然而由于电子方面的瓶颈,K7用了一块两年前的Cmos,无论如何都过时了,市场方面更是老宾得的风范,广告只是小范围的在摄影杂志上出现了1个月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而且国内的广告完全 ......


从KM\KX的成功来看,说明生产环节的成本控制凭借扎实的功底还是不错。广告宣传少,产品可以更加廉价,没有品牌优势,可以打价格这张牌,但是,广告宣传也会直接影响销量,从而最终影响价格。这是一个博弈,宾得还是没有把握的很好。

爱之深,恨之切啊!说着说着,我就想骂人了:P家高层是猪脑袋,连咱们广大网友都意识到的问题,已经算不上是市场前景的东西,却视而不见?除了研发和生产,市场部、销售、还有售后服务部,都明显脱节,尤其是负责战略的市场部门。

凡事都有原因。产品和市场的问题最终可以追溯到体制,追溯到企业文化。宾得老矣,尚能饭否?

宾得过硬的工艺,独步武林的毒膜技术,难道没有一帮掌握了现代管理艺术的高层出手相救?痛定思痛,割肉改革,而任凭其风雨飘摇?

当然,我们看到的讨论的,更多是国内的情况,值得欣慰的是,宾得日本、欧美都还算健康发展,稳步上升。中国市场很弱,也没有力量来顾及中国市场--尽管它很大,但对宾得来说,还力不从心。所以,中国市场处于自发状态--网友们互相学习,互相宣传,掀起不小的P家热,甚至带动了宾得中国市场的老镜头市场,同时价格也受大家的哄抬和JS控制--说炒作也好,说盲目也罢,很基本的理论---需求决定价值。典型的例子就是FA50 1.4的价格,国内很多网友在抱怨它从1300多涨到现在3000多,抱怨宾得没有廉价大光圈头,还建议宾得开发廉价大光圈头,甚至有人※※※※...其实,刨去汇率的影响,国外并没有明显涨价,放眼全球,FA501.4的价格一直想对稳定,相对价格就是相当于中国的1300-1500区间,如果你站在日本宾得角度,站在全球宾得角度来看,FA501.4就是大家要的那只“物美廉价大光圈”。

正是中国这样的状态,官方的力量太弱,所以,1000个人有1000种对宾得市场的评价,我也算是个人意见,瞎说了。

[角落里的阳光 编辑于 2009-11-18 21:58]
[239 楼] 赛璐珞 [泡菜]
09-11-16 15:59
原文由 dashnee 在2009-11-13 13:26发表
我是从事工业设计工作的,其实外形好不好看风格喜不喜欢是见仁见智的事,但是中高端机身和入门级别相比,在外形研发上面下的功夫是多很多的,各家都一样。K7是复古的硬边风格,KX则是和之前很多宾得机身一致的风格,特征线顺通上下。比较这两款机身的外形,我说秒杀主要是指造型细节的处理、材质的运用,各个零件的安装配合 ......


能从细节分析,说明这位色友还真是搞设计的.当时在D90和K7之间犹豫不定,这两款机器都把玩过,尼康显然身材魁梧一些,女生拿手里觉得大了点,K7拿到手里的瞬间,就喜欢上了,说不出为什么,就是很有手缘,用了一个多月,但的确越来越爱不释手啦。
[238 楼] jstang [泡菜]
09-11-16 09:40
原文由 角落里的阳光 在2009-11-13 15:03发表
dashnee兄非常专业啊!

每个人对同样的产品的外观,有着不一样的感受,所谓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有人喜欢复古,有人喜欢时尚,有人喜欢简洁,有人喜欢略微繁复的布局。众口难调,没有一个产品能够凭借外形通杀客户的--如果你很懂它,喜欢它,就秒杀你了~

dashnee兄对外观的专业分析,让我加深了对宾得的产品和市场特点的印象:实实在在用心做产品,马马虎虎迷糊做市场。

1,为什么这样说?就从K7的做工和大家所津津乐道的宾得无狗头可以看出,即便是廉价产品,宾得也做得很到位,我用18-55的狗头,但是品质却没有因为廉价而打折。其他镜头方面的例子,我不多举,用家应该深有体会。
但是,如果用市场运作的标准来衡量,这是一个成功的方式吗?相对佳能、尼康来说,答案恐怕不是。因为没有细分市场,没有精确定位,没有将产品和价格、市场紧密挂钩。
相对失败的市场运作,对于粉丝来说,短期内未尝不是坏事:可以用较低的价格,买到较高品质的产品。但是,从长期来说,厂家会因为销售额等原因,会陷入一个没有足够资金再研发、再生产的循环,这样一来,粉丝们会看到越来越少的同门,越来越少的好机身好镜头----这就是现在的宾得:风光一时的牛头群,现在一个个因为各种原因停产。

2,闭门造车,而不是从客户的需求出发做产品----不愿意倾听客户的声音,这也是宾得市场薄弱的环节。“对焦慢”,这是长期被诟病的,众所周知,数码时代,对焦速度和精度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指标,而宾得却洋洋得意它的※※和宾得“色”,而不愿意(或许真没有实力,也许在电子技术方面,宾得一直没有跟上步伐)改善对焦系统,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km的诞生。还有,说到做工、三防等参数,确实不赖,甚至让客户惊讶--惊讶是因为超过了期望值,同时应该自问:在这个价位上,在你的客户群里面,多少人需要如此高规格的三防?有没有满足你细分市场的客户需求?

你做产品是按照学究式的向世人炫耀你的技术多先进呢还是以客户的需求为目标,结合成本和产品定位来设计产品?要知道,宾得不是在做艺术品,而是做消费品。

3,不过,凭借镜头、镀膜技术的绝技,宾得病不至死,相反,从km\k7\kx,让人看到了一个慢慢觉醒的宾得。
如果宾得争气的话,应该再接再厉,下一步出K7的改进版,然后就可以在KX上加对焦红点显示,同时考虑全副的研发--全副是不是噱头,已经不重要,关键是,市场上,客户都很期盼。 近期内,还是应该以APS-C为业务核心,因为这是销量的主力军。分析佳能大肆宣传7D,重点打7D这张牌,就明白了。因为全副的销量其实不大,声音却最大~而主攻K7这个档位的产品,把它做成真正的旗舰,645D可以作为利润和口碑的利剑,进一步完善镜头群,把镜头分高、中、低架势摆开。这样,宾得的春天是不是不远了~?

呵呵,完全是个人意见。


分析的不错,顶一下.
[237 楼] 只管按快门 [资深泡菜]
09-11-16 08:49
原文由 冰风之焰 在2009-11-15 23:52发表
据俺今天和某JS交流时,JS的说法是K-7为Pentax聘请德国知名设计室(叫啥名字来的,俺不记得了)操刀的工业设计和人体工学,其它企业比都不用和他比。

这个第一次听说,而且这话听起来有点别扭。。。难道其他操作系统都不用和Windows比了?
再说了艺术性和实用性并不是一个概念。凤凰当年的那一次就是证明。。
[236 楼] 冰风之焰 [泡菜]
09-11-15 23:52
据俺今天和某JS交流时,JS的说法是K-7为Pentax聘请德国知名设计室(叫啥名字来的,俺不记得了)操刀的工业设计和人体工学,其它企业比都不用和他比。
[235 楼] dashnee [泡菜]
09-11-15 21:57
原文由 角落里的阳光 在2009-11-13 15:03发表

dashnee兄非常专业啊!

每个人对同样的产品的外观,有着不一样的感受,所谓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有人喜欢复古,有人喜欢时尚,有人喜欢简洁,有人喜欢略微繁复的布局。众口难调,没有一个产品能够凭借外形通杀客户的--如果你很懂它,喜欢它,就秒杀你了~

dashnee兄对外观的专业分析,让我加深了对宾得的产品和市场 ......

过奖了。从k7的身上我们看到的完全是机身研发主导了整个产品。K7代表了宾得机身技术的实力,精湛的工艺和扎实的做工体现了一个老厂的风范,然而由于电子方面的瓶颈,K7用了一块两年前的Cmos,无论如何都过时了,市场方面更是老宾得的风范,广告只是小范围的在摄影杂志上出现了1个月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而且国内的广告完全没有体现任何该产品的长处,实在叫人无语。孤芳自赏了小半年,价格降了1千2,平均一个月3百。
KX不一样就在于它不再是技术研发主导的产品,市场部门似乎有了更多的话语权,我们可以看到这机器完全没有换机壳,但却用了那么多色彩,用最低的成本实现了尽可能大的外观上的轰动,而且也是彻底的创新,打破了黑色的单反世界的惯例。机器在最热门的性能上面都全面提升了,最引人注目的是把宾得一直让人诟病的高感提高到了同级机器领先的水平,并且结合新的套机镜头把对焦速度提高到了主流水准。可以说这些进步比k7的进步更加重要和影响深远。
当然,国内宾得的市场做得还是很差的,广告完全不知所云,让人感叹宾得打了广告也是等于白花钱。昨天我去上海浦东的那家店看KX,这低端的机器和高端的K7一样,顾客无法通电试机,问白色的什么时候到,说是过两天就到,还让我要买就必须赶快预订。百思买里面CNSO和松下的各档新老机器都摆满了,宾得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有。让人没有机会直接将宾得和别家的机器做直观的对比,而实际上宾得的机器似乎并不应该没有做这种对比的信心。
[234 楼] 从头再来玩宾得 [泡菜]
09-11-15 00:00
原文由 角落里的阳光 在2009-11-13 15:03发表

让我加深了对宾得的产品和市场特点的印象:实实在在用心做产品,马马虎虎迷糊做市场。


严重同意这句...这几天在看CAPA的10、11期,上面都有K-x的广告了,可是,看了那个广告,完全没有体现出K-x的特点,也看不出K-x的强大,基本上没有激起让人进一步了解的欲望,实在无语反观随后的尼康D5000广告,样张、明星、主要特点、维修体系,该有的全有,该突出的就突出,让人看了就有种“这个东西很强”的印象...

要我说,把黑红白三款机身放在主要位置,轻巧、高ISO、连拍速度、机身防抖、高清视频等等几个主要特点一打,或者整个美女拿着白色机器装模作样一把也比现在在个破平面广告强啊!
[233 楼] 角落里的阳光 [泡菜]
09-11-13 19:50
原文由 jimandherben 在2009-11-13 15:42发表
严重同意!!!


谢谢Jim鼓励~
[232 楼] guibiao [泡菜]
09-11-13 19:32
入了KX,期待K7外观的后续机型,能是全副最好!K7的外观好,没的说
[231 楼] 丛林I [资深泡菜]
09-11-13 18:55
白色日行已经入手,和同类入门级比甚至自家的K200D比做工还要好。

和手里的D700比有精致的感觉,D700做工极好和K-X比就是金刚的感觉。

就是快门声有点闷,没有期待的响。
[230 楼] 月光边境 [泡菜]
09-11-13 16:36
原文由 dashnee 在2009-11-13 13:26发表
我是从事工业设计工作的,其实外形好不好看风格喜不喜欢是见仁见智的事,但是中高端机身和入门级别相比,在外形研发上面下的功夫是多很多的,各家都一样。K7是复古的硬边风格,KX则是和之前很多宾得机身一致的风格,特征线顺通上下。比较这两款机身的外形,我说秒杀主要是指造型细节的处理、材质的运用,各个零件的安装配合 ......

k7很有lx的影子